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顧章書

與顧章書

南朝梁吳均創作的散文
《與顧章書》是南朝梁文學家吳均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散文可分為二層。第一句為第一層,以叙事開篇,交代了自己上個月歸隐一事。從第二句開始一直到最後為第二層,主要描繪石門山的景色,表達了作者歸隐後自得其樂的情趣。這篇散文的語言簡潔精美,清新淡雅,從修辭手法來看,有排比,有對偶,有拟人,手法多樣。
  • 作品名稱:與顧章書
  • 作者:吳均
  • 創作年代:南朝梁
  • 作品出處:《藝文類聚》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與顧章書

吳均〔南北朝〕

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雲,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山谷所資,于斯已辦。仁智之樂,豈徒語哉!

注釋譯文

注釋

⑴去月:上月。謝病:告病,即因病辭官。謝:告。仆:自己的簡稱。

⑵薜蘿:即薜荔和女蘿,植物名。屈原《楚辭·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帶女蘿。”後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飾。還覓薜蘿,意思是正準備隐居。

⑶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

⑷森壁争霞:陰森陡峭的峭壁與天上的雲霞争高。森:衆多的樣子。壁:險峻的山崖。霞:早晚的彩雲。

⑸孤峰限日:孤特聳立的高峰遮斷了陽光。限:阻,這裡指遮斷。

⑹幽岫:幽深的山穴。

⑺蓄:包含。翠:綠水。

⑻唳:(鶴)鳴叫。

⑼啼:(猿)鳴叫。

⑽英英:同“嘤嘤”,象聲詞,形容蟲鳥動物的鳴叫,也形容聲音和諧動聽。

⑾綿綿:連綿不絕的樣子,形容聲調悠長。韻:和聲。

⑿重:這裡是向往的意思。幽居:隐居。素:向來,一向。

⒀葺宇其上:在上面修建屋舍。葺,修建。宇:房子。

⒁幸富菊花,偏饒竹實:幸好菊花、竹實很多。富:多,充裕。偏:特别。饒:豐富。竹實:又名竹米,狀如小麥。這裡指山中的物産。菊花,竹實都是隐士的食物。

⒂山谷所資,于斯已辦: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這裡都已具備。資:出産的東西,提供。所資:所需的東西。斯:這。辦,具備。

⒃仁智之樂:佳山秀水為仁人智士所喜愛。《論語·雍也》:“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樂:喜愛。

⒄豈徒語:怎麼能随便說。語:說。

譯文

我上個月因病辭官,回到家鄉尋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門山。很多峭壁與雲霞争高下,獨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陽;幽深的洞穴包含着雲霧,深谷小溪積聚着翠綠的潭水;蟬鳴鶴叫,水聲清越,猿猴啼叫,和諧動聽的聲音相互混雜,聲調悠長有音韻之美。我既然向來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築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這裡都已具備。這種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愛,豈是虛言啊。

創作背景

這是作者辭官隐退,行将隐居時緻友人顧章的一封骈文信。

吳均生活的南北朝時期,政治黑暗,社會動亂。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響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觸犯武帝,書被世隐居。吳均一生仕途也不如意。梁武帝時,他因撰寫《齊春秋》,稱梁武帝為齊明帝佐命之臣,武帝不悅下令焚之,并免其職。他在《與顧章書》中說:“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表明自己辭官引退後,字裡行間都流露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向往美好大自然居。因此,這篇文章不單純是寫景,而是寓情于景,同時,也含蓄地表達了對世間追求功名利祿之徒的諷刺。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作者以鮮明生動的筆觸,描繪了石門山壯麗秀美的自然景色,表達了托病辭官後歸隐的志趣,全文可分為二層。

第一層是第一句。作者以叙事開篇,交代了自己上個月歸隐一事。為什麼要歸隐呢?作者沒有明說,但“謝病”和“覓”已清楚地表明他是托病辭官,是自尋歸隐的。由此可見他對官場的厭惡,對政治的失望,這為下文作者盡态極妍地描寫景物蓄勢和張本。

第二層從第二句開始一直到最後。這一層主要描繪石門山的景色,表達了作者歸隐後自得其樂的情趣。作者先交代了石門山的位置,接下運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由靜态轉化為動态,從而寫出石門山山高谷翠的景色特點:陰森森的峭壁直立天空,連接紅霞;孤零零的山峰高高聳立,遮擋太陽;幽邃的山洞裡掩藏着白雲;深深的溪谷旁青草叢生,綠樹紛披。

在這裡,作者運用了一系列的動詞,賦予石門山以生命活力,啟發我們豐富的聯想。同時,作者還繪聲繪色,把山中描寫成一個音樂的世界:溪流的淙淙聲,鳴蟬的吟唱聲,雲鶴的叫唳聲,猿猴的哀啼聲,交織在一起,“英英相雜,綿綿成韻”,組成了優美的山林交響曲。

作者鋪寫山中的各種聲音,表面上看似熱鬧,其實卻是以鬧寫靜,顯示出山高無人的幽靜,這個地方,對于“素重幽居”的作者來說,自然是一個好去處,因而他“葺宇其上”。可見,作者選擇這裡幽居的理由是,高山的幽靜契合了他想避開喧嚣浮繁塵世生活的淡泊甯靜的心境,而漫山的菊花,遍地的竹實,不僅增添了這份幽靜,而且,通過誇張地描繪這些芳潔美好的自然物,來美化詩人自己的品格,構成崇高完美、超然出俗的典型形象。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用“仁智者”自比,不言而喻。總之,這段寫景是為了表達“歸隐”的思想。這是意脈,圍繞這意脈,作者濡筆山林。而山林是作者隐居的生活環境,作者描寫它,贊美它,正是表達了他擺脫了官場的羁絆所獲得自由的滿足和隐居的樂趣。意境鮮明,情趣盎然。

從表達方式看,文章先叙述,再寫景,在寫景中穿插了叙述,最後抒情,自由靈活。從描寫景物的方法看,文章動靜結合,以動寫靜,以動襯靜,給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從修辭手法來看,有排比,有對偶,有拟人,手法多樣。這篇文章的語言很精煉,極有表現力。如“争”字給人一種向上的氣勢,“限”字顯示阻擋的威力,“辦”字流露出心理上的滿足。這些字都可以以一當十,足見作者遣詞的功底非常深厚。

這篇散文很短簡,僅八十四個字,就把石門山清幽秀美的風景,如詩如畫般地展現在我們眼前。語言的簡潔精美,清新淡雅,值得仔細品味。體現作者樂山樂水的文人之氣及隐居避世的高潔志趣、高潔情懷,享受自由、無拘無束、無牽無挂的輕松惬意;對自然、自由的熱愛,對生命力的贊頌,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

名家點評

北京物資學院教授郭隽傑《南北朝小品》選注:“此篇隻寫奇出,從靜與動、色與聲兩方面用筆,使境界幽深而不孤寂,爛漫而不失清疏。在用詞上,如争霞之‘争’、限日之‘限’、含雲之‘含’、蓄翠之‘蓄’,很見錘煉功夫。”

作者簡介

吳均(469~520年),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時的文學家、史學家。好學有俊才,其詩文深受沈約稱贊。其詩清新,且多為反映社會現實之作。其文工于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稱為“吳均體”,開創一代詩風。受梁武帝欣賞,任為奉朝請。著有《齊春秋》三十卷、注範晔《後漢書》九十卷等;有《吳均集》二十卷,但很可惜并未流傳下來。保留下來的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藝文類聚》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