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廣東省惠州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惠州大亞灣(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于1993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1]轄澳頭、西區、霞湧3個街道辦事處,29個行政村、28個社區。陸地面積293平方公裡,占惠州市的2.58%。[2]海域面積(含海島)1319平方公裡,占惠州市的29.19%,海岸線63.1公裡,占惠州市的22.42%。[3]常住人口44.82萬人、戶籍人口15.8萬人。[4]
  • 中文名: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 外文名:Huizhou Daya Ba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 行政區類别: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隸屬惠陽)(大亞灣為功能區,行政上屬于惠陽區)
  • 下轄地區:澳頭街道、西區街道、霞湧街道
  • 政府駐地:惠州市惠陽大亞灣區中興南路118号
  • 電話區号:0752
  • 人口數量:44.4 萬
  • 著名景點:大甲島休閑樂園、熊貓灣、東升漁村、大亞灣紅樹林公園
  • 機場:惠州機場
  • 火車站:大亞灣站(惠州南站為高鐵站)
  • 地區生産總值:724.5 億元
  • 成立時間:1993年5月
  • 陸地面積:293km²
  • 海域面積:1300平方公裡
  • 郵政編碼:516000
  • 人均生産總值:304028

行政區劃

惠州大亞灣(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轄澳頭、西區、霞湧3個街道辦事處,29個行政村、28個社區。常住人口44.82萬人(戶籍人口15.8萬人)。

自然環境

惠州大亞灣(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三面環山,面向南海,海域面積1319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達44.37%,大亞灣紅樹林城市濕地公園入選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交通

惠州大亞灣(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區位優勢明顯,毗鄰深圳,周邊有惠州機場、深圳寶安機場,鐵路、高速齊備。

人口

2021年末,大亞灣區常住人口44.82萬人,人口出生率12.34‰,死亡率1.48‰,自然增長率10.86‰。

經濟發展

綜述

惠州大亞灣(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産業基礎良好,大亞灣石化區煉化一體化規模位居全國前列,2019、2020、2021年連續三年位列“全國化工園區30強”第一。

2018年

2018年全區地區生産總值(GDP)初步核算為685.7億元,增長18.3%。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8億元,增長2.8%;第二産業增加值567.3億元,增長22.9%;第三産業增加值116.6億元,增長0.2%。三次産業結構調整為0.3:82.7:17.0。民營經濟增加值45.1億元,增長7.4%。2018年,大亞灣人均GDP為307272元(現價),按平均彙率折算為46434美元。

2018年,全區一般公共财政預算收入61.05億元,增長15.1%,其中稅收收入50.07億元,增長20%,非稅收收入10.98億元,下降3.2%。一般公共财政預算支出52.36億元,下降8.7%。全區稅收總收入(含海關代征稅)465.2億元,增長41.3%。其中,海關代征稅收入224.9億元,增長71.9%。若剔除海關代征稅,全區稅收總收入240.3億元,增長21.1%。

2019年

2019年全區地區生産總值(GDP)初步核算為724.5億元,增長3.3%。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5億元,下降17.1%;第二産業增加值542.6億元,增長1.8%;第三産業增加值180.4億元,增長8.8%。三次産業結構為0.2:74.9:24.9。2019年,大亞灣人均GDP為306590元(現價),按平均彙率折算為44443美元。

2019年,全區公共财政預算收入63.7億元,增長4.3%,其中稅收收入57.9億元,增長15.6%,非稅收收入5.8億元,下降47.4%。公共财政預算支出69.6億元,增長33%。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5.9億元,增長0.2%;教育支出7.7億元,增長0.7%;醫療衛生支出2.6億元,增長21.3%。全區稅收總收入(含海關代征稅)457.8億元,下降1.6%。其中,海關代征稅收入196.8億元,下降12.5%。若剔除海關代征稅,全區稅收總收入260.9億元,增長8.6%。

2020年

2020年大亞灣區地區生産總值(初步核算數)703.1億元,增長2.4%。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5億元,增長10.7%;第二産業增加值473.8億元,增長0.7%;第三産業增加值227.7億元,增長6.9%。三次産業結構調整為0.2:67.4:32.4。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6.5億元,增長4.5%,其中稅收收入59.8億元,增長3.2%,非稅收收入6.8億元,增長17.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1.2億元,增長2.2%。全區稅收總收入(含海關代征稅)410.8億元,下降10.2%。其中,海關代征稅收入169.9億元,下降13.7%。若剔除海關代征稅,全區稅收總收入240.9億元,下降7.7%。

2021年

2021年大亞灣區地區生産總值(初步核算數)805.7億元,增長6.6%。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8億元,增長24.3%;第二産業增加值577.2億元,增長11.7%;第三産業增加值226.7億元,下降4.1%。三次産業結構調整為0.2:71.7:28.1。人均地區生産總值179987元(按年平均彙率折算為27900美元),增長2.7%。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0.5億元,增長6.0%,其中稅收收入61億元,增長2.1%,非稅收收入9.5億元,增長40.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1.4億元,增長14.4%。全區稅收總收入(含海關代征稅)504.6億元,增長22.8%。其中,海關代征稅收入201.1億元,增長18.3%。若剔除海關代征稅,全區稅收總收入303.5億元,增長26.0%。

地區發展

農業

2021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752畝,增長0.02%;糧食總産量2082噸,增長0.5%;蔬菜總産量6917噸,增長0.4%;水果總産量792噸,下降25.3%。

2021年肉類總産量234噸,下降3.3%。全年水産品産量13835噸,下降5.7%。其中,海水産品13835噸,下降5.2%。

主要農業産品生産情況

指 标

産量(噸)

增 長(%)

蔬 菜

6917

0.4

水 果

792

-25.3

肉 類

234

-3.3

水 産 品

13835

-5.7

海 水 産 品

13835

-5.2

工業

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8家,實現增加值533.3億元,增長10.2%。分園區看,石化區實現工業增加值317.3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59.5 %),增長7.5%;西部綜合産業區實現工業增加值207.1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8.8%),增長12.5%。分支柱産業看,石化産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97.2億元,增長9.0%;電子産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25.1億元,增長5.7%;汽車産業實現工業增加值60.9億元,增長29.0%;以上三大支柱産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别為為55.7%、23.5%、11.4%。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别為83.5%、22.3%。

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産值2718.3億元,增長32.9%。其中,内銷産值2468.9億元,增長33.4%;出口交貨值249.4億元,增長28.2%。内外銷比例為89.9:10.1。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2816.3億元,增長29.6%;利潤總額177.3億元,增長92.7%,産品銷售率99.3%。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主要分類情況

指 标 名 稱

絕對數(億元)

占比(%)

增長(%)

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533.3

100

10.2

# 重工業

483.9

90.7

8.2

輕工業

49.3

9.3

32.3

# 石化園區

317.3

59.5

7.5

西部綜合産業區

207.1

38.8

12.5

# 石化産業

297.2

55.7

9.0

電子産業

125.1

23.5

5.7

汽車産業

60.9

11.4

29.0

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

30.9

5.8

0.7

固定資産投資和房地産

2021年固定資産投資比上年增長18.7%。分産業看,第二産業投資增長72.7%;第三産業投資下降0.4%。分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增長58.0%;民間投資增長9.0%;港澳台、外商經濟投資增長25.1%。分領域看,工業固定資産投資增長72.7%,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53.6%;房地産開發投資下降9.8%;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1.9%。

 固定資産投資增長情況

固定資産投資增長情況

項 目

比上年增長(%)

固定資産投資額

18.7

# 第二産業

72.7

#工業

72.7

#工業技術改造

53.6

第三産業

-0.4

#房地産開發

-9.8

# 基礎設施

31.9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1559.6萬平方米,下降29.4%;商品房竣工面積135.6萬平方米,增長42.0%;商品房銷售面積264.4萬平方米,下降27.7%;商品房銷售金額374.2億元,下降28.4%。

商品房銷售面積分類情況

商品房銷售面積分類情況

指 标 名 稱

絕對數(萬平方米)

占比(%)

商品房銷售面積

264.4

100

住宅

257.1

97.2

# 90平方米以下

55.2

20.9

144平方米以上

12.5

4.7

辦公樓

0.4

0.2

商業營業用房

5.5

2.1

其他

1.4

0.5

國内貿易

2021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4億元,增長20.2%。其中,限額以上零售額34.6億元,增長48.7%;限額以下零售額44.9億元,增長4.7%。全區實現商品銷售總額280.5億元,增長50.9%,其中,批發業商品銷售額198.7億元,增長55.1%;零售業商品銷售額81.8億元,增長41.7%。

招商引資

202年共簽訂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合同38宗,下降37.7%;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3.7億美元,增長131.5%;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5億美元,增長71.5%。全年工商注冊新增内資企業6221家,新增注冊資本金314.8億元;工商注冊新增個體工商戶5759戶,新增注冊資本金5.5億元;工商注冊新登記外商投資企業47家,新增注冊資本金8222萬美元。年末工商登記外商企業實有474家。

交通旅遊

截止2021年末全區農村公路總長134.6公裡,市政道路總長413公裡。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7852萬噸,下降1.7%。其中,荃灣港區2574萬噸,增長4.5%;東馬港區5278萬噸,下降4.4%。全年港區集裝箱吞吐量31萬标準箱,增長15.1%。全年港區油品貨物吞吐量5367萬噸,下降5.7%。全年完成油氣輸送量1165萬噸,下降3.6%。

2021年共接待遊客534萬人次,增長50.7%。住宿設施接待過夜遊客137.8萬人次,增長26.3%。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36.9億元,增長63.3%。年末全區擁有國家4A級景區1個,即大亞灣紅樹林城市濕地公園;擁有國家3A級景區1個;旅行社(門市部)4家。

金融

截止2021年末全區金融機構本外币存款餘額594.6億元,增長14.2%;金融機構本外币貸款餘額804.5億元,增長10.8%。年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币存款餘額550.7億元,增長13.2%。其中,企業存款餘額367.4億元,增長12.8%;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72.3億元,增長13.3%。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币貸款餘額782.1億元,增長13.9%。其中,短期貸款餘額38.2億元,增長39.9%;中長期貸款餘額736.8億元,增長12.8%。

2021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币存貸款情況

2021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币存貸款情況

指 标 名 稱

年末餘額(億元)

比上年末增長(%)

各項存款餘額

550.7

13.2

# 企業存款餘額

367.4

12.8

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

172.3

13.3

各項貸款餘額

782.1

13.9

# 短期貸款

38.2

39.9

中長期貸款

736.8

12.8

社會事業

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度考入大學人數759人,考入中專人數1089人。本地高中畢業升學率99%;普通初中畢業升學率99.2%;小學畢業生升學率100%;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各類教育發展情況

各類教育發展情況

指标

學校數(所)

招生數

在校生數

絕對值(人)

增長(%)

絕對值

(人)

增長(%)

普通中學

11

5845

15.2

15138

22.0

普通小學

22

7316

10.3

38342

11.4

幼兒園

38

5972

3.1

12622

14.2

截止2021年末全區共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30家,增長16.1%。專利授權數1872件,增長31.0%,其中發明專利150件,增長117.4%。

2021年财政用于科學技術支出共2.7億元,增長1.2%。年末科創園已入駐各類機構130家,其中孵化企業89家、公共服務平台12個、總部經濟項目6個、新型研發機構3個、創業投資基金3支;累計孵化畢業企業111家,其中2021年孵化畢業企業10家。

文化、衛生和體育

2021年共建有群衆文化事業站3個,農家書屋57間,行政村及社區農家書屋全覆蓋。廣播人口覆蓋率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均為100%。全區有線電視用戶3.52萬戶,均為數字電視用戶。娛樂歌舞廳8家,網吧44家。

2021年财政用于醫療衛生事業支出共4億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預算支出的4.9%),下降7.1%。年末共有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數8家,其中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家;擁有病床數854張;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技術人員983人,增長8.0%,其中醫師311人,下降4.6%,護士454人,增長20.4%。農村醫療機構數57所,與上年持平;從事鄉村衛生工作人員96名,與上年持平,其中執業(助理)醫師58人,增長11.5%。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由76.33元提高到81.07元。

截止2021年末全區共有體育館1個。全年體育健兒在市級以上比賽中共獲獎牌30枚。

社會保障

截止2021年末全區常住人口44.82萬人,增長0.2%;人口密度1527人/平方公裡;戶籍人口17.3萬人,增長9.1%,其中,男性人口8萬人,增長8.0%,女性人口9.3萬人,增長10.1%。人口出生率為12.34‰;人口死亡率為1.4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86‰。

2021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648元,增長6.5%。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352元,增長6.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23元,增長10.8%。

2021年社會保險征繳總額29.2億元,增長55.5%。全年領取養老金人數10733人,增長7.1%,全年發放養老金總額1.86億元,增長8.8%。城鄉居民基層養老金标準為185元/月,與上年持平。

2021年全區列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共212人,增長28.5%,保障資金投入總額175萬元,增長31.2%;列入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共129人,下降2.3%,保障資金投入總額106萬元,增長12.8%。臨時救濟78人次,下降48.0%,國家定救人數1991人,增長14.6%。集體供養五保戶數6戶,投入供養金額17.7萬元。年末全區各種社區服務設施共410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60個。

資源環境

2021年全社會用電量(包含中海油惠州石化、中海殼牌自發電量)96.2億千瓦時,增長8.4%。其中工業用電量81.4億千瓦時,增長7.0%。供電線路總長10082公裡,增長19.3%。年末全區擁有110千伏以上變電站24座,主變容量722.3萬千伏安。全區供電能力9364萬千伏安/日;供水能力88.5萬噸/日;供燃氣能力32萬立方米/日;集中式污水處理能力(不含企業污水處理設備)17.5萬噸/日。港口貨物設計年吞吐能力12900萬噸;集裝箱碼頭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90萬标準箱。

2021年全區建成區面積81.63平方公裡;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2840.9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1.6%;年末公共綠地實有樹木數15.8萬株。供水管網長度422.0公裡,排水管道長度889.9公裡。

2021年全區污水處理廠共7座,污水管網長度407.7公裡,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97.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率達100%;全年環境空氣優良天數為347天,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5.1%。

安全生産

2021年全年共發生各類生産經營性安全事故12宗,死亡10人。其中,生産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3人,工礦商貿企業事故死亡7人。億元地區生産總值生産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008。

前景目标

大亞灣開發區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深入實施融深融灣行動,依托大項目,打造大平台,構建大交通,發展大港口,做大做強綠色石化産業,發展壯大新一代電子信息産業、新能源汽車産業,獲評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五星級示範基地。大亞灣石化區被列為全國重點發展的石化産業基地,是廣東省唯一列入的石化産業基地,2017年獲評國家第一批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示範綠色園區、國家循環化改造重點支持園區,2019年、2020年、2021年連續三年位列“中國化工園區30強”第一,綜合實力已連續8年位居中國化工園區前列。

2021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805.7億元,增長6.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33.3億元,增長10.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0.5億元,增長6.0%;稅收總額(不含海關代征稅)303.5億元,增長26%。

當前,大亞灣開發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高質量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産業高地,着力打造國内一流開發區,努力争當惠州建設更加幸福國内一流城市重要支撐區,為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為惠州打造成珠江東岸新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地區和更加幸福國内一流城市做出大亞灣擔當和大亞灣作為。

榮譽記錄

2020年6月,被評為第二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