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昌學射

紀昌學射

寓言故事
《紀昌學射》是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紀昌拜飛衛為師學習射箭,遵照其指導方法,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果然成為射箭能手的故事。表達了在良師的引導下,要刻苦學習,有恒心,有毅力,終能實現自己的夢想。[1]
    中文名:紀昌學射 外文名: 别名: 出自:《列子·湯問》 創作年代:戰國早期 作者:相傳為列禦寇 文學體裁:寓言

曆史出處

出自《列子·湯問》(又名《沖虛經》),《列子·湯問》是道家重要的典籍,相傳為戰國時鄭國人列禦寇所著,其中保存了許多先秦時代優秀的寓言故事,民間故事。

原文賞析

原文

甘蠅,古之善射者,彀弓②而獸伏鳥下③。弟子名飛衛,學射于甘蠅,而巧過④其師。紀昌者,又學射于飛衛。飛衛曰:“爾先學不瞬⑤,而後可言射矣。”

紀昌歸,偃卧其妻之機下⑥,以目承牽挺⑦。二年之後,雖錐末倒眦⑧而不瞬也。以告飛衛,飛衛曰:“未也,必學視而後可。視小如大,視微⑦如著⑩,而後告我。”

昌以牦懸虱于牖(11),南面而望之。旬日(12)之間,浸(13)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以睹(14)餘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15)、朔蓬之簳(16)射之,貫虱之心而懸不絕(17)。以告飛衛,飛衛高蹈拊膺(18)曰:“汝得之矣!”

【注釋】

②〔彀(gòu)弓〕把弓拉滿。

③〔獸伏鳥下〕野獸倒下,飛鳥落下。伏,倒下。

④〔過〕超過,超越。

⑤〔爾先學不瞬〕你先學會看東西不眨眼睛。爾,你。不瞬,不眨眼睛。

⑥〔偃(yǎn)卧其妻之機下〕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偃卧,仰面躺下。機,織布機。

⑦〔以目承牽挺〕用眼睛緊盯着踏闆。承,承接,這裡指眼睛盯着。牽挺,織布機的踏闆。

⑧〔雖錐末倒眦(zì)〕即使用錐子尖刺到他的眼皮上。雖,即使。錐末,指錐子的尖端。眦,眼眶。

⑨〔微〕微小。這裡指微小的物體。

⑩〔著〕明顯。這裡指明顯的物體。

(11)〔以牦(máo)懸虱于牖(yǒu)〕用牦牛的毛系住虱子懸挂在窗戶上。牖,窗戶。

(12)〔旬日〕十天。

(13)〔浸(jìn)〕漸漸地。

(14)〔睹〕看。

(15)〔燕角之弧〕燕國牛角做的弓。弧,弓。

(16)〔朔蓬之簳(gǎn)〕北方蓬竹做的箭杆。朔,北方。簳,箭杆。

(17)〔貫虱之心而懸不絕〕穿透了虱子的心,而懸挂它的牛毛卻沒有斷。貫,貫穿,穿過。絕,斷。

(18)〔高蹈拊(fǔ)膺(yīng)〕高興地跳起來并拍着胸脯。

【譯文】

甘蠅是古代善于射箭的人,他一拉弓便有野獸倒地,飛鳥落下。

甘蠅的一個弟子名叫飛衛,向他學習射箭,後來本領超過了他的師傅。有個叫紀昌的人,又向飛衛學習射箭。

飛衛說:“你先學會看東西不眨眼睛,然後再談射箭的事。”

紀昌回到家中,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用眼睛緊盯着踏闆練習不眨眼睛。

二年以後,即使用錐子尖刺到他的眼皮上,他也不會眨一下眼睛。

紀昌把這事告訴了飛衛,飛衛說:“這還不夠,還必須要學會看東西才行。要練到看小物體好像看大物體一樣清晰,看微小的物體好像看明顯的物體一樣清楚,然後再來告訴我。”

紀昌用牦牛的毛系住虱子懸挂在窗戶上,面向南方望着它。十天之後,虱子在他眼中漸漸變大了。三年之後,虱子看起來像車輪那麼大。再用眼睛看其他物體,都像山丘一樣大了。

于是用燕國牛角做的弓,北方蓬竹做的箭杆,射那隻懸挂着的虱子,箭穿透了虱子的心,而懸挂它的牛毛卻沒有斷。

紀昌把這事告訴了飛衛,飛衛高興地跳起來拍着胸脯說:“你已經掌握了射箭的訣竅啊!”

感悟

學習一定要下苦功夫,紮紮實實地打好基礎。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枯燥無味。

學習要把基礎打好,不要整天把時間用在學習的形式上,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部分難題上。真正的學問不是靠難題和形式主義能得到的 ,而是靠刻苦,訣竅。

還表現了紀昌虛心聽取師傅的教誨,勇于吃苦,善于學習的精神。

飛衛教紀昌學射箭的故事可以給後人這樣的啟示:當老師的,一定要教學有方,善于指導,方可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做學生的,一定要謹尊師教,善于學習,勇于吃苦,不怕枯燥,練好基本功,才能獲得真正的本領。n

寓意

一是要能吃苦,持之以恒才會成功。

二是大本領往往要從小處練起。

三是要嚴格遵守老師的教誨,踏踏實實。學什麼都要下工夫。

上一篇:祁東二中

下一篇:維多利亞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