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井鹽

自貢井鹽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自貢井鹽,俗稱川鹽,産于四川省自貢市。在曆史上,自貢素是以盛産井鹽著稱,有“鹽都”之稱,其開采井鹽已有2000年的曆史。自貢井鹽作為四川省自貢市自流井區的著名特産,其深鑽汲制技藝已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自貢井鹽是四川美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調料。
    中文名:自貢井鹽 外文名: 别名: 曆史:四川省自貢市是以盛産井鹽著稱 累計:生産食鹽7000多萬噸 榮譽: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簡介

四川自貢市被譽稱“天府鹽都”,在古代鹽業發展史上,它譜寫過光輝篇章。它那聳入藍天的采鹵天車,是曆代蜀南人民勤勞、勇敢和富于開拓精神的标志;它在鹽業科技上的探索與創造性的巨大成就,為古代文明作出了貢獻。

據了解,自貢兩千多年的井鹽生産曆史上,共開鑿了13000多口鹽井,在19世紀到20世紀井鹽生産鼎盛時期,自貢到處天車林立,霧氣蒸騰,場面蔚為壯觀。20世紀50年代,自貢地區保存完整的鹽井有1000多口,天車也有近千座。

天車是将地底深處鹽鹵采汲上來的提鹵工具,每一口鹽井都有一座天車,可算井鹽文化最典型的象征。天車系一種木制井架,聳立井口用于采鹵、治井、淘井。據史料記載,自貢最早的天車可以追溯到東漢年間。最初天車是獨腳的,以後發展成兩腳、三腳,天車形制構造的改變,與鹽井的深度、井徑、汲鹵筒的大小和長度相關聯,随着井鹽生産的發展,采鹵天車的荷載增加,為了适應深井采鹵的需要,天車由低到高,由簡單到複雜,由獨腳、雙腳到多腳。

基本資料

在曆史上,四川省自貢市是以盛産井鹽著稱。自貢開采井鹽已有2000年的曆史。在自貢所屬狹窄的55平方公裡面積上,當地勞動人民共開鑿了1.3萬多口鹽井,累計生産食鹽7000多萬噸、天然氣300多億立方米。在保存下來的衆多鹽井中,除有名的大公井、焰陽井、發源井等遺址外,更著名的有: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東源井,開采時間長達200餘年;每一口井就有一架天車,最高的一架“達德井”天車高達113米(位于大安區扇子壩,上世紀90年代已拆除),蔚為壯觀。

四川自貢井鹽的采鹵制鹽史,可上溯到東漢章帝時期,聞名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在清鹹豐、同治年間成為四川井鹽業中心,其井鹽遍銷于川、滇、黔、湘、鄂諸省,供全國1/10的人口食用。據記載,曆代鹽工在自貢先後鑽井13000多口,有的井深達1000米,即使以平均300米計,等于鑿穿了400多座珠穆朗峰。

被譽為中國鹽都的自貢市是沖擊式頓锉鑽鑿技術的發源地,這一技術經曆了東漢至宋初大口淺井的孕育期、宋代卓筒井的轉型期、明代至清代小口深井的成熟期等發展階段,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曆史。公元1835年,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海井(1001.42米)的鑿成,是中國頓鑽技術成熟的重要标志,它對世界鑽井技術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頓鑽技術包括鑿井、測井及糾斜、補腔、打撈、修治木柱等工序,它在井鹽生産上的廣泛運用使自貢早在清朝就獲得了“富甲全川”的美譽,民國28年自貢“因鹽設市”,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320萬人口的曆史文化名城。

文化遺産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自貢井鹽深鑽汲制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确定,四川省大英縣的嚴昌武為該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