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學法

蒙特梭利教學法

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Montessori)教學法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瑪莉亞·蒙特梭利博士傾其畢生經曆所創造的。其教學法的精髓在于培養幼兒自覺主動的學習和探索精神。在蒙氏教室裡,有豐富多彩的教具,它們都是根據兒童成長發展敏感期所創立的适宜兒童成長的“玩具”。蒙台梭利教學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數學教育、語言教育、科學文化教育等内容。
    中文名:蒙特梭利教學法 外文名:Montessori 适用領域: 所屬學科: 創造者:瑪莉亞·蒙特梭利 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等

教育理念

使人成為人

蒙台梭利教育是使人成為人。第一個人是剛剛出生的生物性的人;第二個人是為人,為人就是受過教育,具備了教養、具備了人格的人。這就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意義,也就是人格形成才能成為真正的人。

自發性的智能

人之所以有學習的欲望,就是受到與生俱來的智能所驅使,也就是孩子内在有一種執着追求知識和求發展的沖動。如果這種内在沖動不通過教育去啟動他,将會使幼兒本身存在着的巨大能量遲滞、消磨。

人的創造性

其實,這可以說是人類的一種自然性,對人類而言,創造是自然而生的。蒙台梭利認為手的活動及語言在不斷地保持調和,最後才能培養出孩子自己的人格,而人格在成長過程中發揮各種創造能力。

協助孩子自我發展

傳統的教育則是成人在那裡不斷地教導兒童怎樣怎樣去做,兒童就遵命式地去服從。那麼,蒙台梭利教育就是讓兒童發揮他自身的生命潛能,通過自身的實際的這種活動來發展自己各個方面,這是教育的真谛。

有準備的環境

蒙台梭利認為環境是有生命的,是成人對兒童的使命清楚了解所準備的,這個環境包含兒童成長所需的一切事物的積極意義,同時也要将所有不利于兒童成長的事物加以排除。

特性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要素

以前,人們認為教育的要素是教師與兒童。教師教,兒童學。蒙台梭利認為孩子會自己學,因此環境的提供成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的要素,孩子要從環境中學習。因此蒙台梭利對環境的創設有基本的原則。成人要根據孩子發展的敏感期,為兒童創設适應其發展的環境。

兒童在環境引導下自動自發地學習

孩子可以自動地去利用環境,自主選擇。成人沒有權利去指揮、命令。孩子自己選擇想要做的工作,成人尊重孩子的意願。這樣,就充分發揮了孩子的主動性,使學習變得輕松愉快。

有限制的自由

孩子的工作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享有很大的自由,但這種自由不是沒有限制的。蒙台梭利對孩子的活動有一套完整的規則,在保障每個孩子充分享受自由的同時,也要求孩子自律。不破壞環境,不妨礙他人。

成人是孩子活動的協助者

成人不再是教導者,從教導者變成了一個協助者。成人給予孩子引導、幫助和建議。而這些協助都是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成人通過觀察,了解孩子的發展、進步及遇到的問題,然後決定給孩子提供協助的方法、時機,避免無端地幹擾孩子。

教具是孩子學習的工具

教具是讓孩子認識生活,練習獨立能力和建構人格的學習材料。蒙台梭利研究制作出許多教具,把生活、物體、現象當中的某些特征突出、孤立起來,讓孩子去感知。當孩子具備感知、認識這些特征的能力之後,再把它回歸到生活當中。這樣,就把過去老師靠說教傳授的東西轉移到豐富多彩的教具當中,教具引發兒童的興趣,兒童在操作的工作中自我成長。同時這些教具還有錯誤糾正的功能。

大容量的認知

蒙台梭利教育是大容量的認知,她的領域是很廣闊的。老師要根據兒童的需求,不斷地制作新的教具。由于各國文化的差異,她選擇感官與數學這兩個領域,制作了大量的教具,幾乎世界通用。而語言、科技、生活等領域則需要教師根據本土文化去設計和制作。

具體教學内容

日常生活教育:包括基本動作、照顧自己、照顧環境、生活禮儀等,培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互動、愛物等好習慣。

感官教育:培養敏銳的感官,進而培養觀察、比較、判斷的習慣與能力。蒙氏感官教育包括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和味覺等感官的訓練,通過訓練兒童的注意、比較、觀察和判斷能力,使兒童的感受性更加敏捷、準确、精練。

數學教育:使用直觀教具玩數學。讓孩子在學具操作中懂得數與量的關系,感受四則運算的快樂。

語言教學:讓孩子通過對實物的描述,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同時滲透文字活動,培養閱讀能力,為書寫做準備。

文化教育:蒙氏教室裡備有動物、植物、天文、地理、曆史、地質等各方面教具,使兒童在玩中探索科學的奧秘,從宏觀到微觀,培養對科學的興趣。

特點

以兒童為主為孩子打造一個以他們為中心,讓他們可以獨立“做自己”的“兒童世界”。

提供充分的教具:孩子是靠感官來學習的,幼蒙台梭利教室為孩子提供了豐富的教材教具(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誘發孩子自我學習的樂趣。

不“教”的教育:反對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育,主張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亮麗豐富的教具,讓兒童主動去接觸、研究,形成智慧。

把握敏感期的學習:0-6歲的兒童,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會出現對不同事物的偏好,也就是所謂的“兒童敏感期”。蒙台梭利幼教法強調掌握兒童的“敏感期”,而給予孩子恰當的引導。

教師居于協助啟導的地位教師必須放棄傳統的自以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從旁适時地給予兒童協助與引導,讓兒童成為教育的主體,使他們開動腦筋,挖掘潛力。

“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播知識,應該有一種新的發展方向,那就是釋放人的潛能。什麼時候開始這樣的教育呢?我的回答是在人出生起就要進行這樣的教育,因為人一出生就具有無限潛能。”

蒙特梭利教育法在今天已經被實踐證明是一種科學的育兒方法。從開創之日起,蒙特梭利教育法就很快風行歐美各國,在全世界範圍内掀起了一場持續一百多年的幼兒教育革命。目前,全世界已有一百多個國家設立了以蒙氏教育法為指導的幼兒教育機構。在倡導素質教育、崇尚自由個性的當代中國,蒙特梭利兒童教育法也正在逐漸改變中國人的教育理念。

作為20世紀世界公認的偉大教育家之一,蒙特梭利博士幾乎就是現代科學教育法的代名詞。她開創的蒙特梭利早期教育法赢得了世界各國教育者的尊敬和崇高評價,極大地推動了世界各國兒童教育的發展。

博士簡介

瑪利亞·蒙台梭利博士(MariaMontessori)是教育史上一位傑出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曆史上第一位學醫的女性和第一位女醫學博士。

1870年8月31日瑪利亞·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納(Ancona)地區的基亞拉瓦萊(Chiaravalle)小鎮。父親亞曆山德魯·蒙台梭利是貴族後裔和性格平和保守的軍人,母親瑞尼爾·斯托帕尼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博學多識、虔誠、善良、嚴謹、開明。作為獨生女的蒙台梭利深得父母的寵愛,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從小便養成自律、自愛的獨立個性,以及熱忱助人的博愛胸懷。

瑪麗亞·蒙特梭利是二十世紀享譽全球的幼兒教育家,她所創立的、獨特的幼兒教育法,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深刻地影響着世界各國,特别是歐美先進國家的教育水平和社會發展。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點在于十分重視兒童的早期教育,她為此從事了半個多世紀的教育實驗與研究;她的教學方法從智力訓練、感覺訓練到運動訓練,從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從平民教育到貴族教育,為西方工業化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幾代優秀的人才基礎。《西方教育史》稱她是二十世紀赢得歐洲和世界承認的最偉大的科學與進步的教育家。1952年5月6日逝世于阿姆斯特丹,享年82歲。

上一篇:兩基

下一篇:PUA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