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心螺

雞心螺

芋螺科芋螺屬螺類
雞心螺(Cone Snail)又叫芋螺,主要生長于熱帶海域,一般多生活在暖海,屬于軟體動物門,腹足綱,芋螺科,是在沿海珊瑚礁、沙灘上生活的美麗的螺類。雞心螺外殼前方尖瘦而後端粗大,形狀像雞的心髒或芋頭。其種類很多,有不同的色彩和花紋,是一種含有劇毒的海洋生物,因為它的尖端部分隐藏着一個很小的開口,裡面有毒牙,可以從這裡射出毒液,足以使受傷者一命嗚呼。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中文學名:雞心螺 中文别名:芋螺 英文名:Cone Snail 界:動物界 門:軟體動物門 綱:腹足綱 目:新腹足目 科:芋螺科 屬:芋螺屬 種:雞心螺 拉丁學名:Conus geographus 分布區域:非洲沿岸、紅海、印度、錫蘭、日本及中國海南、西沙群島等地

簡介

雞心螺是一種常見于赤道海域珊瑚礁附近的海螺,它最大的個體可以長到23厘米左右。世界上總共有500種左右不同的雞心螺,這種海洋動物是肉食性的,它們有“毒魚叉”(被稱為一種毒性齒舌)來捕捉象小魚這樣的快速遊泳的獵物。一些雞心螺的毒性非常強大,足以毒死一個成年人。

分布

中國福建、廣東沿岸以及台灣省和南海諸島的珊瑚礁中都有分布。國外分布在非洲沿岸、澳大利亞、新西蘭、菲律賓及日本等。

特征

雞心螺外殼前方尖瘦而後端粗大,螺體呈倒錐形,形狀像雞的心髒或芋頭。貝殼堅固,貝殼紡錘形,殼口于近基部較近肩部寬。殼頂扁平,或有一個伸出的螺塔部,有的殼表面平滑,有的有螺旋狀裝飾。色彩及花紋斑斓多彩。

習性

捕食

屬熱帶地區的貝類,喜歡生活在溫暖的水域中,栖息于潮間帶到水深50公尺的珊瑚礁上、石礫堆下以及沙質底中。平常晝伏夜出,行動緩慢,多以肉食為主。

芋螺肉食性海洋動物,通常以海洋蠕蟲類動物、小魚、甚至其他軟體動物為食。由于雞心螺的行動相當緩慢,使得它們身體進化了帶有劇毒的“魚叉”,以此來捕捉象小魚這樣的快速遊泳的獵物。

當芋螺發現有獵物靠近的時候,它就将長管狀的的喙伸向獵物,通過肌肉的收縮,将裝滿毒液的“魚叉”從喙裡像子彈一樣的射到獵物身上,毒液能夠瞬間将小魚麻痹,然後芋螺收起它的齒舌,将已被制服的獵物拖入口中。

繁殖

春、夏季節為繁殖期,卵囊袋狀,常附着在岩石上、每個雌體一次的産卵囊數為10-100餘個。

毒性

乍看上去,雞心螺并不具備主動的攻擊能力,然而它們體内同樣具有劇毒的毒素。它們隻有在晚上才會出來活動。

雞心螺外殼上的漂亮圖案使它們很容易被辨認出來。然而,如果貿然将它們揀起來卻是緻命的,據統計每年大約有70多人死于撿拾雞心螺。

一隻雞心螺的毒素足以殺死10個人,但是人類至今還沒有發現相應的有效解毒劑。雞心螺毒素通常都是針對小魚的,由于人類和魚有着相似的神經系統,這使人類同樣易于受到雞心螺的侵害。

雞心螺具有靈活的“皮下注射器”,連接着體内一個裝有毒素的囊,可以在幾秒鐘之内,迅速将毒素注射到獵物體内。

為了破解雞心螺毒素的秘密,科學家研究了遭到雞心螺襲擊之後,處于昏迷狀态的小魚。

魚在被攻擊之前,依靠生物神經系統控制着自己的身體。雞心螺将針刺刺入魚的身體後,隻用不到1秒的時間就阻止了魚的掙紮,緊接着,毒素展開了第一輪攻擊,迅速進入控制魚類神經信号的化學閘門,使閘門處于長時間的開放狀态,毒素不斷侵入魚的體内。由于雞心螺毒素的作用,魚的肌肉開始痙攣。就在魚設法重新控制自己的行動之前,雞心螺的又一次攻擊開始了,毒素攻擊着魚的神經和肌肉之間的接點,阻止了肌肉接受指令,當痙攣變得越來越微弱時,魚徹底癱瘓了。

像雞心螺這樣的有毒生物如此精确地攻擊獵物的神經系統,給科學家們帶來了很大啟發。

藥用價值

像雞心螺這樣的一系列的海洋有毒生物,由于它們長期生存在一種特定的海洋的特殊的生态環境裡邊,長期的進化過程,使它們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生理功能。這些生理功能其中就體現在它們的毒素上。實際上這些毒素都是具有許多特殊生理活性的物質,這些生理活性物質有時候會對人類産生重大的作用。像雞心螺這種海洋典型的有毒生物,它所産生的生理活性物質就是人類開發新的藥物,治療人類重大疾病的一些重要來源。所以對人類以後的藥物開發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種群分布

雞心螺是在沿海珊瑚礁、沙灘上生活的美麗的螺類,貝殼前方尖瘦而後端粗大,形狀像雞的心髒或芋頭。雞心螺的種類很多,貝殼有不同的色彩和花紋。一般多生活在暖海。我國福建、廣東沿岸以及台灣省和南海諸島的珊瑚礁中都有分布。國外分布在非洲沿岸、澳大利亞、新西蘭、菲律賓及日本等。可供觀賞。

最新研究

多年來,科學家一直期待用海洋生物為藥物研發帶來新的契機,位于昆州的Xenome生物技術公司,從一種海洋生物———雞心螺(Cone Snail)用于捕捉海洋小生物作為食物而分泌的毒素中,研制出一種生物止痛新藥。此藥已經通過2個階段在37名病人身上的試驗。此藥如獲通過投入市場,将是一個市場前途無量的止痛新藥。全世界都在密切關注此藥的研究進展。

斯蒂克斯(Gary Stix)曾在一份報告中說,受到偉克适(Vioxx)、希樂葆(Celebrex)和Aleve等止痛藥引發副作用的消息,以及美國廣播節目名主持人林博(Rush Limbaugh)服用止痛劑上瘾等一連串負面報導的影響,在過去18個月以來,催眠師、瑜伽老師以及針灸師的日子過得不錯,許多受到慢性疼痛折磨的患者會選擇以各種另類療法來止痛。而市場推出的新的止痛藥,往往是将原有的鴉片類止痛藥進行改良,卻無法避免止痛藥副作用之一-成瘾性,而且有一定比例的病人對此類止痛藥沒有止痛效果。

Xenome公司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被命名為Xen2174的止痛新藥,無疑給癌症患者和慢性疼痛折磨的患者帶來了福音。

看了賞心握了緻命

Xenome公司的科學家Roger Drinkwater副總裁說,全世界大約有500多種雞心螺(Cone Shell或叫Cone Snail),有的呈灰色和褐色,有的非常美麗而珍貴,外殼上有精緻圖案,某些島嶼社區便以雞心螺殼作為貨币。

居住美麗殼裡的雞心螺不僅不溫柔嬌弱,而且兇狠又貪食。它們會從殼裡探出身來吸住其它的動物,注射給受害者許多種混合毒素,位列世上最危險生物第27名。

有的雞心螺的毒可以令受害者癢得搔個不停,在短時間内無法做任何事,使毒素發揮效力,造成受害人完全癱瘓。另一種主要毒素研究人員稱為“金剛”(King Kong),因它會使受害的龍蝦(lobster)産生像金剛一樣的侵略性行為,直到死掉為止。另一種毒就像麻醉劑一樣,足以使被叮的魚喪失知覺而不會掙紮著要逃走。

雞心螺還有其它的毒素會使獵物變得茫然無頭緒,甚至痙攣起來而在殼裡、殼外扭動著,直到雞心螺可以吃掉獵物。有的雞心螺美麗的殼裡長有1.3公分長的齒狀物,并且尖得可以刺透人的衣服。這些薄而有鈎的中空齒狀物,是隐藏在一個毒液囊裡的,囊的前面有一條也是隐藏起來的長長的鼻狀物,它會飛射出去刺撿拾雞心螺的人。

在各種雞心螺裡,以魚為天然食物的雞心螺最毒,以軟體動物為食者次之,以海蟲為食物的則不會使人類喪命。那些最美麗的通常就是最緻命的。它們分布于印度洋的珊瑚礁,或靠近玻利尼西亞、澳洲、紅海,或東非等地的珊瑚礁。但是有幾種有毒的雞心螺産于熱帶大西洋、地中海,及加州與新西蘭。

雞心螺的所有毒素都是神經毒,但它們起作用的是受害者的神經或肌肉細胞的各種不同感受器。正是這個特性使得雞心螺不但對它們自己有用還裨益人類──人類以其毒素為探針來研究神經路線。它們所有的毒都有一個共同點,即發生作用的速度非常快─因為這些掠食者畢竟是蝸牛,無法快速追逐它們的食物。

也正是因為雞心螺的這些特點,使得科學家們對雞心螺産生了濃厚的興趣。Xenome公司的科學家從昆州的珊瑚礁裡找到雞心螺,收集其毒素進行研究。

昆州的科學家在收集到雞心螺的毒素後,會将雞心螺放回海裡,然後從收集的毒素中提取DNA,然後進行複制,這樣就不會因為研究工作而需要用大量的雞心螺進行研究,保護了生态。

“基因金礦”

低等軟件動物雞心螺爬升到海洋生物鍊頂端的故事,将會持續吸引著人們。1998年,泰國一位重量級的政治人物,以阿迪瑞克斯(Paul Adirex)為筆名,曾寫了一本名為《金剛效應》的小說,描述利用雞心螺毒素暗殺美國總統的情節。

雞心螺的化學創造力逐漸公諸于世後,成為競相追逐的“基因金礦”。昆州科學家正加倍保護這些寶貴的基因金礦。菲律賓報紙曾提到生物海盜的恐怖行為。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加拿大約克大學與美國芝加哥大學普裡茨克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合寫了一封信給《Science》,抨擊除了其它因素之外,貝殼搜集者、海岸開發、污染與環境變遷,都可能危害到雞心螺的栖息環境,有個實驗室甚至開了一座雞心螺養殖場,這樣就可以不必殺死雞心螺而仍能取得毒液。而昆州的科學家則隻從毒素中提取基因,然後人工培養,經過提純後作用試驗,其保護行為保障了雞心螺不會因科學試驗而慘遭滅絕。

成果前景良好

Xenome公司的科學家從雞心螺毒素中所研制的新止痛藥已經完成了第2階段的試驗,在37名經受長期癌症疼痛的患者身上進行的試驗結果令人滿意。有一名受癌症疼痛折磨10年的患者,在使用Xen2174後疼痛竟然完全消失,像正常人一樣自己走回家去,還到家裡的花園去打理花園。Xen2174的作用利用阻斷神經通道的分子,以作用在鈣通道與其它通道的有機小分子制成口服藥物。Roger Drinkwater說,看到這樣令人振奮的成果,他為自己的研究感到由衷的高興。看到受癌症疼痛折磨的患者能重新過正常人的生活,鼓舞起他研究的信心。Xen2174下一步的試驗将涉及到在逾百慢性疼痛患者的身上進行臨床試驗,取得進一步的臨床試驗結果。

Xenome公司的研究成果引起世界廣泛關注。從藥物研究來說,止痛藥的用途和量是最廣的,因而市場前景可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