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鳴縣

武鳴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甯市所轄縣
武鳴區古稱武緣縣,1912年更名為武鳴縣,2015年撤縣設區,設立南甯市武鳴區,成為南甯最大城區。武鳴,意為以武而鳴于天下,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南部,是首府南甯市的市轄區,史有首善之縣美譽。東與上林縣、賓陽縣交界,西鄰平果縣、隆安縣,南靠南甯市興甯區、西鄉塘區,北連馬山縣,東西最大橫距111公裡,南北最大縱距97公裡。城西毗鄰國家級南甯東盟經濟開發區(南甯市政直接管轄、國務院僑辦重點聯系單位推進工業化丶城鎮化的核心區域縣區開發區世界五百強和GDP之首)毗鄰國家級南甯東盟經濟開發區人均水平位居廣西前列。給武鳴經濟高速發展,是南甯市打造首善之區的核心地區。南甯市正在邀請國内外的規劃設計單位根據南甯的發展定位來科學規劃武鳴,并用城市的建設和管理理念來規劃、建設和管理,把武鳴打造成南甯市的副中心城市。武鳴是壯族的發源地之一,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中國壯語以武鳴方言為标準音,被譽為中國壯鄉,每年在武鳴縣城舉辦的中國壯鄉·武鳴三月三歌圩活動已成為中外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武鳴縣榮獲2014年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縣級),廣西經濟發展十佳縣。
    中文名:武鳴縣 外文名:Wuming District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南甯市 地理位置:中國·華南·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南部 面積:3378 下轄地區:城廂鎮、城東鎮、兩江鎮、馬頭鎮、陸斡鎮、羅波鎮、太平鎮、雙橋鎮、甘圩鎮、甯武鎮、鑼圩鎮、仙湖鎮、府城鎮、靈馬鎮、上江鄉、玉泉鄉 政府駐地:城廂鎮興武大道245号 電話區号: 郵政區碼: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伊嶺岩風景區、明秀園、大明山 機場:廣西東盟通用機場(東盟經濟開發區内)、南甯吳圩國際機場 火車站:武鳴站(貴南高鐵規劃)丶南甯二号線延長線(輕軌) 車牌代碼:桂A 地區生産總值: 别稱:武緣縣 人口:646504人(2004年末) GDP:66.90億元(2006年) 友好城市:南甯、馬山、百色、上林 主要街道:興武大道 地域名人:陸榮廷、陸兵等 地方特産:豬腳粉、檸檬鴨 知名産業:制藥、制糖、造紙、煙草 電話區碼:0771 郵編區碼:530100 行政類别:市轄區 地方方言:壯語、西南官話、橫塘話、新民話、桂柳話 著名學校:武鳴高中丶廣西民族高中 GDP:266億(2014)不包括東盟經開區 行政代碼:450110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轄區地層出露以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和第三系分布較廣,下奧陶統、白垩系次之。總厚度15158—17961米。東部大明山連綿高聳,峰巒重疊,山勢雄偉,并延伸向東北、東南,朝着武鳴河谷呈扇狀分布,構成環繞北、東、南三面的馬蹄形高丘陵、山地。

縣西北部高土坡連綿,西南部為石灰岩群峰,中部是丘陵、崗地、平原相間交錯,呈小盆地。全縣山地227平方公裡,占總面積6.7%,平地702平方公裡,占20.9%,丘陵2139平方公裡占63.5%,其他298平方公裡,占8.9%。

氣候特征

武鳴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熱充足,雨量充沛,夏季炎熱多雨,春秋季易旱,冬季溫暖少雨,偶有霜雪。年平均氣溫21.7℃,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氣溫為28.6℃,極端最高氣溫40.7℃;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12.8℃;極端最低氣溫—0.8℃。

自縣西南向東北,常年溫度遞減1—2℃。大明山上和山腳溫差達7—10℃。縣境年降雨量1100—1700毫米,呈東北向西南遞減,南北差300—500毫米,東北部多有暴雨。但也有寒、旱、澇、風、雹、冰、霜等災害天氣。

行政區劃

1990年,華僑農場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批準更名為南甯華僑投資區。國有土地審批暫時由武鳴縣管轄,其餘行政部門國有事業機關南甯市直接管轄。

1996年,武鳴縣轄11個鎮、5個鄉、1個國營華僑農場:城廂鎮、城東鎮、陸斡鎮、鑼圩鎮、太平鎮、雙橋鎮、甯武鎮、仙湖鎮、府城鎮、兩江鎮、羅波鎮、靈馬鄉、馬頭鄉、甘圩鄉、玉泉鄉、上江鄉、華僑農場。縣政府駐城廂鎮。

2000年6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批準甘圩、靈馬、馬頭等3個鄉改為鎮建制,各鄉改鎮後原轄行政區域不變。

2003年末,武鳴縣轄14個鎮、2個鄉:城廂鎮、城東鎮、兩江鎮、馬頭鎮、陸斡鎮、羅波鎮、太平鎮、雙橋鎮、甘圩鎮、甯武鎮、鑼圩鎮、仙湖鎮、府城鎮、靈馬鎮、上江鄉、玉泉鄉;以及武鳴伊嶺經濟技術開發園區。

2004年末,轄2個鄉、14個鎮,共198個行政村和20個社區、3415個村1民小組、1770個自然屯。

2005年6月25日,《南甯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通知》:撤銷城東鎮建制,城東鎮整體并入城廂鎮,擴大城廂鎮的管轄範圍。撤銷上江鄉建制,整體并入太平鎮,擴大太平鎮的管轄範圍。撤銷玉泉鄉建制,整體并入鑼圩鎮,擴大鑼圩鎮的管轄範圍。至此,武鳴縣轄13個鎮:城廂鎮、兩江鎮、馬頭鎮、陸斡鎮、羅波鎮、太平鎮、雙橋鎮、甘圩鎮、甯武鎮、鑼圩鎮、仙湖鎮、府城鎮、靈馬鎮。

2005年9月,南甯華僑投資區國務院批準更名南甯東盟經濟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劃歸南甯市政管轄,行政部門國有事業機關南甯市直接管轄,或獨立自行行使職能。國務院僑辦、自治區政府、發改委提交草案批複建設獨立發電站、廣西首座數字化變電站、調水工程系統給落戶企業發展得到保障,脫離縣區的電網水利管轄,實行獨立管轄。

2013年,南甯東盟經濟開發區國務院批準國家級開發區劃歸南甯市政管轄。

2014年,南甯東盟經濟開發區國務院批準更名國家級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劃歸南甯市政管轄。

2015年2月,國務院批準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調整南甯市部分行政區劃,決定撤銷武鳴縣,設立南甯市武鳴區,以原武鳴區的行政區域為武鳴區的行政區域,武鳴區人民政府駐城廂鎮興武大道245号。

曆史沿革

2000年,武鳴縣轄11個鎮、5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603085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城廂鎮51699城東鎮52509太平鎮29042雙橋鎮51273甯武鎮34785鑼圩鎮42036仙湖鎮33654府城鎮50840陸斡鎮53455兩江鎮36853羅波鎮31393上江鄉6140甘圩鄉21177玉泉鄉13374靈馬鄉34489馬頭鄉22140華僑投資區虛拟鎮33054東風農場虛拟鎮5172。

2002年,武鳴縣轄14個鎮,2個鄉。總人口64.71萬,其中農村人口53.91萬。有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32個,共56.25萬人,其中壯族人口56.08萬人,占86.66%。

2003年,武鳴縣轄14個鎮、2個鄉:城廂鎮、城東鎮、兩江鎮、馬頭鎮、陸斡鎮、羅波鎮、太平鎮、雙橋鎮、甘圩鎮、甯武鎮、鑼圩鎮、仙湖鎮、府城鎮、靈馬鎮、上江鄉、玉泉鄉;以及南甯伊嶺經濟技術開發園區。年末總人口64.51萬人,其中農村人口53.55萬人。有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32個,壯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6.66%。

城廂鎮位于縣境中偏南部,為縣政府駐地,鎮政府設在城南靈泉路北側,距南甯市區37千米。面積43.58平方千米。轄6個社區、4個村委會,共30個自然屯、60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21003戶,總人口55725人。其中,農業2820戶、11388人,非農業18183戶、44337人。轄建設街、解放街、和平街、靈水、渡頭、标營6個居委會;五海、靈源、大皇後、濑琶4個村委會。

城東鎮位于縣境中部,鎮政府駐縣城農壇路新解放街,距南甯市區37千米。面積204.47平方千米。2003年,轄2個社區、17個村委會,共115個自然屯、210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11260戶,總人口39202人。其中,農業10206戶、37313人,非農業1054戶、1889人。轄新興、紅嶺2個居委會;九聯、九裡、六聯、共和、翠英、香泉、聯興、文合、大梁、大同、合旗、馬香、鄧廣、從廣、夏黃、平等、串錢17個村委會。

太平鎮位于縣境東南部,東臨賓陽縣,南與邕甯縣毗鄰,西連雙橋鎮,北接羅波鎮。鎮政府駐林圩,距縣城18千米。面積237平方千米。2003年,轄1個社區、8個村委會,共96個自然屯、160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9049戶,總人口30794人。其中,農業8266戶、29203人,非農業783戶、1591人。轄文溪社區居委會;林琅、林綠、新聯、鳳陽、慶樂、文壇、葛陽、朱董8個村委會。

雙橋鎮位于縣境南部,東鄰太平鎮,南與南甯市轄區接壤,西與甯武鎮、甘圩鎮交界,北與城廂鎮毗鄰;鎮政府駐雙橋圩,距縣城6千米,距南甯31千米。面積196平方千米。2003年,轄1個社區、15個村委會,共128個自然屯、216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16191戶,總人口52222人。其中,農業14898戶、48409人,非農業1293戶、3813人。轄雙橋居委會;楊李、下渌、平陸、平福、平穩、孔鎮、鎮南、合美、躍進、騰翔、八橋、蘇宮、造慶、伊嶺、伏林15個村委會。

甯武鎮位于縣境西南部,東連雙橋鎮,南接甘圩鎮,西與南甯市城北區雙定鎮和隆安縣丁當鎮交界,北與鑼圩鎮和南甯華僑投資區接壤。鎮政府駐甯武圩(雄孟村),為近代曆史名人陸榮廷的故裡,距縣城8千米。面積230平方千米。2003年,轄1個社區、13個村委會,共93個自然屯、184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10669戶,總人口37093人。其中,農業9973戶、35745人,非農業696戶、1348人。轄雄孟社區居委會;張朗、長安、舊琴、伏唐、東王、華山、英烈、建豐、梁新、雙盧、唐村、培桂、新甫13個村委會。

鑼圩鎮位于縣境西部,東部緊靠南甯華僑投資區,南部鄰近甯武鎮、隆安縣丁當鎮,西部與玉泉鄉交界,北部同靈馬鎮、仙湖鎮接壤。20323省道公路貫穿中、北部。鎮政府駐鑼圩圩,距縣城29千米。面積257平方千米。2003年,轄1個社區、18個村委會,共156個自然屯、289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13392戶,總人口47475人。其中,農業11950戶、44132人,非農業1442戶、3343人。轄鑼圩街居委會;大揚、英江、英圩、渌旺、高一、羅伏、淝陽、高二、仙山、雙龍、舊圩、伏王、樹合、群興、林洋、岜勳、龍慶、闆新18個村委會。

仙湖鎮位于武鳴縣西北部,東鄰府城鎮,北與靈馬鎮、馬山縣相接,西和鑼圩鎮交界,南與南甯華僑投資區、城東鎮毗鄰,鎮政府駐仙湖街,距縣城30千米。面積203平方千米。2003年,轄10個村委會、1個社區共159個自然屯、228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10302戶,總人口39005人。其中,農業9219戶、37493人,非農業1083戶、1512人。轄中橋社區居委會;連才、三冬、六冬、綠雅、鄧吉、清白、蘇梁、那溪、鄧柳、四育10個村委會。

府城鎮位于縣境北部,北接馬山縣,西通仙湖鎮,東連陸斡鎮、兩江鎮,南接東風農場,鎮政府駐府城圩,距縣城36千米。面積273平方千米。2003年,轄23個村委會、1個社區共243個自然屯、326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14934戶,總人口56781人。其中,農業13407戶、52564人,非農業1527戶、4217人。轄府城街居委會;西廂、四明、富良、文泉、六龍、福良、和平、永共、喜慶、進源、六韋、德靈、樂光、頭塘、那化、寺圩、永合、新泉、大同、岜榄、陸楊、東江、啟德23個村委會。

陸斡鎮位于縣境東北部,東毗羅波鎮,西鄰東風農場,南連城東鎮,北與兩江鎮、府城鎮接壤。鎮人民政府駐陸斡圩,距縣城22千米。面積246平方千米。2003年,轄23個村委會、1個社區共193個自然屯、356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16871戶,總人口59599人。其中,農業14971戶、57031人,非農業1900戶、2568人。轄陸斡社區居委會;龍口、坡班、仁合、覃李、文桐、貴德、大榄、興江、育秀、尚志、燕齊、雙泉、二塘、聯合、那羊、忠黨、共濟、橋北、覃外、覃内、包張、盧覃、橋東23個村委會。

兩江鎮位于縣境東北部,東臨大明山,南鄰馬頭鎮,西臨小明山,北鄰馬山縣古零鎮,210國道由南至北穿境而過,鎮政府駐兩江圩,距縣城43千米。面積199平方千米。2003年,轄14個村委會、1個社區共130個自然屯、298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11773戶,總人口41816人。其中,農業10860戶、39876人,非農業905戶、1940人。轄兩江社區居委會;培群、雲川、合聳、龍英、英俊、三聯、四聯、嶺合、聚群、群英、福江、明山、公泉、漢安14個村委會。

羅波鎮轄羅波社區居委會;鳳林、舊陸翰、暮定、闆歐、聯新、石梁、梁彭、布淩、天馬、西邊、尚黃、四棟、壇李13個村委會。

靈馬鎮位于縣境西部,與平果縣、馬山縣、隆安縣毗鄰。20323國道、靈馬到馬山縣周鹿鎮兩條公路穿境而過。鎮政府駐靈馬圩,距縣城50千米,是武鳴縣主要漢族聚居區。面積194.8平方千米。2003年,轄13個村委會、1個社區共135個自然屯、184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9544戶,人口總數42635人。其中,農業8870戶、41497人,非農業674戶、1138人。轄靈馬社區居委會;坡江、方和、王橋、新龍、義龍、清水、騰村、那龍、壇昌、三合、良安、高樓、三民13個村委會。

甘圩鎮位于縣境南端,東連雙橋鎮,南接廣西高峰林場,西鄰南甯市城北區雙定鎮,北與甯武鎮接壤。鎮政府駐甘圩,距縣城24千米,面積91平方千米。2003年,轄1個社區、4個村委會,共18個自然屯、80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5569戶,總人口22142人。其中,農業5266戶、21784人,非農業303戶、358人。轄甘圩社區居委會;達洞、賴坡、唐黎、定黎4個村委會。

馬頭鎮轄馬頭社區居委會;小陸、全曾、莫陽、清江、全蘇、那堤、四明、玉元、靈坡、敬三、六戶、榮龐12個村委會。

上江鄉轄若太、同貴、均緻、聯桂4個村委會。

玉泉鄉轄玉泉、三粟、那琅、培聯、濟力、弄七、清鳳7個村委會。

2004年,武鳴縣轄2個鄉、14個鎮,共198個村委會和20個社區、3415個村民小組、1770個自然屯,年末總人口646504人(壯族人口占總人口86.6%)。

2005年,撤銷城東鎮、上江鄉、玉泉鄉,分别并入城廂鎮、太平鎮、鑼圩鎮。6月25日,南甯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通知》(南府發[2005]70号):

1、撤銷城東鎮建制,城東鎮整體并入城廂鎮,擴大城廂鎮的管轄範圍。調整後的城廂鎮管轄靈源、五海、濑琶、大皇後、大同、大梁、九聯、九裡、六聯、共和、翠英、香泉、聯興、文合、夏黃、合旗、馬香、從廣、鄧廣、平等、串錢等21個村和建設、和平、解放、靈水、渡頭、标營、新興、紅嶺等8個社區,總面積248平方千米,人口11.5萬人。城廂鎮人民政府駐建設社區。注:“武鳴縣政府網站”該項調整内容為駐新興社區(原城東鎮政府大院)。

2、撤銷上江鄉建制,整體并入太平鎮,擴大太平鎮的管轄範圍。調整後的太平鎮管轄林渌、林琅、新聯、鳳陽、慶樂、文壇、葛陽、朱董、同貴、鄀太、均緻、聯桂等12個村和文溪社區,總面積365平方千米,人口3.84萬人。太平鎮人民政府駐文溪社區。

3、撤銷玉泉鄉建制,整體并入鑼圩鎮,擴大鑼圩鎮的管轄範圍。調整後的鑼圩鎮管轄大楊、英江、英圩、渌旺、高一、高二、仙山、淝陽、羅伏、伏王、雙龍、舊圩、群興、樹合、林洋、岜勳、龍慶、闆新、三粟、那琅、玉泉、培聯、濟力、弄七、清風等25個村和鑼圩社區,總面積383平方千米,人口6.3萬人。鑼圩鎮人民政府駐鑼圩社區。

2005年,武鳴縣轄13個鎮:城廂鎮、兩江鎮、馬頭鎮、陸斡鎮、羅波鎮、太平鎮、雙橋鎮、甘圩鎮、甯武鎮、鑼圩鎮、仙湖鎮、府城鎮、靈馬鎮。

2015年2月16日,國務院同意撤銷武鳴縣,設立武鳴區。

2016年5月27日,武鳴區正式挂牌成立,轄城廂、太平、雙橋、甘圩、甯武、鑼圩、靈馬、仙湖、府城、陸斡、兩江、馬頭、羅波13個鎮,下轄22個社區居委會、198個村委會。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武鳴區地表水資源量分布:東北山區較多,西南丘陵平原較少。多年平均徑流深600毫米左右。1981年,全縣水利資源調查與水利區劃計算,全縣水資源按代表年P50%,水源蘊藏總量31.40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27億立方米、地下水産水量4.13億立方米。可利用水量17.7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5.44億立方米、地下水2.29億立方米。

1985年統計,人均占有水4070立方米;全縣耕地面積81.85萬畝,畝均占有水2877立方米。全縣大小河流有138條,蓄能量35450千瓦,可開發2.3萬千瓦,已開發6419.2千瓦。

礦産資源

武鳴區礦産有煤、鐵、錳、銅、鉛、鋅、鎢、銻、紅銻、金、鎳、钴、硫鐵、钪、鋁土、磷、石膏、重晶石、膨潤土、水晶、鉀長石、紅鐵氧、石英石、方解石、石灰石、白雲石等礦種。其中鎢、銅和錳礦比較豐富。

動植物資源

武鳴區屬國家保護的珍稀植物:一類有桫椤;二類有福建柏、海南粗榧、白豆杉、鵝掌楸、香木蓮、紫莖、蘇木、格木、小葉紅豆、紫荊木;三類有海南五葉松、大明山松、長苞鐵杉、穗花杉、半楓荷。此外常見主要植物有:杉木、馬尾松、濕地松、木蓮、樟樹、苦楝樹、楠木、檫木、荷木、紅荷木、檸檬桉、細葉桉、尾葉桉、隆綠桉、海南葡萄、蚬木、金絲李、木棉。

年果樹樹種主要有香蕉、柑橘、龍眼、荔枝、杧果、李、桃、扁桃、闆栗、陽桃、番桃等,水果總産量10.05萬噸,其中柑橘、蕉類、龍眼屬大宗水果。林果樹種有橄榄、烏榄等,林用中藥有砂仁、何首烏、七莪、柴胡、生地、杜仲、茯苓、天冬等。

1976年調查,屬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一類有熊猴、黑葉猴、蟒蛇;二類有短尾猴、猕猴、穿山甲、旱獺、大靈貓、小靈貓、金貓、河麂、鬣羚、白鹇、原雞、蛤蚧。此外,常見的野生動物有:山豬、野兔、狐狸、果子狸、野山羊、黃鼠狼、野貓、水獺等。

交通運輸

武鳴境内公路四通八達,是大西南陸路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境内210國道及20323、20321省道、蘭海高速公路G72北往貴州、重慶、南到湛江港、北海港、防城港。

人口民族

民國4年(1915年)全縣共有24547戶,138551人。1950—1957年,1957年為325688人,比1950年288973人增長12.7%,年均增加5245人。1965年總人口達384816人,比民國4年(1915年)增長1.8倍,比民國20年增長1.2倍;比1950年增長33.2%,比1964年增加12672人。1966—1975年以年均增加10272.6人的速度發展。1990年與1954年相比,總戶數增加96.7%;總人口增加1.01倍。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武鳴區總人口603085人。其中:城廂鎮51699人,城東鎮52509人,太平鎮29042人,雙橋鎮51273人,甯武鎮34785人,鑼圩鎮42036人,仙湖鎮33654人,府城鎮50840人,陸斡鎮53455人,兩江鎮36853人,羅波鎮31393人,上江鄉6140人,甘圩鄉21177人,玉泉鄉13374人,靈馬鄉34489人,馬頭鄉22140人,東風農場5172人(不包括境内的南甯華僑投資區)。

2002年末,武鳴區總人口64.71萬,其中農村人口53.91萬。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共56.25萬人,其中壯族人口56.08萬人,占86.66%。(不包括境内的南甯華僑投資區)。

2009年末,武鳴區總人口68.6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6.74萬人;壯族人口59.46萬人。(不包括境内的國家級南甯東盟經濟開發區)。

社會

科技

1990年,全縣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有5884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92人,中級1084人,助師級和員級4071人。

2009年武鳴加大新産品、新技術的引進和開發力度,全年共組織實施科技項目39項,引進農業新品種113個,推廣新技術19項、優良品種22個;成功承辦第十六屆廣西科技大集暨2009科普惠農“家電下鄉”信息交流大會。

2010年武鳴實施科技項目63項,獲得市級以上科技立項15項,榮獲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南甯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教育

明代建有學宮、書院和社學,民間辦有私學。1950年,全縣小學校有639所(含教學點,下同),在校生22392人;中學5所,在校生1338人。

2009年武鳴投入3811萬元,完成甘圩初中學生宿舍樓等3.53萬平方米危房改造;清理了全縣農村義務教育債務;高考本科上線率49.07%,繼續位居全區前列。

2010年武鳴投入4114.65萬元,完成3.41萬平方米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建設。補助農村義務教育家庭困難寄宿生生活費3.01萬人次、1020.37萬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4010人次、263.02萬元,辦理大學生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2193人次、1300萬元。公開招聘100名特崗教師。撥款100萬元獎勵中考、高考先進學校和先進集體。

武鳴地區擁有十幾所高中,武鳴高中更是廣西十強高中,著名高中有武鳴高中(省級重點)丶廣西民族高中(省級重點)。臨近名校2013年南甯東盟經濟開發區投入3.5億元建設南甯二中東盟校區(國家重點)丶廣西希望高中(省級重點)-屬于國家級南甯東盟經濟開發區範圍。

臨近大學-屬于國家級南甯東盟經濟開發區範圍廣西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省級重點專科)丶廣西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等根據規劃未來将打造一個大學城(東盟文教基地)-屬于國家級南甯東盟經濟開發區範圍。

文體

2009年,壯族駱垌舞入選南甯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尼達妮”合唱團應邀參加全國民族民間文化國慶獻禮演出,縣歌舞劇團《親親的中國紅》榮獲建國六十周年原創歌曲大賽二等獎、《古嶽铿锵》榮獲全國民族民間歌舞精品展演銀獎。成功舉辦“三月三”歌圩、新創民歌大賽等活動,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群衆性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多彩,太平鎮被評為全國群衆體育先進單位。

2010年武鳴投入986萬元,為824個村點安裝2.4萬套村村通廣播電視直播衛星設備。成功舉辦中國壯鄉·武鳴"三月三"歌圩、新創民歌大賽活動,被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授予"中國壯鄉文化研究保護基地"稱号,《壯族五色糯米飯制作技藝》入選自治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壯族師公舞》入選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擴展項目。

衛生

2009年武鳴全縣新農合參合農民52.86萬人,參合率95.68%,為參合農民報銷醫藥費10.31萬人次、4510.4萬元。積極推進縣人民醫院住院醫技大樓、縣婦幼保健院綜合樓建設,改造3個中心衛生院,完成5個衛生院職工周轉房建設。

語言

武鳴語言主要為壯語,約60萬人,約4萬人講新民話(客家話的一種)和橫塘話(平話的一種)等漢語方言(主要分布于靈馬鎮、陸斡鎮、府城鎮),其餘講各種縣境外來的方言。

老壯文是1953年蘇聯語言專家應邀來到武鳴縣雙橋鎮以當地壯話為基礎,以拉丁字母為載體創造的文字。新壯文為改革開放後完全以拉丁字母創造了的一套文字系統,沿用至今。另外,武鳴縣城和府城鎮有數千人說“軍話”,當地亦稱“街上話”。壯話把這種語言叫vah gun(詳情見陸天橋著論文《廣西“軍話”及“軍人”考》),即“軍話”,說這種話的人叫bux gun,即“軍人”,“說漢語”叫gangj gun,即“講軍”(不包括普通話、南甯白話等)。

這種方言與北邊的桂林話和柳州話以及各地的“桂柳話”不一樣,它有5個調并保留了很多古入聲韻尾,如 ngo tik ni liang gjok “我踢你兩腳”,桂柳話一般是ngo ti ni liang tsjo(或gjo)。外來移民基本上說桂柳話,但它也有自己的一些特點。部分農村使用平話,為廣西南部平話(桂南平話),與桂北平話相比較差異大,北部平話内部差異亦大。南部平話傳統上歸入粵語,但在1987年中國社會科學把平話列為一個不屬于粵語的漢語方言,主要分布在甯武鎮、陸斡鎮、府城鎮,其他鄉鎮也有零星分布,使用人群約2萬人。

旅遊

歌圩

從1985年起,武鳴區連續舉辦了18屆“三月三”歌節。2003年後,武鳴縣将“歌節”更名為“歌圩”。2008年,武鳴“三月三”歌圩入選了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0年,武鳴縣被文化部确定為“中國壯鄉文化研究保護基地”。武鳴被認為是駱越古國的中心所在地之一,為了保護和傳承駱越文化,2011年,武鳴縣将“三月三”歌圩活動的主題擴展為中國壯鄉·武鳴“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遊節。

2014年1月14日壯族文明重要發祥地、壯族人口占86%的“中國壯鄉”廣西武鳴縣獲得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頒發的“中國歌圩文化之鄉”稱号。

在挖掘歌圩資源方面,武鳴區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為武鳴壯族歌圩制訂了5年保護計劃,着手加大挖掘和普查工作力度。開展武鳴山歌普查,對山歌資源進行收集整理。同時,積極開展編寫中小學山歌教材、建立文化生态保護村等工作。

2003年成立的“尼達妮合唱團”活躍于自治區内外舞台,先後榮獲第二屆中國兒童音樂協會舉辦的音樂比賽金獎、全國校園藝術選拔賽金獎等獎項。

風景

武鳴八景:靈水;雙橋伊嶺岩;城西明秀園;濑琶文江塔;境北大明山;城東起鳳山;北門黃道山;羅波潭。

伊嶺岩,位于縣城南14公裡,距廣西首府南甯市17公裡,包括伊嶺岩、花花大世界、千藝大觀(在建中)、仙山院、會談中心、現代觀光農業園、壯民族小康村、甲泉、七十二道門、九洞山等景點。

靈水,位于武鳴區南面,又稱靈源、靈湖、靈犀水。靈水湖水面總面積2.93萬平方米,水深2-3米,水溫常年保持23℃左右,冬暖夏涼。

西江苑,位于武鳴區城西,包括明秀園、春霞園、秋暇園以及把三園緊密相連在一起的西江河。

大明山,位于武鳴東北部,距縣城50公裡,以“雨後明空晴翠”而得名,山體屬弧形山脈,西北、東南走向,綿延長150公裡,東西寬約25公裡。山脊線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龍頭山海拔1760米,為桂中南最高峰,氣勢雄偉。大明山以春岚、夏瀑、秋雲、冬雪四時之景不同,著稱于世。

飲食

糕點類:鑼圩七心糍粑;馬頭糯米卷;仙湖糯米餅;鳳林糯節糕;雙橋芭蕉糕;裡建黃金糕。

粉食類:五色糯米飯;爽記魚生及第粥;綠豆大肉棕;鴨血涼糯粽;紅薯粽;毛薯粽;府城榨粉;陸斡豬肝粉腸;甘圩幹撈粉;豬腳粉;靈馬旱藕粉;田雞粥、花魚粥、鴿子粥、黃鳝粥、鴨腳稷紅米粥;生菜包;豆蓉糯米飯;瓦煲飯。

肉食類:靈馬鲶魚;高峰界牌檸檬鴨;府城白斬狗肉;兩江八寶魚生片;鑼圩爆炒羊肉;蘭刀生魚;天馬帶魚;玉泉白斬雞;上江土雞;鑼圩梅菜扣肉;靈源叉燒;裡建炸鼠;南乳狗扣;手撕牛肉。

小吃類:扯扯糖;七寸豬龍供;雙橋酸嘢;新科芒果馍;麻辣牛雜;小東街紫蘇炒田螺;米粉餃;木薯馍;油炸糯米圓;油炸韭菜糯米馍;椒鹽鴨下巴。

名人

陸榮廷,(1859-1928)字幹卿,原名亞宋,壯族,廣西武鳴縣甯武壘雄村人,中華民國舊桂系軍閥首領,當時控制廣東、廣西、湖南三省。

李璧,(?~1525)字白夫,号琢齋,明代官員、學者,廣西武緣(今武鳴)人,壯族,學問淵博,弘治八年(1495)中舉,明正德中進士。曾任浙江蘭溪縣、仁和縣教谕。著有《劍門新志》、《名儒錄》、《皇明樂譜》、《劍閣集》等書。

劉定逌,号靈溪,廣西武緣(今武鳴)縣人。相傳他自幼聰穎,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清乾隆辛酉(1741年),劉定逌年方20歲就考上了拔貢,乾隆甲子(1744年)又中了解元,乾隆戊辰(1748年)中了進士。入翰林院進修了3年後,擔任翰林院編修。

林鳳祥,(1825—1855)廣西武緣(今武鳴)人,男,太平軍北伐名将。壯族。

李開芳,(1811~1855),壯族,廣西武緣(今武鳴縣兩江龍英村大李屯)人,太平軍北伐名将。

李靜誠,(1867~1944)舊桂系骨幹。曆任南甯軍政府副秘書,龍州、梧州中關統稅局長,廣西都督府秘書,廣西陸軍第二師少将參謀長,廣西督軍署中将參謀長,廣東督軍署顧問,廣西财政廳長等職,分掌刑名、錢糧、文案和交際。1917~1919年,兩次出任廣西省長。

盧紹武,(1906~1978)又名劉紹武。壯族。廣西武鳴人。早年參加過北伐戰争和南甯兵暴。1929年參加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曆任紅7軍第19師第56團排長、連政治指導員,紅3軍團第5師第13團營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銜。1978年病逝。

陸兵,壯族,1944年10月生,武鳴縣雙橋鎮八橋村人,197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68年9月參加工作,1968年9月廣西師範學院曆史系曆史專業畢業,大學學曆,高級經濟師,原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現任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甘祥夢(1929-01~1996-02-01)地方領導人。壯族。武鳴人。1949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産黨。曆任市近郊第二區委土改工作隊副隊長,中共南甯市第一區委副書記,中共郊區委副書記、書記處書記,郊區區長,中共興甯區委書記處書記,市農業局局長,柳沙園藝場書記、場長、革命委員會副主任、黨委書記,市農辦黨委副書記、副主任。1980年12月任南甯市副市長,1983年12月後任代市長、市長、市委副書記。1990年12月任市人大常委會主任。1995年以後任市人民政府特約顧問。是中共第六、七屆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委員,第六、七、八屆自治區人大代表。

張國環,男,壯族,1956年4月生,廣西武鳴人,197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77年12月參加工作,1998年12月中央黨校領導幹部本科班經濟管理專業畢業,中央黨校在職大學學曆,政工師。現任南甯市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

周氏兄弟——周氏山作、周氏大荒,世界知名美籍華人畫家。周氏兄弟(ZhouBrothers)名列全球在世藝術家銷售金額排行榜的前10位。

梁徐,(1917~)兒科血液病學家。博士研究生導師。廣西武鳴人。中國共産黨黨員。主持血紅蛋白病課題研究,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被評為全國少數民族地區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在國内外發表論文70多篇。1992年被聘為美國紐約科學院會員。

覃宏才,1926年生,廣西武鳴人。壯族。别名博達榮衛,字琥鳴,号樂酉,齋名荷之。大學文化,高中高級教師。民盟宜州市委教育支部主委并先進盟員。中國(全球)覃氏名人之一,享有“世界傑出華人藝術家”等榮譽,博學研究員。

覃馥蘭,女,1940年3月生,廣西省武鳴人,壯族。副主任醫師。1964年畢業于廣西醫學院醫療系本科,在紡織廠從事醫療工作35年,主要研究紡織職業病的防治,任全國紡織系統結核病防治研究協作組廣西柳州市常務理事。

石軒萍,女,1943年生,壯族,廣西武鳴人,中共黨員,副研究員,中國兒童音樂學會會員、廣西兒童音樂學會會員、南甯市音樂家協會會員、南甯市電影、戲劇家協會會員。

韋增欣,(1962-)男,廣西武鳴人,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哲學博士,廣西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院長、教授,中國亞太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優化與管理。

卓君,東方衛視《中國達人秀》年度總冠軍,2011年受聘廣西南甯旅遊形象大使。2013年廣西自治區最年輕政協委員。

榮譽

全國村民自治模範縣,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地區,全國産糧大縣,全國産油大縣,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全國百縣林改典型縣,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全國科普示範縣

全國綠色生态能源示範縣,廣西文明縣城,全區雙擁模範縣,廣西招商引資工作先進縣

自治區林業産業發展十強縣,廣西特色畜牧業先進縣,全區水利建設先進縣,全區普法工作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