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主義理論

行為主義理論

心理學術語
行為主義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隻應該研究行為,把行為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在研究方法上,行為主義主張采用客觀的實驗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1]
    中文名:行為主義理論 外文名: 定義: 創建者:美國心理學家華生 基礎: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學說 内容:摒棄主觀的東西

早期

1913—1930年是早期行為主義時期,由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在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學說的基礎上創立的,他主張心理學應該屏棄意識、意象等太多主觀的東西,隻研究所觀察到的并能客觀地加以測量的刺激和反應。

毋須理會其中的中間環節,華生稱之為“黑箱作業行為還是病态的行為都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也可以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認為查明了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系,就能根據刺激預知反應,或根據反應推斷刺激,達到預測并控制動物和人的行為的目的。他認為,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适應環境刺激的各種軀體反應的組合,有的表現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裡人和動物沒什麼差異,都遵循同樣的規律。

後期

1930年起出現了新行為主義理論,以托爾曼為代表的新行為主義者修正了華生的極端觀點。他們指出在個體所受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存在着中間變量,這個中間變量是指個體當時的生理和心理狀态,它們是行為的實際決定因子,它們包括需求變量和認知變量。需求變量本質上就是動機,它們包括性,饑餓以及面臨危險時對安全的要求。認知變量就是能力,它們包括對象知覺、運動技能等等。

在新行為主義中另有一種激進的行為主義分支,它以斯金納為代表,斯金納在巴甫裝一特殊裝置,壓一次杠杆就會出現食物,他将一隻餓鼠放入箱内,它會在裡面亂跑亂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壓杠杆就得到食物,此後老鼠壓杠杆的頻率越來越多,即學會了通過壓杠杆來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納将其命名為操作性條件反射或工具性條件作用,食物即是強化物,運用強化物來增加某種反應(即行為)頻率的過程叫做強化。斯金納認為強化訓練是解釋機體學習過程的主要機制。

近期

代表理論:班圖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觀察學習理論)  

羅推爾的社會行為學習理論

米契爾的認知社會學習理論

共同特點:既堅持行為主義的研究精神又吸收了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

具體表現(特點):

1、大膽地使用以往被傳統行為主義所摒棄和拒絕的心理學概念,探索認知、思維、意象在行為調節中的作用;

2、強調行為和認知的結合。既可以通過人的思維、信念和期待等認知過程預測人類的行為,也可以通過改變人的認知來改變人類的行為,通過行為的改變也可改變人的信念、期待等認知過程;

3、強調自我調節的作用。傳統的行為主義強調外在強化對行為的影響,忽視了“自我”在行為調節中的作用。新的新行為主義者認為,如果行為僅僅由外部的獎勵或懲罰所決定,人就會像風向标一樣,不斷地改變方向,以适應作用于他們的各種短暫的影響;

4、強調心理過程的積極與主動性。新的新行為主義者強調要把行為主義同建構論結合起來,重視以往經由學習而獲得的認知規則在對環境信息作出反應過程中的作用;

5、堅持客觀主義的态度。

上一篇:艾賓浩斯記憶法

下一篇:三角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