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龜

草龜

龜科、烏龜屬動物
烏龜(學名:Mauremys reevesii)是龜科、拟水龜屬爬行動物。頭小,不及背甲寬的1/4,頭頂前部平滑,後部皮膚具細粒狀鱗;吻端向内側下斜切,喙緣的角質鞘較薄;下颚左右齒骨間的交角小于90°。背甲較平扁,具3條縱棱,四肢略扁平,指、趾間均具蹼,具爪。尾較短小。背甲棕褐色,腹甲及甲橋棕黃色,每一盾片均有黑褐色大斑。頭部橄榄色或黑褐色;頭側及咽部有喑色鑲邊的黃紋及黃斑,并向後延伸至頸部。雄性個體幾乎整個呈黑色,有異臭,雌龜背甲棕褐色。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及其他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夏日火熱時,便成群地尋找蔭涼處。性情溫和,相互間無咬鬥。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鮮、韓國、東帝汶、印度尼西亞(較小的桑達島)、帕勞、中國。
    中文名:烏龜 拉丁學名:Mauremys reevesii 别名:中華草龜、大頭烏龜、金龜、草龜、泥龜和山龜等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爬行綱 亞綱:龜鼈亞綱 目:龜鼈目 亞目:曲頸龜亞目 科:龜科 亞科: 族:潮龜族 屬:拟水龜屬 亞屬: 種:烏龜 亞種:無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Gray,1831 保護級别:瀕危(EN)IUCN标準 外文名:Reeves' Turtle 同義學名:Chinemys megalocephala Fang,1934

形态特征

烏龜雄性背甲長94-168毫米,寬63.2-105毫米;雌性背甲長73.1-170毫米,寬52-116.5毫米。頭中等大小,頭寬約為背甲寬的1/4-1/3;頭頂前部平滑,後部被以多邊形的細粒狀小鱗;吻短,端部略微超出下颚,并向内側下方斜切;上喙邊緣平直或中間部微凹;鼓膜明顯。背甲較平扁。有3條縱棱,雄性成體棱弱。頸盾小,略呈梯形,後緣較寬;椎盾5枚,第一枚五邊形,寬長相等或長略大于寬,第二至第四枚六邊形,寬大于長;肋盾4枚,較之相鄰椎盾略寬或等寬;緣盾11對;臀盾1對,呈矩形。

背甲盾片常有分裂或畸型,緻使盾片數超過正常數目。甲橋明顯,具腋盾和胯盾,腋盾的大小變異殊大。腹甲平坦,幾與背甲等長,前緣平截略向上翹,後緣缺刻較深,前寬後窄;雄性腹甲的後中部略凹;喉盾近三角形;肱盾外緣較長,似呈楔形;腹盾縫>股盾縫>胸盾縫>喉盾縫>肛盾縫>肱盾縫。四肢略扁平。前臂及掌跖部有橫列大鱗;指、趾間均全蹼,具爪,尾較短小。

頭骨有一骨質顴弓;方轭骨與眶後骨,轭骨相切接;頂骨前緣平截,後端延伸至上枕骨末端;上枕骨脊後部略為上翹;鱗骨後部成銳角。上颚咀嚼面中等,無中央嵴。骨質内鼻孔位于眼眶後半部的同一平面上。下颚左右齒骨間的交角小于90度;冠狀骨與下颚長之比為1:2.8。椎闆8枚,略呈六邊形,有的幾呈矩形;肋闆8對;緣闆11對。

腹甲與背甲以骨縫連接,甲橋弱。有較發達的腋柱和胯柱,向上仲達肋闆外緣;肱胸盾縫橫切于内腹闆後部1/4或更少。生活時,背甲棕褐色,雄性幾近黑色。腹甲及甲橋棕黃色,雄性色深。每一盾片均有黑褐色大斑塊,有時腹甲幾乎全被黑褐色斑塊所占,僅在縫線處呈現棕黃色。頭部橄榄色或黑褐色;頭側及咽喉部有暗色鑲邊的黃紋及黃斑,并向後延伸至頸部,雄性不明顯。四肢灰褐色。雄龜有異臭。染色體數2n=52。

生活習性

烏龜屬半水半栖、半陸性爬行動物。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及其他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夏日火熱時,便成群地尋找蔭涼處。性情溫和,相互間無咬鬥。遇到敵害或受驚吓時,便把頭、四肢和尾縮入殼内。

烏龜是雜食性動物,以動物性的昆蟲、蠕蟲、小魚、蝦、螺、蚌、植物性的嫩葉、浮萍、瓜皮、麥粒、稻谷、雜草種子為食,耐饑餓能力強,數月不進食也餓不死。

烏龜為變溫動物,水溫在10℃以下時,即靜卧水底淤泥或有覆蓋物的松土中冬眠。冬眠期一般從11月到次年4月,當水溫上升到15℃時,出穴活動。水溫18-20℃開始攝食。20℃以上怕熱,躲在深水淤泥中。

烏龜的生長較為緩慢。在常規條件下,烏龜生長速度為:一齡龜體重多在15克左右,二齡龜50克,三齡龜100克,四齡龜200克,五齡龜250-350克,六齡龜400克左右。雄龜生長慢,性成熟最大個體一般在750克以下。

分布範圍

分布于日本(本州、九州)、朝鮮、韓國、東帝汶、印度尼西亞(較小的桑達島)、帕勞、中國。在中國分布于河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香港、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台灣等地;在在廣西各地均有分布,而以玉林、博白和邕甯等地數量較多。歐洲、美洲等地有引種。

繁殖方式

自然條件下5齡烏龜開始成熟,7齡成熟良好。從體重看一般雄龜150克,雌龜250克性開始成熟。每年長江流域一般4月底開始産卵至8月底,5-7月份為産卵高峰期,一年中雌龜可産卵3-4次,每次隔10-25天,每次産卵5-8個,水溫、氣溫27-30℃最佳,超過35℃,則停止産卵。烏龜的産卵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選擇穴位。到處爬行,以選擇土質疏松有利于預防敵害的樹根旁或雜草中。土壤的含水量約為5-20%。第二階段挖穴。卵穴口徑約為3-4厘米,穴身稍有傾斜,深約8-9厘米。第三階段産卵。把卵産在穴中,産後把土蓋滿卵穴時,再用整個身體後半部腹闆用力壓實。整個生殖過程約8小時。卵産下約30小時殼上方有一白點,即為受精卵,産後30天,受精卵變成淺紫紅色,70天後卵殼變黑。

卵長橢圓形,堅硬,灰白色,卵徑27-38毫米×13-20毫米。整個卵孵化需80-90天稚龜才能出殼,幼龜出殼後即能入水,獨立生活。烏龜孵出的雌雄性别由溫度控制,當溫度為25℃時孵化之幼龜為雄性,溫度在28℃以上孵出的幼龜為雌性。烏龜壽命究竟有多長,一般能活100年。據有關考證也有300年以上的,有的甚至過千年。

養殖技術

池塘水域要求

在向陽避風的地方選擇一塊面積約2畝、四方塘塊,塘邊用水泥石頭砌岸,設防逃裝置反坑型。塘邊周圍栽高大喬木闊葉樹。塘中央放亂石、土墩、綠地,供烏龜活動曬太陽用。

投放密度

初次投放以2齡龜苗為佳,每畝水面可投放3000-6000隻,水體以清水0.5米深為佳,每15d換一次清水。投料以素葷搭配、以素為主,每周投放2次,一般在上午8-9時投料,每次每隻烏龜20克标準。投放密度每三年分塘,25%出來直到分塘達到50%。6年後不必再分,産下小龜再次分塘。因為小龜在淺水中宜生長,成年龜在2-3米深水生活适宜。

管理要點

喂食小魚、小蝦、螺絲、生瘦肉等有營養的食物。小龜要把生的小魚、小蝦等切細後喂。不能喂熟的瘦肉、肥肉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否則會消化不良,要生病的。烏龜一年有二個時期:一是生長期,溫度15℃以上,大約在5-10月份,從烏龜開始進食到停止進食這個時期叫烏龜生長的時間。這段時間它需要曬太陽,所以前面講到塘的中央要亂石、土墩、綠地。這段時間換水要勤,一周換一次。二是冬眠期,大約在11月份-翌年4月份,溫度在15℃以下,逐漸停止進食,就開始進入冬眠期了。冬眠時也不能離開水,否則就會失水生病而死。進入冬眠期塘溫不宜太高,0-5℃,這樣烏龜就不太活動,減少消耗體能。如果溫度太高,烏龜一直在活動,大量消耗體能。這段時間烏龜也需要曬太陽,塘溫不能太低,冰凍時水可以加深點。換水可以盡可能少些,甚至不換。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1年 ver 3.1)——瀕危(EN)。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Ⅲ。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1月4日)——Ⅱ級。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爬行類)——瀕危(EN)。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中國廣西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僅限野外種群)

種群現狀

由于栖息地環境質量下降,栖息地遭破壞,被亂捕濫殺,野生自然資源量日漸減少。

保護建議

建議将烏龜列為中國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

加強宣傳教育,讓群衆認識和保護野生動物資源,限制捕捉和出售,特别是在繁殖季節嚴禁捕殺食用。

保護其栖息繁殖環境,保證其自然增殖。

加快發展人工養殖、增殖放流,補充自然種群。

主要價值

肉:烏龜肉補益氣血,用于氣陰兩傷、營養不良、肺結核、久嗽咯血、小兒遺尿、糖尿病、放療及化療後、癌症之人食用。對婦女産後體虛不複、脫肛或子宮脫垂,煮食龜肉,有促進恢複之效。

龜闆:為烏龜的腹甲,現也用背甲。甘,寒。滋陰潛陽,益腎健骨,補心養血。用于頭暈、目眩、盜汗、心悸、耳鳴、手足心發熱、血虛諸症。

龜闆膠:作為龜闆膠最好的是海龜膠。補血止血。用于血虛出血病證。

物種文化

李時珍說:“甲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為之長龜。”在中國古代,人們一直将龜、龍、麟、鳳看成四大生靈,古人以龜為靈物,《禮記·禮運》雲:“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秦漢以前,烏龜一直被視為“靈物”或“吉祥之物”,所以時至今日,仍有保護烏龜,或放生或不食烏龜的習慣,隻有在特殊的情況下,如作為藥用例外。

提起烏龜,人們往往把它當作罵人之詞,如“烏龜王八蛋”,其實這是不公平的,烏龜在古代非常受人們的尊敬。商朝時十分迷信,盛行龜蔔,上至帝王出征、登基,下至百姓問病、生男生女,都用龜殼占蔔,龜殼留下的蔔辭就是現在所說的甲骨文。龜能将頭尾四肢藏于甲内,故有六藏之說。鼈則無此特點。

有一個荒唐的傳說,江湖居住兩大家族,即蛇與龜,龜、蛇原是兩家和睦相處的鄰居,互不傷害。有一年一對年輕龜成家,龜婦出于貴府家庭,又懶又好色,雄龜外出辦事,雌龜耐不住寂寞,和雄蛇私通。當雄龜回家後發現雌龜與雄蛇的不正當關系,非常氣憤,為了報複,每次出行便灑毒尿于通道,緻蛇中其毒,蛇亦報複,也灑毒尿,令龜夫中毒,蛇龜均亡。

許多年後,龜蛇的後代都改變了本來面目,龜頭和蛇頭相似,烏蛇不烏,肚皮不白,龜色由土黃變烏,稱烏龜。龜的花紋和蛇的花紋很相似。現在龜蛇共存,同洞穴。《說文解字·卷十三-龜部》在解釋時,雲“龜,舊也。外骨内肉者也。從它,龜頭與它頭同。天地之性,廣肩無雄,龜鼈之類,以它為雄。象足甲尾之形。

凡龜之屬皆從龜。”這裡的“它”是個通假,通蛇。廣肩無雄,是說肩部外形寬闊,同類中沒有雄性,要想生後代就得找條公蛇。四大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中的玄武就是蛇和龜在耍流氓的形象,也就是說龜之父不是龜,而雌龜是與另類交配,所以罵人王八蛋、龜兒子,就是雜種。正因為龜蛇有如此一說,所以龜身的氣味類于蛇,蛇乃鼠的天敵,龜假蛇威,鼠嗅覺靈敏,龜爬行一次,腥臭味可保持數月乃至數年,難于消失,所以龜克鼠,鼠懼龜。

在中國的民俗裡,人們是不吃烏龜肉的,因為龜乃四大神靈之一,所以,人們仍有放生烏龜的習俗。民俗宴請賓客也不能用龜肉招待客人,否則就是對客人的大不敬。

上一篇:芍藥

下一篇:電飯鍋做蛋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