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

金山寺

中國5A級旅遊景區
金山寺原名澤心寺,亦稱龍遊寺,位于江蘇省鎮江市西北的金山。高四十四米,周五百二十米,距市中心三公裡。古代金山是屹立于長江中流的一個島嶼,“萬川東注,一島中立”,與瓜洲、西津渡成犄角之勢,為南北來往要道,久以“卒然天立鎮中流,雄跨東南二百州”而聞名,被稱為“江心一朵芙蓉”。直至清代道光年間,才開始與南岸陸地相連,于是“騎驢上金山”曾盛行一時。建于東晉,是中國佛教誦經設齋、禮佛拜忏和追薦亡靈的水陸法會的發源地。金山寺寺門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栉比,亭台相連,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閣、妙高台、楞伽台、慈壽塔等景觀。遍山布滿金碧輝煌的建築,以緻令人無法窺視山的原貌,因而有“金山寺裹山”之說。家喻戶曉的“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神話故事即緣于此。金山形勝天然,風景幽絕,自古為我國優美遊覽勝地之一。[1]
    中文名:金山寺 外文名:zhenjiangjinshansi 地理位置:鎮江市潤州區金山路62号金山上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08:00-16:00 門票價格:旺季:65.00元 淡季:50.00元 占地面積: 著名景點:金山寺、萬佛堂 地址:江蘇省鎮江市

景點介紹

雄踞于鎮江市區西北。原為揚子江中一個島嶼,由于"大江曲流",至清光緒末年(1903年)左右與陸地連成一片。金山景點甚多,充滿曆史傳說與神話故事,古人贊為"江南名勝之最"。金山因有金山寺而名聞遐迩。金山寺建于東晉,至今已有1600多年曆史。原名澤心寺,亦稱龍遊寺。清康熙帝曾親筆題寫"江天禅寺",但自唐以來,人們皆稱金山寺,是中國佛教誦經設齋、禮佛拜忏和追薦亡靈的水陸法會的發源地。金山寺寺門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栉比,亭台相連,遍山布滿金碧輝煌的建築,以緻令人無法窺視山的原貌,因而有"金山寺裹山"之說。

進入山門是天王殿,這是一座單檐歇山的宮殿式建築,當中供着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兩側是四大天王,亦稱四大金剛。天王殿後是重檐歇山巍峨壯觀的大雄寶殿。大殿正中是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3 尊金身佛像,西壁是十八羅漢,左右閣樓上坐着56天尊。3尊大佛的背面塑有海島。海島的上下四周,分布着大小不一,形态各異的善财童子參拜53位菩薩的塑像。大殿兩側的廂房,是方丈室和接待施主之處.從大殿後側登山進入夕照閣,閣内保存着7 塊乾隆禦碑,由夕照閣上行至觀音閣,内有四寶室,陳列着金山的鎮山四寶——周鼎、銅鼓、玉帶和金山圖。

觀音閣南與妙高台、楞伽台,北與慈壽塔、法海洞椽接棟連,碧映丹輝。由楞伽台循級北登,可至金山的頂峰留雲亭,亭内有康熙帝禦筆"江天一覽"石碑,故此亭亦稱江天一覽亭。留雲亭西北,有紀念南宋民族英雄嶽飛的七峰亭,在此亭之北的金鳌山下有一個古仙人洞,這是道教的遺迹。由觀音閣往北,可登慈壽塔,此塔初建于齊梁,距今已1400餘年。金山過去曾有雙塔,已廢,現存此塔系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重建。塔身為木結構,七級,有梯可上下,每層均圍以走廊和護欄。 n從慈壽塔往北至法海洞,這是金山寺開山祖師裴頭陀--法海禅師的苦修之處,洞中供有法海塑像。在法海洞北、玉帶橋旁有一白龍洞,根據神話傳說,洞中塑有白娘娘和小青的石像.沿白龍洞向右上行不遠至朝陽洞,此洞又名日照岩。洞頂的懸岩上镌有"日照岩"三字。每當日出之際,這一帶石壁迎着朝陽金光四射,水天盡赤,蔚為奇觀,是金山觀日出的最佳去處。岩壁上所刻"朝陽洞"三個大字系明代滕谧所書。

自由和幸福,是人們熱烈的追求,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神奇的傳說總是牽動人們的思緒,人們多同情許仙白娘子,怪法海多事。不過考察起來,金山與蛇的确有些淵源:金山寺開山祖師唐靈坦和尚初到此時一片荒蕪,隻得在山後的石洞坐禅。傳說那洞裡有一條白龍常吐毒氣,人觸之即死,但靈坦一到就借佛力将其收伏。這洞就是現在的白龍洞,内有一條石縫深不可測。第二代祖師唐釋法海(裴頭陀)到金山修行時也是寺破屋塌,剛到半山懸崖的石洞參撣,忽然腦後刮來腥風臭雨,隻見一條桶粗的大蟒盤在那裡盯着法海,法海仍打坐不動,後來大蟒遊入長江。消息傳開,來金山的人也多起來了,而那洞就叫法海洞。相傳,法海有一天在江邊挖土,竟然挖到了一批黃金,就将黃金獻于皇帝。敕命将黃金返回作修複寺宇之用,并賜名金山寺,由法海住持。

還有一個更早的與蛇有關的故事。南梁武帝一天夜裡夢見剛死不久的寵妃郗氏變成了一條毒蛇,向他哀求說:“我在世時心太毒,死後變為毒蛇,請為我做佛事超度衆生,讓我安心。”次曰上朝,梁武帝正在要大臣們為他釋夢,一條大蛇遊進殿來,梁武帝見是夢裡所見的蛇,就說:“你若是郗氏變的,就開囗說話吧。”那蛇就複述了昨晚的話。後來,梁武帝召見澤心寺住持寶志商量,寶志又約請九位高僧,在全山覽閱藏經三年,編成《水陸儀軌》,接着梁武帝親赴金山參加水陸大法會,這是當時佛教最大的盛典,亦為後世水陸法會之濫觞。

曆史

金山寺為禅宗之正宗,中國所有的寺廟山門都是坐南朝北,唯有鎮江的金山寺朝西,朝向西方極樂世界。金山寺廟依山而造,殿宇廳堂幢幢相銜,亭台樓閣層層相接。慈壽塔聳立于金山之巅,拔地而起,突兀雲天。從山麓到山頂,一層層殿閣,一座座樓台,将金山密集地包裹起來,山與寺渾然一體。整個金山仿佛就是一座宏偉壯麗的寺廟,構成一組橼摩棟接、丹輝碧映的古建築群,形成了一種金碧輝煌“寺裹山”奇特風格。北京萬壽山的佛香閣、承德避暑山莊“天宇鹹暢”的金山亭、揚州瘦西湖中的小金山等,都汲取了金山寺的建築特色。

金山寺,始建于東晉時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曆史。原名澤心寺。南朝時始稱金山寺。清康熙皇帝随太後來金山觀光祈禱時親筆題寫“江天禅寺”。金山寺規模宏大,全盛時期有和尚三千多人,參禅的僧侶達數萬人。在佛教禅寺廟中有着卓著的地位,是中國有名的古刹。清代與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為中國的四大名寺。

我國的寺廟布局,大多是在中軸線上前後排列着天王殿,大雄寶殿,方丈室和藏經樓等。而金山寺的建築則具有獨特的風格,寺廟依山而造,殿宇廳堂,幢幢相銜,亭台樓閣,層層相接。從山麓到山頂,一層層殿閣,一座座樓台,将金山密密地包裹起來,山與寺渾然一體,構成一組椽摩棟接,丹輝碧映的古建築群,形成一種“寺裹山”的奇特風貌。這種奇異的建築,集中體現了唐,宋,元,清各朝建築的藝術精華和主要特征。為此,北京萬壽山的“佛香閣”,承德避暑山莊“天宇鹹暢”的金山亭,揚州瘦西湖中的小金山等,都吸取了金山寺的建築特點。

我國寺廟的山門一般是朝南的,而金山寺的山門卻是朝西的。據“神話”傳說,金山寺的大門原是朝南的,因為朝着南天門,得罪了玉皇大帝,使金山門口經常轟轟作響,屢遭火焚,以後就将山門改朝西開。其實這是因為金山原聳立于江心,大江由西向東奔流,遊人在寺門眺望,才能充分地體現觀賞到“大江東去,群山西來”的壯麗景色。這與曆史水文地理有關,同時也反映了我國古代建築師别具匠心的精美設計藝術。    

傳說

水漫金山

又名《降香水鬥》。見《雷峰塔》傳奇及《義妖傳》彈詞。弋腔有《興波》,昆腔、高腔均有《水鬥》,湘劇、漢劇、川劇、徽劇、滇劇、豫劇、越劇、粵劇、評劇、河北梆子、秦腔、清平劇均有此劇目。

在一般人心中之所以知道金山寺是因為民間傳說《白蛇傳》。說是有一條白蛇修煉成人,即美麗善良的白娘子,嫁給青年許仙,日子過得很甜美。金山寺法海和尚知道了這事,就遊說許仙出家,并把許仙诓藏寺中。白娘子來尋夫與法海打鬥起來。白娘子施法術,霎時大水滾滾,蝦兵蟹将成群一齊漫上金山去。法海慌忙以袈裟化為長堤攔水,水漲堤也長。白娘子不能獲勝,隻得與侍女青蛇收兵回去修煉,等待報仇機會。後許仙逃出寺來,法海又使法術将白娘子鎮在西湖雷峰塔下。再後來,青蛇擊倒雷峰塔,與白娘子一道打得法海躲進螃蟹腹中。白娘子與許仙又恩愛地生活在一起。

自由和幸福,是人們熱烈的追求,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神奇的傳說總是牽動人們的思緒,人們多同情許仙白娘子,怪法海多事。不過考察起來,金山與蛇的确有些淵源:金山寺開山祖師唐靈坦和水漫金山寺尚初到此時一片荒蕪,隻得在山後的石洞坐禅。傳說那洞裡有一條白龍常吐毒氣,人觸之即死,但靈坦一到就借佛力将其收伏。這洞就是現在的白龍洞,内有一條石縫深不可測。第二代祖師唐釋法海(裴頭陀)到金山修行時也是寺破屋塌,剛到半山懸崖的石洞參撣,忽然腦後刮來腥風臭雨,隻見一條桶粗的大蟒盤在那裡盯着法海,法海仍打坐不動,後來大蟒遊入長江。消息傳開,來金山的人也多起來了,而那洞就叫法海洞。相傳,法海有一天在江邊挖土,竟然挖到了一批黃金,就将黃金獻于皇帝。敕命将黃金返回作修複寺宇之用,并賜名金山寺,由法海住持。

還有一個更早的與蛇有關的故事。南梁武帝一天夜裡夢見剛死不久的寵妃郗氏變成了一條毒蛇,向他哀求說:“我在世時心太毒,死後變為毒蛇,請為我做佛事超度衆生,讓我安心。”次曰上朝,梁武帝正在要大臣們為他釋夢,一條大蛇遊進殿來,梁武帝見是夢裡所見的蛇,就說:“你若是郗氏變的,就開囗說話吧。”那蛇就複述了昨晚的話。後來,梁武帝召見澤心寺住持寶志商量,寶志又約請九位高僧,在全山覽閱藏經三年,編成《水陸儀軌》,接着梁武帝親赴金山參加水陸大法會,這是當時佛教最大的盛典,亦為後世水陸法會之濫觞。

《西遊記》中提到的金山寺

西遊記中唐僧剛滿月就被抛棄,小唐僧在木闆上,順水流下,一直流到金山寺腳下停住。那金山寺長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無生妙訣。正當打坐參禅,忽然聽到小孩啼哭的聲音,一時心動,急到江邊觀看,隻見涯邊一片木闆上,睡着一個嬰兒,長老慌忙救起。見了懷中血書,方知來曆。取個乳名,叫做江流,托人撫養。血書緊緊收藏。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江流年長一十八歲。長老就叫他削發修行,取法名為玄奘,摩頂受戒,堅心修道。

唐僧是在金山寺長大的,受了法明大師的指點,在加上自己的努力學習,終成正果。

環境

鎮江金山寺依山而建,從山腳到山頂,金碧輝煌的寺院建築群,殿宇樓堂幢幢相銜,階梯成疊,長廊蜿蜒,台閣相接,形成樓外有閣、樓上有樓、閣中有亭的精巧建築。寺内所有殿堂樓閣皆散布其上,主要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迦蘭殿、祖師殿、畫藏樓、鎮江樓、觀瀾堂、永安堂、海嶽樓、大雄寶殿、藏經樓等。最引人注目的是立于見山之巅高聳入雲的慈壽塔。

鎮江金山寺和尚保存有許多珍貴文物。其中周朝銅鼎、諸葛亮戰鼓、文徵明《金山圖》、蘇東坡玉帶,合稱為“金山四寶”。

金山雄峙在江蘇鎮江市區西北的長江南岸,山勢巍峨,風景優美,有“江南諸勝之最”的美譽。江蘇鎮江江是長江中下遊的曆史文化名城,旅遊名勝古迹甚多,自然景色秀麗,特别是金山、焦山與寶華山,被稱為鎮江三大佛教名山,各呈風姿,争奇鬥秀,馳名中外,在佛教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旅遊者前來參觀浏覽。

上一篇:康耐視

下一篇:中國太保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