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炎

肛管炎

肛管炎症
肛管炎主要是細菌感染引起的一種肛管炎症,經常與直腸炎并發,長期不治可導緻肛窦炎等疾病,長期炎症刺激還可能引起癌變,主要給予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可以達到較好的預後,經有效治療後一般不影響壽命。醫學證明,許多不合理的藥物如局部的抗過敏藥物,或是塗抹藥膏過量等均可導緻肛管炎的發生。
    中醫病名: 外文名:Anorectitis 别名: 就診科室:肛腸科 多發群體:一般人群均可好發 常見發病部位: 常見病因: 常見症狀: 傳染性:否 傳播途徑: 中文名:肛管炎 常用檢查:結腸鏡檢查、肛門指診、大便化驗

病因

肛管炎是長期的糞便刺激和不良的排便習慣引起的,如反複便秘或反複腹瀉均會引起肛管部位的炎症,該病情普通人群均可發作,無明顯的好發人群,可由便秘、肛門周圍環境污染誘發。

    常見于肛窦炎波及肛管。肛窦底部有能夠分泌液體的肛門腺和肛門腺導管,平時能分泌出粘性液體,潤滑大便和保護直腸肛門。若發生肛窦炎,則炎症有可能波及肛管。異物刺傷或強酸強堿灼傷肛管均可刺激肛管發炎。痔瘡的感染。痔瘡如内痔脫出,常帶出許多刺激性的粘液,長期的腫物脫出和粘液的刺激,均可造成肛管炎的形成。局部用藥過敏等因素所緻。醫學證明,許多不合理的藥物如局部的抗過敏藥物,或是塗抹藥膏過量等均可導緻肛管炎的發生。

臨床表現

患者可出現明顯的持續性肛門跳動性疼痛,或肛門瘙癢、潮濕,異常的肛門墜脹感、排便異常等症狀。本病可并發有直腸炎、肛窦炎。n

典型症狀n

    肛門墜脹感,排便異常等:因炎症的存在,許多患者有忍便的現象,所以肛門易感墜漲感。肛門瘙癢,潮濕:不良的排便習慣,不良的生活習慣,導緻炎症的複發加重等等都可引起肛門潮濕瘙癢。持續性跳動性疼痛:許多患者因長期的糞便刺激而導緻持續性疼痛,令患者行動不便,坐卧不安。n

其他症狀n

患者飲食欠佳,出現大便不規律、不适感。n

并發症n

嚴重者可發展成直腸炎、肛窦炎,久治不愈,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檢查

大便常規n

可見膿血、膿性物。n

肛門指診檢查n

可初步了解内口位置、有無分支及其類型,指診時可摸到内口似硬結,有壓痛,按壓後見膿液排出。n

結腸鏡檢查、肛管鏡檢查n

仔細檢查齒狀線上下,注意肛窦有無充血、凹陷或排膿,對可疑存在的内口可用探針探查以明确診斷。

診斷标準

患者出現明顯的肛周症狀,如便血、持續性肛門跳動性疼痛、肛門瘙癢和潮濕、肛門墜脹感等症狀,經結腸鏡鏡檢可明确診斷。

鑒别診斷

肛周膿腫n

肛周膿腫是發生于肛門、肛管和直腸周圍的急性化膿感染性疾病,屬于細菌感染,是肛瘘的前身。而肛管炎是長期的糞便刺激和不良的排便習慣引起的,如反複便秘或反複腹瀉均會引起肛管部位的炎症,較前者症狀輕。n

結腸炎n

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結腸炎症性病變,可由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原蟲等生物引起,亦可由變态反應及理化因子引起,主要臨床表現腹瀉、腹痛、黏液便及膿血便、裡急後重,甚則大便秘結,數日内不能通大便;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複發作。肛管炎症狀較結腸炎輕,以持續性跳動性疼痛、肛門瘙癢、潮濕、肛門墜脹感、排便異常等為主,一般沒有黏液便及膿血便。n

痔瘡n

主要表現為便血,便血的性質可為無痛、間歇性、便後鮮血,便時滴血或手紙上帶血,便秘、飲酒或進食刺激性食物後加重。肛管炎較少引起鮮血便,主要表現為持續性跳動性疼痛、肛門瘙癢、潮濕、肛門墜脹感、排便異常等。

治療

1、治療肛管炎可口服抗生素,治療引起該病的腹瀉等腸道感染;或使用緩瀉劑,使糞便排洩正常,如麻仁潤腸丸等。

2、治療肛管炎可以使用各種痔瘡栓和痔瘡膏。

3、治療肛管炎可以溫鹽水坐浴局部,使局部保持清潔,并可在肛窦底部塗5%~10%硝酸銀溶液,每日1次。也可用橄榄油30~60mL灌腸。

4、治療肛管炎可以選用水楊酸偶氮磺胺吡啶,發作期成人開始每日2-3克,分3-4次服,如無不良反立,則逐日增至每日4~6克,分3~4次服,症狀好轉後漸減至每日1~2克,分3次服,至少維持1年,89%的人可保持無症狀。增大用量雖可提高療效,但副作用也增加。

5、肛管炎的手術治療切口應距離肛緣3-5cm,以免損傷括約肌。應置管或放置油紗布條引流。骨盆直腸間隙膿腫要在腰麻或全麻下進行,切開部位因膿腫來源不同而不同:

發生肛管炎,要及時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不可疏忽大意,患者要注意飲食清淡,要養成按時排便的好習慣,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疲勞,要配合醫生的治療。

預防

患者可通過養成按時排便的好習慣,注意休息,避免過度疲勞,飲食有節制等方面預防肛管炎,可針對有排便不良習慣的人群進行體檢篩查。n

早期篩查n

有長期排便不良習慣的人群可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篩查病情。n

預防措施n

    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保持心情愉悅。n養成按時排便的好習慣,便後或睡前可坐浴。n飲食要有節制,不要暴飲暴食。n注意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