讵

漢語漢字
讵(讵)jù形聲。字從言從巨,巨亦聲。“巨”意為“包羅萬象”,引申為“一切情況”、“任何情況”。“言”與“巨”聯合起來表示“預言任何情況”、“談論任何事物”。本義:預言任何情況或談論任何事物。說明:本字用為表示反問的副詞,表示超出預言範圍或談論範圍的情況。
    中文名:讵 外文名: 别名: 拼音:jù 解釋:豈,怎 部首:讠 鄭碼:SHX 倉颉:IVSS

基本字義

讵(詎jù)

〈副〉

(1)豈,難道——用于表示反問。如:讵料(哪能料想到;不料);讵意(同“讵料”);讵可(豈可);讵能(豈能);讵敢(豈敢)

(2)無;非;不。如:讵幾(無多)

(3)曾。

爾祭讵幾時,朔望忽複盡。——晉·潘嶽《悼亡詩》

(4)不料,哪知[unexpectedly]。如:讵奈(叵奈;無奈)

康熙字典

《唐韻》其呂切。

《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音巨。

《說文讵》,猶豈也。

《莊子·大宗師》庸讵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

《後漢·光武紀》天下讵可知而閉長者乎。

《宋書·沈約自序》若馳一介,四方讵不響應。

《玉篇》止也,至也,格也。又通作巨。《前漢·高帝紀》沛公不先破關中兵,公巨能入乎。

《師古注》巨,讀曰讵,猶豈也。又《廣韻》《集韻》《韻會》其據切,巨去聲。義同。

《字林》未知詞也。《正字通》《讀書通》讵通作渠、钜、遽,非。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