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

漢語文字
依(拼音:yī)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從人從衣,會人依靠衣服保暖、蔽體之義;衣兼表音。“依”的基本義是依靠、挨着,由依靠引申為倚仗、順從,又引申為遵循;又遵循引申為仍舊、依然。[1]
  • 中文名:依
  • 拼音:yī
  • 繁體:依
  • 部首:亻
  • 五筆:WYEY
  • 倉颉:OYHV
  • 鄭碼:NSRH
  • 筆順:32413534
  • 注音:ㄧˉ,ㄧˇ
  • 總筆畫:8
  • 四角碼:20232
  • 統一碼:4F9D

文字源流

會意兼形聲字。圖1的甲骨文一般認為是“依”字。甲骨文字形,外部是“衣”字,衣服的意思,上面三角形是衣領,兩邊的岔口表示衣袖處,下面是衣襟的結合處;“衣”字内部為“人”字。從甲骨文字形可以看出“衣”字把“人”包裹在了裡面,大概古人是想用“依”這樣的字形來表達,人要靠衣服來保持體溫,驅趕寒氣的意思,也就是“依靠”“靠着”的意思。此外“衣”字也有表音的作用。小篆字形則将裡面的人移到衣服外面來了,成為左人、右衣的字形。漢隸字形沿襲小篆,隻是将字形方塊化了,以至于成為現代的“依”字。    

“依”本義是“依靠”。現代漢語使用一系列的雙音節詞“依憑”“依偎”“依倚”“依怙”“依傍”等均保留此義。從“依靠”,又引申為“傍着”“緊挨着”的意義。如王之渙《登鹳雀樓》:“白日依山盡。”又從“傍着”引申為“依戀不舍”,如屈原《九思·傷時》:“志戀戀兮依依。”後來就有了成語“依依不舍”。

“依”又由“不舍”引申為“服從”“聽從”之義。如《詩經·小雅·小旻》:“謀之不臧,則具是依。”現代漢語仍然常用這一意義。

“依”本為動詞,但它的動詞性不強,當它所在的句子中有别的動詞時,就虛化為介詞,表示“按照”“依照”之義。“依次”“依樣畫葫蘆”的“依”,均為此義。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動詞

緊挨着。

lean on

《左傳·定公四年》:“﹝申包胥﹞立,依于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

依傍;依偎;依山傍水

倚仗;仗恃;仰賴。

rely on;

depend on

《尚書·君陳》:“無依勢作威,無依法以削。”

《國語·晉語二》:“隐悼播越,托在草莽,未有所依。”

依靠;依賴;依附;相依為命

原諒,寬恕

forgive

不依不撓

服從;聽從。

《詩經·小雅·小旻》:“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

曹禺《日出》第二幕:“胡四說什麼都成,他要跟我求婚,我可就是不依。”

依從;依順;依違兩可

纏弦。

《儀禮·既夕禮》:“設依撻焉。”鄭玄注:“依,纏弦也。撻,拊側矢道也。皆以韋為之。”

名詞

隐痛,苦衷。

《尚書·無逸》:“周公曰:‘嗚呼!君子所其無逸。先知稼穑之艱難,乃逸,則知小人之依。’”

星名,即尾星。

《大戴禮記·夏小正》:“六月鬥柄正在上。用此見鬥柄之不正當心也,蓋當依。依,尾也。”

姓氏用字。

形容詞

茂盛貌。

《詩經·小雅·車舝》:“依彼平林,有集維鷮。”

介詞

根據某種标準或準則,相當于“按照”。

宋·程大昌《演繁露·大家》:“今人呼公主為‘大家’,則于義無依,當是擇婦女中之佳者以自附托耶!”

《水浒傳》第二十回:“汝等衆人各依舊職管領山前山後事務,守備寨栅灘頭。”

依法;依次;依樣畫葫蘆

副詞

仍舊。

宋·王安石《蓬萊詩》:“極目江南千裡恨,依前和看黃花。”

《西遊記》第一回:“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

名詞

譬喻。

《禮記·學記》:“不學博依,不能安詩。”

通“扆”。戶牖間有斧形飾的屏風。

《周禮·春官·司幾筵》:“凡大朝觐、大飨射,凡封國命諸侯,王位設黼依。”

《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諸侯。”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 《漢語大字典》  )

近義辨析

依—倚

依是挨着,倚是靠着。倚比依要用力些。“依山傍水”指挨着山和水,不作“倚山傍水”。“倚門而望”指靠着門張望,不作“依門而望”。倚由靠着引申為偏斜,成語有“不偏不倚”。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八】【人部】於稀切(yī)

倚也。從人衣聲。  

廣韻

於希切,平微影 ‖ 衣聲微1部(yī)

依,倚也。祿也。於希切。八。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部】 依;康熙筆畫:8;部外筆畫:6

(yī)《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並於希切。音衣。《說文》:倚也。《書·無逸》:知小人之依。注:言稼穑。《詩·小雅》:謀之不臧,則具是依。又: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又依稀,猶彷佛也。《劉禹錫詩》:宋台梁館尚依稀。

又姓。

(yǐ)又《集韻》《韻會》並隐豈切。音倚。《詩·大雅》:于京斯依。

又斧依,與扆通。《儀禮·觐禮》:天子設斧依于戶牖之閑。注:依,如今绨素屛風也。有繡斧文,所以示威也。

又纏弦也。《儀禮·即夕禮》:設依撻焉。疏:依,以韋依纏其弦,卽今時弓

又《儀禮·士虞禮》:佐食無事,則出戶負依南面。注:戶牖之閑謂之依。

又喻也。《禮·學記》:不學博依,不能安詩。疏:謂依倚譬喻也。

又《韻補》葉烏皆切。音挨。曹植詩: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又白居易詩:坐依桃葉妓。自注:依,烏皆反。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亻”窄“衣”寬,頂部和底部左右旁齊平。“亻”,兩筆在橫中線上側相接。“衣”,首筆點在豎中線上端右側;長撇從橫筆中部起筆,撇至“亻”側;㇙(豎提)的豎段在豎中線左側;末筆捺從橫中線起筆,捺腳超出上部。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ʔ

i̯ər

王力系統

0

ǐəi

董同龢系統

ʔ

jə̆d

周法高系統

ʔ

jər

李方桂系統

·

jəd

西漢

東漢

jəi

jəi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脂微

jəi

北魏後期北齊

jəi

齊梁陳北周隋

jəi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ʔ

je̯i

拟音/王力系統

0

ǐəi

拟音/董同龢系統

ʔ

jəi

拟音/周法高系統

ʔ

iəi

拟音/李方桂系統

·

jĕi

拟音/陳新雄系統

ʔ

ǐəi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平聲

上平八微

開口呼

全清

于希切

ʔjəi

集韻

平聲

上平八微

開口呼

全清

于希切

ʔiəi

上聲

七尾

開口呼

全清

隐豈切

ʔiəi

禮部韻略

平聲

于希切

上聲

隐豈切

增韻

平聲

于希切

上聲

隐豈切

中原音韻

陰平

齊微

齊齒呼

全清

i

中州音韻

平聲

齊微

于雞切

洪武正韻

平聲

二支

全清

于宜切

ʔie

上聲

二紙

全清

隐绮切

ʔie

分韻撮要

陰平

第三幾紀記

上一篇:是否

下一篇:徒步旅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