七

漢語漢字
七,漢語一級字,最早見于甲骨文。“七”本義為切斷,早在商代甲骨文中,“七”就借為數詞,本義則淹沒不聞;由數詞“七”引申出與此相關的一些義項,如“七體”,指漢賦中一種以七段問答為主題的文學樣式;按陰陽學說,七是由陽轉陰的分界,故人死後,每七天一祭,俗稱“七”,至七七四十九日,稱為“滿七”。[1]
  • 中文名:七
  • 拼音:qī
  • 繁體:七
  • 部首:一
  • 倉颉:JU
  • 鄭碼:HD
  • 字級:一級字(0007)
  • 平水韻:四質
  • 名稱:七
  • 筆畫:2
  • 釋義:七〈數〉(指事。從一ㄣ。畫以紀數。本義:六加一的和)同本義七,陽之正也。從一,微陰從中斜出也。――《說文》
  • 注音:一ㄑㄧ
  • 五筆86&89:AGN
  • 筆順編号:15
  • 四角号碼:40710
  • UniCode:CJK
  • 統一碼:基本區 U 4E03

字源演變

七,指事字。在一橫中間加一豎劃,表示将某物從中切斷。 “七”字在甲骨文中作“七”(圖1),而“十”字在甲骨文中作“十”(中間結點塗成●),二者本不會相混。後來“十”字中的一點變為短橫,“七”字則寫作長橫短豎之形,二者固然有所區别,但還是很易混淆,所以戰國時出現一種将“七”字的豎畫彎曲,寫作“七”(圖4)來加以區别的異體,小篆認同了這種寫法并将之規範化。雖則漢代仍存在作長橫短豎結構的“七”字異體,但到楷書中就隻剩下與“十”有明顯不同的“七”字了。

七的本義為切斷。《說文》:“七,陽之正也。從一,微陰從中衺出也。”丁山《數名古誼》:“七古通作‘十’者,刌物為二,自中切斷之象也……考其初形則七即切字。” “自借為七數專名,不得不加刀于七以為切斷專字。”早在商代甲骨文中,“七”就借為數詞,本義則淹沒不聞。由數詞“七”引申出與此相關的一些義項,如“七體”,指漢賦中一種以七段問答為主題的文學樣式;按陰陽學說,七是由陽轉陰的分界,故人死後,每七天一祭,俗稱“七”,至七七四十九日,稱為“滿七”。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數詞

六加一所得之和。

seven

《詩·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

晉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人倫有禮,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

七寶、七雄

七次。

seven times

七擒孟獲

序數的第七位。

Seventh

第七

動詞

表示将某物從中切斷。

cut off

名詞

文體的一種。亦稱七體,為賦的另一形式。

a kind of literary form

《宋書·自序傳·沈璞》:“所著賦、頌、贊、祭文、诔、七、吊、四五言詩、谏、箋、表,皆遇亂零失,今所餘詩筆雜文凡二十首。”

七體

舊俗人死後每七日一祭,俗稱曰“七”。

元無名氏《小孫屠》戲文第十四出:“你若家裡死後,便累七追享,不免請幾個僧人。”

《孽海花》第二六回:“誰曉得一終了七,她的原形漸漸顯了,常常不告訴我,出去玩耍。”

頭七、二七、滿七

指西方。

westward

《素問·五常政大論》:“炎光赫烈則冰雪霜雹,眚于七。”王冰注:“七,西方也。”

姓。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七,陽之正也。從一,微陰從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從七。親吉切。文一。  

說文解字注

七,昜之正也。

易用九不用七。亦用變不用正也。然則凡筮陽不變者當為七。但《左傳》、《國語》未之見。

從一。微侌從中衺出也。

謂?。親吉切。十二部。

凡七之屬皆從七。  

康熙字典

《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

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别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啟,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馀家。

又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

又姓。明七希賢。

又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轼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正字通》:或通作㭍桼漆。柒。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聲符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韻部

拟音

聲調

上古音系

sn̥ʰid

廣韻

親吉

質A

質A

入聲

蒙古字韻

ts'i

入聲

中原音韻

齊微齊

齊微

入聲作上聲

洪武正韻

戚悉

二質

入聲

分韻撮要

?

第八賓禀嫔?

陰入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備注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sʰ

i̯ĕt

先秦

王力系統

tsʰ

ǐet

先秦

董同龢系統

tsʰ

jet

先秦

周法高系統

tsʰ

jiet

先秦

李方桂系統

tsh

jit

兩漢

西漢

兩漢

東漢

jiət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質術栉

jiet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質術栉物迄

jiet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質術栉物迄

jiet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tsʰ

i̯ĕt

隋唐

拟音/王力系統

tsʰ

ǐět

隋唐

拟音/董同龢系統

tsʰ

jet

隋唐

拟音/周法高系統

tsʰ

iɪt

隋唐

拟音/李方桂系統

tsh

jĕt

隋唐

拟音/陳新雄系統

tsʰ

ǐet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