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

鸢尾

鸢尾科鸢尾屬植物
鸢尾花通常是指鸢尾類(Irisspp)植物,是對一族草本開花植物的統稱。這種花由6個花瓣狀的葉片構成的包膜,3個或6個雄蕊和由花蒂包着的子房組成。鸢尾科,鸢尾屬,别稱有紫蝴蝶、藍蝴蝶、烏鸢、扁竹花,鸢尾(IristectorumMaxim),屬天門冬目,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直徑約1cm,斜伸;葉長15~50cm,寬1.5~3.5cm,花是藍紫色,直徑約10cm;蒴果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長4.5~6cm,直徑2~2.5cm。可供觀賞,花香氣淡雅,可以調制香水,其根狀莖可作中藥,全年可采,具有消炎作用。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百合目 亞目:百合亞目 科:鸢尾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鸢尾屬 亞屬:雞冠狀附屬物亞屬 組: 亞組: 種:鸢尾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鸢尾 英文名:Iristectorum 二名法:IristectorumMaxim 環境分布:坡地、林緣及水邊濕地 生态習性:陸生植物 水分:喜濕而不耐澇 果實形狀:長橢圓形

中國鸢尾

鸢尾在我國古代又稱烏園、烏鸢,最早見于文字記述是在公元1~2世紀成書的《神農本草經》。鸢尾的取名是以其株形似鸢的尾巴而命名。鸢飛禽,又名黑耳鸢,俗稱鹞鷹、老鷹。尾較長,飛翔時展開。五代時,韓保升著《蜀本草》(934~965年)解釋鸢尾的命名,謂:“葉名鸢尾,根名鸢頭”。

鸢尾在我國的庭院種植,大概始于南北朝時期。在南朝名醫陶弘景(452~536年)與唐代蘇恭的《新修本草》(659年)中都曾提到,居宅“庭台多種之”,“此草所在有之,人家亦種”。

古代鸢尾類植物的種植,主要有原産我國的鸢尾、蠡實、蝴蝶花、玉蟬花等。鸢尾又名藍蝴蝶,花是藍紫色,蘇恭的《新修本草》有較具體的性狀描述,明代李時珍(1518~1593年)的《本草綱目》有較早印制的木刻圖。蠡實又名馬蔺、荔挺、馬帚,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西漢時期的《禮記》,木版圖見于北宋時蘇頌(1020~1101年)的《圖經本草》。蝴蝶花在1848年清代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上有其性狀介紹與版圖,該書稱為白花射幹。玉蟬花又名石蟬花、花菖蒲,原産我國東北及朝鮮、日本一帶,是一種優良的濕地花卉,日本做了大量的雜交育種工作,現已有數百個品種,形成了新的園藝品種群。我國對玉蟬花的記載,早見于北宋宋祁(998~1061年)的《益部方物略記》,民國初年許衍灼的《春晖堂花卉圖說》有圖表述。

外國鸢尾

公元前2000-前1400年,在埃及和古希臘的建築浮雕上,就刻有鸢尾的圖案,是表現雄偉與威力的象征。

國外稱鸢尾為愛麗絲(Iris),植物學上鸢尾屬的學名,拉丁文也用這個詞。在希臘語中Iris是彩虹的意思,傳說希臘神話中愛麗絲是海神奈普丁的孫女,是家族中最美麗的孩子,以後又成為女神海娜的得力助手,當善良的人逝世時,由她從彩虹橋下凡,将靈魂帶回天國,因此希臘人常在墓地種植鸢尾或在墓碑上刻上鸢尾花,以托付愛麗絲将親人靈魂引向天國。在歐洲常将鸢尾比作一種神聖的花卉,以鸢尾三瓣向上的花瓣代表聖父、聖子、聖靈,三瓣下垂的花瓣代表父、母與子女,或代表國家、教會與家庭。法國相傳在第一位皇帝登基時,上帝曾送去一朵鸢尾花,因而法國人就定香根鸢尾(又名金百合)為國花,1147年正式将鸢尾花的圖案成為法國國徽。

由于許多神奇的傳說,鸢尾已成為歐洲皇家花園種植的重要花卉,同時也表現在建築、服飾、器皿等方面作為一種象征聖潔的圖案。荷蘭著名畫家雨果•高斯與梵高都有以鸢尾為主題的名畫。歐洲從19世紀開始,還利用鸢尾提煉香精及加工制造具有獨特風味的葡萄酒與啤酒。

鸢尾在國外栽培應用很廣,園藝品種甚多,商品化程度高的種類主要有德國鸢尾、荷蘭鸢尾、香根鸢尾、花菖蒲等。但是這些種類的園藝栽培種,已是經過很長時期的種間雜交,甚至也有進行過屬間雜交,形成了新的種群,通常我們稱為現代鸢尾。

鸢尾産地

原産于中國中部及日本。現在中國主要分布在中原、西南和華東一帶,世界其他一些地區,具體不詳。天然鸢尾科植物的分布地點主要是在北非、西班牙、葡萄牙、高加索地區、黎巴嫩和以色列等。

在全世界大約有200多種,主要有:

(1)花菖蒲:原産中國東北、日本和朝鮮半島。

(2)髯毛鸢尾:包括德國鸢尾的多個雜交品種。外花被片基部有細密髯毛狀附屬物。

(3)路州鸢尾:主要以銅紅鸢尾等為主要親本雜交而成的品種。

(4)道氏鸢尾:原産美國加利福尼亞。

(5)球根鸢尾:主要為切花用的西班牙鸢尾及其雜交種荷蘭鸢尾。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多節,節間短,淺黃色。葉互生,2列,劍形,長約30~45厘米,寬約2厘米。花青紫色,1~3朵排列成總狀花序,花柄基部有一佛焰花苞,覆船狀,長4~5厘米;遠比花柄為長;花被6,2輪,筒部纖弱,長約3厘米,外輪3片圓形,直徑可達5厘米,上面有雞冠狀突起,白色或藍色,内輪3片較小,常為橫形;雄蕊3,着生于外輪花被的基部,藥線形;雌蕊1,子房下位,3室;花柱3分枝,花瓣狀。蒴果長橢圓形,有6棱,長3~4厘米。種子多數,圓形,黑色。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主要作用

1、鸢尾葉片碧綠青翠,花形大而奇,宛若翩翩彩蝶,是庭園中的重要花卉之一,也是鸢尾優美的盆花、切花和花壇用花。其花色豐富,花型奇特,是花壇及庭院綠化的良好材料,也可用作地被植物,有些種類為優良的鮮切花材料。國外有用此花作成香水的習俗。

2、鸢尾根莖可當吐劑及瀉劑,也可治療眩暈及腫毒,葉子與根有毒,會造成腸胃道郁血及嚴重腹瀉。

3、鸢尾還可以用于花鏡,因為鸢尾的豎線條花卉以及野性的花朵使其具有一定的野趣味,所以比較适合作為花鏡用材。

生長習性

按習性可分為:

(1)要求适度濕潤,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略帶堿性的粘性土壤。

(2)生于沼澤土壤或淺水層中。

(3)生于淺水中。

(4)喜陽光充足,氣候涼爽,耐寒力強,亦耐半陰環境。

中藥名稱

藍蝴蝶、蛤蟆七、青蛙七、蜞馬七、搜山狗、冷水丹、鸢尾、豆豉葉、扁竹葉、燕子花、中搜山虎、鴨屁股、土知母(四川)、鐵扁擔、扇把草。

入藥來源

鸢尾科鸢尾屬植物鸢尾(IristectorumMaxim)的根狀莖。全年可采,挖出根狀莖,除去莖葉及須根,洗淨,曬幹,切段備用。

藥理作用

1、消炎作用:鸢尾黃酮甙,在試管中有抗透明質酸酶的作用,而且不為半胱氨酸所阻斷,它還能抑制大鼠的透明質酸性的浮腫而不抑制角叉菜膠性浮腫,對鼠因腹腔注射氮芥引起的腹水滲出亦有抑制作用。

2、其他作用:鸢尾黃酮甙,能促進家兔唾液分泌,注射較口服的作用更快而強。

性味特征

苦、辛,平。有小毒。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鸢尾其毒性為全草有毒,以根莖和種子較毒,尤以新鮮的根莖更甚。牛和豬誤食有竣下及嘔吐作用,消化器及肝有炎症。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祛風利濕,解毒消積;用于跌打損傷,風濕疼痛,咽喉腫痛,食積腹脹,瘧疾等;水煎服。外用,治癰疖腫毒,外傷出血等。

用法用量

3~5錢;外用适量,鮮根狀莖搗爛外敷,或幹品研末敷患處。鸢尾此花全身有一定的毒性,尤其是根部,使用不當會引起嘔吐、拉肚子、皮膚瘙癢、體溫忽上忽下等症狀,故使用為藥物的時候一定要遵從醫囑。

百合區别

“法國的國花是鸢尾科的香根鸢尾(fleurdelis),它體大花美,婀娜多姿,與百合花(lily)極為相似。鸢尾與百合分屬兩個截然不同的科類,雖然一眼看去,似乎兩者都有六枚“花瓣”,殊不知鸢尾花隻有三枚花瓣,其餘外圍的那三瓣乃是保護花蕾的萼片,隻是由于這三枚瓣狀萼片長得酷似花瓣,以緻常常以假亂真,令人難于辨認。此外,鸢尾的“花瓣”一半向上翹起,一半向下翻卷,而百合花的花瓣卻一律向上。另有一些鸢尾的花心深處還長有三枚由雌芯變成的長舌形瓣兒。由于歐洲人常把鸢尾花稱作“百合花”,故不少人以為法國的國花是百合花。”近代漢語裡經常把fleur-de-lis翻譯成“金百合”,正确的翻法還應該是“鸢尾花”。

品種分類

園藝學的鸢尾分類:

生物學分類是非常有作用的,但它不能區别園藝學家用于分類的鸢尾種。園藝學家首先将鸢尾分成兩大類:球莖鸢尾和根莖鸢尾。而球莖鸢尾又可分為三大部分:荷蘭、英國鸢尾,網脈鸢尾和西西裡鸢尾。同時根莖鸢尾也可分成三大部分:無髯鸢尾,盔狀鸢尾和有髯鸢尾。

園藝學家種植的大部分鸢尾屬于有髯鸢尾和無髯鸢尾。無髯鸢尾是一類分布非常廣的鸢尾;無髯鸢尾種之間一般不發生種間雜交,除非種緣之間的關系非常近。有髯鸢尾種之間的親緣關系則非常近,正因如此許多種之間可相互雜交并産生新的雜交後代。

園藝學家認為無髯鸢尾有幾大種群。事實上有些園藝學家認為這幾大種群就是一個種群。西伯利亞鸢尾和加州鸢尾就是兩個種群。有些西伯利亞鸢尾能與加州鸢尾雜交并産生一個雜交種群,稱之為加西鸢尾。不幸的是加西鸢尾幾乎都不能結果。日本鸢尾是從燕子花系列中選育出的一個鸢尾種。其它兩個無髯鸢尾種群是路易斯安娜鸢尾和拟鸢尾。

有髯鸢尾是最普遍的鸢尾。真正的有髯鸢尾雜交種源于小型有髯鸢尾系列和較高有髯鸢尾系列。美國鸢尾協會根據有髯鸢尾的高度将有髯鸢尾分成六個大類:特矮、矮、中等、偏高、高、高大。

生産條件

在進行了廣泛地研究和生産試驗之後,其結果使我們可通過運用專門的儲藏和處理技術,周年種植和提供切花。為了獲得品質優良的鮮切花,氣候,管理水平等相關因素必須得符合要求。

栽培要點

1.栽植地栽,也叫盆栽。常作露地栽培。以排水良好、适度濕潤的上壤為宜。栽植前應施入腐熟的堆肥,亦可用油粕、草木灰等為基肥。植株栽植深度,在排水良好的疏橙土壤上根莖頂部低于地面5厘米,在黏土上根莖頂部則要略高于地面,以利植株生長。

2.溫度與光照鸢尾喜日光充足,亦稍耐陰。可露地栽培。适應性強,一般正常管理便能旺盛生長。

3.澆水與施肥植株栽植前可施入基肥,每年秋季施肥1次,生長期可追施化肥。澆水視情況而定,露地栽培生長期每周澆水1次,随着氣溫的降低澆水量逐漸減少。冬季較寒冷的地區,株叢上應覆蓋廄肥或樹葉等防寒。

溫室及設備

溫室

所有溫室都可用來進行鸢尾切花生産。作物對溫室的專門需要,視氣候情況而定。

鸢尾是光敏植物,故應在室外光照每天最低為200-300焦耳/平方厘米的階段種植。在溫帶地區的冬季種植,溫室内的植株對玻璃或塑料膜的遮光率要求較高。髒玻璃、老化且髒的塑料膜,或者溫室内外的一些遮光物會大大地削弱照在植株上的光線。

在夏季和初秋時節,溫室必須要有個好的通風條件,使溫度急劇上升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的程度。

供熱系統

有許多地方溫度低于5-8℃,所以供能系統是保證花期的基本條件。同時,供能系統和通風設備的應用可使植株免受蔭冷、潮濕天氣的不良影響。加熱系統同時可保證植株如期生長。

溫室中适宜種植鸢尾的供熱系統應每小時向每平方米的土表提供200瓦的熱量。管道供熱系統是較理想的,因為它不僅可以均勻地分配熱能,而且還能控制氣候。熱氣供熱系統同樣也可采用。當然,采用這些設備先必須确保熱能分配适量,燃氣燃燒充分,而且還要保證燃氣無排出,未經調節好的供能系統能釋放乙烯氣。而溫室中如混入乙烯氣會導緻花芽枯黃。在苗床上可使用管道加熱系統(膠管亦可)。建議為了避免灰黴菌的侵害,使植株保持适當幹燥時而采用,應注意勿使植株接觸熱氣管道,否則會葉片焦枯,花朵枯萎。

土壤加熱和低溫加熱

在室外溫度低的地區,冬季給土壤加溫是行之有效的節能方法。在每個苗床下約40公分處布置4條塑膠管,通過熱水的流動來供熱。水溫控制在35℃,并且在苗床上覆蓋塑料薄膜。14-16℃土溫能維持4周左右。在這段時期,空氣加熱可省略。

能夠代替土壤供能的另一方法是低溫加熱。這種方法是種植後在走道上排放塑膠管,土壤表面同樣覆蓋地膜,管道水溫維持在35℃,土溫可保持在17℃。4周後撤掉地膜再對整個溫室供熱。如果種植較早的鸢尾是在溫室内進行的,那麼,室溫在12-13℃是可以接受的。

地膜的采用不僅可以節能,而且還能減少植株水分喪失,同時不會破壞土壤結構,根系也發育良好。如果栽種的是已經長出新芽的種球,為了預防灰黴菌,在覆蓋之前,應對作物噴施殺菌劑。

土壤冷卻

從鸢尾栽種後到根系生長這段時期,如果土溫過高,應使溫度維持在17-18℃。土壤供熱系統的設備一樣可以用于土壤冷卻。

遮蔭設備

在冬季,為了氣候的控制和節約能量,建議使用遮蔭設備。最好是那種可移動的,在打開時又不會抵消太多陽光的遮蔭網。

在夏季,尤其是在春天和秋天,移動遮蔭網可使土溫不會過高,而且蔭天還能充分利用光能。固定式遮蔭網,例如:光線充分充足時,可以在溫室的室外屋頂上覆蓋一層白灰或遮蔭網。此舉可在陽光條件超過設計标準時的任何時間應用,但秋季一定要撤掉。

植株開始生長的3-4周内,不需要光照,此時,可用固定式遮蔭設備,或将移動遮蔭網打開,遮蔭物尤以透水透氣性強的為佳。在使用遮蔭設備時,最好留有一些空隙進行通氣。

灌溉系統

灌溉系統重要的是灌溉均勻。種植前,有必要檢測澆灌管道。供水不足或過剩會導緻植株生長不一緻、延遲植株的發芽和發育,會導緻植株高度變矮以及花的敗育,并容易引起腐黴菌的感染。頂部灌溉系統可向植株提供均勻的水分,而且在必要時對葉片進行沖洗。因此,這種類型是較好的灌溉系統。

在葉片長密後,可使用低位噴灌系統。這樣,可避免葉片着水,甚至滴水不沾,這樣灰黴菌的危害大大降低。灰黴菌是種植時的主要問題,特别是在相對濕度較高的地區或季節。

頂部噴淋系統必須具備如下技術要求:

1、管道間距1.6-2.15m。

2、相鄰管道出水口的間距不超過1m。

3、每個噴頭出水量約4升/分鐘。

4、水壓為1.5-2巴。

5、使用的過濾網為1-400微米。

由于對土質結構有破壞,所以特别強調不要使用漫灌法。

栽植地點

鸢尾不但可以種于玻璃溫室或塑料膜溫室,而且在露地也可種植。戶外種植配合以臨時覆蓋物,或使用活動房屋,特别是春秋兩季是可行的。為了種植而要選擇最合适的地點。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如下:适宜的種植階段以及理想的栽植氣候和溫室類型。

例如,如果在生産階段周圍的溫度在5℃以下,種球必須種植在溫室中。這是因為鸢尾較易受到凍害,使植株生長停止。在一年的其它時間,當溫度不高于25℃時,可在溫室中種植。當周圍的溫度不低于5℃,土壤溫度不高于20℃時,可在室外種植。在溫室中種植的好處在于可在外界條件不适宜時,可通過通風、遮蔭等方法來盡量維持較均衡的白天和夜間溫度和相對濕度。通過加熱設備,可提高作物的質量。溫帶地區,在夏季種植在室外比種植的通風差的溫室中産品的質量要好。

栽培土壤

對于鸢尾切花的生産,實際上在任何類型的土壤中都可以進行,隻要它排水良好,保濕性強,且不闆結者(否則會限制植株生長)。土壤結構好是基本的條件,因為這對經常大量種植生長期短的鸢尾是非常必要的。

在重壤土中,建議加入諸如泥炭、蛭石或粗沙,與25厘米左右深的土壤進行混合,以對土壤進行改良。易闆結的土壤,種植後可在土壤表層覆蓋一層諸如稻殼、稻草、松針、黑色泥炭或類似的材料來防止土壤闆結。也可用次方法來防止土壤很快變幹。

排水系統

為了使過多的水分應快速排除,應配置功能良好的排水系統。這樣也使用水對溫室土壤進行淋洗成為了可能。該處理可防止在種植喜肥作物或某種植階段使用水分較少而引起鹽分的積累問題。

鹽敏性

鸢尾是鹽敏性植物。鹽分過高的土壤中,根系生長緩慢,甚至受損傷,并且限制植株吸收水分,導緻花朵脫水。為了降低過高的鹽濃度,在種植前需要将土壤徹底淋洗(每平方米土表用200-400毫米水淋洗)。

在種植施肥較多的如菊花、玫瑰、康乃馨、西紅柿等作物或某階段澆水較少後,會引起土壤中鹽分含量過高。土壤鹽分含量高還有可能是在種植如小菖蘭等收獲晚的作物後引起。因此,建議在種植前或剛種植後不宜大量使用合成肥料。為此,至少在開始種植6周前做一次土壤抽樣調查,這樣可以得到土壤中各種鹽含量的數值。

土壤樣本中以下各元素勿必不能超過所推薦的水平:

1、全鹽(導電值)1.0-1.5毫摩爾25℃土壤中。

2、氯鹽(食用鹽)1.5-2.0毫當量。

3、鉀鹽0.8-1.5毫當量。

4、氮鹽1.0-2.0毫當量。

5、鎂鹽2.0毫當量。

6、磷鹽每升不超過5.0毫克。

7、灌溉水的電解電導水平一定不能超過0.5毫西門子/厘米。在溫室中使用氯鹽濃度不超過50毫克/升;在露地中使用氯鹽濃度則不能超過450毫克/升。如果灌溉水不能達到标準,則不能進行鸢尾生産。

但是,由于各種情況使灌溉水中鹽分濃度超标,土壤應盡量保持濕潤,這樣可防止因土壤幹燥而引起鹽濃度的上升。

施肥

一般來說,種植前施基肥的方法并不可取,因為這會提高土壤中鹽分的濃度,而延緩鸢尾的根系生長。種植前對土壤的抽樣調查以确保土壤含有正确的營養成分。抽樣一定要在對土壤處理和淋洗後進行。這樣,所缺的養分可通過以後直接給土壤中補充肥料來得到。鸢尾對氟元素敏感,因此,含氟的肥料(磷肥)和三磷酸鹽肥料禁止使用。反之,如二磷酸鹽肥料則應使用。

雜草控制

鸢尾的生長過程隻需8-12周,在這麼短的生長時間裡,如果對土壤進行過蒸、淹、犁等處理後,那麼在植株生長過程中不必考慮除草問題。植株種植後,主要使用化學除草劑來清除雜草。但施用時注意不能對植株造成傷害。

如果植株種植後,地裡開始生長雜草,那麼隻有在種球被埋得足夠深的時候才可以施用除草劑。種球新萌生的幼芽至少在土壤以下2厘米處才不會受到除草劑的危害。

在植株展葉之前,溫室或露地中的小草可通過噴施适宜的除草劑來控制其生長。如果普通除草劑不能有效地控制一些一年生的牧草雜草,就應改用複合除草劑。施用的時候是在天快要黑的時候,噴施在植株上,再噴足夠的水。次日清晨,從植株頂部徹底沖洗。由于除草劑有殘留性,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每片地一年中施用的除草劑都要限量,以不超過2次為宜;隻在十分必要時再使用除草劑;不要種植對除草劑敏感的品種。

田間管理

夏秋季管理

夏秋季節是鸢尾生長的重要時期,所以要供給充足的水分和養料。

1、中耕除草:随着鸢尾的生長雜草也會不斷生長出來,和鸢尾争奪水分和養分,所以我們要及時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時還要注意,不要傷到鸢尾的根系。

2、施肥:由于,我們在栽植前已經施入足夠的基肥,所以栽植成活後,應根據鸢尾生長情況,酌情追施适量的化肥。

3、澆水:在鸢尾整個生長期内,土壤都必須保持充分的濕潤。一般露地栽植的可每周澆水1次,尤其是夏季天氣炎熱時更要注意澆水,但遇到陰雨天氣時應加強排水,使空氣與土壤的相對濕度保持在75%-80%之間,以防止鸢尾爛根。因為濕度太低會影響植株的生長,而且花朵容易枯萎。随着氣溫的下降,澆水量可以逐漸的減少。

4、病害防治:鸢尾常見的病害是葉斑病。當植株被葉斑病侵害後,葉片上出現近圓形至橢圓形的灰褐色病斑。

防治方法:防治鸢尾葉斑病,通常使用69%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和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按1:1的比例混合後,稀釋1500倍,配制成藥液,每隔10-15天噴施一次,噴施3-4次,就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冬季管理

覆膜保溫:這種露地栽培的鸢尾,到了冬季,葉子早已經變黃變幹,這些老葉雖然在冬季能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但我們還要覆上一層薄膜保溫,确保鸢尾安全越冬。覆膜時,先将薄膜的一邊用土固定後,倆人合力抻開薄膜,覆蓋在鸢尾上,最後再用土壓好,以防薄膜被風刮開,就這樣,一直到來年春天就不用進行任何管理了。

來年春季管理

來年春季,待環境溫度達到鸢尾能正常生長的溫度時,既5-20攝氏度之間,就可以掀開薄膜了,進行春季管理了。

1、剪除老葉:春季揭膜後,我們做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要及時剪除老葉,這樣做可以減少鸢尾營養的消耗,清理蟲卵、細菌的藏身之地,并且還有促進鸢尾新葉生長,盡快返青的作用。剪除老葉時,選用一把鋒利的剪刀,在距離鸢尾根部4-6厘米的地方,将老葉剪下,并将剪下的老葉集中帶出園圃,用火燒掉,以絕後患。燃燒後的灰燼,一定要用土覆蓋住,以防火災發生。

2、施肥:修剪完老葉後,還要再追施一次化肥,以保證鸢尾的營養供給。一般每667平方米均勻施入尿素30千克,施完肥後要及時澆水,以防燒苗。

3、返青後澆水:鸢尾返青後,我們可以根據鸢尾的長勢,再進行一次澆水,使土壤達到鸢尾生長适宜的濕度,促進鸢尾植株盡快生長。

4、人工除草:随着鸢尾的生長,又有大量的雜草生長起來,這時要盡快人工鏟除雜草,以防雜草和鸢尾争肥争水,影響鸢尾正常生長。

5、蟲害防治:蛴螬蛴螬别名白土蠶,是金龜子的幼蟲,屬地下害蟲。蛴螬每年的5月下旬,土壤溫度為15-20攝氏度時,蛴螬的活動最為猖狂,它們潛伏在土壤中,咬食鸢尾的根系,嚴重時整個植株逐漸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我們可以使用麥糠、菜葉和50%的辛硫磷乳油,将他們按照1:100:100的比例混合均勻,然後撒施在鸢尾根部附近誘殺蛴螬。50%辛硫磷乳油的用量為,每667平方米100克,就可以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6、追肥:為保證鸢尾的正常生長,在花期管理過程中我們還應及時追肥,每667平方米撒施尿素20千克,除了正常施肥澆水外,還應增加施用磷鉀肥,以促進花芽分化,促使花朵生長,每周可噴施一次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

如果栽植時采用的是當年生小苗進行的分株繁殖,那麼,就需要管理2年以上才能上市銷售;如果栽植時采用的是2-3年的鸢尾植株,那麼栽植後的第二年春季就可以上市出售了。

購貨栽培

定貨

在市場計劃和植株種植計劃确定後,按品種和種球規格向賣方定貨。尤其是在涉及處理鸢尾時,要提前向供貨方提供必要的信息,以使供方能對種球進行适合的處理并準時出口。為了對種球進行處理,供貨方需了解的内容有:

1、期望的種植期,開花期。

2、選擇的栽培地點(供熱溫室、不供熱溫室、露地)。

3、種植地點的緯度。

4、當地的氣候條件。

這些信息應與訂單一起交給供貨方,以便他們對種球進行處理以符合當地的栽培條件。

種球規格

鸢尾種球的規格是指其周長,通常用厘米來表示。當有人提出9/10這個标準時,這就意味着這批種球的周徑在9-10厘米之間。

鸢尾與其他球莖類植物相似,其特點主要也在球莖規格的不同性:即有的規格是适合于切花生産,而有的規格僅适于作為種球養護的種植材料。這兩種種球的區别并沒有象郁金香那樣明顯。這是因為一些鸢尾結出大球莖,而另一些鸢尾則結出小球莖。這就是說某個品種種球的可銷售規格比另一個可銷售種球的規格可能小的多。其區别如下:

1、小規格的可銷售種球,其周徑在6-7、7-8、8厘米以上。

2、大規格的可銷售種球,其周徑在8-9、9-10、10厘米以上。

在切花生産中非常重要的是:來自供方的可銷售的種球在生長季尚未開過花。

這些未開花的種球與已開過花的種球區别在于:前者具有卵圓形的外表和3-4層表皮;後者外表呈扁形且隻有一層表皮。開過花的種球很容易受損傷并極快枯萎。

到貨和貯藏

到貨後,用于切花生産的種球應在到貨後馬上種植,因此,在種球到達之前對土壤徹底處理是很重要的。

如果在收到種球後不能馬上種植,在這段過渡期間裡,種球一定要在适宜的溫度中貯藏。期間,溫度一定要符合種球生長的要求,一定要經常調溫,要和供方磋商,以保證種球的生長。使溫度維持在2℃,而且不要超過2-3周,這是最好的選擇。高于2℃的貯溫會延長處理期,并對開花起負作用。

接收後立即拆包取出球莖,小心地将其置于底部有空格的容器中。貯溫在2℃,并保證有良好的透氣性。接收或采收後的種球不适于長期貯藏,因為貯藏過久會對将來莖葉所生長不利,而且也會增加根尖受到青黴菌感染的機率。

種植前的澆水

用于切花生産的鸢尾在種植期,保證足夠的水分供應是特别重要的。種植前幾天的土壤要足夠濕潤,以确保早期根系快速而健康地生長,而且根系不易在種植時受到損傷。

使用冷水澆灌尤其是在土壤溫度較高時較為合适。土溫高,種球生長過快,使切花品質下降。種植應選擇在土溫較低處。此外還可以在夏季來臨前在地上鋪蓋一層隔熱的覆蓋材料,阻止土壤受過多的太陽輻射。

種植時期

秋-春季種植(新收獲的種球)

一些品種如“BlueDiamond(藍寶石)”、“BlueSail(藍帆)”、“Ideal(理想之花)”、“LovelyBlue(愛藍)”、“WhiteWedgewood”等從10月中旬起即可種植。“Apollo(阿波羅)”、“BlueMagic(藍魔)”、“Prof.Blaauw(布拉奧)”從11月初起可以種植。種植過程中和種植後,土溫均應低于20℃。

關于球莖的大小,最大球莖(周徑10厘米以上)質量相對較高。周徑在9-10厘米的種球一般于12月1日種植。由于比前者略小,質量要稍微差些。

無論在無供熱的溫室還是在露地,都可以在11月開始栽種。因為鸢尾易受霜害,所以土壤應适當用稻草覆蓋(每100平方米100公斤)。從5月15日起,一些品種如“RoyalYellow(皇家黃)”、“YellowQueen(黃皇後)”已不能再貯藏下去,而且也不能再使用了。在5月15日前,所有種球都可使用。在溫帶地區,所有的種球(大規格或小規格)都可以在1月1日在加熱溫室中栽種。

夏季種植

夏季種植鸢尾有一定風險。因為鸢尾産量直接依賴于生長期的溫度。如果預計平均溫度高于25℃,那麼種植計劃将不得不取消。此時,種植隻能提前或延期。

秋季種植(延遲種植的種球)

根據土壤溫度(最好低于20℃),可在9月1日開始栽培,或者在溫帶地區使用“BlueMagic(藍魔)”、“Ideal(理想之花)”和“Prof.Blaauw(布拉奧)”這些品種提前栽種。在此期間,隻有種球規格在9-10厘米和10厘米以上的才合适種植。

鸢尾通常用大拇指壓入土中。種植前土壤需打松并使其稍微濕潤。接着,用拇指輕輕壓每一個球莖,直到球莖大部分都沒入土中。這種方法稱作“指壓法”。上述一系列操作均是為了保護球莖根冠和萌發的根免受損傷。在溫室和露地,如果預計植株生長前出現霜降,最好将種球種植在苗床上。種植後,在苗床上蓋土,直到球尖剛好被蓋住。這種處理方法同樣适于在暖氣候條件,以防止球根處土溫高于20℃。

種植深度和密度

鸢尾種球種植時需格外注意。特别在根系開始生長時,盡量避免損傷根系。采用指壓法,要小心地将球莖的3/4部分按入土中。苗床種植深度在7-10厘米,然後用土覆蓋至球尖處。與淺植相比,深植防止凍害并使球基部的土溫維持理想的溫度。種植淺的球莖會因土壤幹燥而受損。在狂風大作時,植株會倒伏。在一年中的高溫期上面土壤易變幹,根系濕度不夠。基于這種原因,在土壤變幹前覆蓋土壤(使用稻草、稻殼或遮蔭網)。

種植密度依不同品種、球莖大小、種植期、種植地點的不同而不同。為使種植間距合适,通常采用每平方米有64個網格的種植網。表中的種植密度,是每一個品種均采用規格最大的球莖時應保持的種植密度。

植株的支撐

根據種植期、氣候和品種的不同,在植株生長期内都應為植株設置支撐物。例如:秋季溫帶地區種植相對較長,應提供支撐物。其他月份尤其在夏季,當植株高度超過80厘米時,支撐物很重要。采收時切花被摘除而非切除,保護物可使植株避免倒伏。通常作為支撐物的是菊花網。它在确定種植密度時也起到作用。随着植株的生長,支撐網也相應升高。

采收加工

采收階段和加工

鸢尾栽培管理的最後階段便是采收和售前加工。采收後适當處理可得到高品質的切花。适宜的采收期可以保證鮮花質量。秋天,當花頂以下3厘米着色時便可采收。在春夏兩季,花頂以下1厘米着色便可采收。這意味着每天不得不采收2次,有時要3次,以保證采收階段的整齊。采收時要連根拔起。采收後,将花朵立即紮成捆。如果不能紮捆,則應馬上放入冷藏室内。

分級和捆紮

采收後或放入冷藏室後,首先将種球從植株上切除,可使用梳狀去球機器或修剪機器。栽培方法和土壤類型決定了種球是否與花一并拔出。随後,便是分級和捆紮。鸢尾莖長不足70厘米的植株,5厘米一個等級;超過70厘米的,10厘米一個等級。捆紮在一束中的鸢尾,最長枝與最短枝不超過3厘米。十枝一捆,花頂部對齊,用帶子或皮筋紮緊。成束打捆可采用流水作業。

除葉

除葉包括去除過長的葉尖和影響美觀的黃葉。捆紮後再除葉較容易。一般用刀子,也可用機械進行。在商業性生産中,已采用機器除葉。

貯藏

在種植鸢尾時,絕不可缺少冷藏室。一般來說,10立方米的冷藏室可貯藏面積1000平方米生産面積的産品。冷藏室的溫度控制的2-5℃,2℃最合适。

采收後立即送入預先調溫到2℃的冷藏室。如果花束捆紮不緊,花朵溫度下降很快。這樣可減緩花朵的成熟過程,保持品質。冷藏室中也要保持幹燥,以防灰黴病。

冷藏室中的濕度以不使花發幹為準。取出花紮捆。捆紮後,秋冬采收的花柔軟易彎曲,應浸入2℃的冷水中并放入室溫為2℃的冷藏室中至少2小時。當覺得花柔軟的時候也可進行相同的處理。

花朵貯藏時期僅可能要短,但是時間太短,花的品質會降低。在鮮花銷售過程中,秋冬光照少,将鸢尾浸入水中運輸有利于促進開花。

病害防治

種球腐爛病

種球腐爛病主要是危害鸢尾的種球,一般地上部分沒有發病症狀,但是地下根部受害嚴重,生根速度慢甚至是不生根。發病情況較輕的植株低矮彎曲,根冠部位組織變褐,主要從種球的傷口入侵,土壤含水量低同樣會造成發病。不過傳染能力不強,土壤病菌數量也不是很高。

病因:疣孢青黴的孢子通過侵染球根的微小傷口而使植株染病。而易受傷處恰是生根的根冠。這就是為什麼這種病通常在長途運輸和拖延種植後發生。此外,土壤過幹也會引起植株發病。

防治:空氣濕度小于70%,貯藏時保持空氣流通。種植前對球根進行處理。收獲後的種球提早種植在潮濕的土壤中,提高生根率。

冠腐

冠腐病發病後,鸢尾前期無不良現象,随着時間的推移出現枯萎、倒伏等各種不良現象。并且傳染能力較強,相鄰植株也會受到影響。病株底部土壤有許多白色菌絲,後期顔色變黑,最後球根軟腐,布滿菌絲。

病因:冠腐病由整齊小核菌引緻。這種病隻發生在亞熱帶和氣候溫暖的地區。低于13℃時,此病不侵染植株,當溫度高于20℃時發病最厲害。它的寄生植物種類相當多,主要靠加強管理來防治。土壤一旦被侵染,持續時間很長。

防治:不要在已被整齊小核菌侵染的土壤中種植種球,否則一定進行土壤處理和球根處理。仔細清除受病植株及其周圍土壤。

鐮孢性基腐病

這種病最初發生在球根基部,随後向上侵染至鱗莖。受傷與健康組織區别明顯。受病部位組織變軟,灰褐色,向内抽,有時被覆白色織狀物。受病種球種植後,不能開花。在溫室中如植株早期受侵染,地上部分變軟,杆弱,葉子從葉尖開始變黃。不久植株死亡。若後期染病,則生長停滞,花芽幹枯。當收獲時,花色仍顯蒼白。深入球根内部的花莖基部長期不發育,表皮皺折。

病因:鐮孢病侵染途徑一個是通過孢子侵染健康種球;另一個是健康植株接觸感病種球。此病可能通過土壤傳播。因此,在已消毒的土壤中種植有病種球十分危險。土溫達到16℃時,易發病,高溫使病菌傳播更快。

防治:廣泛采用唐菖蒲、小蒼蘭交替輪作,或一年進行一次土壤處理。種植前進行種球處理。

灰黴病

灰黴病在發病後,鸢尾局部甚至是全株都會出現灰色的斑塊。阻礙鸢尾的生長,并且會從底部一直向上生出覆蓋灰色的分生孢子。發病後的種球濕度高,出現腐爛、顔色變黑。葉片受害現象較小,但是如果濕度過大的話,那麼會在花瓣上出現不規則斑點。

病因:灰色葡萄孢屬真菌引發灰黴病,通常在潮濕環境下發病。真菌還危害許多作物和植物。

防治:避免葉片受損。新芽長于5厘米的球根不再種植,特别不能使用地膜。這樣避免陽光灼傷。球根種植不要過密,在生長期内保持土壤無雜草。溫室中相對濕度保持80%左右,如必要,可打開風機并加熱,保持植株幹燥。上午澆水以保證植株幹燥。葉面受損後,根據需要噴灑殺菌劑。

絲核菌

染病與否取決于種植深度,因為最嚴重的侵害在土表。感染不嚴重時,葉鞘上呈現出不規則狀黑褐斑,中間的組織壞死(形成空洞)。感染嚴重時,葉鞘(晚些時候在葉基和花莖處)變軟呈灰色。大部分外圍的葉片先枯萎,晚期,植株死亡。嚴重侵染時,(種植深的種球)莖芽在萌發前就腐爛。種植深的種球因為它們的芽在地面下生長時間長,所以容易受感染。在受侵染的球根中,受病組織變軟,先期變灰,有時變紫,晚期則呈現灰褐色。許多淺褐色菌絲看上去象蜘蛛網,有的還逐漸形成殼。球莖鱗片間和表皮均可見菌絲。根系生長完好,受病球根無異味。

病因:侵染球莖和芽的絲核菌主要來自土壤。許多植株(如郁金香)都會被它侵染,即使在從未栽種過産花種球的土壤中。不管土溫如何,它均可發病,溫度升高時,發病機率增大。

防治:對已被侵染或可能已被侵染的土壤中進行常規土壤處理(見本章“土壤處理”)。高溫下,土壤再侵染仍有可能發生。保持清潔環境,可防再侵染發生。

其他土壤處理方法為:未采用常規土壤處理,據以往經驗,土壤會被絲核菌侵染。因此,種植前要适當施用殺菌劑。考慮到種植深度,一般用旋耕機在土下5-10厘米處施用殺菌劑。通常在夏天土溫超過16℃時采用此法。球根淺植。

根腐病

侵染早,植株生長受阻或是根系短或是帶有不易看清的黑頭。根上存着黑點,看起來象根系被灼燒過的樣子。後來生長的根系表現良好,可能是植物抗病的結果。

病因:終極腐黴菌通過土壤侵染根系,這種真菌可在任何土壤中發現并很難控制。品種不同,侵染程度不同。土壤蒸氣消毒後立即種植,早期侵染的危害甚大,因為此時,土壤中的競争性生物尚未複原。

防治:與其他多種作物輪作或一年一次常規土壤處理。常規處理後或不進行常規處理而配以輔助處理。種植前進行種球處理。确定适合的土壤結構。采用适宜的灌溉系統以保持良好土壤結構,但防止積水。

軟腐病

軟腐病會在鸢尾種植後不久發病,影響嫩芽的生長。葉鞘濕潤,葉片顔色逐漸褪綠變褐,并且嫩芽變松,極易被扯掉。在發病後,病部開始變軟,顔色變暗,然後呈現出軟腐狀,伴有難聞氣味。根部前期正常生長,後期逐漸便透明,顔色呈黃綠色。

病因:這種病是由胡蘿蔔歐文氏杆菌引起的,并經常發生在“Prof.Blaauw”品種中。在高溫高濕時感染機率加大。鸢尾和其他作物的殘體誘發病菌生長,而種植時根尖受損也會導緻此病發生。水滴的濺射會傳播土壤中的細菌。

防治:去除土壤中的植物殘體在已提前處理好的土壤中種植種球(溫度适宜)。種植時避免碰傷根尖。溫室内種植時溫度保持在适宜的範圍内(12-15℃),避免高溫。清晨适量澆水。防治土壤熟化。

根線蟲

植物生長局部受阻,花芽幹枯,根系短,呈黑色條狀,這些症狀于腐黴病菌引起的根腐病區别在于根系不會腐爛。

病因:穿刺短體線蟲侵染植株誘發此病。一些不知名的真菌或細菌聚集在線蟲引緻的傷口附近,可危害多種植物(包括菊花、玫瑰、草坪)。

防治:每年進行一次土壤處理。

根結線蟲病

生長早期,局部生長較弱。受害嚴重時,根系全部受損。在少數的重病例中,根系腫脹彎曲,分叉,隻有球莖保持良好。

病因:主要是土壤中的根線蟲病根結線蟲破壞了根系。在暖和的氣溫下,還會危害多種植物(如西紅柿、黃瓜)。

防治:每年進行一次土壤處理。

西紅柿斑萎病毒

該病毒在鸢尾中有兩種形式的表現。一種是全部或部分葉片為淺綠色至黃色。通常葉尖仍保持綠色。外圍葉片寬、發黃顔色變淺,并有時可看到棕色壞死條紋。另一種為在葉片是有黃色斑點和條紋,有時有橢圓形斑點并帶有棕色條紋。在兩種情況下,種植生長停滞,不開花。

病因:該病害由西紅柿斑萎病毒或鳳仙壞死病毒引起。通過薊馬特别是加利弗利亞薊馬傳播。該病毒有多種寄主,如菊花、西紅柿、土豆、和多種雜草。該病毒不通過種球傳播,隻在地中海氣候下發生。花色淺;花不開放或顔色淺。

防治:不要在以前種植過對此病毒敏感作物的溫室中種植鸢尾。不要在附近種植有易感染該病毒作物的室外種植。在溫室中或室外防止雜草生長。控制薊馬的生長,對前茬作物也是如此。

白花病

花色與正常植株的不同,着色淺,花不幹枯但品質明顯下降。

病因:在溫室中由于蒸騰弱引起相對濕度較高。

防治:若在整個生長期内溫室内相對濕度較高,維持室溫高于外界溫度2-3℃。如外界溫度較高(15-16℃),而不能采用此方法時,應在早晨向溫室加熱,并打開通風扇。

芽裂病

在作物生長過程中,花芽枯萎,然後花苞頂端變黃,花芽腐爛死亡。花芽總是在生長階段最後幾周形成。這種病可在整個生長期内出現,主要在花莖生長時,若早期發生,幾乎看不出對植物有什麼危害。一旦出現花芽,很容易看見花芽是否正常,如果發育不飽滿,說明此植物已染此病,晚期芽裂病花朵不着色。芽裂病可在整個花期内發生。

病因:由光照不足、濕度過高、生長規律被打亂引起的。總是在冬季發生。也可能由于種植過密,或者霜凍引起的溫度驟降。球根受鐮刀菌輕度感染,生根少;溫度低,蒸騰作用不夠,都能引起芽裂的發生。

防治:種植前挑選球莖,在種植期内對種植地點進行處理(種植間距和光照)。冬季不用小球莖種植。光照要充分,因為鸢尾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開花。水分供應要充足,尤其是對根系。蔭天要降低溫室溫度,特别是在莖生長時以便減緩生長速度。生長過快要大量的營養,易導緻芽裂。特别在高溫的情況下,通過加熱适當通風,保持作物充滿活力。避免溫度驟變,因為此種情況下植物的蒸騰作用加快,植株生長不平衡,會導緻芽裂的機率增多。預防霜凍。

相關文化

君士坦丁堡的聖赫爾瑪魯斯之花

鸢尾花是菖蒲的花卉,就是被選來供奉反對8世紀發生在東地中海地區的“破壞聖像”狂信者,君士坦丁堡的聖赫爾瑪魯斯的花朵。

花語:優美。

鸢尾花雖然具有粗大的根,寬闊如刀的葉,非常強韌的生命力,但是由于它是制造香水的原料,因此相當受尊重,也廣被使用,所以它的花語是“優美”。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具有柔美嬌媚的氣質,擅于社交,但卻不是遊戲人間的人。他對于魚來有一番規畫;會玩、會讀書、會工作,可以說是這種人的生活形态,這樣的人生很優美。

巴黎的守護聖人,聖朱威之花

波斯鸢尾花屬于菖蒲科,波斯鸢尾花是被選來祭祀巴黎的守護聖人—聖朱威的花朵。它除了自然生長于土耳其的東南部、叙利亞北部、伊拉克北部等險峻的山地外,阿爾卑斯高原也可以見到它的蹤迹。

花語:華麗。

波斯鸢尾花,它的花色有白、黃、綠、藍等顔色,真是多采多姿。遠征波斯的古希臘人,一看到這種花,腦海中便立刻浮現出虹之女神—愛麗絲。因此波斯鸢尾花的花語是“華麗”。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多才多藝,具備了閃亮、輝煌的個性。不過也有見異思遷的傾向,要特别注意。

同名油畫作品—《鸢尾花》

本幅畫是梵高到聖雷米之後最早完成的作品之一。畫中色彩豐富,線條細緻而多變,左邊的白花與最左方的淺藍花相呼應。畫家細心安排花朵位置,引導觀者視線。整個畫面充滿律動及和諧之感。

相關花語

鸢尾花在中國常用以象征愛情和友誼,鵬程萬裡,前途無量,明察秋毫,在愛情裡面,鸢尾花代表戀愛使者,鸢尾的花語是長久思念。

歐洲人認為它象征光明的自由。在古代埃及,鸢尾花是力量與雄辯的象征。此外,鸢尾還是屬羊的人生命之花,代表着使人生更美好。

愛麗斯鸢尾(紫藍色):好消息、使者、想念你。

德國鸢尾(深寶藍色):神聖。

小鸢尾(明黃色):協力抵擋、同心。

白色鸢尾:純真。

黃色鸢尾:友誼永固、熱情開朗。

藍色鸢尾:贊賞對方素雅大方或暗中仰慕,也有人認為是代表着宿命中的遊離和破碎的激情,精緻的美麗,可是易碎且易逝。

紫色鸢尾:愛意與吉祥。

上一篇:雲南蘇鐵

下一篇:灰背燕尾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