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盟

錫林郭勒盟

内蒙古自治區轄盟
錫林郭勒盟是内蒙古自治區所轄盟,位于中國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區的中部,駐地錫林浩特市。這裡既是國家重要的畜産品基地,又是西部大開發的前沿,是距京津唐地區最近的草原牧區。地處東經115°13"~117°06"、北緯43°02"~44°52"。北與蒙古國接壤,南鄰河北省張家口市、承德市,西連烏蘭察布市,東接赤峰市、興安盟和通遼市,是東北、華北、西北交彙地帶,具有對外貫通歐亞、區内連接東西、北開南聯的重要作用。錫林郭勒盟轄2個縣級市、1個縣、9個旗、1個管理區。即錫林浩特市、二連浩特市、多倫縣、正藍旗、鑲黃旗、正鑲白旗、阿巴嘎旗、太仆寺旗、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和烏拉蓋管理區。根據内蒙古自治區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錫林郭勒盟市常住人口為1107075人。[1]2020年,全盟生産總值(GDP)實現839.8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3.4%,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8個百分點,高于全區平均水平3.2個百分點,居全區第3位。[2]
    中文名:錫林郭勒盟 外文名:Xilingol League 别名:錫盟、中國馬都 行政區劃代碼:152500 行政區類别:盟 所屬地區:中國東北、中國華北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區中部 面積:203000 下轄地區:2個市、9個旗、1個縣、1個管理區 政府駐地:錫林浩特市 電話區号:0479 郵政區碼:026000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錫林郭勒草原、古長城遺址、古刹貝子廟、查幹諾爾龍化石、立馬峰 機場:錫林浩特機場、二連浩特賽烏素機場、鑲黃旗新寶拉格機場 火車站:錫林浩特站 車牌代碼:蒙H 地區生産總值: 地區生産總值:839.84億元(2020年) 方言:漢語(東北官話,晉語),蒙古語察哈爾土語 人口:1107075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建制沿革

名稱由來

錫林郭勒系蒙古語,意為丘陵地帶的河。

曆史沿革

    原始社會時期

    錫林郭勒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北方各族人民勞動、生活、繁衍的地方。蘇尼特右旗、鑲黃旗和東烏珠穆沁旗境内都發現了舊石器時代人類生存的遺址;在蘇尼特左旗、阿巴嘎旗、錫林浩特市境内都發現了原始文化遺迹。

      古代時期

      早在商周時期,這裡就出現了遊獵和養畜的氏族部落。春秋戰國時期,錫林郭勒盟系澹褴和東胡所居。

      公元前3世紀末,匈奴居内蒙古高原。秦時期,南部屬上谷郡北境,西南部為漁陽郡北境。

      西漢時期,匈奴單于庭直轄,東部為烏桓部轄地,南部屬于幽州。東漢永和五年(公元140年),為鮮卑部轄區。

      三國時期,隸屬于北朝(魏)拓跋鮮卑部轄區;南部、西部由鮮卑、柔然二部所居;東部由烏洛候、契丹二部所居。

      晉朝時期,先後由代國、魏國和晉朝燕州所轄。隋朝時期,北部、東部由東突厥占居,西部、南部屬隋朝奚部安樂郡、涿郡北境。

      唐朝時期,南部為河北道北境,北部為關内道北境,北部為關内道突厥單于都護府轄地。

      遼代時,錫林郭勒盟為契丹上京臨潢府轄區。

      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女真部建立大金國,東部屬臨潢府路慶州所轄,設置大鹽爍(額吉淖爾鹽池)群牧司,北部由廣吉剌部所居,南部屬宣德州轄地,中部正藍旗一帶由西北路招讨使司所轄,設置桓州(正藍旗侍郎城遺址),西部為汪古部所轄。元朝初,為紮剌兒部兀魯郡王營幕地。

      十三世紀中葉,在錫林郭勒草原正藍旗境内建起元代第一都城——元上都,為元朝的夏季陪都,是元朝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南部地區分别由中書行省興和路寶昌州、上都路桓州和應昌府所轄。北部分别為上都省院官署、嶺北行省和甯路及濟南王部的封地。

      明朝永樂年間,将上都改稱開平前屯衛,應昌、桓州變成驿站,南部為京師順天府北境,設置開平衛。北部被蒙古各部占居。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立國,占領察哈爾部地區。

      清朝康熙十四年(1675年)把察哈爾部原轄區劃分為藍、白、黃、紅各分正鑲二旗,稱蒙古八旗。其中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均在本盟南部地區。并在寶昌一帶增設了太仆寺左右翼牧群、明安牧群、以及商都牧群,隸屬清朝直隸口北三廳。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始設察哈爾都統,管轄察哈爾八旗、四牧群和錫林郭勒五部十旗諸王。清崇德、順治、康熙年間,對錫林郭勒河一帶的蘇尼特、阿巴嘎、阿巴哈納爾、浩濟特、烏珠穆沁等五部先後分别設置左、右翼兩個旗,共10旗,均設紮薩克,會盟于錫林河北岸的“楚古拉幹敖包”山上,命名為錫林郭勒盟。錫林郭勒,蒙語,意為丘陵地帶河。清嘉慶年間遷盟址于貝子廟。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将廳改設為縣。

        民國三年(1914年),設置察哈爾特别行政區域。

        民國十七年(1928年),将錫盟南部劃歸察哈爾省。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設察哈爾盟。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德穆楚克棟魯普成立“蒙古軍政府”,轄察哈爾盟和錫林郭勒盟。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改為蒙古聯盟自治政府。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成立僞“蒙疆聯合自治政府”。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成立内蒙古自治聯合會,解散僞“蒙疆政府”。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廢除了封建王公制度,成立察哈爾盟人民政府和錫林郭勒盟人民政府。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劃歸内蒙古自治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察哈爾盟轄5旗。1950年,将多倫、寶昌、化德3縣劃歸察哈爾盟。

          1956年,撤銷明太聯合旗合并于正藍旗,将正鑲白聯合旗更名為正鑲白旗,合并寶昌縣和太仆寺左旗,更名為太仆寺旗,商都鑲黃聯合旗更名為商都鑲黃旗,後劃歸化德縣,又劃出定名為鑲黃旗。

          1949年,将錫林郭勒盟原來的10旗編為5旗,即東部聯合旗、中部聯合旗、西部聯合旗、蘇尼特左旗和蘇尼特右旗。1952年,撤銷中部聯合旗,1956年,改編為5旗。

          1958年,錫林郭勒盟和察哈爾盟合并,撤消察哈爾盟,改稱錫林郭勒盟,轄9旗(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正鑲白旗、正藍旗、商都鑲黃旗、太仆寺旗),兩縣(多倫縣、化德縣)。

          1963年,設立阿巴哈納爾旗。

          1966年,設立二連浩特市。

          1969年,将錫盟所轄的蘇尼特右旗、二連浩特市、化德縣劃歸烏蘭察布盟。1980年将蘇尼特右旗和二連浩特市劃歸錫盟。

          1983年,撤銷阿巴哈納爾旗改設錫林浩特市。

          行政區劃

          錫林郭勒盟共轄12個縣級行政區。包括2個縣級市、1個縣、9個旗,分别是錫林浩特市、二連浩特市、多倫縣、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阿巴嘎旗、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鑲黃旗、正鑲白旗、太仆寺旗、正藍旗。此外還有烏拉蓋管理區1個管理區、錫林郭勒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開發區。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駐錫林浩特市錫林大街。

          二連浩特市為内蒙古自治區計劃單列市,位于自治區正北部,北與蒙古國口岸城市紮門烏德隔界相望,兩市相距4.5公裡,東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西、南與蘇尼特右旗毗鄰。距錫林浩特市360公裡、呼和浩特市390公裡、北京690公裡,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邊境陸路口岸。距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714公裡、俄羅斯首都莫斯科7623公裡,邊境線長72.3公裡,是我國對蒙開放的最大陸路口岸,是國家和自治區向北開放的前沿和窗口,是最接近歐亞大陸橋的“橋頭堡”(從北京經二連浩特到莫斯科比經濱洲線近1140公裡)。

          地名

          駐地

          人口(萬人)

          面積(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代碼

          郵編

          錫林浩特市

          希日塔拉街道

          18

          14780

          152502

          026021

          二連浩特市

          烏蘭街道

          3

          4013

          152501

          011100

          多倫縣

          多倫淖爾鎮

          11

          3864

          152531

          027300

          阿巴嘎旗

          别力古台鎮

          5

          27474

          152522

          011400

          蘇尼特左旗

          滿都拉圖鎮

          3

          34240

          152523

          011300

          蘇尼特右旗

          賽漢塔拉鎮

          7

          22455

          152524

          011200

          東烏珠穆沁旗

          烏裡雅斯太鎮

          8

          45575

          152525

          026300

          西烏珠穆沁旗

          巴拉嘎爾高勒鎮

          8

          22459

          152526

          026200

          太仆寺旗

          寶昌鎮

          21

          3426

          152527

          027000

          鑲黃旗

          新寶拉格鎮

          3

          5137

          152528

          013250

          正鑲白旗

          明安圖鎮

          7

          6253

          152529

          013800

          正藍旗

          上都鎮

          8

          10206

          152530

          027200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錫林郭勒盟位于中國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區中部,距首都北京640千米,距首府呼和浩特620千米,既是國家重要的畜産品基地,又是西部大開發的前沿,是距京津冀經濟圈最近的草原牧區。地處東經115°13′~117°06′,北緯43°02′~44°52′之間。北與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1098千米。南鄰河北省張家口、承德地區,西連烏蘭察布市,東接赤峰市、興安盟和通遼市,總面積203000平方千米,是東北、華北、西北交彙地帶,具有對外貫通歐亞、區内連接東西、北開南聯的重要作用。

          氣候特征

          錫林郭勒盟屬北部溫帶大陸性氣候,其主要氣候特點是風大、幹旱、寒冷。年平均氣溫0~3℃,結冰期長達5個月,寒冷期長達7個月,1月氣溫最低,平均-20℃,為華北最冷的地區之一。7月氣溫最高,平均21℃。年較差為35~42℃,極端最高氣溫39.9℃,極端最低氣溫-42.4℃,日較差平均為12~16℃。平均降雨量295毫米,由東南向西北遞減。最大降水量628毫米(太仆寺旗1959年),最小降水量83毫米(二連浩特市1966年),降雨多集中在7、8、9三個月内。每年11-3月平均降雪總量8~15毫米,1977年10月26~29日降雪總量達36~48毫米,降雪中心達58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在60%以下,蒸發量在1500~2700毫米之間,由東向西遞增。二連市最大蒸發量達到3150毫米(1963年)。蒸發量最大值出現于5~6月份。年日照時數為2800~3200小時,日照率64~73%,無霜期110~130天。

          地形地貌

          錫林郭勒盟是一個以高平原為主體,兼有多種地貌的地區,地勢南高北低,東、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錯落其間,為大興安嶺向西和陰山山脈向東延伸的餘脈。西、北部地形平坦,零星分布一些低山丘陵和熔岩台地,為高原草場。海拔在800~1800米之間。最高山峰為古如格蘇烏拉山峰,海拔1957米。渾善達克沙地又稱小騰格裡沙地,由西北向東南橫貫中部,東西長約280公裡,南北寬約40~100公裡。屬半固定沙地。

          大興安嶺西麓低山丘陵區,亘于東烏珠穆沁旗東部和西烏珠穆沁旗東部和南部,成為錫盟與興安盟、通遼市和赤峰市的分界線。烏拉蓋盆地又稱索林淖爾盆地,位于東烏珠穆沁旗中南部和西烏珠穆沁旗中北部。烏珠穆沁波狀高平原主要分布于東烏旗與西烏旗北部、錫林浩特市中北部和阿巴嘎旗東部。

          阿巴嘎旗火山熔岩台地,南抵渾善達克沙地北緣,東以錫林河為界,西至阿巴嘎旗查幹淖爾,北至巴龍馬格隆丘陵地。蘇尼特層狀高平原,在地貌上隸屬于烏蘭察布高原。包括蘇尼特左旗大部和蘇尼特右旗朱日河以北的大部地區。

          察哈爾低山丘陵地區,包括太仆寺旗全部、多倫縣大部、正鑲白旗、蘇尼特右旗、鑲黃旗、正藍旗南部地區。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野生動物

            截至2016年,錫林郭勒盟野生動物資源有,一類保護動物:梅花鹿、盤羊、斑羚、丹頂鶴、白枕鶴。二類保護動物:馬鹿、駝鹿、猞猁、天鵝、細嘴松雞、鴛鴦。三類保護動物:雪兔、鵝喉羚羊、白鼬、伶鼬、黑琴雞、大鸨、花屋榛雞、灰鶴和各種猛禽。

            錫林郭勒盟常見的野生動物有:黃羊、狍子、野豬、獾子、麝鼠、狼、紅狐、沙狐、香鼬、狸子、蒙古野兔等,飛禽有鴻雁、野鴨、環頸雉雞、石雞、斑翅山鹑、沙雞、百靈鳥等。

            錫林郭勒盟魚種主要有鲫魚、華子魚、鯉魚、草魚和泥鳅等。

              野生植物

              截至2016年,錫林郭勒盟野生種子植物達1200多種,其中飼用植物671種,可栽培植物60多種,可供藥用植物400多種,油料科植物50餘種,樹木18種。經濟植物有黃芪、防風、柴胡、知母、麻黃、甘草、黃岑等400多種藥用材,成為中國主要中草藥的生産基地之一。還有蘑菇、發菜、蕨菜、黃花等多種食用植物都是名貴菜肴。還有重要的工業原料蘆葦,在錫林郭勒盟有大面積分布。

              水資源

              錫林郭勒盟主要河流20條,大小湖泊1363個,其中淡水湖672個。分為三大水系。南部正藍旗、多倫縣境内的灤河水系,中部的呼爾查幹諾爾水系,東北部的烏拉蓋水系。

              錫林郭勒盟水資源總量為34.93億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資源量9.08億立方米/年,地下水資源量30.23億立方米/年,基流量4.38億立方米/年。水資源可利用量19.7億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3.99億立方米/年,地下水可開采量16.34億立方米/年。

              除生活、生态、農業用水外,在保證率97%的前提下,可提供工業用水3.1億立方米/年。

              現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庫25座,總庫容4.6億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庫2座,即烏拉蓋水庫和西山灣水庫,總庫容34800萬立方米;中型水庫2座,總庫容4500萬立方米;小型水庫21座,總庫容44.3萬立方米。

              礦産資源

              截至2016年,錫林郭勒盟已發現礦種80餘種,探明儲量的有30餘種,其中煤炭、石油、天然堿探明儲量分别為1393億噸、1.8億噸和4500萬噸。煤炭資源尤為豐富,境内有百餘個含煤盆地,探明及預測儲量1883億噸;褐煤總儲量在全國居第一位。鐵、銅、鉛、鋅、鎢、金、銀、鍺等金屬礦儲量也相當可觀。

              人口民族

              2018年末,全盟常住人口105.4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3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9.34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5.74%,比上年末提高0.61%。戶籍人口城鎮化率45.46%,比上年末減少0.2%。全年出生人口1.01萬人,出生率9.72‰;死亡人口0.63萬人,死亡率6.07‰;人口自然增長率3.65‰。

              2018年末,錫盟戶籍人口總戶數442802戶,戶籍人口總數1040529人。其中男520433人,女520096人,農牧區人口567518人,非農業人口473011人,出生人口10113人,出生率9.72‰,死亡人口6316人,死亡率6.07‰,人口自然增長率3.65‰。戶籍人口漢族665037人,蒙古族328306人,回族12009人,滿族33276人,朝鮮族169人,達斡爾族945人,鄂溫克族63人,鄂倫春族16人,壯族85人,藏族44人,錫伯族8人,苗族55人,土家族82人,彜族65人,維吾爾族1人,其它少數民族368人。漢族普遍分布在全盟各旗縣市(區),比較集中的地方是太仆寺旗、錫林浩特市、多倫縣。蒙古族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有西烏珠穆沁旗、東烏珠穆沁旗、錫林浩特市、正藍旗及正鑲白旗、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鑲黃旗。其它少數民族主要集中在錫林浩特市、太仆寺旗、正藍旗和多倫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錫林郭勒盟市常住人口為1107075人。

              政治

              盟委領導

              盟委書記:麼永波

              盟委副書記、行政公署黨組書記、盟長:羅青

              盟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肇晟

              盟委委員、行政公署黨組成員、副盟長:黃慶新

              盟委委員、二連浩特市委書記:劉志平

              盟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提名人選:李淵

              盟委委員、組織部部長:周祥偉

              盟委委員、行署黨組副書記、副盟長提名人選:張怡

              盟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包麗華

              盟委委員、統戰部長:張曉君

              行署領導

              羅青盟委副書記、行政公署黨組書記、盟長

              黃慶新盟委委員、行政公署黨組成員、副盟長

              張怡盟委委員、行署黨組副書記、副盟長

              侯志民行署黨組成員、副盟長

              孟昭均副盟長

              曹文清副盟長、盟公安局局長

              紀桂莉副盟長

              楊立行署黨組成員、副盟長

              經濟

              綜述

              2020年,全盟生産總值(GDP)實現839.8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3.4%,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8個百分點,高于全區平均水平3.2個百分點,居全區第3位。

              2018年,錫林郭勒盟地區生産總值(GDP)較2017年增長4.3%。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增長4.8%,第二産業增加值增長0.8%,第三産業增加值增長7.9%。第一産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14.8%,第二産業增加值比重為44.7%,第三産業增加值比重為40.5%。第一産業對全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7.6%,第二産業的貢獻率為7.8%,第三産業的貢獻率為74.6%。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産總值比上年增長3.9%。

              2018年,錫林郭勒盟完成公共财政預算收入74.33億元,較2017年下降28.4%。其中,稅收收入54.80億元,下降15.3%。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預算支出237.69億元,較2017年下降2.7%。

              2018年,錫林郭勒盟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500.41億元,比上年下降29.4%。按投資主體分,國有經濟單位投資341.13億元,下降30.3%;非國有經濟單位投資159.28億元,下降30.6%。按項目隸屬關系分,地方項目完成投資412.68億元,下降21.6%;中央項目完成投資87.73億元,下降54.4%。

              在固定資産投資中,第一産業投資32.16億元,比上年下降31.8%;第二産業投資222.35億元,下降47.5%;第三産業投資245.90億元,下降0.8%。基礎設施投資294.7億元,比上年下降24.4%,占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為58.9%。民間固定資産投資157.6億元,比上年下降30.9%,占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為31.5%。

              2018年,錫林郭勒盟房地産開發投資19.69億元,比上年增長52.4%。其中,住宅投資15.59億元,增長54.4%;辦公樓投資1210萬元,下降44.7%;商業營業用房投資2.52億元,增長34.2%。商品房施工面積286.40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5%;商品房竣工面積76.02萬平方米,下降40.5%。商品房銷售面積72.8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8.4%;商品房銷售額24.37億元,增長15.2%。

              2018年,錫林郭勒盟金融機構存款餘額760.2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6%。從人民币存款部門分布看,住戶存款餘額456.30億元,增長9.6%;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142.05億元,增長14.8%;廣義政府存款餘額158.83億元,增長1.8%;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92億元,下降35.7%。年末全盟金融機構貸款餘額677.4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0%。從人民币貸款部門分布看,住戶貸款餘額222.33億元,增長5.9%;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455.09億元,增長9.1%。從貸款期限看,短期貸款餘額225.28億元,比上年末增長0.5%;中長期貸款餘額447.84億元,增長14.3%。

              2018年,錫林郭勒盟保險業務收入21.12億元,比上年增長21.4%。其中,财産險收入7.09億元,增長10.8%;壽險收入11.05億元,增長26.1%;健康險收入2.57億元,增長39.2%;意外傷害險收入4360萬元,增長6.5%。全年保險業賠款支出5.80億元,比上年增長37.4%。其中,财險賠款支出3.55億元,增長17.1%;壽險賠款支出2.25億元,增長89.0%。

              第一産業

              2018年,錫林郭勒盟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4.87萬公頃,較2017年減少0.76萬公頃。其中,小麥種植面積3.44萬公頃,減少0.09萬公頃;玉米種植面積2.00萬公頃,減少0.05萬公頃;莜麥種植面積4.07萬公頃,增加0.66萬公頃;馬鈴薯種植面積5.27萬公頃,減少1.11萬公頃。

              2018年,錫林郭勒盟糧食總産量36.34萬噸,比上年減産0.50萬噸。其中,小麥産量4.72萬噸,減産0.77萬噸;玉米産量4.84萬噸,增産1.24萬噸;莜麥産量5.08萬噸,增産2.60萬噸;馬鈴薯産量21.58萬噸,減産3.22萬噸。

              2018年,錫林郭勒盟油料産量2.11萬噸,比上年減産13.7%;甜菜産量1.35萬噸,減産4%;蔬菜産量98.32萬噸,減産13.3%。

              2018年,錫林郭勒盟主要肉類總産量29.24萬噸,比上年下降0.9%。其中,豬肉産量0.92萬噸,增長5.1%;牛肉産量12.43萬噸,增長0.7%;羊肉産量15.77萬噸,下降2.4%;禽肉産量0.12萬噸,下降0.6%。牛奶産量62.34萬噸,比上年增長1.2%。禽蛋産量0.51萬噸,比上年下降1.2%。

              2018年,錫林郭勒盟牧業年度牲畜總頭數1460.16萬頭(隻),比上年下降1.4%。其中,大畜159.47萬頭(隻),下降10.3%;羊1293.65萬頭(隻),下降10.5%;生豬7.05萬頭(隻),增長7.3%。牧業年度大牲畜和羊良種及改良種牲畜總頭數1407.33萬頭(隻),良、改畜比重為96.9%。

              第二産業

              2018年,錫林郭勒盟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0%。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下降11.9%,重工業增長9.7%。分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14.8%,制造業下降9.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增長13.2%。

              2018年,錫林郭勒盟規模以上工業優勢行業中,能源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5%。其中,煤炭開采業,石油開采業,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分别增長20.0%、10.9%和13.1%。冶金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0%。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下降16.8%,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增長15.0%,黑色金屬冶煉業下降7.5%,有色金屬冶煉業下降14.8%。農畜産品加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7.2%。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7.7%,食品制造業增長10.2%,飲料制造業下降13.3%,紡織業下降9.5%,紡織服裝業下降13.6%,皮革制品業下降40.4%。建材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50.4%。其中,木材加工業下降79.4%,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40.9%。化學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4.9%。其中,石油化工業增長1.9倍,化學原料及制品業增長63.7%。

              2018年,錫林郭勒盟發電裝機容量1022.2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1.1%。其中,火電裝機容量627.2萬千瓦,與上年末持平;并網風電裝機容量340萬千瓦,增長1.5%;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55萬千瓦,增長12.2%。

              2018年,錫林郭勒盟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1.4%。年末全盟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建築施工企業40個,比上年末增加6個。全年實現利潤總額9612萬元,比上年增長40.8%;實現稅金總額8220萬元,下降12.5%。施工企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53.80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3.9%;竣工房屋面積30.07萬平方米,下降58.3%;房屋建築竣工率為55.9%。

              第三産業

              2018年,錫林郭勒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2.83億元,比上年增長7.4%。按經營地分,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15.17億元,增長7.4%;農村牧區消費品零售額47.66億元,增長7.5%。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額230.19億元,增長7.4%;餐飲收入額32.64億元,增長7.2%。

              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實現零售額2.91億元,比上年下降10.9%;糧油、食品類實現零售額4.67億元,下降1.3%;汽車類實現零售額3.31億元,下降5.5%;煙酒類實現零售額1.32億元,增長0.7%;日用品類實現零售額0.95億元,增長0.9%;金銀珠寶類實現零售額0.73億元,下降7.1%;化妝品類實現零售額0.53億元,增長17.2%;煤炭及制品類實現零售額0.27億元,下降31.3%;石油及制品類實現零售額27.72億元,增長8.2%。

              2018年,錫林郭勒盟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14.3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2.5%。其中,進口11.94億美元,增長96.7%;出口2.41億美元,下降12.4%。口岸進出口貨運量1640.7萬噸,比上年增長5.0%。出入境人員234.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4%。

              2018年,錫林郭勒盟實施招商引資項目533個,引進國内(盟外)到位資金400億元,比上年下降14.3%。其中,實施區外招商引資項目67個,引進國内(區外)到位資金128.9億元,增長15.1%。

              2018年,錫林郭勒盟外商投資企業銷售收入11.39億元,比上年增長15.4%;稅金總額1.26億元,增長1.1倍;利潤總額1.79億元,增長1.9倍。

              2018年,錫林郭勒盟實現旅遊總收入369.98億元,比上年增長16.9%。其中,國内旅遊收入348.47億元,增長11.1%;旅遊外彙收入3.29億美元,增長15.2%。全年旅遊接待總人數1547.9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6.7%。其中,國内旅遊人數1477.01萬人次,增長6.9%;入境旅遊者70.93萬人次,增長3.1%。

              交通運輸

              綜述

              2016年,錫林郭勒盟鐵路建成裡程2461公裡,同2015年持平。鐵路運營裡程2294公裡,較2015年增長21.3%。鐵路貨物發送量7149.48萬噸,較2015年下降12.7%。鐵路旅客發送量93.35萬人次,較2015年增長16.0%。全盟民航貨郵吞吐量2512.8噸,較2015年下降7.7%。民航客運量70.4萬人次,較2015年增長16.7%。公路貨運量3.07億噸,較2015年增長10.7%。公路貨運周轉量669.60億噸公裡,較2015年增長13.5%。營業性公路客運量1500萬人,較2015年增長6.8%。營業性公路客運周轉量36.74億人公裡,較2015年增長8.2%。

              2016年,錫林郭勒盟個人機動車保有量25.82萬輛,較2015年增長8.7%。按用途分,營運車輛3.46萬輛,較2015年增長2.4%;非營運車輛22.36萬輛,較2015年增長9.7%。按類型分,汽車23.89萬輛,較2015年增長12.1%;摩托車1.69萬輛,較2015年下降24.9%;挂車2337輛,較2015年增長11.7%。

              公路

              截至2005年底,全盟公路總裡程8005千米,等級公路5860千米,晴雨通車裡程3423千米,公路網密度達到3.94公裡/百平方公裡,蘇木鄉鎮通油路率達到59.83%,行政嘎查村通公路率達到77.45%。基本形成以國省道為主骨架,以盟旗市所在地為中心,輻射蘇木鄉邊防哨所及農林牧場的公路交通網絡。

                國道

                國道207線:錫林郭勒盟境内全長307公裡,境内走向:起點錫林浩特市,經阿巴嘎旗灰騰梁牧場,正藍旗烏日圖塔拉蘇木、桑根達來鎮、哈畢日嘎鎮、卓倫高勒蘇木,太仆寺旗頭支箭鄉、寶昌鎮、貢寶拉嘎蘇木,止于錫林浩特市與河北省沽源縣交界處三号地。該線錫林浩特至桑根達來段156公裡為分離式一級公路;桑根達來至三号地段151公裡為分期建成的二級公路。

                國道208線:錫林郭勒盟境内全長227公裡,境内走向:起點二連浩特市,經蘇尼特右旗賽漢塔拉鎮、朱日和鎮、新民鄉,止于蘇尼特右旗與察哈爾右翼後旗交界處白音查幹。該線二連浩特至賽漢塔拉段121公裡在建一級公路,2005年已建成一幅,另一幅計劃2006年完工;賽漢塔拉至白音查幹段106公裡為二級公路。

                國道303線:錫林郭勒盟境内全長80公裡,境内走向:起點錫林浩特市,經白音錫勒鎮,止于錫盟錫林浩特市與赤峰市克旗交界處阿其烏拉。該線在建二級公路,計劃2006年完工。

                  省道

                  省道101線:錫林郭勒盟境内全長877公裡,境内走向:起點蘇尼特右旗與四子王旗交界處登吉梁,經賽漢塔拉鎮、滿都拉圖鎮、巴彥查幹鎮、錫林浩特市、阿爾善油田、烏裡雅斯太鎮、巴音胡碩鎮,止于烏拉蓋管理區與通遼市霍林郭勒交界處哈拉蓋圖。該線登吉梁至錫林浩特段403公裡、阿爾善至哈拉蓋圖段374公裡為二級公路;錫林浩特至阿爾善段100公裡為三級公路。

                  省道105線:郭勒盟境内全長179公裡,境内走向:起點正鑲白旗與化德縣交界處安業,經星耀鄉、查幹淖爾鎮、桑根達來鎮,止于正藍旗與克什克騰旗交界處公主埂。全線為一級公路。

                  省道204線:錫林郭勒盟境内全長251公裡,境内走向:起點珠恩嘎達布其口岸,經烏裡雅斯太鎮、白音胡碩蘇木、巴彥烏拉鎮、巴拉嘎爾蘇木、浩勒圖高勒蘇木,止于錫盟西烏旗與赤峰市林西縣交界處白音哈日。該線珠恩嘎達布其至烏裡雅斯太段68公裡在建二級公路,計劃2006年完工;烏裡雅斯太至白音哈日段183公裡為三級公路。

                  省道208線:錫林郭勒盟境内全長144公裡,境内走向:起點蘇尼特右旗賽漢塔拉鎮,經布圖木吉蘇木、都仁烏力吉蘇木、新寶拉格鎮,止于鑲黃旗與化德縣交界處崩紅。該線賽漢塔拉至都仁烏力吉段70公裡為草原定線路;都仁烏力吉至新寶拉格段52公裡在建二級公路,計劃2007年完工;新寶拉格至崩紅段22公裡為三級公路。

                  省道303線:錫林郭勒盟境内全長277公裡,境内走向:起點東烏珠穆沁旗寶力格蘇木,經巴彥霍布蘇木、額仁高畢蘇木、滿都寶力格蘇木,止于東烏珠穆沁旗與興安盟交界處寶格達山林場。全線為三級公路。

                  省道307線:錫林郭勒盟境内全長270公裡,境内走向:起點錫林浩特市,經傑仁蘇木、吉仁郭勒蘇木、巴彥烏拉鎮、白音華煤礦、罕烏拉蘇木,止于西烏珠穆沁旗與巴林左旗交界處渾德侖。該線錫林浩特至巴彥烏拉段140公裡為三級公路;巴彥烏拉至白音華段70公裡為二級公路;白音華至渾德侖段60公裡為草原自然路。

                  省道308線:錫林郭勒盟境内全長172公裡,起點多倫縣與河北省圍場縣交界處小河西,經多倫淖爾鎮、上都鎮、哈畢日嘎鎮,止于正鑲白旗明安圖鎮。該線小河西至上都段65公裡為二級公路;上都至哈畢日嘎段40公裡為一級單幅公路;哈畢日嘎至明安圖段67公裡為三級公路。

                  省道309線:錫林郭勒盟境内全長141公裡,起點二連浩特市,經賽漢高畢蘇木,止于蘇尼特左旗滿都拉圖鎮。全線為二級公路。

                  鐵路

                  錫林郭勒盟有鐵路4條,其中烏蘭察布至二連浩特鐵路穿越錫林郭勒盟西部,與蒙古國鐵路接軌,全長330千米,運輸能力為1000萬噸/年,其中錫林郭勒盟境内為221千米;郭爾本至查幹淖爾鐵路是集二鐵路的支線鐵路,是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堿業有限公司産品外運的主要運輸通道,全長52千米;烏蘭察布至通遼鐵路穿越錫林郭勒盟南部,途經南部黃、白、藍三個旗,是連通自治區東西部的主要交通樞紐,全長943千米,運輸能力為1500萬噸/年,其中錫林郭勒盟境内為194千米;錫林浩特至桑根達來鐵路是集通鐵路的支線,為錫林浩特等地區通往自治區首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全長154千米;正藍旗至桑根達來鐵路是錫桑鐵路的延長線,全長56千米。

                  航空

                  錫林郭勒盟境内有2座民航機場,即錫林浩特機場和二連浩特賽烏素機場。

                  錫林浩特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級,可起降737等中型客機,有直達北京、呼和浩特的定期航班和通往各大旅遊城市的臨時旅遊航線。

                  二連浩特賽烏素機場是錫林郭勒盟的口岸機場,有直達蒙古國、俄羅斯的定期航班。另有鑲黃旗新寶拉格機場開通有短途運輸航線。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錫林郭勒盟有高等職業院校1所,專任教師731人;全年招生3610人,在校生9198人,畢業生2662人。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2所,專任教師737人;全年招生3295人,在校生9199人,畢業生2795人。有普通高中16所,專任教師1538人;全年招生7029人,在校生21206人,畢業生7008人。有普通初中22所,專任教師2896人;全年招生9138人,在校生26424人,畢業生10364人。有小學69所,專任教師4418人;全年招生9433人,在校生58639人,畢業生9434人。

                  科學技術

                  2018年,錫林郭勒盟境内外專利申請321件,授予專利權146件。截至2018年底,有效專利55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0.53件。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4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14萬元。

                  文化體育

                  截至2018年,錫林郭勒盟有文化站79個、文化館14個、圖書館14個、博物館12個。年末有線電視用戶14.4萬戶,電視人口覆蓋率為94.2%。年末廣播人口覆蓋率為97%。

                  2018年,錫林郭勒盟運動員在國内重大賽事中獲獎牌121枚。其中,金牌30枚,銀牌45枚,銅牌46枚。

                  醫療衛生

                  截至2018年末,錫林郭勒盟共有衛生機構1376個,其中醫院47個,鄉鎮衛生院12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49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394個,村衛生室712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4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4個。衛生技術人員8031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380人,注冊護士2900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5185張,其中醫院4351張,鄉鎮衛生院592張。

                  社會服務

                  截至2018年末,錫林郭勒盟建有福利院和福利中心11處,床位1319張,實際入住人數503人,平均入住率38%,護理員94人;公建民營養老機構8處,床位1988張,實際入住人數1246人,平均入住率63%,護理員46人;社會辦養老機構6處,床位1380張,實際入住人數1068人,平均入住率77%,護理員88人。

                  人民生活

                  2018年,錫林郭勒盟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77元,比上年增長8.7%。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34元,增長8.3%;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09元,增長8.5%。

                  2018年,錫林郭勒盟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2950元,比上年增長5.1%。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7842元,增長3.9%。其中,人均食品煙酒支出8672元,下降6.5%。農牧區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980元,增長6.8%。其中,人均食品煙酒支出4934元,增長3.6%。

                  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末,錫林郭勒盟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1.74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2.6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8.62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71.6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9.34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1.19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1.41萬人。

                  法治建設

                  2020年7月31日,内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命名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

                  曆史文化

                  迎賓

                  蒙古族自古以來就有各種迎賓禮節。約好的會客,不論是社會團體還是私人會面,主人總是遠遠的迎候着客人,有的在路邊等候,有的騎馬飛馳而來,有的騎着摩托、乘着越野車趕來,在隆重的場合還會分幾個梯隊迎接客人。

                  當草原上的主人把您迎進蒙古包,您要向主人問好“賽努”、“賽音白努”賓主相序而坐,對于十分尊貴的賓客,主人會主動讓您坐在正北(男人在西側,女在東側)的位置上。這時候,主婦會把香甜的奶食品、手抓肉一一擺在客人面前,端上一碗滾燙飄香的奶茶,接着在歡樂和笑聲中開始敬酒,手捧哈達,托着銀碗,把美酒敬獻在您的面前。如果客人一飲而盡,主人會非常高興,頓時主客情融,氣氛熱鬧起來;如果您不善飲酒,接過銀碗品一品也可以,但最好是把碗中酒喝了,以示對主人的尊敬。

                  待客

                  首先給客人斟上新熬的奶茶,擺上奶食、糕點、炒米等,為客人充饑解渴,(有的還做點面食,讓客人們吃一點兒),然後就開始敬酒。由主人先用小酒杯(酒盅)向客人們每人敬一杯。接着用大杯(比銀碗小一點專用敬酒的銀制器皿)從客人中的年長者開始,依次一—進行。敬酒間還要為客人們添酒。敬酒三杯後,再由主婦、孩子們以同樣的禮節依次向客人敬酒。敬酒禮節有三、六、九、十二杯之分,最多敬二十四杯。敬酒達一定杯數就要奏樂唱歌,為客人們喝酒助興。酒後用餐,招待客人的最高禮節是整羊宴,其次是羊背子宴。整羊宴就是用特制的大木盤或銅盤,盛上煮熟的羊心肝内髒,上面有規則地擺好帶肉的兩個肩胛骨;兩個肱骨、兩個髋骨、兩個胫骨、六節胸椎、八條肋骨,上面放上羊背子;羊背子上再放好退淨毛的熟羊頭。所有這些,包括一隻羊的基本部分兩個桡骨、短肋骨、胸叉、肝的尾狀葉、下颌、(羊蹄等有不上席面的習慣),故稱整羊宴。整羊上桌時,羊頭要面向客人。正座上的首席客人在羊頭上用刀劃一個十字後,把刀遞給司酒者(專管斟酒擺弄整羊的人)。司酒者先把羊頭以下,連同羊尾上割下的一小塊肉放在小盤裡,供在主人家的神位前,再從羊背右側切一條四指寬的肉,從左側同樣割下一條相互交換放置,将刀把朝客人方向放在盤内。首席客人拿起刀,先從羊背的前部切一塊肉放入火中(以示祭祀竈君),大家才開始食用。招待喇嘛或婦女的整羊宴有不上羊頭的習慣。對于一般客人,則用肩胛骨、四根長肋骨部分招待。若是姑娘,就要用胸叉骨肉招待,從來不用桡骨、頸闆骨招待客人,這些隻給孩子們食用。煮肉湯中下米或面,作為宴席的收尾。

                  飲食

                  食品主要有三類,即肉食、奶食、糧食。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吃奶食、肉食、炒米,晚上吃手扒肉、面條、餃子等。奶食分食品和飲料兩大類,奶食有黃油、白油、奶皮子、奶豆腐、酸奶酪等。其中黃油、白油、奶皮子是奶食中的佳品,味道純香,營養豐富。以正藍旗的奶食品制作精細,頗有名聲,正藍旗曾是清皇室制作奶食的地方。飲料主要有三種:奶茶、酸馬奶和奶酒。奶茶是主要飲料,一日三餐都有。奶酒含酒精度不高,醇香可口。酸馬奶解熱止渴,營養豐富,是招待貴客的上等飲料。肉食主要是吃牛、羊肉,也吃駱駝肉、馬肉、黃羊肉、野兔肉、旱獺肉。吃法有幾十種,其中享有盛名的有手扒肉、羊背子、全羊等。手扒肉香嫩可口,是牧區最常見的一種吃法。羊背子和全羊為上等食品,作法和吃法都比較講究。駝、熊掌、鹿尾、飛龍是蒙古民族的珍品,隻有在盛大宴會上才能食用。過去蒙古族牧民受喇嘛教的影響,不吃魚,但這種習俗已逐漸改變。

                  服飾

                  首飾、長袍、腰帶、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主要部分。首飾是蒙古族婦女逢年過節、訪親探友時用于頭上的裝飾,多用瑪瑙、珍珠、寶石、金銀等制成,平時牧區婦女不戴帽子,常用紅、綠綢緞纏頭。蒙古袍是牧民喜愛穿的衣服。袍子寬大,長袖高領,鈕扣在右側,衣邊用漂亮的花邊點綴。袍色因人而異。腰帶是穿蒙古袍時,紮腰用的長帶,多為綢、緞布料,顔色與袍色協調。男子紮腰帶,把袍子向上提,顯得精悍潇灑。而女子則把袍子向下拉展,顯得苗條矯健。牧民穿的靴子有兩種,一種叫蒙古靴,靴頭尖向上翹,靴腰長有圖案,四季都穿。另一種叫馬靴,圓頭長腰,結實耐用。

                  居住

                  曆史上長期的遊牧生活,使蒙古族牧民選擇了最适宜的住所一蒙古包。蒙古包大小不一,包内寬敞舒适,便于移動,适于輪牧走場居住。随着定居和生活水平提高,蒙古包已退出主要地位,牧民已基本居住磚木結構的房舍。

                  行運

                  牧民放牧和行路多是騎馬。搬運貨物,常用馬或駱駝馱運,貨物多時,用勒勒車拉運,現已基本用各種機動車拉運。

                  禮俗

                  蒙古民族熱情好客,講究禮貌。牧民對來客,不論認識與否總是熱情問候,盛情款待。慷慨大方的主人總是把奶茶、奶油、奶酪、炒米以及手扒肉、奶酒等擺在客人面前,請客人自由用餐。對客人的食宿不取酬謝。牧民互相見面,總要熱情問候。習俗中,也有一些忌諱。如車輛進牧民住地要慢行,馬鞭子進包前放到門外,進包後盤腿坐在右邊等。

                  嫁娶

                  在烏珠穆沁草原,牧民舉辦婚禮樸實、莊重、不送彩禮。可是,接親和送親的隊伍很講究。結婚這天,男方一早由新郎帶領着接親隊伍出發,到達女方住處後,圍着女方住地的蒙古包轉三圈後下馬,先進新娘父母的蒙古包。新郎首先向嶽父敬酒,再向其它長輩親友一一敬酒,雙方互送禮品,接着開始喝酒唱歌。酒後接親隊伍簇擁着新郎,送親的隊伍簇擁着新娘啟程,兩支隊伍一邊奔馳,一邊歡歌笑語,形成一條歡樂的長河。新娘到後,讓新娘和接親的隊伍一齊圍着男方的蒙古包轉圈,這時女方來的人尋找借口,說男方有所怠慢,不讓新娘下馬,男方的人再三勸說,雙方糾纏不休。突然男方一名騎手沖來,奪過新娘的馬缰,把新娘領到早已準備好的蒙古包裡。給新娘重新換裝梳頭,打扮得華麗漂亮。婚禮完畢,兩家人在蒙古包裡分開坐下,向女方父母敬奶,同時贈送牲畜。這時女方來的人用詩歌說唱父母雙親撫育女兒成人付出的心血。接着參加婚禮的人盡情飲酒,盡情歌唱。

                  喪葬

                  北部牧區蒙古族葬禮極為簡單,不設靈,無供品,不穿孝服,不燒紙錢,不用音樂,不通知親友,進行野葬。子孫在百天内,不剃發、不飲酒、不作樂,以示哀悼。在南部牧區和半農半牧區的蒙古族農牧民多實行土葬或火葬。

                  音樂

                  錫盟地區蒙古族傳統音樂大體可分為宮廷音樂、宴歌、宗教音樂和長短調民歌四種類型。封建統治時期,錫盟地區一些王公在其府邸中,都收留一些樂手和歌手,為其宴慶等活動服務。在各旗的王府裡,都曾有過不少技藝高超的樂手和歌手。如特木丁、旺代、巴拉根、阿布甘希日布、哈紮布、紮木蘇、瑪西巴圖、薩仍格日勒、那·仁欽等。

                  1948年,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建立第一支革命文藝宣傳隊,吸收一批民間藝人參加。其後,錫盟地區的文藝工作者創作出一批歌唱家鄉、歌唱勞動和社會主義新生活的歌曲作品,如著名作曲家額爾登格的《錫林河》、《那布其瑪》、《象撒缰的駿馬在草原上飛奔》、《烏珠穆沁婦女》、《美麗的烏珠穆沁》廣為流傳,此外還有《剪羊毛》、《可愛的牛》、《獵人之歌》、《打更員的榮譽》、《擠奶姑娘》、《運鹽隊》、《老牧民的喜悅》、《小學的孩子們》、《戰馬》、《高日很郭勒》等優秀歌曲也深入千家萬戶。

                  八十年代以後,錫盟音樂、歌曲創作又出現新局面,許多音樂、歌曲不僅在全區、全國演出,有些節目還登上了國際藝術舞台,赴香港地區、東歐及蒙古人民共和國演出。這一期間的優秀歌曲有《駿馬贊》、《遼闊草原》、《吉祥的故鄉》、《葡萄山》、《牧馬姑娘》、《唱給故鄉的歌》、《星星布滿天空》、《牧民青年》、《母親湖》、《吸引愛的草原》、《母親的祝福》、《察哈爾故鄉》等。仁欽那木吉拉、朝格吉勒圖創作的歌曲《我的草原》、《母親》獲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胡日查、孟克、賽音斯欽及雲登等人在香港舉行的“中華民族演唱會”等各種比賽中也紛紛獲獎。

                  進入新千年以後,《搖籃曲》、《聖潔的祝福》等歌曲先後獲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2004年,在錫盟黨委宣傳部、盟文聯組織的“歌頌錫林郭勒主題歌曲”征集、創作活動中,湧現出了《錫林彩虹》、《錫林郭勒之歌》、《我的錫林郭勒》等一批好歌,寶音、那雪松、哈斯圖雅、衛平、李慧蘭、孫永斌等一批詞曲作者脫穎而出。

                  舞蹈

                  自古以來,草原就以歌舞之鄉而聞名遐迩。新中國成立後,植根于豐厚的藝術土壤之中的民族舞蹈,經過錫盟幾代舞蹈工作者的挖掘,不斷推陳出新。

                  五六十年代,錫盟第一代舞蹈編導高太創作并作曲的女群舞《擠奶員》,在第六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榮獲銅質獎章,《富饒的秋天》,獲全區彙演優秀創作獎。同一時期,還有《新年之嬉》、《嬉戲舞》等作品。

                  六十年代,哈斯額爾德尼創作的《草原民兵》獲全區創作獎,《交軍馬》、《不朽的戰士王傑》、《打草場上》、《烏珠穆沁青年》等一批新作相繼先後問世。

                  八十年代,随着錫盟舞蹈創作隊伍的壯大,新作不斷湧現。如錫盟第二代舞蹈編導沙克德爾創作的《盛開吧,薩日納》獲全區彙演優秀創作獎,男群舞《好比斯》獲全區比賽一等獎,同年獲全國比賽創作、表演兩個三等獎,《銘心教誨》、《歡騰的錫林郭勒》、《穿蒙古靴的青年》被自治區評為優秀作品,群舞《馬背兒女》代表蒙古族參加第三屆全國藝術節展演獲得成功;王托娅創作的《搗茶舞》獲全國比賽二等獎、全區一等獎,她創作的《接羔舞》、《搓彩鬃》獲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在全區比賽中獲優秀創作獎;長期工作在烏蘭牧騎第一線的吉木斯創作的《嫁》、《駿駝贊》、《金镯》、《金馬蹬》、《宴舞》等均獲全區專業比賽創作獎;這一時期也有《鋼托拉嘎》、《鷹》、《永恒的足迹》、《金嘎拉哈》、《神樹》、《泉水長流》、《喜送光榮匾》等作品問世,大大豐富了錫盟的文藝舞台。

                  九十年代,随着機制改革,錫盟文藝隊伍也相繼出現了個體藝校,個體演藝隊伍應運而生,并活躍在文化市場上。如錫盟民族藝校誕生之後走出國内外,該校創辦者達古拉創作的舞蹈《賽場風采》、《草原小銀珠》獲全區“五個一工程”獎,《牧歌》、《嬉戲的牧童》、《乃依吉》、《聖潔的祝福》等少兒舞蹈,在三屆全國“小荷風采”少兒舞蹈大賽中獲金、銀、銅獎,獲華北五省區舞蹈大賽一等獎,代表内蒙古出訪蒙古國慰問演出,參加了上海、天津國際少兒文化藝術節,赴香港、澳門參加回歸慶典的演出等,論文《蒙古族少兒舞蹈創作點滴》曾在全國少兒舞蹈創作研讨會上獲二等獎,論文《蒙古族舞蹈創作談》在全國蒙古舞理論研讨會上作典型發言;蒙根珠拉服飾表演團在2004年全區蒙古族服飾大賽上一舉奪魁,榮獲一等獎;由沙克德爾執筆創作的2000年、2002年兩屆全盟那達慕的大型廣場舞蹈——《騰飛的錫林郭勒》和《元都古韻》,受到盟委、行署表彰。

                  地方特産

                  烤全羊、手扒肉、血腸、羊背子、涮羊肉、炒米、鮮奶(蘇)、白油、黃油、奶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阿爾查、阿如勒)、奶渣(楚拉)、黃油渣(楚其給)、奶茶、酸奶、馬奶酒等。

                  烏珠穆沁羊肉

                  烏珠穆沁羊肉,内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特産,中國國家地理标志産品。

                  烏珠穆沁羊産于水草豐美的烏珠穆沁草原上,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選育,形成為蒙古羊的一個優良類群。它具有體格大,活重高,産肉多,脂尾重,生長發育快,成熟早,放牧抓膘能力強,耐粗放管理,抗災抗病力強,肉質鮮美、肥而不膩,無膻味,是中國寶貴的肉羊資源。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已授于“綠色食品”稱号,并已具備有機(天然)食品的條件。

                  2014年10月1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烏珠穆沁羊肉”實施地理标志産品保護。

                  察哈爾羊肉

                  察哈爾羊肉,内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特産,中國國家地理标志産品。

                  察哈爾羊肉具有“羔羊肉肉色鮮紅,脂肪呈乳白色,肌纖維細,有大理石花紋,熟肉口感細嫩,無膻味”的特點,是低脂肪高蛋白健康食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2016年07月0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察哈爾羊肉”實施地理标志産品保護。

                  風景名勝

                  錫林郭勒盟因地域遼闊和景點分布等因素,分中部、南部和北部三個旅遊區。

                  中部旅遊區

                  以錫林浩特市為中心,包括西烏珠穆沁旗、阿巴嘎旗、東烏珠穆沁旗和烏拉蓋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錫林浩特市是全盟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旅遊基礎服務設施完善,景區(點)可進入性強。該區域自然旅遊資源以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風光為主,是盟内草原保持最原始狀态的部分;人文旅遊資源以内蒙古四大廟宇之一的貝子廟和蒙元文化園為代表,蒙古族民俗風情保留較完整,亦是搏克健将的搖籃、民族服飾之都、蒙古長調之鄉和遊牧文化之源。

                  著名的旅遊觀光景區(點)有:錫林九曲度假村、平頂山奇觀、白音錫勒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灰騰錫勒天然植物園、紮格斯台淖爾(天然湖)、英純血馬場、北京知青所立的“第二故鄉”石、貝子廟、白音查幹敖包、烏珠穆沁遊牧部落、蒙古汗城、遊牧文化保護區、成吉思寶格都烏拉、蒙元文化園、烏裡雅斯太度假村和牧人之家等20餘處。

                  南部旅遊區

                  以正藍旗、多倫縣為核心,包括太仆寺旗、鑲黃旗和正鑲白旗在内,是距離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區,直線距離僅180公裡。該區旅遊基礎設施比較完善,景區(點)可進入性強。人文旅遊資源以蒙元文化、清代商業文化和察哈爾部落民俗風情為主。這裡蒙元文化底蘊深厚,淵源流長。金代的侍郎城遺址、元代的上都城遺址、清朝的皇家禦馬場和塞外商業古城多倫諾爾均在這片古老神奇的草原上。自然資源以典型草原和素有花園沙地之稱的渾善達克沙地景觀為主。

                  著名的旅遊觀光景區(點)有:元上都遺址、金蓮川草原、忽必烈夏宮、彙宗寺、南沙梁景區、山西會館、灤河源頭漂流、成吉思汗度假村、洪格爾高勒和汗海日罕山等20餘處。

                  北部旅遊區

                  以著名的邊境口岸城市二連浩特市為核心,包括蘇尼特左旗和蘇尼特右旗在内。二連浩特市是1992年國務院批準的全國13個沿邊對外開放城市之一,是我國通往歐亞大陸的最大陸路口岸,集商貿、旅遊、加工和陸港為一體的綜合性口岸城市。與二連浩特市隔界相望的是蒙古國對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城市——紮門烏德。該區旅遊基礎服務設施完善,景區(點)可進入性強。旅遊資源以邊境口岸、古人類遺迹和恐龍石盆地、蒙古國異國風情和半荒漠草原為依托。

                  著名的旅遊觀光區(點)有:恐龍博物館、國門與界碑、中蒙交易市場一條街、蒙古國紮門烏德一日遊、洪格爾岩畫群和寶德爾楚魯石林、玄石坡與立馬峰、賽漢塔拉旅遊娛樂園等。同時還可觀賞到難得一見的蘇尼特草原“金駝”,專供北京“東來順”的蘇尼特羊肉。境外旅遊還可領略蒙古國與俄羅斯的異域風情。

                  名稱

                  介紹

                  二連浩特國門

                  舊國門始建于1984年,中蒙邊界設有357号雙立界碑。2003年,357号界碑完成使命成為曆史遺迹。815号大型花崗岩雙立同号界碑于2003年08月15日替代了原357号混凝土界碑。新國門于2003年破土動工,2005年投入使用。新國門橫跨鐵路雙軌,跨度39m,高22.5m,長70.39m。

                  二連浩特界碑

                  界碑是二連浩特重要的旅遊景點。

                  二連浩特恐龍地質公園

                  二連浩特恐龍遺址公園通過内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的評審,正式成為自治區級地質公園。二連浩特恐龍遺址公園位于市區東北9㎞處的額仁諾爾鹽池一帶,是内蒙古最早載入國際古生物史冊的恐龍化石産地。

                  伊林驿站博物館

                  伊林驿站遺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區二連市區東北9公裡處,占地約1600平方米,是張家口—二連—庫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古“茶葉之路”上的一個重要遺存。伊林驿站設于清嘉慶25年(公元1820年)。“伊林”為蒙語,漢語意為“紀元、初始”。二連市伊林驿站博物館正是對此遺址的複原建設。

                  著名景點

                  著名人物

                  明安圖:明安圖(1692—1765),出生于察哈爾草原正鑲白旗,是清代蒙古族著名的數學家、天文曆法學家和測繪學家。在康熙年間參加《禦定律曆淵源》、《日躔月離表》、《禦定儀象考成》、《禦定曆象考成後編》等天文曆法重要著作的編修,成為清朝全國數學界、天文編撰界的台柱。他還主持進行中國第一幅“全國大地圖”《乾隆内府輿圖》的測繪。用30多年精力從事圓周率(3.14)的研究,寫出數學巨著《割圓密率捷法》,全書共四卷,都留傳了下來。明安圖留給内蒙古草原的是保留在呼和浩特市五塔寺後照壁上繪制的石刻天文圖,這是世界上現存的用蒙古文标注的天文圖。

                  代古師·阿格旺旦皮勒:代古師·阿格旺旦皮勒(1700—1780),阿巴哈納爾左翼旗華努德東蘇木(今阿巴嘎旗吉爾嘎郎圖蘇木)人,代喇嘛廟(在今阿巴嘎旗吉爾嘎郎圖蘇木烏力吉圖嘎查境内)第二世活佛。阿格旺旦皮勒精通藏、蒙、梵文,享有“達爾汗席力圖古錫”榮譽稱号。公元1741年,他參與編撰《藏蒙标準分類辭典》,一年完成,為準确地把藏文《丹珠爾》(《續番藏經》)翻譯為蒙文打下基礎。公元1742—1749年,他同9位大翻譯家一起翻譯審定《丹珠爾》。公元1770年,他将藏文中篇小說《薩仁呼和傳》翻譯成蒙文(被蒙古著名作家策·達木丁蘇榮選入《蒙古古代文學一百篇》中)。後翻譯出版《彌勒頌》後5篇、《章嘉呼圖克圖傳》、《達賴喇嘛傳》等,編撰有《阿格旺旦皮勒言語》。他還有不少詩篇流傳下來。

                  嘎莫拉:又名杜嘎爾蘇榮(1871—1932),著名草原詩人。錫盟烏珠穆沁左旗人。幼年愛私塾教育,曆任旗府筆帖式、蘇木章京(佐領)、梅倫、管旗章京。主要詩作有《祭旗》、《頌軍》、《節日的摔跤手》、《在兵荒馬亂的日子裡》等,以手抄本《錫林郭勒草原》廣為流傳。

                  都榮紮那:公元1850年出生于烏珠穆沁右翼旗布力彥台的東日布家,幼名叫都榮德力格爾。從青年時代起,他就在遠近的那達慕上多次奪冠。因為體力超群,家鄉的父老便稱其為“紮那”,蒙古語意為“象”,故此稱謂“都榮紮那”。

                  納·賽音朝克圖:納·賽音朝克圖(1914—1973),原名賽春阿,蒙古族,察哈爾正藍旗二蘇木(今正藍旗紮格斯台蘇木希日圖嘎查)人。詩人、作家、翻譯家,中國蒙古族新文學奠基人之一。曆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内蒙古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内蒙古分會主席、《詩刊》編委、全國政協第四屆委員等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