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鸢尾

紅花鸢尾

鸢尾科鸢尾屬植物
紅花鸢尾(學名:Iris milesii Baker ex Foster):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節明顯。地上莖明顯直立。葉兩面灰綠色,在莖的上部互生,寬劍形,縱脈明顯。莖上部有2-4個分枝,基部生有披針形的莖生葉;苞片數枚,膜質,生于分枝處,内包含有3-4朵花;花淡紅紫色,有較深的條紋和斑點,外花被裂片倒卵形,有紫褐色的斑點,邊緣齒裂,爪部楔形,内花被裂片狹倒卵形頂端微凹,花盛開時向外平展,邊緣有稀疏的波狀齒,爪部中央下陷呈溝狀。蒴果卵圓形,果皮革質,具明顯的網狀脈;種子梨形,黑色,有白色的附屬物。花期4-5月,果期6-8月。生于山坡林緣或疏林下及河灘地較濕潤處。産中國四川、雲南、西藏,也産于印度。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
    中文名:紅花鸢尾 拉丁學名:Iris milesii  Baker ex Foster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百合目 亞目:百合亞目 科:鸢尾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鸢尾屬 亞屬:雞冠狀附屬物亞屬 組: 亞組: 種:紅花鸢尾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Baker ex Foster, 1883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紅花鸢尾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直徑1-1.5厘米,節明顯。地上莖明顯直立,高60-90厘米,基部略粗,節明顯,下部節處殘存有黃褐色的老葉葉鞘。葉兩面灰綠色,在莖的上部互生,寬劍形,長40-60厘米,寬2.5-5厘米,基部鞘狀抱莖,縱脈明顯。莖上部有2-4個分枝,每個分枝長15-20厘米,基部生有披針形的莖生葉;苞片數枚,膜質,生于分枝處,長2.5-3.5厘米,寬2-2.5厘米,内包含有3-4朵花;花梗長2.5-4厘米,斷面半圓形。

花淡紅紫色,有較深的條紋和斑點,直徑7-8厘米;花被管長1-1.5厘米,外花被裂片倒卵形,有紫褐色的斑點,邊緣齒裂,爪部楔形,中脈上有桔黃色雞冠狀的附屬物,内花被裂片狹倒卵形,長4-5厘米,頂端微凹,花盛開時向外平展,邊緣有稀疏的波狀齒,爪部中央下陷呈溝狀;雄蕊長約2.5厘米,花藥乳白色;花柱分枝淡藍紫色,長約3厘米,頂端裂片方形,邊緣絲裂成流蘇狀,子房暗綠色,三棱狀圓柱形,長約3厘米。

蒴果卵圓形,果皮革質,具明顯的網狀脈;種子梨形,黑色,有白色的附屬物。花期4-5月,果期6-8月。

産地生境

生于山坡林緣或疏林下及河灘地較濕潤處。産中國四川、雲南、西藏,也産于印度。模式标本采自印度的曼尼普爾附近。

生長習性

鸢尾在野生狀态下生長于灌木林緣,陽坡地、林緣及水邊濕地。種植環境喜濕潤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沙壤土或輕黏土,有一定的耐鹽堿能力,在pH值為8.7、含鹽量0.2%的輕度鹽堿土中能正常生長。喜光,也較耐陰,在半陰環境下也可正常生長。喜溫涼氣候,耐寒性強。

繁殖方式

分株

分株繁殖一般每隔2至4年進行一次,于春、秋兩季或花後進行。鸢尾在花後進行分株(要避開梅雨季節),在冬季到來之前花芽就能分化充足,第二年即可開花。分割根莖時,以3至4個芽為好。分株若太細,則會影響翌年開花。在進行分株繁殖時,應将植株上部葉片剪去,留20厘米左右進行栽植。鸢尾大多數品種宜淺植。栽植間距依種類而異,強健種為50×50厘米,一般品種在20×20厘米左右。

播種

若采用種子繁殖,應在種子成熟後立即進行,這樣種子容易萌發,2至3年即可開花。

種球

一隻種球經過一年的種植開花後養分将會耗盡,産生新根,新球周圍又會有許多子球,子球通過1至2年的種植,又可發育成開花球。世界花卉種植專家對球根鸢尾的腋芽、鱗莖、莖盤、花莖等不同器官進行組織培養,使之長出新的球莖,這為加速繁殖及培育無病害的健壯母球提供了新辦法。

栽培技術

土壤

鸢尾既可以保護地種植,也可以露地種植。任何類型的土壤,隻要排水良好、保濕性強并且不闆結,都可種植鸢尾。良好的土壤結構對鸢尾的生長很重要,沙壤土栽培效果最好,因為沙壤土的通氣透水性好,非常有利于鸢尾根系的擴展。為了改善粘質土壤的結構,可在種植前将草木灰、珍珠岩、粗沙等施于土表再深耕混勻;如果土壤的沙性強,滲漏過快,可在種植後的土壤表層撒上稻殼、松針和草炭等覆蓋物來緩解。

消毒

種植鸢尾的土壤最好每年消毒一次,土壤消毒是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一般采用深翻晾曬或化學消毒的方法。深翻晾曬一般時間為20天左右,化學消毒一般采用百菌清或五氯硝基苯噴灑進行消毒。種球在種植前也必須消毒,用千分之一的克菌丹或百菌清水溶液浸泡30分鐘即可。種球到貨後應立即進行消毒和種植,如果不能立即種植,則必須儲存在2℃以下且通風良好的冷庫,儲藏不可超過兩個星期,儲藏太久會對以後莖葉的生長不利,同時也增加根冠受青黴菌感染的機會。

種植

種植鸢尾時,要求土溫低于20℃。如果預計栽培期間的平均溫度會超過23℃,則不能種植鸢尾,必須将種植期提前或延後。如果要得到高品質的切花,最好使用大規格的種球,9/10或10/+。種植鸢尾種球必須十分小心,特别是根系已經開始生長時,要注意盡量避免損傷根系。種植深度以種球頂部距土表7-10厘米為宜。淺植的球莖容易因土壤幹燥而受損并且在生長後期容易發生倒伏現象。種植密度以每平方米80-100個球莖為宜。

溫度

種植後的土壤溫度很重要,最低溫度為5-8℃,最高溫度20℃,最适溫度為16-18℃。氣溫最低5℃,最高25℃,最适為15℃。

澆水

鸢尾喜水,栽培過程中應保持土壤濕潤,土壤過幹,不利于植株生長,一般在非雨季,可每10天左右澆一次透水,雨季可自然降雨,秋末要灌足防凍水。翌年早春要及時澆解凍水,解凍水必須澆足澆透。種植前必須澆一次水,以保證種植期間土壤濕潤,利于快速生根。種植後再澆一次水,使土壤同種球充分接觸。以後的土壤濕度以保持濕潤為标準,即手握成團,松開不散。澆水最好在早晨進行。空氣的相對濕度保持在75-80%為好。鸢尾對鹽份敏感,因此,灌溉水的EC值最好不大于0.5ms/cm。

施肥

種植前施基肥不可取(有機肥除外),因為鸢尾對土壤鹽分很敏感,如果種前施肥,會增加土壤中的含鹽量,妨礙鸢尾發根。可采用後期追肥的方法,但鸢尾對氟比較敏感,如過磷酸鈣和三磷化物是禁用的,可用含氟低的二磷酸鹽。種植前可施入牛馬糞或烘幹雞糞作基肥,基肥施入後應與栽培土壤拌勻,春季栽植成活後,可于初夏追施一次尿素,初秋追施一次磷鉀肥,秋末結合澆凍水再淺施一次牛馬糞,也可直接撒于圃地。

除草

栽植鸢尾的圃地,要提前做好滅草工作。栽植過程中如有雜草應及時人工拔除,盡量不采用化學除草劑來清除雜草。

采收

秋天,當花頂以下3厘米均着色時便可采收。在春夏兩季,花頂展開1厘米時就可切下,花頂指花蕾完全着色的部分。采收時連根拔起,采收後将花朵立即紮成捆,否則盡快放入冷藏室。采收後,首先切掉球根,除去過長的葉尖和影響美觀的黃褐色葉子,然後分級和捆紮。以5厘米一個等級為宜,捆紮在一束中的鸢尾,最長枝與最短枝最好不超過3厘米,花頂部對齊。采收後立即送入預先調到2℃的冷藏室。秋冬季采收的花莖柔軟易曲,捆紮後應浸入2℃的冷水中并放入2℃的冷藏室至少兩小時。

病蟲防治

白絹病

常見病害。主要為害植株的莖或葉的基部,嚴重時整株死亡。高溫多濕,土壤貧瘠闆結時發病率高。防治方法:輪作期應在4年以上。适當通風,避免栽培過密。發病期前定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葉枯病

葉枯病是一種常見病,這種病傳染性非常強,對鸢尾生長有較大影響。現将其發病症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症狀多從葉尖部開始發生,發病初期葉尖有灰褐色病斑或片狀幹枯,以後逐漸向葉基部侵染,最後導緻整個葉片呈焦枯狀,并出現黑色粒狀物。發病規律是病原菌以菌核狀态在土壤或病株殘體上越冬,仲春伴随雨、風或澆水傳播,整個生長季均能發病,6至9月為發病高峰期。防治方法 加強檢疫,不引進帶病植株。栽植前做好土壤及植株消毒。加強日常養護,防止栽植地積水。發病初期及時将病葉剪除,減少侵染源。冬季将地表葉片剪除,集中燒毀。如有發病可用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與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交替噴施,連噴4至5次,每次間隔8至10天。

立枯病

患立桔病的植株,球莖鱗片基部變軟,之後呈現灰褐色,上覆白色黴狀物,最後完全腐爛掉。其病因主要是由孢子感染,一般溫度愈高,病害發展蔓延愈快。防治方法:①用四氯丹及免賴得消毒種球。②用蒸氣滅菌法或用溴化鉀烷消毒土壤。③與劍蘭及小蒼蘭輪作。

根腐病

主要表現在植株局部生長受阻,花苞枯萎,根系呈水漬狀腐爛。其病因是線蟲經土壤在染根部,較難控制。防治方法:①以四氯丹+免賴得消毒種球。②土壤消毒,或在種植後發病初期每平方米用依得利5-8克或普拔克7-14毫升消毒。③用溴化甲烷消毒處理。

尻腐病

患尻腐病的鸢尾表現生育不良,葉變黃,不久即枯萎;球根基部腐敗,後期生有白色黴菌,防治方法:①氧化苦土壤消毒。②洛比龍浸漬球根消毒。

花葉病

主要表現為葉部有灰白色輪點或黃、白色條斑,把植株葉片透光看,有許多透明的小斑點,不久變紫色斑點,由下部葉往上枯萎。主要病因是該病毒由蚜蟲媒介或手和器具等接觸傳染。防治方法:①繁殖時選無病植株或球根。②手、刀具等工具消毒。③用馬拉松、氧化樂果、蚜滅多等農藥防治蚜蟲。

根腐線蟲

植株受害後有局部性的生長阻礙,花苞枯萎,根系呈現許多短小窄黑的根,嚴重時球根将爛掉。防治方法以蒸氣滅菌或以溴化甲烷消毒土壤。

蟋蟀

蟋蟀主要是在雜草中繁殖,先期食害值株芽尖,不久即食植株的葉片。防治方法:①噴灑七氯滅蟲。③及早除掉雜草。

另外,鸢尾在生長過程中還易發生蚜蟲、紅壁虱等蟲害,主要是在高溫幹燥時發生,大發生時不易滅絕,因而要在早期噴灑有機硫磺劑(克殺螨、滅螨法等)和其他殺壁虱劑,同時使用敵敵畏等殺蟲熏煙劑,也能收到良好的防效。但在高溫多濕和整個開花期易産生藥害,故要避免使用,或者噴完藥後用清水淋洗。有條件使用注射管加壓噴水,除蟲的效果也很好。

醫藥用途

【藏藥】湯紀澤瑪:種子治“培根”,“木保”病,中毒病和胃腸寒熱夾雜病,瀉蟲引起的腹絞痛《中國藏藥》。

上一篇:虻科

下一篇:恐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