锏

短兵器
锏,(鐵)鞭類,長而無刃,有四棱,長為四尺(宋制四尺為一米二),锏多雙锏合用,屬于短兵器,利于馬戰。锏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運用自如,殺傷力十分可觀,即使隔着盔甲也能将人活活砸死。技法上,與刀法劍法接近。出于晉唐之間,以銅或鐵制成,形似硬鞭,但锏身無節,锏端無尖。锏體斷面成方形,有槽,故有“凹面锏”之稱。锏的大小長短,可因人而異(一般在65~80厘米之間)。
    中文名:锏 拼音:jiǎn 繁體:鐧 筆畫:12 部首:钅 釋義:古代兵器,鞭類三股叉,四楞锏,耀日争光。――元·關漢卿《單刀會》锏車軸上的鐵條,用以減少軸與毂之間的摩擦

漢語字典n

jiàn

車軸上的鐵條,用以減少軸與毂之間的摩擦n膏锏有餘,則車輕人。——《吳子·治兵》n另見jiǎn

jiǎn

古代兵器,鞭類。長而無刃,有四棱,上端略小,下端有柄n三股叉,四楞锏,耀日争光。——元·關漢卿《單刀會》n另見jiàn

字源字形

兵器簡介

古兵器,鞭類。英文Sword breaker。長而無刃,有四棱,上端略小,下端有柄。

也作“簡”。武術短器械。锏因外形為方形有四棱,形狀相同得名。锏為銅或鐵制,長為四尺。锏由锏把和锏身組成。锏把有圓柱形和劍把形二種。锏身為正方四棱形,锏粗約二寸,其後粗,愈向其端愈細,逐步呈方錐形。锏把與锏身連接處有鋼護手。锏身有棱而無刃,棱角突出,每距六、七寸有節。锏身頂端尖利可作刺擊之用。锏把末端有吞口,如鑽形。吞口上系一環環扣上絲弦或牛筋可懸在手腕。锏多雙锏而用。其主要擊法有擊、枭、刺、點、攔、格、劈、架、截、吹、掃、撩、蓋、滾、壓等。

兵器特點

锏為短兵之一,方形有四棱,連把約長四尺,因形似簡故名。锏無刃,每距六七寸有節者,名竹節锏;自把至端,完全平直者,名方棱锏;蓋以形狀不同而更名。考證锏由來,與劍為同時;至二十四法,在秦漢以後,什麼人創造,已不能考證;隻是短兵對步戰,後人多有練習,今南北拳家,類能娴;也像單刀軮鞭攜帶便利,可随身防護。惟锏無單用,法重雙行,故後人有雌雄锏鴛鴦锏等名,亦矜奇胘異,增減原有之二十四法,而另立門戶者;然終脫不了此母法也。且有用長兵之人,而藏锏腰間,以防不測者;是則锏為短兵而兼為暗器矣,此大都皆後人之自作聰明,立僞欺人,不可為訓也;世之學武者,宜遵古法行之,庶不至多所皆謬。

兵器分類

八棱锏由一根八棱形鐵杆制成,故得其名,長約四尺。

平棱锏長四尺,锏把為圓柱形,尾短有一小孔,可作穿繩之用。锏把前有六邊形銅護盤。锏身呈六棱形,尾部粗而豐。锏頂端粗為一寸。平棱锏亦有單使,單使之锏粗有二寸。

凹面锏锏長二尺五寸左右。锏把為圓柱形。锏身為方形,内中有槽,故得其名。

四棱锏锏體呈四棱形狀,故得其名。

渾圓锏锏身長為四尺,通體呈圓柱形,以鐵制成。

狼牙锏锏身是一根前端小,後端粗得圓形木棒。其長為二尺。棒長裝有四排鐵釘,每排四至六刺,交錯排列。棒之頂尾各有一刺。鐵釘呈三角形。由于鐵釘尖銳,且又犬牙交錯,攻擊能力很強。其棒之尾端五寸為握手處,無鐵刺。

少林方楞銅锏少林兵器之一,全長三尺。

亢龍锏,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裡,導演徐克虛構的武器。

練習方法

雙锏練習教材锏有單、雙之分,通常以練雙锏者居多。擊法有上磨、下掃、

中截、直劈、側撩、絞壓等24法。着數有“橫三豎四”,有蹦、砸、滾、挑、戳、架、挂等。用锏要求猛、快,因此有“雨打白沙地,锏打亂劈柴”之說。對練套路有“雙锏進槍”等。雙锏技法從身形、步法、兵器、技擊、藝術技巧多方面綜合為一體系,整個套路演變豐富多彩。其身形變化:俯、仰、開、合,上下起伏。步法靈活迅疾,技法多變,應用有:劈、挑、滾、壓、摟、旋、撩、刺、崩、掃、滑、粘、脫等,技法勢勢相通串變。《陳氏太極雙锏套路》是陳氏太極套路中的雙器械之一,雙锏多圳打、壓、砸、擋、戳等锏法為主,同時結合陳氏太極拳功法,編出來的甄锏套路。此套路對練習太極拳的功架,周身協調一緻有很好的幫助。同時可以加強攻防意識。由于對身法的要求較高,所以要想練好此套路,蛇須有較好的拳術功架方可習練。

相關記載

鐵鞭為六角形,鐵锏為四楞形「大小短長,随人力所勝用之。」鞭、锏都屬短兵器,因為二者形制相似,所以曆代都把鞭、锏相提并論。宋《武經總要》:「鐵鞭、鐵锏二色,鞭,其形大小長短,随人力所勝用之。有人作四棱者,謂之鐵锏,謂方棱似形,皆鞭類也。」明《武備志》亦同。

清王《兵仗記》說:「與劍相類者為鐵锏,無刃起四棱,言方棱似?也;有與為類者為鐵鞭,純鐵為之,狀如竹根節也。鞭、锏大小長短,各随力所勝用之。」由以上曆史專著,我們可以了解,鞭形戕如竹根節,而狀為四棱體,二者長短因人而異,以力量大小而權衡。

鞭與锏曆代視之為雜兵,因為在短兵器中不及刀、劍用之廣,除雙鞭雙锏外,多配於其他兵器作戰,尤其和長兵為伍來使用。

兵器評價

戲曲之中,锏無論是外形技法都是極為特别的一種。

一對同樣重量的雙锏,正如天枰的兩端;沒有鋒刃的锏,更像是怒斥責罰的道具,而非取人生命、殘人肢體的兇器。隻有秉持大公無私心的人,才能領悟锏法的最高境界。馬踏黃河兩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使锏之人,必将成為公正和威望的化身。

在民間小說中,锏往往是鐵面無私、公平公正的象征,描寫唐宋時期的小說中都有秦叔寶和八賢王受禦賜黃金锏的橋段,“上打君不正,下打臣不忠”,十分威風。锏是騎兵用以破鐵甲的武器,以力制敵。若論剛猛強橫,就是利刃也不及锏。

锏,整體為三棱形,金色,尺寸大小類似靈官鞭,锏在舞台上可作單锏或雙锏使用。使用者有“賈家樓”、“九龍杯”中的周應龍“花蝴蝶”中的鄧車。使用單锏者有:“鎮潭洲”中的嶽飛,戰樊城,中的伍子胥,“賀後罵殿”中的趙德芳,打嚴嵩“中的常寶童等。

锏還常被人稱為兵器中的“善器”。锏不以利刃喋血殺人的武器,但可以重擊、威懾、怒斥責罰敵人和對手,可以不見血光地制服對方。

人們常稱秦叔寶的锏,不以利刃殺敵為目的,而是以當頭棒喝的打擊和警告,做到收其心,制其體,是兵器中當之無愧的善器。

曆史典故

《還二锏》“殺手锏”也稱“撒手锏”。按照詞典裡所說,“撒手锏”是軍隊雙方在戰場上進行厮殺,當主要作戰兵器無法取勝甚至于被打掉,在相持不下或被敵将追殺面臨險境時,一方抽出锏來,突然回身給敵将以緻命一擊,瞬間扭轉局面取得勝利。在這樣的一擊中。對“撒手锏”,既要強調技術含量高、作戰威力強,更要強調出其不意,要在最關鍵的時候使用,達到“一招制敵”的的功效,一舉扭轉戰局,打赢戰争。“還二锏”一般稱“換二锏”,又名“美良川”,出于《隋唐演義》。

描寫山西劉武周用尉遲恭為先鋒攻唐,尉遲日搶三關,夜奪八寨。李世民引兵抵禦,與程咬金輕騎暗探白璧關,被尉遲恭發現,李世民大敗落荒而走,尉遲窮追不舍。正危急間,秦瓊得報,飛馬跳锏來救。與尉遲比試膂力,尉遲打了秦瓊三鞭,秦瓊忍受住了;反打尉遲兩锏時,尉遲吐血而逃。這就是傳說《三鞭換兩锏》的故事。

兵器使用者

唐初的戰将秦瓊(字叔寶)善使雙锏。

南宋嶽家軍将領牛臯擅長雙锏。評書中八賢王趙德芳使凹面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讒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