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美女

中國四大美女

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四人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 。[1]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曆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玉環貴妃醉酒觀花時的故事。 四大美女合稱“沉落閉羞(勢),魚雁月花(形),華日往田(态),差閑藹深(意)”
    中文名: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外文名: 定義: 西施:春秋時期越國人 貂蟬:東漢末年山西人 楊玉環:唐代蒲州永樂人 王昭君:西漢時期南郡秭歸人

美譽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為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中國的四大美女在古代的排法為: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不過這隻是古代的排法。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中國曆史上的"四大美人"不僅在我國婦孺皆知,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美譽。千百年來,人們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别形容西施、王昭君、貂蟬與楊貴妃四位女子的絕代芳姿,這種形容既生動又含蓄,給人們留有充分想象的餘地。僅僅這八個字,卻包含着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四個小故事,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内涵。四大美人有着傾國傾城之貌,在曆史的大事件中她們曲折動人、救國救民的傳奇故事,被古代民間廣為傳頌。

缺陷

人無完人,美女也有缺陷。

傳說西施是大腳。

貂蟬是一眼大一眼小。雖然每個人都有大小眼,但如果不明顯也看不出來,估計貂蟬這方面是挺明顯的。

王昭君的肩膀一高一低。

楊貴妃是酒後放浪形骸,且有腋臭,但她的肌膚卻沒有因酗酒暗淡,反而光滑細嫩,加之善舞,而集唐玄宗萬千寵愛于一身。

相關典故

西施浣紗

昭君出塞

貂蟬拜月

貴妃醉酒

四大美人

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時期越國人,出生于浙江諸暨苎蘿山村。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稱西子。天生麗質。當時越國稱臣于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複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施夷光世居越國苎蘿。

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苎蘿山下臨浣紗溪,江中有浣紗石,傳說西施常在此浣紗,西施灘因而得名。西施天生麗質,禀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态,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颦”的典故。越王勾踐三年(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南),受吳軍圍攻,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入吳為質。釋歸後,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接納大夫文種滅吳九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計。

大夫範蠡奉命巡行全國勘察美女。他來到苎蘿村,遇到了鄭旦和西施一對姊妹花。他愛鄭旦,更愛西施,一次假面舞會上,他向西施坦露了真情,西施也愛上了這位範郎。然而文種的到來結束了這段芬芳纏綿的愛情,他将鄭旦和西施帶回會稽,準備獻給吳王夫差。[2]越王寵愛的一宮女認為:“真正的美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體态。”西施隻具備了第一個條件,于是,越王花了三年時間,教以歌舞、步履、禮儀等。

西施發憤苦練,由一位浣紗女成為修養有素的宮女,在悠揚的樂曲中,翩跹起舞,婀娜迷人,舉手投足,恰如其分,待人接物,十分得體。然後,又給她制作華麗适體的宮裝,方進獻吳王。吳王夫差大喜,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築大池,池中設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西施擅長跳“響屐舞”,夫差又專門為她築“響屐廊”,用數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闆,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鈴聲和大缸的回響聲,“铮铮嗒嗒”交織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癡。從此,夫差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于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

傳說,西施在吳亡後和心愛的人範蠡駕扁舟,入太湖,不知所終;還有一種說法,西施在吳亡後被沉溺于江中。由于史書沒有明确記載,西施的歸宿成為千古之謎。但人們普遍流傳的版本更傾向于前者,那麼,西施無疑是四大美女中最幸福的一位。

沉魚的傳說

“沉魚落雁”是個成語,通常認為出自《莊子·齊物論》:“毛嫱、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糜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說動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也有人認為唐代宋之問歌詠西施的《浣紗篇》:“鳥驚入松蘿,魚畏沈荷花。”是這個成語的出處,故認為沉魚代表西施。

西施有“沉魚”之貌,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覺得西施太美麗了,都自行慚愧地沉到水底不敢出來。

王昭君

王昭君( 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西漢時期

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于阏氏。她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禦,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靓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遂與匈奴。”(《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

王昭君于公元前52 年出生于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歸北界為興山縣,香溪為邑界,漢王嫱即此邑之人,故雲昭君之縣。其父王穰老來得女,視為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

昭君的絕世才貌,順着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元帝下诏,命其擇吉日進京。其父王穰雲:“小女年紀尚幼,難以應命”,無奈聖命難違。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淚别父母鄉親,登上雕花龍鳳官船順香溪,入長江,逆漢水,過秦嶺,曆時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達京城長安,為掖庭待诏。

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為漢宮宮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被他哥哥郅支單于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并向漢元帝請求和親。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她到匈奴後,被封為“甯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後”),象征她将給匈奴帶來和平、安甯和興旺。後來呼韓邪單于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

落雁的傳說

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于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别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扇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美稱。

貂蟬

貂蟬,山西忻州人。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分憂。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颠倒。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并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占之苦,呂布憤怒。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京劇有《鳳儀亭》就是叙述這段故事的。

楊玉環

楊玉環與西施、王昭君、貂蟬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楊玉環(公元719-756年):号太真,蒲州永樂人(今山西永濟),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氏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曆代後妃中鮮見。開元七年719年農曆六月初一生于容州(今廣西玉林容縣),出身宦門世家,曾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是蜀州司戶,叔父楊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10歲左右,父親去世,她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珪家。

開元二十二年七月,(734年).唐玄宗的女兒鹹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鹹宜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鐘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诏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後,兩人甜美異常.後又受令出家,天寶四載(745年),楊氏正式被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5年),安祿山發動叛亂,玄宗西逃四川,楊氏在陝西興平馬嵬驿死于亂軍之中,葬于馬嵬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