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佛教經書名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1]。屬于《大品般若經》中600卷中的一節,現以唐代三藏法師玄奘譯本為最流行[2]。整段話的概略意思是“透過心量廣大的通達智慧,而超脫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徑”。心經經文以“觀自在菩薩”開頭,以“菩提薩婆诃”結尾(薩婆诃本為祝頌語,亦有觀自在的意思,與經文開頭相呼應)。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書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又名:若波羅蜜多心經 原版名稱:不詳 譯者:玄奘 性質:佛教經書 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

全文介紹

一、此版本為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挂礙,無挂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颠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

二、此版本為鸠摩羅什譯

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時,照見五陰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異空,非空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如是。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菩薩依般若波羅蜜故,心無挂礙,無挂礙故,無有恐怖,離颠倒夢想苦惱,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無上明咒、無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咒,即說咒曰:“竭帝竭帝波羅竭帝波羅僧竭帝菩提僧莎呵。”

内容闡釋

經名

整段話的概略意思是“透過心量廣大的通達智慧,而超脫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徑”。

但這個理解隻是一般不通透的理解,因經文已有“無智”之語,哪還有什麼“透過心量廣大的通達智慧”,而真正的經文意思是“看透與放下”,也即是“看透一切見如來,放下一切成如來”。

“摩诃”:無邊無際的大、心量廣大。比喻宇宙萬物大自然之間的規律與特質,約略相當于中國傳統文化指稱的道與廣義的命。

“般若”為梵語音譯,指通達妙智慧;

“波羅”為梵語音譯,指到彼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有解脫挂礙的意思;

“蜜多”為梵語音譯,意為無極。可聯想比如蜜蜂采花釀蜜,能融合衆多不同來源成分而歸納為一。

“心”:根本、核心、精髓。一方面表示内容所探讨的主體重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内容的重要性。

“經”:字義是線、路、徑,引申為經典。代表前人走過的路途、獨特而深入的經曆或見解,借口述語言或文字記載來傳承後世,以供人們做為參考指引。

經文

心經經文以“觀自在菩薩”開頭,以“菩提薩婆诃”結尾(薩婆诃本為祝頌語,亦有觀自在的意思,與經文開頭相呼應)。“舍利子(舍利弗)”是心經全文關鍵字詞之一。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全譯文

guānzìzàipúsà。

觀自在菩薩。(觀察内在,自見菩薩)

xíngshēnbōrěbōluómìduōshí。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深入的修行心經時)

zhàojiànwǔyùngākōng。

照見五蘊皆空。(看到五蘊:形相、情欲、意念、行為、心靈,都是空的)

dùyīqiēkǔè。

度一切苦厄。(就将一切苦難置之度外)

shělìzǐ。

舍利子。(菩薩對學生舍利子說)

sèbùyìkōng。

色不異空。(形相不異乎空間)

kōngbùyìsè。

空不異色。(空間不異乎形相)

sèjíshìkōng。

色即是空。(所以形相等于空間)

kōngjíshìsè。

空即是色。(空間等于形相)

shòuxiǎngxíngshí。

受想行識。(感受、想法、行為、意識)

yìfùrúshì。

亦複如是。(都是一樣的)

shělìzǐ。

舍利子。(舍利子呀)

shìzhūfǎkōngxiāng。

是諸法空相。(一切法則都是空的)

bùshēngbùmiè。

不生不滅。(不生不滅)

bùgòubùjìng。

不垢不淨。(不垢不淨)

bùzēngbùjiǎn。

不增不減。(不增不減)

shìgùkōngzhōngwúsè。

是故空中無色。(因此空間是沒有形相的)

wúshòuxiǎngxíngshí。

無受想行識。(也沒有感受、想法、行為、意識)

wúyǎněrbíshéshēnyì。

無眼耳鼻舌身意。(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wúsèshēngxiāngwèichùfǎ。

無色聲香味觸法。(更沒有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

wúyǎngā。

無眼界。(沒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

nǎizhìwúyìshigā。

乃至無意識界。(直到沒有心靈所能感受的界限)

wúwúmíng。

無無明。(沒有不能了解的)

yìwúwúmíngjìn。

亦無無明盡。(也沒有不能了解的盡頭)

nǎizhìwúlǎosǐ。

乃至無老死。(直到沒有老和死)

yìwúlǎosǐjìn。

亦無老死盡。(也沒有老和死的盡頭)

wúkǔjímièdào

無苦集滅道。(沒有痛苦的集合以及修道的幻滅)

wúzhìyìwúdé。

無智亦無得。(不用智慧去強求)

yǐwúsuǒdégù。

以無所得故。(所以得到與否并不重要)

pútísàduǒ。

菩提薩埵。(菩薩覺悟之後)

yībōrěbōluómìduōgù。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依照心經)

xīnwúguàài。

心無挂礙。(心中沒有礙)

wúguààigù。

無挂礙故。(由于沒有礙)

wúyǒukǒngbù。

無有恐怖。(所以不恐怖)

yuǎnlídiāndǎomèngxiǎng。

遠離颠倒夢想。(遠離颠倒夢想)

jiūjìngnièpán。

究竟涅盤。(最後達到彼岸)

sānshìzhūfó。

三世諸佛。(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三世諸佛)

yībōrěbōluómìduōgù。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依照心經)

déā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到無上、正宗、正覺的三種佛果)

gùzhībōrěbōluómìduō。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所以說心經)

shìdàshénzhòu。

是大神咒。(是變幻莫測的咒語)

shìdàmíngzhòu。

是大明咒。(是神光普照的咒語)

shìwúshàngzhòu。

是無上咒。(是無上的咒語)

shìwúděngděngzhòu。

是無等等咒。(是最高的咒語)

néngchúyīqiēkǔ。

能除一切苦。(能除一切苦)

zhēnshíbùxū。

真實不虛。(不是騙人的)

gùshuōbōrěbōluómìduōzhòu。

故說波若波羅蜜多咒。(所以說心經)

jíshuōzhòuyuē。

即說咒曰。(其咒語曰)

gādìgādì。

揭谛揭谛。(去吧,去吧)

bōluógādì。

波羅揭谛。(到彼岸去吧)

bōluósēnggādì。

波羅僧揭谛。(大家快去彼岸)

pútísàpóhē。

菩提薩婆诃。(修成正果)

相關疏注

由印度論師所造的《心經》釋論,現存于《西藏大藏經》的有八篇:

《般若心經注·密咒道釋》,吉祥獅子撰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釋》,無垢友撰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蓮花戒撰

《般若心經注》,阿底峽撰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法義遍知》,摩诃阇那撰

《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釋·法義明燈》,金剛手撰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釋》,善軍撰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智友撰

中國曆代高僧大德對心經的疏注甚多,以下舉例部分最通行的版本: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唐·窺基撰

《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般若心經疏》唐·靖邁撰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唐·法藏撰

《心經直說》明·德清撰

《心經說》明·紫柏撰

《心經要解》明·智旭撰

簡介

心經全稱《摩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略稱《般若心經》或《心經》。

全經隻有一卷,260字.屬于《大品般若經》中600卷中的一節。被認為是般若經類的提要。該經曾有過七種漢譯本。較為有名的是後秦鸠摩羅什所譯的《摩诃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和唐朝玄奘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總綱分總的攝持心經主要含義,即修甚深觀照法門,照見諸法皆空,出生死苦海,證無上菩提。

唐玄奘譯,知仁筆受。1卷。為般若經類的精要之作。在玄奘譯出前有失譯本《摩诃般若波羅蜜神咒》(舊題《摩诃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1卷,舊傳鸠摩羅什譯。

起源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先說四聖谛,即苦集滅道。滅谛中提及涅槃,為了闡釋涅槃的内涵及意義,佛陀更深入說明空性之理。第二轉無相法輪,借由對空性的認知,證明煩惱是可以斷除的,從色法到一切遍智空,一切法皆無自性。有些論師不了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對無自性再做解釋,第三轉善分别法輪的《解深密經》、《如來藏經》、慈氏菩薩的《相續本母經》,詳細說明心的體性是惟明惟知,具有原始自然之光明。

《般若經》及諸部般若,為佛陀在二轉無相法輪時所宣說,乃大乘佛法中之深法。在藏傳的經論中經常提到:“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中,般若法門最為殊勝。”

《般若經》的内涵以空性為主,透過對空性的了解能斷除煩惱障而得到小乘的涅槃,即聲聞及獨覺的菩提果位;也能夠透過對空性的認識,再加上福德資糧的圓滿,能徹底斷除所知障而獲得大乘的涅槃,即無上的菩提果位。因為解了空性貫穿三乘,故解空被稱為三乘之母,诠釋它的般若經亦稱為母般若。《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即是《大般若經》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義皆設于此經,故名為《心經》。

佛說《心經》的緣起,是在靈鹫山中部,為諸菩薩聲聞弟子所圍繞,當時觀自在菩薩正在觀修般若波羅密多、專注思惟觀修而照見五蘊皆自性空。心經主要内涵是舍利子與觀自在菩薩有關空性的問答。佛出定後,認可菩薩所說,歡喜贊歎。

心經内涵可分兩種,顯義與隐義。顯義為觀空正見,為龍樹菩薩的《中論》所闡釋。隐義則為現觀道次第,間接顯示空性所依的有法,為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所诠釋。

有學者認為《心經》經文結構之來源,大部分出于《大般若經》第二會觀照品第三之二,即《大品般若》習應品第三)。“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一段,出于《大般若經》第二會功德品第三十二,即《大品般若》勸持品第三十四。咒文則出于《佛說陀羅尼集經》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羅尼第十六。故《心經》是出自《般若經》的精髓,附加密咒真言,同時奉請觀自在菩薩為其說法主,才完成現今《心經》組織的型态。

《大般若經》中所開示之般若法門是專為已發菩提心之衆菩薩們所宣說的。其最重要的觀念在于以空性智慧覺悟諸法實相(即一切外在事物的名相,皆是自心的虛妄分别而已),既不體證、進入涅槃而自願生生世世輪回生死救度衆生,其行為看似有違一般所認知的脫離輪回觀念,而實際上這才是《大般若經》開悟菩薩的主旨所在。因為以慈悲喜舍之心平等救護一切衆生才是真菩薩行,而自己逃離生死輪回卻棄衆生于不顧則有違菩薩自度度他之初衷誓願。

在《大般若經》中數度出現“菩薩摩诃薩普為利樂諸有情故,求趣無上正等菩提”與“觀諸法皆空,不舍一切有情”字句。此即表示若離開對衆生的慈悲濟度,則一切修行的意義則大打折扣,不能最終成就無上菩提正果。

版本

《心經》是所有佛經中翻譯次數最多,譯成文種最豐富,并最常被念誦的經典。有廣本及略本兩種本子。廣本具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略本隻有正宗分。至今仍不斷有新的譯本出現,下面列出部分重要版本。

梵文本

日本法隆寺貝葉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梵文本《心經》,原本現收藏于東京博物館。相傳此本原為迦葉尊者手寫,後由菩提達摩傳給慧思禅師,再經由小野妹子于推古天皇十七年(西元609年)傳入日本

。淨嚴和尚于1694年以梵文悉昙體手寫抄錄。穆勒(MaxMuller)于1884年轉寫成天城體及羅馬拼音,傳至歐美國家。1957年及1967年,孔睿校訂梵文本。

巴黎,菲爾(H.L.Feer)校訂之梵文本。原本現藏于法國巴黎帝國圖書館,CatalogueNo.967,為梵藏漢蒙滿五本對照本,其梵文為蘭劄(lan-dza)字體。

漢譯本

中國曆史上,至宋朝為止,可考的至少有11次漢譯,現存9本。

《摩诃般若波羅蜜咒經》吳·支謙譯缺

《摩诃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姚秦·鸠摩羅什譯(402-413年)略本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玄奘譯(649年)略本存

《般若波羅蜜多那經》唐·菩提流志譯(693年)缺

《摩诃般若髓心經》唐·實叉難陀譯(695-710年)缺

《佛說波羅蜜多心經》唐·義淨譯(695-713年)略本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别本唐·法月譯(初譯)(738年)廣本存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法月譯(重譯)(738年)廣本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般若共利言等譯(790年)廣本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智慧輪譯(847-859年)廣本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法成譯(敦煌石室本)廣本存

《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宋·施護譯(980-1000年)廣本存

其中以玄奘法師漢譯本流通最廣,共260字。其譯本内容約有20處與今日所見的梵文本不同。日本通行的漢譯本共262字,比中國通行本多了2字,即“遠離一切颠倒夢想”中的“一切”。

唐代義淨的漢譯本,在咒語後有一段不同一般譯本、獨有的流通分,描述讀經的功效。有些學者認為此版本可能是玄奘漢譯本的誤用,因此《大正藏》未收錄,但日本存有此本的抄本。

依藏文本漢譯的有:

《大内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清康熙據西藏番字舊本譯。依此版本,雍正皇帝禦制《摩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藏滿蒙漢對照版,雍正元年十二月初八日制成。

1948年貢噶呼圖克圖于上海依藏文本作漢譯本《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經》。

1994年方廣锠依《敦煌遺書》的《心經》異本作修訂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依梵文本所造的漢字音譯本有:

敦煌遺書S2464号“觀自在菩薩與三藏法師玄奘親教授梵本不潤色·《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及S5648号。白石真道曾将此本還原成梵文。房山石經藏不空漢字音譯本。福井文雅曾将此本還原成梵文、房山石經藏慈賢漢字音譯本。福井文雅曾将此本還原成梵文宋·蘭溪大覺禅師,漢字音譯本。此本于西元1246年(宋·寬元四年)。《玄奘感觀音親授記梵文心經》,此本引自愣嚴解冤釋結道場儀,為明清時期雲南阿咤力僧常用之科儀,不為曆代《大藏經》所收,底本藏于雲南圖書館。

藏文本

德格版《西藏大藏經》中,有兩種明顯不同的譯本。其一是由印度堪布無垢友(梵Vimalamitra)及譯師寶車(藏Rinchensde)比丘所翻譯,經名《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歸入續部。另一版本,經名《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譯者佚名,歸入般若部。均為廣本。

敦煌藏文文獻中,有第三種藏譯本,經名《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略本,收錄在《敦煌大藏經》中,有20種抄本,内容大緻相同。

英譯本

最早的英譯本是畢爾(SamuelBeal)于1864年依玄奘漢譯本所譯。

穆勒(MaxMuller)于1884年将梵文本轉寫成天城體及羅馬拼音,并首次将廣本及略本梵文心經譯成英文傳至歐美國家。穆勒轉譯時間早,且當時英文的佛教用詞尚未固定,故此譯本以今日标準看并非佳作,但這無損于穆勒在心經研究史上的地位。

1957年及1967年,孔睿(EdwardConze)校訂廣本及略本梵文心經,并譯成英文。孔睿是二十世紀歐美研究般若經典最出色的學者,其心經譯本幾乎被當成标準本,地位等同玄奘譯本在漢字文化區的地位。

其他譯本

其他語言譯本多依梵文本、玄奘漢譯本、藏文本而譯。

德譯本:1960年何内等三人(I.B.Horner,D.Snellgrove,A.Waley)依孔睿校訂本及略本梵文心經,譯成德文。

1982年法勇比丘(BhikkhuDharmaviro)依玄奘漢譯本作德譯本。

法譯本:1984年吳其昱依玄奘漢譯本作法譯本。

日譯本:1972年松原泰道依梵文本作現代日語譯本。1977年榊亮三郎依法隆寺修訂梵文本作日文意譯本。1988年白石真道依修訂梵文廣、略本作日譯本。昭和16年,高島米峰、清泉芳嚴依法月、般若共利、智慧輪、施護、法成等漢譯本作日譯本。昭和52年,寺本婉雅依藏文本作日譯本。

俄譯本:1989年,切連契耶夫(TerentyevA.A.)作俄譯本。

韓譯本:1994年,越祖,宋醉玄着《般若心經講論》,依鸠摩羅什、玄奘、法月等漢譯廣、略本心經作韓文音譯及意譯。

越南文:淨行法師依玄奘漢譯本作越文音譯及意譯本。

荷譯本:RobJanssen依梵文本作荷蘭文譯本。

略疏原序

唐賢首法師法藏撰

夫以真源素範。沖漠隔于筌罤。妙覺玄猷。奧赜超于言象。

【注】《顯正記》雲。真源二字。即正指實相般若。為所觀理體也。真即真實。源即是喻。由此實相。本非僞妄故。素範者。謂此理體。惑不能染。故曰素。素。潔也。軌生物解。任持自性。故曰範。範。法也。法以軌持為義故。此歎理體之德也。沖漠者。沖。深也。漠謂沙漠。謂此理體豎窮三世。故曰沖。《圓覺疏》雲。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橫遍十方。喻之沙漠。無有涯畔。此顯理體之量也。下示理體離過。故曰隔于筌罤。隔。猶絕也。筌能捕魚。罤能網兔。故《周易》雲。得兔忘罤。得魚忘筌。今借筌罤喻言教。魚兔喻理境。見真理者須忘言教。猶得魚兔者須忘筌罤也。

夫真理雖假文字诠顯。而真理之體本非文字。《佛頂經》雲。妙性圓明。離諸名相。《般若經》雲。總持非文字。文字顯總持。既體絕文字。故雲隔于筌罤。妙覺二字。正指觀照般若。為能觀智體也。以此智體。言思罔及。故曰妙。靈明鑒照。故曰覺。玄猷者。玄即幽玄。猷。道也。即總指此智之體是幽玄之極之道也。然道有二義。一,因義。無量果德。非智不證故。二,能通義。始自凡夫。皆由此智到極果故。即總名猷。此歎智體之德也。奧赜者。即豎深之意。顯非權小之淺智。故雲奧赜。以豎該橫。但标奧赜。此顯智體之量也。言。謂語言。象。似也。當其義也。夫語言義相。

皆由分别。今此觀智。體非分别。故超言象也。《周易》雲。得象忘言。得意忘象。《連珠記》雲。真源者。即實相般若。無相真如也。清涼釋《刹那際三昧》雲。即窮法真源。謂窮彼刹那。時相都寂。則刹那無際。由達清靜真如。本無相故。素範者。素表無瑕。範持自性。謂體若冰霜。性猶珠玉。在煩惱泥不改貞白。論雲。如如體中。過恒沙染法。皆悉空空無所有故。沖曰深玄。漠言廣遠。妙覺。即觀照般若。清涼雲。離覺所覺。而盡覺故。奧赜者。謂般若淵海。深而不可極也。大論雲。智慧大海。惟佛窮底。

雖真俗雙泯。二谛恒存。空有兩亡。一味常顯。

【注】《顯正記》雲。言真俗雙泯者。泯。亡也。真即真谛。一體無殊。俗即俗谛。萬境有異。今明真即俗。故真亡。俗即真。故俗亡。互奪兩亡。名為雙泯。二谛恒存者。存。在也。俗即真。故真在。真即俗。故俗在。相亡互在故曰恒存。恒。常也。即顯而隐故雙泯。即隐而顯故恒存。隐顯同時。唯一實相。般若為所觀境。所觀之境即存亡不二。能觀之智亦隐顯同時。言空有者。空即照真。是如理智有即照俗。是如量智。真境無相。智照名空。俗境萬差。智觀稱有。今以空即有。故空泯。有即空。故有泯。故曰兩亡。亡。泯也。一味者。總結存亡。不二唯一。

觀照般若。為能觀之智。體非生滅。故曰常顯。《連珠記》雲。以空假皆中。色空無寄。方為此經所宗第一義谛之真空故。《會要》雲。以色即是空之空為真谛。以空即是色之色為俗谛。言雙泯者。色即空。故色泯。空即色。故空亡。言存者。謂即空之色。色雖泯而其相宛然。以相常存而即泯。故泯而恒存也。即色之空。空雖泯而其性不失。以性恒存而即泯。故泯而常在也。又色即空而空存。亦空即色而色存。以相,即,同時故存,泯,齊立。空,有,等者。

真谛故空。真空也。俗谛故有。假有也。亦由相即故雙亡也。空非異有之空。有非異空之有。色空不異。水乳無分。故曰一味。《法界觀》雲。菩薩見空莫非見色。見色莫非見空。以二谛互融。故事理無閡。體即第一義真故。疏雲。令悟二谛中道故。記雲。此二不二。存泯同時。無性故緣生。空亡也。緣生故無性。有亡也。空有俱亡。為一味法。肇公曰。此直辨真谛以明非有。俗谛以辨非無。豈以谛二而二于物哉。玄鏡雲。約融二谛義。初,會色歸空。明俗即是真。二,明空即色。顯真即是俗。三,色空無閡。明二谛雙現。四,泯絕無寄。明二谛俱泯。然色是有中之别稱。通是空有二門耳。

良以真空。未嘗不有。即有以辨于空。幻有未始不空。即空以明于有。

【注】《顯正記》雲。意謂前說真俗不二者。實由真谛之空。常自随緣成俗谛有。未曾間斷。古雲未嘗不有。既全空成有。反知有即真空。所以前說即俗是真。故雲即有以辨于空也。俗谛之有。從緣無性。即真谛空。未曾有實。故雲未始不空。既全有是空。反知空即幻有。所以前說即真是俗。故雲即空以明于有。《連珠記》雲。前科二谛圓融。空有一味者。以幻有真空無二為中道故。清涼雲。由無性故空是空義。緣生故空。是空之所以(所以即是因緣。

由從緣生。所以無性。故緣生無性。是空之所以)。既是從緣生無性故空。故曰真空。而又不待壞彼差别法體。然後方空。是故真空未嘗不有。又即此有法緣生無性。便名真空。故雲即有以辨于空。言幻有者。緣生故有是有義。無性故有是有之所以(特由無定性故。方始從緣而成幻有。故無性是有之所以)。既是從緣無性之有。則此有常無自性。故幻有未始不空。又即此無性舉體從緣而成于有。故雲即空以明于有。

有空有。故不有。空有空。故不空。

【注】《顯正記》雲。有空等者。上俗谛之幻有。是即空之有。體不異空。故雲不有。此結上即俗之真也。空有等者。上真谛之真空。是即有之空。體不異有。故雲不空。此結上即真之俗也。所觀既然。能觀亦爾。《連珠記》雲。有空下。即于幻有真空之上。各顯一中道義也。初言有者。指幻法自體。即幻有上非不有義也。次言空有者。謂此幻法從緣無性。即空之有。是空家之有。故言空有。故不有者。以其舉體全空無所有故。即幻有上非有義也。

非有非不有無二。是幻有義。《大品》雲。諸法無所有。如是有。故非有非不有。名為幻有。次雲空者。指真空上非不空義也。言有空者。謂此真空是緣生無性之空。即有之空。是有家之空。故雲有空。故不空者。不待滅緣生方為空。故全有之空是不空。指真空上非空義也。非空非不空無二。是真空義。經雲。空不空不可得。名為真空。《中論》雲。無性法亦無。一切法空故。《小鈔引清涼疏》雲。幻有即是不有有。真空即是不空空。不空空故。名不真空。不有有故。名非實有。非空非有。是中道義。

不空之空。空而非斷。不有之有。有而不常。

【注】《顯正記》雲。言不空等者。顯上真空是即有之空。空若離有。即是斷空。今既不爾故雲不斷。不有等着。顯上幻有是即空之有。有若異空。即成常有。今既不爾。故雲不常。《連珠記》雲。言不空等者。即無性故空。緣生故空。為真空也。清涼雲。顯正也。空而非斷者。非無見斷見之空。清涼雲。揀非也。斷見之無。是定性之無。定無則着斷。今緣生故空。非是定無。無性故空。亦非定無。定無者。一向無物。如龜毛兔角。今但從緣無性。故非定無。是故空而非斷也。不有之有者。即無性故有。緣生故有。此二種有。并非常見之有。常見之有。是定性有。今從緣無性之有。

非定性有。顯是幻有。顯正也。既非定性之有。故曰有而不常。揀非也。則是真空妙有。離斷常之中道也。清涼雲。緣生無性故空。則非無見斷見之空。為真空也。無性緣生故有。則非常見有見之有。是幻有也。肇公雲。性常自空。故謂之性空。法性如是。故曰實相。言不有不無者。非有有見常見之有。邪見斷見之無耳。玄談雲。雖空不斷。雖有不常。此即中論及智論文。且約空為真谛。有為俗谛者。空是即有之空。故雖空不斷。斯則即俗之真也。不同始教。如龜毛兔角。方說名空。雖有不常者。有是即空之有。故此有非常。斯則即真之俗也。若有定是有。便堕常見。故《中論》雲。

定有則着常。定無則着斷。是故有智者。不應着有無。非斷非常。即是中道。影公《中論·序》雲。然統其要歸。則會通二谛。以真谛故無有。俗谛故無無。真故無有。則雖無而有。俗故無無。則雖有而無。雖有而無。則不累于有。雖無而有。則不滞于無。不滞于無。則斷見絕息。不存于有。則常見冰銷。

四執既亡。百非斯遣。般若玄旨。斯之謂欤。

【注】《顯正記》雲。四執者。空有斷常。但計一種。故名四執。又一異有無。各有四句。随計其一。亦名四執。言百非者。起信于一異有無等四句明之。謂一。非一。亦一亦非一。非一非非一。為一四句。異等例此。共成十六。又過,現,未來,各有十六。成四十八。又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并根本四。都成百非也。今疏意但不生分别。寂爾亡懷。情執自除。過非斯泯。故雲四執既亡。百非斯遣。般若二字。正指此經。亦旁該廣部。玄妙旨趣。理極于此。故雲斯之謂欤。斯者。此也。欤者。語辭也。《連珠記》雲。四執亦雲四謗。定有者。增益謗。定無者。損減謗。亦有亦無。相違謗。非有非無。戲論謗。

執四句故皆成謗。般若離四句。不可以有無取。故四執既亡。即成四德。《小鈔引圭山》雲。會色歸空。無增益謗。明空即色。無損減謗。色空無礙。無雙非戲論謗。泯絕無寄。無雙亦相違謗。四謗既無。百非斯絕。已當八部般若無相大乘之極緻也。清涼雲。今顯初門具德四句。一,真如是有。二,真性是空。三,真如亦有亦空。四,真性非有非空。一重四句中。更有四重四門。然執着成見取。成四謗。若能不住。無分别智遍入四句。則遠離四謗。不滞空有。何行不成。即有之空。方為具德之空。即空之有。方為具德之有。又随一句必具餘三。若随阙者則非具德。又雲。為法之相。不出有無。設非有非無。若有此者。亦不出有。若無此句。亦不出無。但遣有無。萬法斯寂。《起信鈔》雲。一異有無等各一四句。共成十六。

又過,現,未來,各有十六。成四十八。又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共成九十六。并根本之四。都成百非。若以論下文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有有相。非無無相。非有無俱相。例非一相非異等十句此十句一一能生十使煩惱。亦成百非。記雲。百非斯遣者。論曰。百非非非。千是非是。非百非。背千是。非非中中。皆背天天。演水之談。足斷而止。審慮之量。手亡而住。可謂般若二谛中道之大宗也。《釋摩诃衍論》雲。百非非。非非百。非非非。中中。謂以非非非去其非。故無非也。《會要》雲。此之空有。與肇論有無不同。彼論有無。随世計說。相因而生。故論雲。若以有為有。則以無為無。《密嚴經》雲。要待于有法。而起于無見。如見牛有角。計兔無角等。二谛收之。但俗谛耳。《仁王經》曰。若取着一二。若有若無。即世俗谛。是也。此雲即有之真空。即空之幻有。與彼遍計所執有無之理居然異也。

若曆事備陳。則言過二十萬頌。若撮其樞要。則理盡一十四行。

【注】《顯正記》雲。若曆下叙能诠。上叙所诠。既當實相觀照二種般若。今叙能诠。即是文字般若也。般若廣部六百卷。總開八部。謂大品小品等。其中所說始自色心。終乎種智。八十餘科。今顯其廣。故雲二十萬頌。撮。取也。樞即門臼。喻其要也。以一總多曰要。理即義理。古來經文。皆以十七字為一行。故今經但有十四行也。《連珠記》雲。若曆等者。謂曆色心等事。備陳正理。則有八部二十萬頌。樞謂門樞。爾雅雲。制扇以柎。門傍曰樞。以況八部所诠頓實之旨。斯經盡之。故曰。撮其樞要。理盡一十四行。《會要》雲。二十萬頌。屬六百卷大部。西域法以頌定數三十二字為一頌。一頌為一數。故大部該二十萬頌。

是知铨真之教。乍廣略而随緣。超言之宗。性圓通而俱現。

【注】《顯正記》雲。教铨真理。故曰铨真之教。所叙或廣或略者。由機有利鈍。利者聞略說則悟。鈍者聞廣說方解。緣謂機緣。所铨之理。是一經之主。故名為宗。離言說相。故曰超言。能铨之教。雖有廣略。所铨之理。則無增減。本自圓融。平等顯現。故雲性圓通等。《小鈔》雲。廣略随緣者。《依起信》雲。或有衆生。以自力廣聞而取解。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又或因廣論而得解。複以少文攝多義能取解故。《會要》雲。宗謂宗旨。此所铨之性宗,在廣部铨量非增。在略部铨量非減。一皆圓滿融通也。

般若心經者。實謂曜分衢之高炬。濟苦海之迅航。拯物導迷。莫斯為最。

【注】《顯正記》雲。實謂者。指定之辭。曜。照也。衢謂衢路。昏衢喻二障。即生死因。苦海即生死果。三界有情。常居苦趣。飄沉生死。不證菩提者。靡不由此。二障者。一,名煩惱障。體即根随。二,名所知障。體即無明。《金剛疏》雲。煩惱障障心。心不解脫。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脫。既是有情生死根本。又能障翳無生理智。其猶昏暗衢路。履即颠墜。故以為喻。高炬即火炬。喻般若也。謂若能依此經發深妙慧。了心本寂。見法元空。然後悲智兼修。自他俱運。泯取舍。亡順違。則二障潛祛。三空可契。猶火炬高照。昏衢頓明。迅航亦喻般若。苦即分段,變異,二種生死。由上二障之所感。故二死苦相。無有邊際。喻之苦海。然三界無定。靡不皆苦。衆生妄計為樂。以智觀之。有何可樂。

故我大聖由悲願力。特演斯典。濟救有情。使登般若之智航。度竛竮之苦海。物謂物機。迷為迷惑。顯此經決能引導迷者。拯接物機。離二障昏暗之衢。踐智慧坦明之道。則涅槃高岸。尚可即登。生死微波。何疑不度。《連珠記》雲。昏衢苦海。以喻有情奔馳生死。無智慧明。五苦八苦。不得邊底也。高炬迅航。以況斯經。三無相慧。拯接物機。導引迷徒。群修多羅。莫比斯最。《會要》雲。昏衢高炬者。如《仁王經》以般若喻于摩尼大寶。體具衆德。乃至雲。若于暗夜。置高床上。光照天地。明如日出。苦海迅航者。則般若獨能為舟也。若以六度共為舟。則施為船底。戒為船幫。忍如闆。進如欋。定如墜石。慧如艄人也。

然則般若以神鑒為體。波羅蜜多以到彼岸為功。心顯要妙所歸。經乃貫穿言教。從法就喻。诠旨為目。故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注】《顯正記》雲。般若此雲智慧。神名不測。鑒謂鑒照。體即性也。此智雖不可測。而性常鑒照。故雲以神鑒為體也。波羅蜜多者。顯此智有離此到彼之功心顯等者。以人心藏。是一身所歸。要盡微妙之處。喻此略本。是彼廣部之要也。經乃等者。法喻并彰也。以經能持義喻線能貫華。顯不散失故。此經則是能持義理之言教。故曰經乃貫穿等。法即所喻。謂般若等。心是能喻。铨謂能铨。即經之一字。旨謂所铨旨趣。即上法喻等。是乃法喻能所合為此經題目。故總結雲從法就喻等。《會要》雲。依起信中。本覺。般若體也。此體靈明。本自神解。故雲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

又雲有大智慧光明義等。若始覺。般若用也。《無知論》曰。般若可虛而照。真谛可亡而知。萬動可即而靜。聖應可無而為。皆神妙也。今通铨二種。則實相屬本。觀照屬始也。《連珠記》雲。肇公曰。然則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神無慮。故能獨王于世表。智無知。故能玄照于事外。經雲。般若無知。無所不知。則觀照實相也。功者。用也。謂漉人天龍。渡生死海。置涅槃岸。乃斯妙慧之功用也。前已廣叙所铨之經。此特顯能铨文字般若。略能攝廣是六百卷。中之要妙。言是般若部中之心。如人心藏。是一身之要也。般若。法也。心乃喻焉。心經為铨。般若為旨。結為題目矣。

上一篇:相州

下一篇:地球防衛軍4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