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鬥雞

中國鬥雞

中國古老的玩賞型雞種
中國鬥雞是中國古老的玩賞型雞種,有着數千年的曆史。鬥雞體型高大,魁梧強健,性情兇猛,天生好鬥,不畏強敵。兩雞相搏,酷似拳擊,戰法鬥技,靈活多變,騰閃擊打,嘴腿并用,重爪烈翅,針鋒相對,場面激烈緊張,扣人心弦,極富刺激性和觀賞性。鬥雞的培育、飼養管理以及訓練技術,曆代留傳至今,内容極其豐富。[1]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中文學名:中國鬥雞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索動物亞門 綱:鳥綱 目:雞形目 科:雉科

體型外貌

外貌特征

鬥雞體型高大魁梧,體質健壯,體軀長,形似駝鳥身。喙如鷹嘴,頸長,胸部發達,羽毛淺薄,頸粗壯且長。

中原鬥雞呈半棱形,頭小,頭皮薄而緊。臉坡長,毛細。冠呈瘤狀。肉垂已不明顯。喙短粗呈弧形。眼大,眼窩深,虹彩為水白眼和豆綠眼。耳葉短小。鬥雞羽色種類繁多,黑羽鬥雞羽色富光澤似黑緞,腹部絨羽為白色,公雞尾部有兩根白鐮羽,母雞應有雪花頂;紅羽公雞,呈棗紅色,鐮羽有全黑者或帶白斑,母雞帶有豇豆的紅白色。此外,還有紫羽、白羽和

花羽等。胫呈肉色,無胫羽。四趾,腳趾間距離寬。

吐魯番鬥雞冠為矮小的複冠,冠、肉垂、耳葉均呈紅色。喙呈褐色,喙下長出一塊紅色的皮膚

皺褶。虹彩呈紅褐色。毛色分黑色、麻色和淺栗褐色三種。公雞鐮羽呈黑色帶青銅光澤。胫呈肉色,亦有青色。有的頸羽、皮膚呈肉色。西雙版納鬥雞頭小呈半梭形。豆冠,冠、耳葉呈紅色。喙短粗呈弧形;黃或褐色。虹彩呈橘紅色。毛色種類較多,以純黑、純白和绛紅三種為主色,胫呈黃色或石闆色,無胫羽。四趾。皮膚白色。

體重和體尺

據1980年河南省農林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畜牧廳和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調查測定,中原鬥雞、吐魯番鬥雞和西雙版納鬥雞的體重和體尺如表1。

鬥性和鬥技

養鬥雞的目的在于打鬥。鬥雞的優劣要視其鬥性和鬥技。而鬥打規則随各地不同要求而異。以數量較大的中原鬥雞為例,鬥雞愛好者常說:"外觀其毛色,内審其窩份。"所謂窩份即指鬥雞的血緣關系。鬥雞的選擇,主要以鬥性頑強、特别是打鬥到最後仍有鬥性、并有良好遺傳性的雞作種用,故特别重視鬥雞的血緣純度,至少查2--3代。經過近親繁殖,選育成純度很高的優良鬥雞家系,利用不同家系間鬥雞交配産生的後代,這樣的雞體質健壯,鬥技高,打法快,但遺傳性不穩定,不宜作種用。

鬥雞的鬥技有幾種類型:即高頭大咬者(鬥架時頭勢昂得高、鬥勢好看);平頭平身打法(鬥勢不太好看);跑圈打法(打幾下就跑圈);四路全打者(全能,為最理想的打法)。不管那種打法,隻要善打兩種以上,且有重腿,就屬優秀鬥雞。鬥雞取勝的關鍵在于打腿的準、重、快。準是指能否打到對方的頭上;重是指出腿打擊力的輕重;快是指單位時間内起腿打擊的次數并能連續打幾腿。

鬥雞要靠平時的訓練,其訓練方法可歸結為下述14種手法,即:攆、溜、轉、跳、推、拉、打、抄、搓、掂、托、揉、絞、擾。

生産性能

1.生長速度:據三個産區對鬥雞生長期各階段體重的測定。

2.産蛋性能

開産日齡:中原鬥雞性成熟較晚,母雞開産日齡一般為8個月,開産體重為2500g,開産蛋重為46g;吐魯番鬥雞性成熟晚,開産日齡為210--270d,開産體重平均為2750g;西雙版納鬥雞開産日齡為180--210d左右。

産蛋量:中原鬥雞年産蛋量為101.7土6.13個;吐魯番鬥雞年産蛋量為60--80個西雙版納鬥雞年産蛋量在100--120個之間。

蛋的品質:平均重為58.18±0.69g,蛋殼淺褐色,蛋形指數為1.31;吐魯番鬥雞蛋重大,平均蛋重為65g,蛋殼淺褐色;西雙版納鬥雞平均蛋重為40g,蛋殼白色和淺褐色,蛋形指數為1.35。

3.繁殖性能

公母比例:鬥雞的公母配種比例都較小,中原鬥雞為1:6,吐魯番鬥雞為1:4--5,西雙版納鬥雞為1:2--3。

就巢性:中原鬥雞的就巢性強,就巢率約達70%,一般每年就巢1次,每次就巢持續時間約40--50d;西雙版納鬥雞就巢性強,每次持續時間為20d左右,一年四季都可孵化

評價和展望

中國鬥雞是中國珍貴的家禽品種資源,也是我國家禽的稀有基因之一。鬥雞的培育、飼養管理以及訓練技術,曆代留傳至今,内容極其豐富,從發掘祖國科學遺産角度出發,應加以收集、整理和研究。鬥雞因其胸肌、腿肌發達,根據國外經驗,可作為中國今後培育肉用型雞種的原始素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