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蠟石

黃蠟石

因石表層内蠟狀質感色感而得名
黃蠟石又名龍王玉、黃龍玉,因石表層内蠟狀質感色感而得名(一說此石原産真臘國,故稱臘石)。屬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份為石英,油狀蠟質的表層為低溫熔物,韌性強,硬度6.5~7.5。[1]黃蠟石是稀有資源,在黃蠟石市場,一塊拳頭大小的極品黃蠟石售價三千多萬元。
    中文名:黃蠟石 外文名: 别名:黃龍玉 英文名:Yellow stone 得 名:表層内蠟狀質感色感 類 型:矽化安山岩或砂岩 主成分:石英 硬 度:6.5~7.5

簡介

黃蠟石,因石表層内蠟狀質感色感而得名。《金玉琑碎》記載:“臘石者,真臘國所出之石也,質堅似玉,非砂石不能磨與琢也。昔人曰碔砆亂玉,碔砆即臘石也”。所以,另一說此石原産真臘國,故稱臘石。

黃蠟石之所以能成為名貴石種,除其具備有濕、潤、密、透、凝、膩六德外,其主“色相”為黃也是其重要因素。

中華民族對色的概念是:宇宙的黃、紅、藍三顔色“黃”為首,天玄地黃,黃乃土地之色,陰陽五行中“土居中”故黃為中央正色,黃為帝皇,黃河之象征。

黃色是中華民族炎黃子 孫的共同符号。黃色是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中地位最高的顔色。

黃蠟石中的極品凍蠟是繼田黃石後的新貴,好的凍蠟可與田黃競美。古代稱田黃石為“石帝”,而今品位高的黃蠟石(凍蠟)則封以“石後”。

名稱由來

1、黃蠟石,因石表層内蠟狀質感色感而得名。

2、據古代記載,黃蠟石最早發現于古代柬埔寨,當時柬埔寨叫“真蠟國”,該國向明朝皇帝上貢過一塊極品黃蠟石,所以,黃蠟石就以真蠟國的國名為石名。

曆史

黃蠟石作為觀賞石有遺石可考的,最早可追溯到明代。著名收藏家謝志峰先生鑒藏的白蠟石《白羊》,産于明代的粵北,經過多位社會名流之手流傳至今,是最古老的蠟石藏品之一。清代嶺南名士、梁園始建者之一、廣東順德人梁九圖酷愛黃臘石,他把廣東清遠飛來峽旅行途中購得的十二塊上好黃蠟石,放置在書齋并命名為“十二石齋”,常為之賦詩作文,稱石為兄,是賞玩黃蠟石的先行者之一。清代廣東學者屈大均對黃蠟石深有研究,曾著書《廣東新語》,在《廣東新語》卷五《石語.蠟石》中寫道:“嶺南産蠟石,從化、清遠、永安、恩平諸溪澗多有之……所生蠟石,大小方圓,色大黃嫩者如琥珀,其玲珑穿穴者,小菖蒲喜結根其中。以其色黃屬土,而肌體脂膩多生氣,比石英瘦削嶄岩多殺氣者有間也。”民國期間,潮州一許姓商家收藏黃蠟石數量巨大,被稱為“許萬石”。

形成過程

1、20多億年前的寒武紀早古生紀,石英岩礦物受地質變動影響,與酸性土壤混合,長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熱火山溫度的雙理催化,終于形成黃蠟石,其中一部分黃蠟石靜眠山中,一部分由河流搬運到江河中,經千萬年的江河溪水沖刷及沙礫摩擦,使其表面油光溜滑,并經水中各種礦物元素的長期滲蝕,使基産生多種色彩。

2、黃蠟石成因可以又解釋為:黃蠟石是花崗岩的低溫熱液成因的石英脈,石英岩礦物因地質變動而使破碎的石英石滾入酸性的泥土中,并長期受酸性物質的低溫溶蝕,使其表面産生蠟狀釉彩,又因山洪暴發,使其滾入山溪中,一部分蠟石經河水搬運而流入江河。

成分

黃蠟石屬矽化安岩或砂岩,主要成份為石英(二氧化矽),油狀蠟質的表層為低溫熔物,韌性強,硬度6.5~7.5。

特征

主要特征為臘質感強,因此而顯出的為油脂或樹脂光澤,上品臘石呈玉脂光澤,既浮于表又斂于内,細膩溫潤且堅韌。

品種

湖南

主要産于湖南省桂陽縣太和鎮、城郊鄉境内官溪河段,泗洲、華泉、蓮塘、橋市等鄉鎮也有分布。該石堅而細膩,硬度為摩氏7度左右,色澤金黃,石表滑潤,塊體以15~50cm大小居多,質地以細蠟、晶蠟為主,偶有凍蠟。

其中産于資江(發源于廣西省資源縣南,流入湖南新甯、邵陽、新化、安化、桃江、益陽、湘陰入洞庭湖,總長653公裡。)的黃蠟石在本地被叫做葡萄蠟石,與其它省市的蠟石相比有其自身特點,多為瑪瑙質地。硬度比普通蠟石稍硬。由于産量極少,所以被當地人捧得很高。

雲南

這個産地的黃蠟石是玉石級的奇石之一,衆稱“黃龍玉”,主要成份是矽化安山岩或砂岩,内含鐵、石英,因其質地似玉石般的溫潤,石表顔色亦帶有黃色光澤而得名, 主要産于我國雲南等,享有嶺南奇石之稱。  

鴨綠江

鴨綠江黃蠟石産于丹東市以北的寬甸縣的一個火山群,這裡黃蠟石形态各異、大小不一,大者數噸,小者如卵。顔色有黃色、紅色、黑色和灰色。多以凍蠟和晶蠟産出。

全州

全州黃蠟石,其一地處東南方向都龐嶺湘江水系灌陽河——兩河鄉境内的灌陽河及支流“新富江”出産有凍蠟、蜜蠟、黃蠟等蠟石。 其二是西麓越城嶺湘江水系萬鄉河——才灣、龍水二鎮的長鄉河、山川河及廟頭鎮的宜鄉河。該流域出産的蠟石有蜜蠟、蛋黃蠟、細蠟、粗蠟等。

道都

道都黃蠟石主生産于江西省鷹潭市境内的信江。也稱“信江黃蠟石”屬水沖石。系蠟石原岩經數億年水流沖擊。飽受高價(三價)鐵離子浸染和水分子滋潤而成。

三江

三江黃蠟石,主要産于廣西柳州地區三江縣境内融江河段。該石形成于元古界震旦系,屬矽質岩卵石,石質堅硬細密,約摩氏6~7度。質地溫潤如玉,石膚有蠟脂般的透感。色澤橙黃油潤,表面肌理常有蒼古奇特的皺紋。外形千姿百态,變化豐富,多為象形、景觀等類型。部分黃蠟石具有透、漏、皺的特點,但較罕見。

鑒别

鑒别黃蠟石主要看質、色、形三個方面 。 

黃蠟石的質地細膩程度、透光性及折射光線的柔和度,都是考慮其品級的重要指标。高品質的黃蠟石質地細膩,通體蠟質感很強,用強光手電筒照射時,透光性好,對光線的折射柔和,肉眼看不到晶體顆粒。

黃蠟石按顔色分的話,可以分為紅色、黃色、白色、黑色四大色系,以色重純黃為貴,以色彩鮮豔者為佳,比如黃紅這樣的顔色是不錯的選擇。

黃蠟石的形狀奇特多樣,可用于雕刻,也可直接用作風景石,因此選擇一個形狀别緻,且紋路細而具有獨特風韻的黃蠟石,價值肯定不菲。此外還要看石上有無髒點、石筋、蘿蔔絲,有無裂紋缺口、有無死蠟等。 

上一篇:鴿血紅寶石

下一篇:紅酸枝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