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技術開發區

經濟技術開發區

全國範圍内設立的技術密集型工業為主的特定區域
經濟技術開發區(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是中國最早在沿海開放城市設立的以發展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工業為主的特定區域,後來在全國範圍内設立,實行經濟特區的某些較為特殊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系統是由綜合質效、創新發展、區域帶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等五個子系統構成的有機整體。[1]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表明了國家級發展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案,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借鑒與參考。[2]
  • 中文名:經濟技術開發區
  • 外文名: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 特點: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
  • 方法:特殊的優惠政策和措施
  • 對應:投資拉動為主,制造加工業為主

發展沿革

産業結構調整是新興經濟體快速發展的必經之路,其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就是設立經濟技術開發區。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國家級經開區)自改革開放初期建立以來,艱苦創業、積極探索、銳意創新、大膽實踐,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對外開放、體制創新、産業集聚、科技創新、集約用地、城市建設等方面積累了重要經驗,發揮了窗口、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已成為中國經濟最有活力、最具潛力的經濟增長點,成為中國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熱土。

1984年,中國在14個沿海開放城市建立了第一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随着改革開放的推進和深化,根據不同時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戰略的需要,經開區建設也從沿海地區向沿江、沿邊和内陸省會城市、區域中心城市拓展。經開區作為沿海開放戰略以及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等幾大戰略目标的重要支撐點,為中國構建“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内地”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做出了突出貢獻。

随着内地國家級經開區的加快建設,經開區區域布局更加合理,基本覆蓋了中國主要的經濟區域。同時,經開區的内涵不斷拓展,經濟水平快速提高,産業結構顯著優化,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總體水平最高、利用外資最多、投資環境最優的現代化産業重要集聚區。

我國設立國家級開發區主要有三大背景:第一,接納國際資本和産業轉移的需要。初衷主要是吸引外資、引進先進的制造業,擴大出口創彙,替代先進材料和零部件的進口。第二,特區成功經驗的推廣和放大。在沿海城市設立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特區試驗成功後對外開放戰略的組成部分。第三,充分發揮沿海港口城市的優勢,将對外開放與發揮國内工業基礎相結合的嘗試。

發展階段

國家級開發區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4—1991),創業起步時期

在1984年至1988年間,國務院批準在沿海12個城市建立了14個國家級開發區。在這一階段,中央對開發區的政策支持,主要不是體現在直接給予資金的資助,而是給政策、給自主權。一方面,開發區白手起家,發展基礎薄弱,建設資金短缺;另一方面,外資進入中國尚處于試探和觀望階段,所以各開發區總體發展成績并不盡如人意。1991年,14個開發區總共實現工業産值145.94億元,稅收7.90億元,出口11.4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額8.1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61億美元,截至1991年底累計利用外資13.74億美元。引進項目也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業,技術含量低,技術轉讓或技術轉移很少發生。

但是在這一階段,各開發區大膽探索,艱苦奮鬥,為下一階段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第一,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資金大循環”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模式,具備了加速發展的物質基礎;第二,逐步建立并完善了開發區管理的基本模式與法規體系。第三,在“四窗口”——“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和對外政策的窗口”發展宗旨的基礎上,确立了“三為主,一緻力”——以發展工業為主、以利用外資為主、以出口創彙為主和緻力于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方針。第四,培育了一批從事開發區管理與招商引資的人才。鄧小平同志1986年視察天津開發區時,題寫了“開發區大有希望”。

第二階段(1992—1998),高速發展時期

1992年,鄧小平同志二次南巡并發表重要談話,國家實施擴大開放戰略,在開放地域上,從八十年代沿海開放擴大到沿江(長江、黃河、珠江等)、沿邊(境)和内陸省會城市開放;在開放領域上,從生産領域擴大到金融、貿易等服務領域,呈現出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态勢。順應這一戰略,開發區在數量和規模上有了很大的擴展。掀起了對外開放和引進外資的新一輪高潮。1998年,首批14個國家級開發區總共實現工業産值1869.09億元,稅收131.16億元,實際吸收外資32.52億美元;分别比1991年增長了6.2倍(按不變價格計算)、8.9倍(按不變價格計算)和8倍;平均年增長率分别達到了32.5%、38.8%和36.9%。

首先是跨國公司開始取代了中小資本的主體地位,美國摩托羅拉、法國太平洋煉油、美國寶潔、韓國三星等一大批投資上億美元甚至上十億美元的大項目紛紛進入國家級開發區。其次是引進項目的技術含量和技術水平明顯提升,直接推動了我國工業現代化的進程。國家級開發區已成為了外商投資的最大熱點,成為所在城市的重要經濟增長點。經濟技術開發區被視為一種成功的經濟發展模式,其示範作用日益顯現,國内掀起了建設開發區的熱潮。國家級開發區由最初的14個增加到32個。

第三階段(1999—2002),穩定發展時期

在這一階段,我國開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國家批準了中西部地區省會、首府城市設立國家級開發區。使國家級開發區和享受國家級開發區政策的工業園區增加到53個。

一方面國家級開發區基礎更加雄厚,投資環境相對優勢更加突出,一些開發早、規模大的國家級開發區功能不斷完善,從早期純粹的工業園區,變為兼具居住、服務等多種功能的城市新區。另一方面,政策與體制環境的變化、國家級開發區功能的變化以及外部競争的加劇,都對國家級開發區原有的發展模式提出了挑戰,國家級開發區面臨“第二次創業”的新任務。

1999年,吳儀副總理在慶祝開發區15周年座談會上,較為系統地闡述了開發區第二次創業理念的内涵。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含義:一是優化産業結構,不斷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二是堅定不移地走以内涵為主的發展道路;三是充分發揮開發區的示範和輻射作用,帶動區外特别是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四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總之,開發區二次創業就是要從依靠政策優惠,轉為依靠已經形成和進一步完善的投資環境,特别是社會主義市場機制、人才培訓、服務和效率等因素構成的投資環境吸引外商。

第四階段(2003年至今),科學發展時期

中共十六大以來,特别是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以來,國内外形勢正發生深刻變化,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迎來了重要發展機遇與挑戰,國家級開發區也開始步入科學發展時期。2004年,在國家級開發區創建二十周年之際,溫家寶總理做出重要批示:“在新的發展階段,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實現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要嚴格執行國家關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各項政策,認真總結經驗,更加注重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更加注重引進技術和開發創新,更加注重開發項目的質量和效益,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防止盲目追求數量和規模,努力提高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水平。”

調整開發區的發展方針為“三為主、二緻力、一促進”:以提高吸收外資質量為主,以發展現代制造業為主,以優化出口結構為主,緻力于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緻力于發展高附加值服務業,促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向多功能綜合性産業區發展。提出開發區的奮鬥目标即“六個成為”:努力建設成為促進國内發展和擴大對外開放的結合體;成為跨國公司轉移高科技高附加值加工制造環節、研發中心及其服務外包業務的重要承接基地;成為高新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和高素質人才的聚集區;成為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點;成為推進所在地區城市化和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力量;成為體制改革、科技創新、發展循環經濟的排頭兵。

“十一五”期間國家級經技術開發區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标預期是:經濟指标方面,地區生産總值力争達到2萬億元,年均增長20%,占全國總量的8%左右,工業總産值力争達到51000億元,年均增長17%,稅收收入3400億元,年均增長22%,出口總額達到3000億美元,年均增長21%;科技指标方面,高新技術企業産值達23000億元,年均增長20%;建成創業投資服務中心(孵化器)600萬平方米;效益指标方面,人均地區生産總值30萬元/人,單位面積土地地區生産總值貢獻率15億元/平方公裡,單位面積工業用地産生工業産值63億元/平方公裡;人口與資源、環境指标方面,單位國内生産總值能源消耗降低10%,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0%,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以上,綠地率達到30%;區内實現就業775萬人。這些目标均已實現。

新時期開發區的奮鬥目标體現了開發區作為國家戰略實施載體,對國家現代化建設曆史進程中所應該發揮的作用更為豐富、重要和艱巨。

設立曆程

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在沿海開放城市建立經濟技術開發區。

1984年5月,中國正式決定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甯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并在這些城市先後建立了17個經濟技術開發區。

1986年8月和1988年8月,又先後批準将上海市的闵行、虹橋和漕河泾開發區列為經濟技術開發區。

1980年代末,南京第三批加入成立經濟開發區。

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鐵嶺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始建設,職能最大可能地使經濟朝着預定目标發展。當然,在一些市場取向型改革的國家中,出于培育市場、擴大市場機制作用範圍和力度的考慮,也開始在鐵嶺經濟開發區有所發展了。

1995年經遼甯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鐵嶺凡河新區和沈北新區之間,産業根基已基本形成。經濟技術開發區參與了鐵嶺新城,鐵嶺凡河新區和腰堡新城,以及新台子新城和調兵山市的施工建設,并取得了很大成績,投資環境最優的現代化産業重要集聚區,并取得了很大成績,中國鐵嶺成為了适宜人居,适宜創業,适宜休閑度假,尊老愛幼,守孝道的美麗城市。

1993年初,中國已有13個開放城市建立了經濟技術開發區,即沈陽、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甯波、福州、廣州、湛江、上海。

随後,又相繼決定将珠江三角洲、閩南廈(門)、漳(州)、泉(州)三角地帶、長江三角洲以及山東半島、遼東半島辟為經濟開放區,并着手在這些地區組建一系列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9年12月,廊坊開發區、揚州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

2010年3月,國務院批準等34家省級經濟開發區晉升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0年又升級一批國家級開發區。

2010年12月新升級九家國家級開發區,分别為: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西青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清經濟技術開發區、許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春西新經濟技術開發區、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甯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

截至2010年底,全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數量增至116家。

截至2011年底,全國國家級開發區數量增至131家。

2012年10月,“河南紅旗渠經濟開發區”經國務院批準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紅旗渠經濟開發區”。

2012年12月,湖北省十堰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發展方向

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方向是技術密集型産業,經濟結構較為單一;享受的優惠條件少于經濟特區(隻有工業企業才可享受一些優惠條件);着重于發揮樞紐作用,即對内對外輻射作用,溝通中外經濟聯系,通過外引内聯促進内地經濟發展與對外貿易,為繁榮全國經濟作出貢獻;

主要任務

建設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主要任務是:引進、吸收先進技術和現代管理經驗;擴大出口貿易,增加外彙收入,積累建設資金;開發國内緊缺産品,滿足全國生産建設需要;及時掌握和傳播經濟技術信息;培養各方面人才,以适應進一步對外開放工作的需要。

園區類型

中國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的東部沿海地區,經濟比較發達,工業基礎雄厚,交通便利,具有較強的科技力量,且外貿也較發達。但由于各開發區的地理位置不同,且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也有差距,因而其開發模式也不相同,大體分為4類:

①發展尖端科技,建立新興産業的開發區。

它所依托的城市一般是工業基礎較雄厚,工業門類較齊全,科技和經濟管理水平較高,經濟發達的中心城市,如上海和天津;

②溝通内外經濟聯系,發展轉口和出口貿易的開發區。

一般毗鄰深水良港、交流網絡發達,地處國際航運發達的地區,并具有較廣闊的腹地、對外經濟活躍的開發區,主要起傳遞經濟信息,積極發展出口創彙,增進中外經濟聯系和交往的作用,如大連、甯波等;

③開發旅遊資源,發展第三産業,适用于地處風景名勝、周圍地區旅遊資源發達的開發區。

重點是發展旅遊業、商業、服務業等第三産業;

④利用當地資源優勢,開展中外經濟合作的開發區。

為加速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必須完善其投資環境(如制定經濟優惠法規,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等);充分利用其所依托城市的經濟、技術、對内外經濟聯系和寬廣的腹地優勢;建立一個政企分開的高效率管理機構。

優惠政策

國家對開發區實行優惠政策:

①區内開辦中外合資經營、合作經營、外商獨資經營的生産性企業(統稱開發區企業),從事生産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15%的稅率征收所得稅。其中,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經企業申請、市稅務機關批準,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第一和第二年免征所得稅,第三至第五年減半征收所得稅。

②對開發區企業征收的地方所得稅,需要給予減征、免征優惠的,由開發區所在地人民政府決定。

③開發區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外商将從企業分得的利潤彙出境外,免征彙出稅。

④外商在中國境内沒有設立機構而有來源于開發區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和其他所得,依法給予減征企業所得稅優惠。其中,提供資金、設備的條件優惠或者轉讓的先進技術,需要更多給予減征、免征優惠的,由開發區所在地人民政府決定。

⑤開發區企業進口自用的建築材料、生産設備、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交通工具和辦公用品,免征關稅和進口稅。

⑥開發區企業用進口的免稅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加工的産品轉為内銷時,對其所用的進口料件,照章補稅。開發區企業生産的出口産品,除石油、成品油和國家另有規定的産品外,免征生産環節的工商稅;内銷産品照章征稅。

⑦在開發區企業中工作或者在開發區内居住的外商人員,攜帶進口自用的安家物品和交通工具,憑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的證明文件,在合理數量内免征關稅和進口稅。12個城市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交通、電訊暢通,供水、供電充足,生産、生活設施齊備,為發展外向型經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發展回顧

(一)審批更為審慎,開發區數量增長趨于平穩

國家級開發區(包括國家級高新區、國家級經開區)數量從2011年的219家增長到2015年的364家,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3.5%。國家級開發區數量在2012-2013年間快速增長後,進入到平穩增長階段。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大背景下,國家級開發區的審批更為審慎,2014年新獲批國家級開發區共9家,增長率僅2.8%。2015年,新獲批國家級開發區達到31家,增長率為9.3%。截至2015年底,國家級高新區共145家,國家級經開區共219家。

(二)開發區經濟增速放緩,國民經濟主體地位不可動搖

2015年,國家級開發區經濟規模持續擴張、占全國GDP比重進一步提高,成為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2015年國家級開發區經濟整體規模預計達到17萬億元,占全國GDP比重達到25%。但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形勢下,國家級開發區GDP增速卻明顯放緩,其中國家級高新區GDP增速從2011年的28.1%平緩下滑到2015年的15%,國家級經開區GDP增速則從2011年的51.9%急劇下滑到2015年的9%。賽迪方略預測未來國家級高新區GDP平均增速在10%左右,國家級經開區平均增速在7%左右。

(三)中西部園區全面崛起,東中西“五三二”格局初成

作為中國對外開放和産業合作的主平台,目前國家級開發區仍主要聚集在東部沿海地區,特别是在長三角地區密集分布。在2015年新獲批的31家國家級開發區中,16家位于東部地區。但在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建設以及“一帶一路”等戰略的推動下,伴随中、西部地區的發展與開放,中、西部地區國家級開發區數量不斷增加,東中西格局也有所優化。2010年,東、中、西部地區國家級開發區數量分别為105家、55家、40家,占比分别為52.5%、27.5%、20.0%。2015年,東、中、西部地區國家級開發區數量分别為182家、106家、76家,占比分别為50.0%、29.1%、20.9%。

(四)自主創新示範區高速擴圍,創新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創新是國家級開發區轉型升級的根本動力,創新驅動上升為國家戰略。高新區方面,2015年,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加速擴圍,依托國家級高新區先後設立了天津、成都、西安、杭州、珠三角等五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對于高新區實現創新驅動、加快高技術産業發展、進一步完善創業創新機制起着重要的引領和帶動作用。經開區方面,《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若幹意見》提出進一步發揮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改革試驗田和開放排頭兵的作用,促進國家級經開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2015年,江蘇、四川、湖北、陝西、青海等地紛紛出台了相關意見和支持政策。

(五)緊盯“一帶一路”,中外合作園區建設再啟新篇

2015年,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在“一帶一路”、自貿區等戰略推動下,中外合作産業園、生态園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國際市場開拓和科研合作顯著增強。如陝西省開發區探索共建絲綢之路産業園區,西鹹新區正在與俄羅斯共建中俄絲綢之路高科技産業園;浙江省開發區形成了中意(甯波)生态園、中荷(嘉善)、中韓(衢州)、中瑞(蕭山)、中日(平湖)産業合作園“1+10”的中外合作産業園格局;9月底,工信部正式批複同意廣州市以廣州開發區為核心載體,創建先進制造業中外合作區。

發展趨勢

(一)供給側改革深化推進,“三高一新”産業吹響号角

2016年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供給側改革将出實招,而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仍然是國家級開發區的發展重點。在創新驅動引領下,以“三高一新”(高端服務業、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為特色的現代産業體系,将為國家級開發區新崛起、再創業注入強勁動力和無限活力。國家級高新區以創新驅動為核心,高技術産業比重将進一步提高,技術收入不斷增加;國家級經開區以提質增效為核心,産業發展将向戰略性新興産業、服務業傾斜,協調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

(二)“互聯網+”上升國家戰略,智慧園區試點大力推進

目前,我國的智慧城市試點已接近300個,包括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蘇州工業園區、吉林高新區、南昌高新區等;北京中關村軟件園、上海浦東軟件園、成都天府軟件園等10家軟件園區被确定為首批智慧園區試點;2015年12月,工信部印發的《關于促進化工園區規範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建設智慧園區。智慧化是園區升級發展的加速引擎,随着國家“互聯網+”戰略的深入實施,智慧園區将迎來全新的建設熱潮,尤其是可以形成關聯緊密的産業生态關系的專業型園區将成為可能性最大的落點。

(三)PPP模式加速推廣應用,社會資本參與度全面提升

2010年以前,開發區大多數都是由政府承擔基礎設施建設、土地出讓、配套服務等工作,企業參與度較低。而2010年之後,政府、房地産開發商、實體企業、資本市場構成了園區投資的共同體。2014年,國務院在《關于促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若幹意見》中鼓勵有條件的國家級經開區探索同社會資本共辦“區中園”。随着混合所有制、金融體制改革、公私合營模式(PPP)的推進,國家級開發區将呈現出投資主體多元化的趨勢,社會資本參與的廣度和深度将大幅提升。2016年,“企業出錢,政府出力;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的投融資模式有望全面實施,相關的PPP項目将呈“井噴”之勢。

(四)城鎮化點題“以人為本”,“産城融合”成共答題目

近年來,國家級開發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大部分開發區已經完成了“七通一平”,發達地區的開發區更實現了“九通一平”。國家級開發區在完善産業配套設施的同時,也加快了住房、醫院、學校、休閑設施等生活配套設施建設,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積極推進産城融合。随着國家新型城鎮化的推進,以及《國家發改委關于開展産城融合示範區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的貫徹實施,國家級開發區尤其是東部發達地區、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的國家級開發區産城融合探索步伐将加快。

對策建議

(一)管理做減法、服務做加法,推進體制機制改革

一是積極探索園區與行政區融合發展的管理體制機制,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整合雙方有效資源,建立精簡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和優質便企服務平台;二是創新園區考核機制,将單純以GDP等經濟指标為核心的考核指标體系轉化為以投資者滿意度為中心的評價體系,逐步把政務服務環境、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企業成長性、生态環境保護、知識産權保護等體現園區發展質量的相關指标納入考核體系。

(二)“育苗基地”、“築巢引鳳”并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一是完善園區創新平台,打造“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産業園”四級創新載體,為企業發展提供從種子到大樹的全生命周期支持,積極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平台、産學研合作平台、産業技術創新聯盟等創新平台;二是實施人才引進與培育計劃,通過設立“引才津貼”、“人才公寓”等形式,着力吸引或培育掌握關鍵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産權或高端管理水平的海内外領軍人才、高層次管理和技術人才,以及擁有重大技術突破或較強創新能力的創新創業團隊。

(三)招商“按圖索骥”、“全球采購”,重構開放發展格局

一是圍繞園區重點發展産業,研究繪制相關産業發展的全球産業尖峰地圖,“按圖索骥”,加大招商引才力度,尋找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建立與産業發展尖峰區域在技術研發、産業化等方面的合作;二是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全方位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吸引全球客商,通過合作共建、資源共享等方式,建設國際企業孵化機構,吸納全球創業項目,促進全球高級要素向園區集聚。

(四)堅持“三生共融”、“四位一體”,優化園區軟環境

一是堅持生态、生活、生産“三生共融”的理念,重點推進合同能源管理、環境工程、資源回收再利用等節能環保行業發展壯大,鼓勵企業通過科技創新、技術改造,将高科技、新工藝、智能化應用于生産;二是加強文化設施、文化環境、文化景觀、文化活動“四位一體”的塑造,營造良好的園區文化氛圍,促進生産要素集聚,降低企業商務成本,吸引高級人才留駐。内優環境,外塑形象,不斷優化工業園區發展“軟環境”。

具體名單

截至2015年9月,中國共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19家,内地每個省區均有分布,其中江蘇省最多,有26家,其次是浙江省21家,山東省15家。

省份(數量)

名單

北京(1)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

-

天津(6)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

西青經濟技術開發區

武清經濟技術開發區

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

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

東麗經濟技術開發區

河北(6)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

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

唐山曹妃甸經濟技術開發區

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

山西(4)

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

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

晉中經濟技術開發區

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

-

内蒙古(3)

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

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

呼倫貝爾經濟技術開發區

遼甯(9)

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

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

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大連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盤錦遼濱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

沈陽輝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鐵嶺經濟技術開發區

旅順經濟技術開發區

吉林(5)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

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

四平紅嘴經濟技術開發區

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

松原經濟技術開發區

-

黑龍江(8)

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

賓西經濟技術開發區

海林經濟技術開發區

哈爾濱利民經濟技術開發區

大慶經濟技術開發區

綏化經濟技術開發區

牡丹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雙鴨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

上海(6)

闵行經濟技術開發區

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

上海漕河泾新興技術開發區

上海金橋出口加工區

上海化學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

上海松江經濟開發區

江蘇(26)

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南京江甯經濟技術開發區

連雲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蘇州工業園區

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

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

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吳中經濟開發區

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

海門經濟技術開發區

如臯經濟技術開發區

宜興經濟技術開發區

浒墅關經濟技術開發區

沭陽縣經濟技術開發區

蘇州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浙江(21)

甯波經濟技術開發區

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甯波大榭開發區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

湖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袍江經濟開發區

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

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

甯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

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

衢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

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

紹興柯橋經濟開發區

富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

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

慈溪經濟開發區

麗水經濟開發區

安徽(12)

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

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

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

甯國經濟技術開發區

桐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宣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福建(10)

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廈門海滄台商投資區

福清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

東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漳州台商投資區

泉州台商投資區

龍岩經濟技術開發區

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

漳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

-

江西(10)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

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

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

南昌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

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

龍南經濟技術開發區

瑞金經濟技術開發區

-

-

山東(15)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

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

鄒平經濟技術開發區

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

招遠經濟技術開發區

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

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濱州經濟開發區

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河南(9)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

鶴壁經濟技術開發區

開封經濟技術開發區

許昌經濟技術開發區

洛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

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

濮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湖北(7)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

襄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荊州開發區

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

武漢東湖新技術産業開發區

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

-

湖南(8)

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

嶽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

甯鄉經濟技術開發區

湘潭經濟技術開發區

浏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婁底經濟技術開發區

望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

廣東(6)

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

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

廣西(3)

南甯經濟技術開發區

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産業園區

南甯東盟經濟開發區

-

-

海南(1)

洋浦經濟開發區

-

-

四川(8)

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

廣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德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遂甯經濟技術開發區

綿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

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内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

貴州(2)

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

-

雲南(5)

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

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

蒙自經濟技術開發區

嵩明楊林經濟技術開發區

大理經濟技術開發區

-

重慶(3)

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

萬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

西藏(1)

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

-

-

陝西(5)

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陝西航空經濟技術開發區

陝西航天經濟技術開發區

漢中經濟技術開發區

神府經濟技術開發區

-

甘肅(5)

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金昌經濟技術開發區

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

酒泉經濟技術開發區

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

-

青海(2)

西甯經濟技術開發區

格爾木昆侖經濟開發區

-

甯夏(2)

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

石嘴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

新疆(9)

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

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

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

奎屯-獨山子經濟技術開發區

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

五家渠經濟技術開發區

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

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

庫車經濟技術開發區

開發區名單

上一篇:珍珠婚

下一篇:私房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