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

春秋晚期青銅器
越王勾踐劍(簡稱:越王劍、勾踐劍)是中國春秋晚期的越國青銅器。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縣望山1号楚墓出土,專家通過對劍身八個鳥篆銘文的解讀,證明此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
    中文名:越王勾踐劍 類别:青銅器 别名:Sword of Goujian 現狀:現藏武漢湖北省博物館 出土地:1965年湖北省江陵縣望山一号墓 建造時期:出土地1965年湖北省江陵縣望山一号墓

文物曆史

公元前494年,吳國和越國的軍隊進行了一場生死搏殺,越軍大敗。在獻上了絕世美女西施後,越國的國王勾踐成了吳王夫差的馬夫。卧薪嘗膽、忍辱負重二十年後,勾踐回到越國,他任用賢臣,發展生産,東山再起。用了9年時間滅掉了吳國,并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名霸王。“鸠淺”就是這位卧薪嘗膽的越王勾踐的名字。而這把劍就是這位春秋霸主的王者之劍。

196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一座楚國的墓葬中,出土了600多件器物,其中就有這柄銅劍。

越王勾踐寶劍出土在湖北江陵楚國貴族墓,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是嫁妝說,勾踐曾把女兒嫁給楚昭王為姬,因此,這柄寶劍很可能作為嫁女時的禮品到了楚國,後來,楚王又把它賜給了某一個貴族,于是成了這位楚國貴族的随葬品。另一種意見是戰利品,即公元前309年至前306年間,楚國出兵越國時楚軍繳獲了此劍,帶回了楚國,最終成了随葬品。

文物特征

越王勾踐劍,屬青銅劍,制作精美。劍長55.7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4.6厘米,劍首外翻卷成圓箍形,内鑄有間隔隻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劍身上布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劍格正面鑲有藍色玻璃,背面鑲有綠松石。劍身修長,有中脊,兩從刃鋒利,前鋒曲弧内凹。莖上兩道凸箍,圓首飾同心圓紋。

文物銘文

其劍身刻有鳥蟲書銘文“钺王鸠淺”和“自乍用鐱”。即: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學者郭沫若贊同考古現場專家方壯猷的意見,認為這兩個字是”邵滑“,是楚國派到越國的”越奸“,最後被封為越王。而古文字專家唐蘭認為,這兩個字是”鸠淺“,是”勾踐“的通假字。後者得到了其他專家的認同。

文物事件

春秋越王勾踐劍在1994年8月24日新加坡舉辦的“戰國楚文物展”中展出時被人為損壞。由于新加坡方工作人員操作不慎,使一塊有機玻璃柄闆卡在了劍刃上。劍拆下後,中國工作人員發現劍刃部有一道長0.7厘米、寬0.1厘米的新傷痕。中國國家文物局的專家對劍受損情況作出的正式結論是“輕微損傷”。

文物價值

春秋末期,吳越地區鑄劍的水平遠遠超過中原諸國。其中春秋越王勾踐劍體現了當時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

春秋越王勾踐劍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越王勾踐衆多劍中的“自用”劍。上海市博物館的譚德睿在通過3000倍的放大顯微鏡的觀察後,從百分之一毫米厚度的金屬表層發現了化學處理痕迹 。據質子射線熒光分析對春秋越王勾踐劍的成分和表面裝飾進行分析的結果,證明春秋越王勾踐劍主要用錫青銅鑄成,含有少量的鋁和微量的鎳,灰黑色的菱形花紋及黑色的劍柄、劍格都含有硫。春秋越王勾踐劍為青銅武器中的珍品,對研究越國曆史和了解中國古代青銅鑄造工藝和文字有重要價值。

保護措施

春秋越王勾踐劍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

2019年03月20日,春秋越王勾踐劍被列為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

鑄造過程

“越王劍”是越王勾踐請鑄劍名師經曆數年精心鑄造出來的。據《吳越春秋》和《越絕書》記載,越王勾踐曾特請龍泉寶劍鑄劍師歐冶子鑄造了五把名貴的寶劍。其劍名分别為湛廬、純鈞、勝邪、魚腸、巨阙,都是削鐵如泥的稀世寶劍。據稱,後來越被吳打敗,勾踐曾把湛廬、勝邪、魚腸三劍獻給吳王阖闾求和,但因吳王無道,其中湛廬寶劍“自行而去”,到了楚國。為此,吳楚之間還曾大動幹戈,爆發過一場戰争。

制作工藝

我國古代的青銅器,主要為銅與錫的兩元合金,成書于戰國時期的《周禮•考工記》中就有“四分其金(銅),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的記載。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合金組成中,銅與錫的含量依制作的年代、地點、原料來源、工藝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說來,銅的含量在70%-80%或稍高、錫的含量在10%-20%左右,此外,合金中常常還含有鉛、鐵等其它成分。越王勾踐劍的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為16%-17%,另外還有少量的鉛和鐵,可能是原料中含的雜質。

文物展覽

1973年6月,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一周年,經過周恩來總理特批,春秋越王勾踐劍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覽》中展出 。

1984年12月,為迎接香港回歸,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同赴香港《江陵出土越王勾踐劍與吳王夫差矛展覽》展出 。

1999年4月15日,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大慶前夕,越王勾踐劍運抵首都北京作短期展出。

2010年11月20日,春秋越王勾踐劍在台北的台灣博物館展出。

2014年7月3日,春秋越王勾踐劍在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湖北省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江漢湯湯——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上展出。

2017年6月28日,春秋越王勾踐劍在蘇州市博物館對外展出,同蘇州市博物館館藏的吳王夫差劍首次進行“雙劍合璧”展出 。

2019年6月6日,浙江省博物館年度大展“越王時代——吳越楚文物精粹”,展出久負盛名的越王勾踐劍。

評價

“以劍首為例,上面刻有11圈同心圓,最窄的同心圓之間還不到1毫米,制作技藝高超。”譚德睿說,更難得的是每個同心圓上均刻有繩子一樣的花紋,這是連現代的數控機床都無法輕易做到的。此外,劍脊上的直線必須垂直于劍心,兩邊的劍刃也得厚薄均勻,以及細緻的菱形紋飾的制作等,所謂“十年磨一劍”并非虛言。此外,課題還将對劍架、劍鞘、劍繩等相關物件的同步複原進行讨論。

文物争議

春秋越王勾踐劍起初被認定為墓主人的劍,但劍身上的八個鳥篆銘文的其中六個字“越王自作用劍”被考古學家當場認出,中間兩個代表越王名字的篆字卻沒能認出。方壯猷将劍上的文字拓片郵寄給中國的甲骨文、金文研究的專家們,其中郭沫若認為這兩字是“邵滑”,但不肯定,而金文研究專家唐蘭卻認為這兩個字是“鸠淺(勾踐)”。

春秋越王勾踐劍出土在湖北江陵楚國貴族墓中,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是嫁妝說,勾踐曾把女兒嫁給楚昭王為姬,因此,這柄寶劍很可能作為嫁女時的禮品到了楚國,後來楚王又把它賜給了某一個貴族,于是成了這位楚國貴族的随葬品。另一種意見是戰利品,即前309年至前306年間,楚國出兵越國時楚軍繳獲了此劍,帶回了楚國,最終成了随葬品 。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