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美文

經典美文

1921年周作人引入的文體
美文,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概念。周作人最早從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于1921年發表《美文》,提倡“記述的”、“藝術的”叙事抒情散文,“給新文學開辟出一塊新土地”。[1]
    中文名:經典美文 外文名:Classic text 适用領域: 所屬學科: 英文名:belles-lettres 引入者:周作人 性質:散文的一種 文體:獨立文體

介紹

廣義的美文是指不帶實用目的專供直覺欣賞的作品,帶有實用目的之寫作,例如新聞、公文、論述等可統稱為雜文。美文重感性,長于抒情;雜文重知性,長于達意。不過兩者并非截然可分,因為雜文寫好了,可以當美文來欣賞,而美文也往往為實用目的而寫作。

随着網絡文化的發展,美文的概念已經不限定于某種文體,或某類内容。網絡文化是一種開放、自由的文化,給美文的概念也賦予了更多的開放自由的元素,好散文是美文,好詩歌是美文,好小說是美文,好論文是美文,一條寫得好的手機短信,或一段能讓人會心而笑的笑話也是美文,用通俗的講法,寫的好的文章,就是美文。在網絡時代的發展中,網絡時代的美文指的也就是寫的好的文章。

美文血迹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年近六旬的張老漢靠賣草藥養家糊口,兒子正在上大學,一年幾千元的學費對張老漢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張老漢不得不起早貪黑的挖草藥,盡管如此,藥販子依然将藥價一壓再壓。就在前一天,張老漢挖草藥時不小心劃破了手指,鮮血順着指縫流向小臂,洇染了藥販子遞來的一張紙币。

這是一張十元紙币,張老漢小心地将它用絹布包起來裝進了貼身口袋,張老漢剛回到家,兒子的手機響了,兒子的同學邀兒子去上網,張老漢早已習慣了這種方式,大概兒子也已習慣了。

張老漢一張張地将錢遞給兒子,當遞到那張洇染了血迹的紙币時,張老漢分明看到兒子眼睛裡折射出的厭惡。但兒子還是接了,誰會和錢過不去呢?盡管它很髒。

張老漢一夜未眠,第二天像是做出了一件重大決定似的,披了一件平常極少穿的衣服,戴了一頂草帽,喝了一碗酒吃了兩碗紅薯後,蹒跚着向縣城裡去了。

兒子在縣城的網吧玩了一個通宵,第二天準備和同學一起去跳舞,當兒子和同學經過縣城最繁華的地段時,兒子看到一個似曾相識的人跪在地上,兒子不願多想,随手将那張洇染了血迹的紙币扔向了跪在地上的人。

“有錢人出手就是闊綽!”

“人家老爸做草藥生意,有的是錢币!”

“我有你那樣的老爸也不枉此生了!”聽着同學的贊賞和吹捧,兒子的心醉了。

但跪在地上的人,心卻碎了。

傍晚兒子回到家,他卻在桌上看到了一小堆錢:零錢和硬币居多,但有一張洇着血迹的紙币十分搶眼,是十元的。

兒子稍愣片刻,“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美文斷箭

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仗。父親已做了将軍,兒子還是個馬前卒。又一陣号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莊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親鄭重地對兒子說:“這是家傳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

那是一個極為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鑲着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看出是用上等孔雀羽毛制作。

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杆、箭頭的模樣,耳旁仿佛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

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光收兵的号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欲望驅趕着他呼地一聲拔出寶箭。驟然間他驚呆了——箭囊裡裝着的是一支折斷的箭。

我一直挎着支斷箭打仗呢!兒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頃刻之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間意志坍塌了。結果兒子慘死于亂軍之中。

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支斷箭,沉重地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将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