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

眷村

國民黨軍及其眷屬所興建的房舍
眷村在台灣,通常是指1949年起至1960年代,于國共内戰失利的國民政府,為了安排被迫自中國大陸各省遷徙至台灣的國民黨軍及其眷屬所興建的房舍。[1]六十年後這裡已凋零,但它孕育的人才和影響力,意外地成為台灣軟實力的亮點。眷村走出了大量名人,成為當今台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廣義而言,眷村也包含榮民與眷屬自行興建的大範圍違建,例如寶藏岩等的所謂「另類眷村」。中國大陸各省的中華民國國軍及其眷屬,因國共内戰失利而随中華民國政府遷徙至台灣後,政府機關為其興建或者配置的村落。不過,有部份人廣義認定眷村也包含榮民與眷屬自行興建的大範圍違建。 此外,駐台美軍軍官、士官及其家屬在台的宿舍,亦被稱為“眷村”。例如台中市美村路,街名便來自“美軍眷村”的簡稱。
    中文名:眷村 外文名: 别名: 面積:2000公頃

分布

經改建與其它自購整建後,國軍列管眷村數量多有增減,以2001年數據顯示全台灣公有眷村共有530座,為:

基隆市:4

台北市:52

新北市:44

桃園縣:68

新竹市:37

新竹縣:3

苗栗縣:6

台中市:80

彰化縣:8

南投縣:3

雲林縣:6

嘉義縣:24

台南市:44

高雄市:87

屏東縣:27

宜蘭縣:13

花蓮縣:11

台東縣:6

澎湖縣:7

名人

綜述

很多台灣以外的華人,甚至是台灣本地老百姓,也不會曉得眷村子弟在台灣軟實力的版圖上,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除了王偉忠和賴聲川,台灣演藝界、媒體和文化界,以及政壇,眷村子弟占領非常高的比例。從鄧麗君、蔡琴、姚蘇蓉、林青霞、王祖賢,到侯德健、楊德昌,從南方朔到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張大春,從朱立倫、胡志強、蘇起到宋楚瑜、馬永成、段宜康等,都是來自被稱為“竹籬笆”的眷村。但就是在這個被視為“小中國”的世界裡,孕育了台灣的軟實力。

電影

李安

侯孝賢

楊德昌(已故)

李祐甯

林青霞

張艾嘉

胡慧中

胡茵夢

王祖賢

庹宗華

梁修身

邵曉鈴

歌唱

鄧麗君(已故)

張雨生(已故)

梁弘志(已故)

白嘉莉

侯德建

百合二重唱

任賢齊

歐陽菲菲

蔡琴

高淩風(已故)

應蔚民(夾子電動大樂團主唱)

電視

焦恩俊

王偉忠

徐乃麟

郭子幹

九孔

何戎

陳建州

阮經天

邰智源

庹宗康

孫鵬

屈中恒

李立群

劉德凱

唐從聖

高淩風(已故)

周渝民

阮經天

鳳小嶽

報紙、雜志、出版

高希均

王健壯

金惟純

藝文

趙甯(已故)

張曉風

愛亞

龍應台

朱天心

朱天文

蘇偉貞

袁瓊瓊

張大春

孫玮芒

張啟強

蔡詩萍

苦苓

馮翊綱

政治

宋楚瑜

胡志強

章孝嚴

章孝慈(已故)

孫大千

朱立倫

馬永成

丁守中

郝龍斌

朱鳳芝

林正傑

歐陽龍

商界社會人士

鄒開蓮

陳啟禮(已故)

董桂森(已故)

雷倩

郭台銘

張京育

張世傑(古董張)

劉莉莉

相關作品及說明

介紹

80年代,眷村開始面臨改建拆除的情況,使得許多是眷村第二代出生的文藝界人士,抱持着辭鄉的心情開始了眷村作品的創作。

2005年外省台灣人協會正式成立,緻力于台灣外省人及眷村的文化保存工作。

文學

1975年,聯合報副刊與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分别刊載的兩篇短篇小說開始了眷村文學,分别是朱天心描述眷村青梅竹馬的《長幹行》與孫玮芒描寫老兵與小孩保衛眷村老榕樹的《斫》。

1978年,孫玮芒《回首故園,眷村生活素描》,開始描寫作者自身的眷村生活。

1981年,朱天心《未了》獲得聯合報中篇小說獎,使眷村文學成為受文壇矚目的類型。

1987年,希代公司出版《我從眷村來》,為首部收集各家書寫眷村的散文文集。

1990年,蘇偉貞的長篇小說《離開同方》,以虛構的眷村“同方新村”為主要場景,寫眷村兩代的故事。

1995年,孫玮芒的長篇小說《卡門在台灣》,叙述從軍退伍的眷村子弟炒股、婚外戀、殺人的故事。

1997年,張啟強的短篇小說集《消失的□□──張啟疆的眷村小說》,寫眷村形形色色人物。

2001年,袁瓊瓊的長篇小說《今生緣》,以眷村一對平凡夫妻的情與愛貫穿全書。

2004年,蘇偉貞編選《台灣眷村小說選》,緻力打造眷村小說史。

2004年齊邦媛、王德威編着的《最後的黃埔——老兵與離散的故事》,收錄1949年後赴台國民黨老兵的故事,由台灣麥田出版社出版。

2006年外省台灣人協會将“榮民與外省族群家書征文”活動的得獎文章集結成《流離記意——一封無法寄達的家書》一書,由印刻出版社出版。

2009年,台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眷村的前世今生》一書,詳細記錄台灣眷村發展概況。

2010年,《寶島眷村》一書由張嫱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天窗文化策劃,收錄包括外省台灣人協會張茂桂、李廣均、周思諾,以及王偉忠、王蓉蓉等人共十五篇文章,是首次在大陸出版介紹台灣眷村的入門書,書中對眷村的前世今生,還有文學、電影、美食各方面都有全面的介紹。

電影電視

1983年,電影《小畢的故事》,導演陳坤厚。電影《搭錯車》造成轟動,其中歌曲“一樣的月光”、“酒幹倘賣無”、“請跟我來”也成為經典歌曲,導演虞戡平。

1984年,電影《老莫的第二春天》,導演李祐甯,獲得當年金馬獎最佳影片。

1985年,電影《竹籬笆外的春天》,導演李祐甯。

1991年,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導演楊德昌,内容使用許多的眷村黑話。

1996年,電影紀錄片《陳木根的鄰居們》,導演吳乙峰。

2000年,電影《黑暗之光》,導演張作骥。

2002年,電影《美麗時光》,導演張作骥。

2005年,公視電視劇集《再見,忠貞二村》,導演梁修身,獲得當年金鐘獎。

2006年,電視紀錄片《想我眷村的媽媽們》、公視單元劇《蟹足》,導演王偉忠。

2008年,電影《蝴蝶》、《爸,你好嗎?》,導演張作骥。

2008年,中視連續劇《光陰的故事》,導演王偉忠。

“榮光眷影”紀錄片影展,所有導演都是第一次拿起攝影機,從拍攝自己的外省父母,然後回歸到找尋自己。

舞台劇

1985年,表演工作坊《那一夜,我們說相聲》,賴聲川、金士傑及李立群共同創作。

1989年,《這一夜,誰來說相聲》、《回頭是彼岸》,表演工作坊。

1999年,屏風表演班改編張大春的《我妹妹》,導演李國修。

1999年-2008年,相聲瓦舍《影劇六村》系列:〈誰唬嚨我?〉-〈戰國廁前傳〉,馮翊綱、宋少卿創作。

2008年,表演工作坊《寶島一村》,賴聲川、王偉忠共同創作。

竹籬笆稱謂來由

1985年電影《竹籬笆外的春天》後,很多人把“竹籬笆”當成台灣眷村的代名詞,但是除了電影以外,事實上确實有段來曆的。

60年代早期的台灣經濟并不發達,而軍隊的生活也比較困難,眷村的房舍建造也是因陋就簡,而竹子就是最便宜好用的建材。很多早期的眷村的内外牆壁使用竹子劈成竹條後,綁紮成骨架,批上粘土成牆,外面再刷石灰,就成了克難的隔牆。

而每一戶大都有個小小的院子供曬衣服或養家禽之用,大家習慣用細竹子編成圍籬做隔擋,成為眷村的特色。竹籬笆隻能做簡單的隔擋,卻仍能從縫隙間看出去。眷村的大人小孩便習慣巴在竹籬笆上跟鄰居聊天玩耍,而每次台風過後,竹籬笆幾乎全被吹倒,變成家家戶戶全部通透的景象。

竹籬笆剛做好時是綠色的竹子,但是一兩年後,就經不住日曬雨淋,很快褪色腐朽,然後就得重新更換,也給眷村子弟留下日月更替的印象。

60年代晚期,竹籬笆慢慢被磚牆取代,眷村鄰居之間的感情就漸漸淡了。但是竹籬笆留給眷村那個年代人的記憶卻是永恒的,“竹籬笆外的春天”就是對這種感情記憶的演繹。

而竹籬笆那種似有若無的隔斷,恰似眷村外省人與台灣閩南人之間的關系,大團體内的小團體,抱團一起求自保,但是又離不開原是一家人的情感。而這一群從大陸各省彙聚在一起的人群,本來生活習慣大是不同,卻又共同孕育出新一輪燦爛的文化,就像竹籬笆内的院子,小小空間卻養活了多少生命,竹籬笆文化就在台灣曆史上寫下輝煌之頁。

目錄

序言:寫在《眷村》前面的話

第一章:淺淺的海峽

第二章:我差點成了遺腹子

第三章:鄉愁的滋味

第四章:南米北面一家親

第五章:東洋西洋牆裡牆外

第六章:天災人禍向前行

第七章:太保與浪人

第八章:“匪諜”就在你身邊

第九章:眷村裡的熱血青年

第十章:眷村人的十字路口

附錄:晚歸

後記:漂流歲月——台灣發生的那些事

作者簡介

劉台平,1956年出生于台灣新竹,為台灣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曾任台灣《中國時報》記者,現于台北創辦傳記工坊出版公司,并擔任總監職務。着有《十字架上的校長》、《遙遠的槍聲》、《島計劃》、《王永慶的東方管理哲學》、《珍藏二十世紀台灣》、《成吉斯汗傳》等作品。

上一篇:星天牛

下一篇:支出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