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中醫藥大學

長春中醫藥大學

吉林省省屬重點大學
長春中醫藥大學(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簡稱長中醫,位于吉林省長春市,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項目應用研究型高校B類,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醫、理、工、管、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
    中文名:長春中醫藥大學 外文名: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主管部門:吉林省教育廳 碩士點:22個 博士點:3個 校訓:啟古納今、厚德精術 主要獎項: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3年) 主要院系:臨床醫學院、藥學院、針灸推拿學院 所屬地區:吉林省長春市 類别:公立大學 學校類型:醫藥 屬性:省屬重點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現任校長:冷向陽 校址:長春市淨月經濟開發區博碩路1035号 博士後流動站:2個 學校官網:http://www.ccucm.edu.cn

學院概述

學校肇始于1950年成立的長春市立中醫進修學校,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長春中醫學院,2006年更名為長春中醫藥大學。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總占地面積57.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9.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7億元,數字資源500000GB,出口網絡帶寬3100M。學校設有教學組織單位15個,教學管理單位3個,本科專業23個;有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個;有博士生導師134人,碩士生導師669人,全日制在校生13227人,其中本專科生10799人,研究生2197人。

曆史沿革

1950年,長春市中醫進修學校成立。n

1962年,吉林省衛生幹部學校并入學校。n

1970年,學校并入吉林醫科大學。n

1978年,恢複了長春中醫學院建制,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為學校題寫了校名。n

2000年,吉林省職工醫科大學和長春中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并入學校。n

2002年,長春中醫藥大學淨月校區一期工程勝利竣工,學校主體遷入淨月校區。n

2003年,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是“十一五”期間,吉林省唯一一所獲得博士授予權的學校,同時也是全國行業唯一一所獲得博士授權的學校。n

2004年,學校成為省屬重點高校。n

2007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成績。n

2006年,獲教育部批準,長春中醫學院更名為長春中醫藥大學。n

2008年,學校與省政府共建吉林省人參科學研究院,人參研究水平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為打造吉林省千億元人參産值,推動健康産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n

2009年,中醫學、中藥學兩個一級學科在全國具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位居第7名、第9名;中醫學、中藥學成為博士後流動站,是2009年全國中醫藥院校中唯一一所獲批建設單位。n

2012年,學校獲得了“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标志着學校跻身于國家中西部高校百強行列。n

2013年5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7年11月,學校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号。

2018年10月24日從長春中醫藥大學獲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将把該校作為重點支持高校。吉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已于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共建長春中醫藥大學的意見》,長春中醫藥大學跨入“省局共建”高校行列。

2020年3月,入選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項目高校。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12月,學校有76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平台。n

國家級科研平台:中風病破血化瘀重點研究室、藥用動物可持續利用重點研究室、中藥藥理實驗室、中藥分析實驗室、中藥化學實驗室、中藥動物藥實驗室、中藥藥理實驗室(附院)。n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實驗室: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生物産業基地醫藥中試平台、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藥用臨床實驗機構(GCP)、長白山道地藥材産業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中藥有效成分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n

省級科研平台:現代化中藥工程研究中心、北藥産業化關鍵技術工程實驗室、中藥生物轉化關鍵技術工程實驗室、中藥組學工程實驗室、現代中醫藥研究院、中藥生物大分子重點實驗室、人參化學與藥理重點實驗室、中藥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中藥有效成分研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中韓傳統醫藥研發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醫藥中試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林蛙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長白山道地藥材關鍵技術工程中心、中藥有效成分重點實驗室、藥用動物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中醫藥政策與發展研究中心。

吉林省高等學校高端科技創新平台:人參高端科技創新平台、長白山道地藥材高端科技創新平台。

建設成果

截至2019年12月,學校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973”項目、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重大重點科技項目46項;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459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n

“十二五”期間,承擔包括國家973項目、國家支撐計劃、重大藥物創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大重點項目在内的各級各類項目953項;各類科研經費達2.33億元;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262項。其中,王之虹教授主持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腧穴配伍方案優選及效應影響因素研究”填補了吉林省省屬高校的空白。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n

    學校圖書館收藏各類圖書233.4萬餘冊其中紙質圖書121.4萬餘冊,電子圖書66.8萬餘冊;期刊2719種(含過刊);館藏古籍2700種,近3萬餘冊;購置了中國知網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EBSCO西文數據庫、中國中醫藥數據庫檢索系統、超星讀秀、超星電子圖書、書生之家數字圖書館、愛迪科森網上報告廳、百鍊、移動圖書館等40餘種數字資源。

      學術期刊n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創刊于1985年,是由吉林省教育廳主管,長春中醫藥大學主辦,國内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類科技期刊。設有理論研讨、實驗研究、臨床研究、臨證經驗、臨床報道、現代醫學、方藥研究、綜述、文獻研究等欄目。2007年8月,榮獲首屆吉林省高校科學研究促進獎;2009年10月,榮獲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同年,榮獲吉林省一級期刊;同年,在中國醫學期刊影響因子表(2009)中名列第8位。

      學術交流

      截至2019年12月,學校是教育部首批批準接收和培養外國留學生及台港澳地區學生和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與21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研究單位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

      洲際

      友好往來學校及機構

      美洲

      美國東洋醫學研究院

      美國Millikin大學

      加拿大SouthBayCollegeofTCM

      美國史蒂芬漢乃格大學

      美國夏乃滿大學

      美國弗吉尼亞針灸中醫學院

      加拿大北美中醫研究院

      美國沃頓醫學院

      亞洲

      韓國CL醫院

      中美日聯合實驗室

      韓國南部大學

      日本新瀉藥科大學

      韓國世明大學

      日本中醫學協會

      韓國松湖大學

      日本東京藥科大學

      日本鈴鹿醫療科學大學

      菲律賓聖保羅大學

      歐洲

      荷蘭中醫藥專業協會

      西班牙拉絲帕爾馬斯大學

      英國QUEENMARY大學

      俄羅斯烏拉爾國立醫學院

      港澳台

      台灣亞洲大學

      台灣大仁科技大學

      台灣朝陽科技大學

      台灣中國醫藥大學

      台灣南華大學

      台灣大仁科技大學

      台灣聖約翰科技大學

      台灣萬能科技大學

      資料來源: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學校設有教學組織單位15個,教學管理單位3個;截至2019年12月,學校設有本科專業22個。

      學院

      專業名稱

      基礎醫學院

      -----

      中醫學院

      中醫學、中醫兒科學、中醫骨傷科學

      臨床醫學院

      臨床醫學

      藥學院

      中藥學、藥學、制藥工程、藥物制劑、生物制藥(中外合作辦學)、中藥資源與開發

      針灸推拿學院

      針灸推拿學

      康複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

      中醫康複學、康複治療學、中西醫臨床醫學

      護理學院

      護理學

      健康管理學院

      公共事業管理、藥事管理、市場營銷、健康服務與管理

      醫藥信息學院

      醫學信息工程

      職業技術學院

      護理、中藥學、藥物制劑技術、藥品經營與管理、康複治療技術、中醫康複技術

      研究生院

      -----

      繼續教育學院

      -----

      國際教育學院

      -----

      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12月,學校有博士生導師114人,碩士生導師618人。獲評國醫大師3人,獲得白求恩獎章1人,雙聘院士1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全國中醫藥領軍人物“岐黃學者”2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全國名中醫2人,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39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2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25人。n

      國醫大師:任繼學、劉柏齡、王烈。n

      白求恩獎章獲得者:任繼學。n

      國家名老中醫:陳玉峰、程紹恩、高士賢、高世昌、胡永盛、馬志、王海濱、雲鵬、張繼有、趙泰伯。n

      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王之虹。n

      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王之虹、蘇穎。n

      全國優秀教師:王富春、羅晶、蘇穎。n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王洪峰、趙雨。n

      注:名單不全n

      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12月,學校有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個;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9個,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學科4個,省重中之重學科2個。n

      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中醫學、中藥學。n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n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臨床基礎、方劑學、中醫内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五官科學、針灸推拿學、中藥學。n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中醫博士。n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中藥學、護理學。n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臨床基礎、中醫醫史文獻、方劑學、中醫診斷學、中醫内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五官科學、針灸推拿學、中醫心理學、中西醫結合基礎、中西醫結合臨床、中西醫結合臨床基礎、藥物化學、藥劑學、生藥學、藥物分析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藥理學、制藥工程學、社會發展與管理藥學、藥物經濟學、中藥資源學、中藥化學、中藥藥理學、中藥分析學、中藥藥劑學、中藥生物技術、中藥炮制學、中藥鑒定學、臨床中藥學、護理學。n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藥學、護理學、公共衛生。n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内經學、中醫腦病學、中醫心病學、中醫肺病學、中醫骨傷科學、針灸學、推拿學、中藥藥理學、藥用動物學、中醫絡病學、中醫兒科學、中醫神志病學、中醫眼科學、中醫康複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醫護理學、中西醫結合臨床、中醫全科醫學、中醫預防醫學。n

      吉林省重中之重學科:中醫學、中藥學。n

      吉林省重點學科: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臨床。n

      吉林省長白山學者特聘計劃設崗學科:中醫學、中藥學。n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至2019年12月,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主編規劃教材49部。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中醫學、中藥學。n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中醫學、針灸推拿學、中藥學、護理學。n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中藥學“兩段雙向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n

        國家級精品課程:《中醫骨傷科學》等。n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中醫骨傷科學》等。n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制藥工程、臨床醫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藥學、藥物制劑、護理學。n

        省級品牌專業建設點:中醫學、中藥學、針灸推拿學、護理學、制藥工程、公共事業管理。n

        省級特色專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針灸推拿學、護理學、制藥工程、公共事業管理、藥學、藥物制劑。n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針灸推拿學專業“3+2”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基于中醫基礎類課程中醫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制藥工程“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架構于實踐實訓的立體多維中醫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臨床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n

          教師成績n

          2019年,學校共組織校内外比賽9場,參賽教師130餘人次,其中國家級一等獎1人、國家級二等獎1人、國家級三等獎2人、省級一等獎2人、省級二等獎3人、省級三等獎9人。n

            學生成績n

            2018-2019學年,學校學生立項省級以上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共120項,其中獲國家級40項,省級80項。

            文化傳統

            校徽

            學校校徽為圓形,中間為包含“天鵝”、“橄榄枝”、“盾牌”、“蛇杖”、“1958”在内的五邊形圖案,外周為中英文校名。

            新校徽主色調由紅、黃、藍三原色構成,取純正、高潔、輝煌之意。中間主體部分為五邊形圖案,取傳統哲學天地圓融、五行生克制化的思想,寓意事業圓滿和師生員工團結;由“吉林”的漢語拼音字頭組成的“天鵝”圖案,表示地域、省份;“橄榄枝”、“盾牌”表示平安祥和之意,昭示衛生事業預防為主的方針和護佑健康、生命的使命;“蛇杖”為世界衛生組織标識中的元素,寓意衛生行業,表示學校專業性質和人才培養方向;“1958”為建校時間。神來之筆是内部五邊形為倒五邊形,含“陰陽動态平衡”之意。

            校訓

            啟古納今、厚德精術n

            “啟古納今、厚德精術”,凝結了學校長期辦學實踐成果,集中體現了現代中醫藥教育的發展觀、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體現了傳承與創新的統一和德育與智育的統一。是對學校辦學方針和人才培養目标、模式高度抽象和戰略思考的概括。

            “啟古納今”,體現了中醫藥事業繼承不泥古,發揚不離宗的發展思路。繼承是發展的前提,強調在系統、完整、充分地繼承中醫藥傳統基礎上,實現更好地發展,同時又要廣納現代科學技術并根據中醫藥學自身規律,客觀認識、研究、豐富、發展,與時俱進,積極促進學科交叉與融合,不斷擴大中醫藥學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厚德精術”,體現了教育過程和教育目标的統一,體現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統一,強化思想道德建設,在實踐中不斷培養和提升教師的師德、醫生的醫德和學生的品德,達到相得益彰的思想境界。既要醫德高尚,又要醫術精湛,相互促進,不可偏廢。

            辦學理念

            多維、開放、經營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江鳳豔

            校長

            冷向陽

            黨委副書記

            潘正岩、高文義

            副校長

            陳長寶、邱智東

            紀委書記

            劉春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