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花鸢尾

單花鸢尾

鸢尾科鸢尾屬植物
單花鸢尾(學名:Iris uniflora Pall. ex Link)是鸢尾科鸢尾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株基部圍有黃褐色的老葉殘留纖維及膜質的鞘狀葉。根狀莖細長,斜伸,二歧分枝,節處略膨大,棕褐色;須根細,生于節處。葉條形或披針形。花莖纖細,中下部有1枚膜質、披針形的莖生葉;苞片2枚,等長,質硬,幹膜質,黃綠色,内包含有1朵花;花藍紫色,直徑4-4.5厘米;外花被裂片狹倒披針形,内花被裂片條形或狹披針形。蒴果圓球形,有6條明顯的肋。花期5-6月,果期7-8月。分布于朝鮮、俄羅斯和中國;在中國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甯、内蒙古。生長于幹山坡、林緣、路旁及林中曠地,多成片生長。單花鸢尾的根與種子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通便利尿功效。多用于治療咽喉腫痛,瘡瘍癰腫、濕熱疸黃等症。其株形、花型,花色均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中文名:單花鸢尾 拉丁學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百合目 亞目:百合亞目 科:鸢尾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鸢尾屬 亞屬:無附屬物亞屬 組:紫苞鸢尾組 亞組: 種:單花鸢尾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Pall. ex Link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基部圍有黃褐色的老葉殘留纖維及膜質的鞘狀葉。根狀莖細長,斜伸,二歧分枝,節處略膨大,棕褐色;須根細,生于節處。

葉條形或披針形,花期葉長5-20厘米,寬0.4-1厘米,果期長可達30-4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鞘狀,無明顯的中脈。

花莖纖細,中下部有1枚膜質、披針形的莖生葉;苞片2枚,等長,質硬,幹膜質,黃綠色,有的植株苞片邊緣略帶紅色,披針形或寬披針形,長2-3.5厘米,寬0.8-1厘米,頂端驟尖或鈍,内包含有1朵花;花藍紫色,直徑4-4.5厘米;花梗甚短;花被管細,長約1.5厘米,上部膨大成喇叭形,外花被裂片狹倒披針形,長約3厘米,寬約8毫米,上部卵圓形,平展,内花被裂片條形或狹披針形,長約3厘米,寬約3毫米,直立;雄蕊長約1.5厘米,花絲細長;花柱分枝扁平,頂端裂片近半圓形,邊緣有稀疏的牙齒,與内花被裂片等長,子房柱狀紡錘形,長約5毫米。

蒴果圓球形,直徑0.8-1厘米,有6條明顯的肋,頂端常殘留有凋謝的花被,基部宿存有黃色幹膜質的苞片。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産地生境

分布于朝鮮、俄羅斯和中國;在中國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甯、内蒙古。生長于幹山坡、林緣、路旁及林中曠地,多成片生長。喜光、耐旱。喜酸性砂壤土,耐踐踏。

繁殖方法

分株

分株時間:中國伊春林區一般在春季5月中下旬為宜,也可在秋季9月中下旬或花後進行,單花鸢尾應每隔3-4年進行一次分株方法:用利刀分割根莖,剪除病死老根,每株保留3-4個芽。不宜留芽過少,不然會影響翌年開花以及分株苗在翌年生長呈現出生長不良現象和延長苗出圃時間。在秋季或芽後分株繁殖時,應将植株上部葉片剪去一部分,留20厘米左右進行栽植為宜。

播種

播種時間:①秋播:中國伊春林區多在9月中下旬采收後露地直接播種,翌春發芽,一般條件下發芽出苗率在60-70%左右。②春播:四月中旬先将儲藏種子先用0.3-0.5%濃度的高錳酸鉀浸種消毒1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1-2小時,再用溫水浸種12小時,瀝水後用1:6(-8)(種子:幹淨細河沙)體積比沙藏。沙藏期間應經常翻動,溫度應控制在0-5℃。10天後,溫度增加到20-25℃,約10天左右即在5月上旬見白後及時播種;如果種子見白率比較低,可用300毫克/升赤黴素浸種24小時處理後播種。單花鸢尾經催芽後春播,其播種後發芽率與發芽勢均有較大提高,發芽率一般在75%以上。

播種方法:單花鸢尾以床播為宜,苗床選擇在地勢高燥、富含有機質砂壤土的地方,每畝苗床應結合整地施入腐熟有機底肥1200-1500千克。床高15-20厘米,床面寬1.2-1.3米,長10-30米為宜(便于管理即可)。播種方式以條播為宜,行距在8-10厘米左右,播種溝深以1-1.5厘米,種子間距在3厘米左右為宜。覆土厚度應控制在0.5-0.8厘米,不宜過厚,适當的鎮壓與用草簾或葦簾覆蓋均有利于促進種子發芽與出苗率。及時排水防澇,避免積水造成幼苗根莖腐爛,定期中耕除草,及時進行病蟲害防治。

主要價值

觀賞:其株形、花型,花色均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并且生态幅較寬。在園林上可廣泛應用于花境,花徑、叢植,點綴草坪與岩石園,疏林地與坡地地被栽植,或與不同種(品種)鸢尾建植專類花園等。

藥用:單花鸢尾的根與種子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通便利尿功效。多用于治療咽喉腫痛,瘡瘍癰腫、濕熱疸黃等症。

上一篇:鲥魚

下一篇:九帶犰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