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

神學

基督教宗教術語
神學(古希臘語:Θεολογια,拉丁語:Theologia,英語:Theology)一詞,狹義指稱所有對神(天主)這個主題展開的研究或學說。廣義指所有一切宗教神學學說。在日本,神學是包括哲學、聖經、曆史、教義、倫理、文化多個領域的綜合學問。[1]
    中文名: 外文名:Theology 定義: 中文名稱:神學 發源地:希臘 宗教:基督教 泛指:所有對神這個主題展開研究或學說 古希臘語:Θεολογια 拉丁語:Theologia

争議

很多人反對神學,原因有五點。

1.神學本身似乎高不可測,是專門的研究,屬于一些專家的範圍,與平信徒無關。

2.神學所讨論的是一些無關痛癢、鑽牛角尖的問題,如針尖上可站多少天使,與實際生活脫節。

2.神學是人對神頭腦的知識,知識叫人自高自大,還是避開的好。

3.神學常引起争辯公有公理,婆有婆理,不曉得誰是誰非,倒不如不卷入漩渦為妙。

雖然神學的研究着實引起上述的弊病,但神學本身是中性的,流弊的産生往往隻是人的問題,而非應否研究之的問題。

曆史

《基督教神學原理》

“神學”這一概念并非源自基督宗教,而是早已出現在希臘古代思想中。在那裡,“神學”(亦即“關于上帝的言談”;後來像巴特這樣的神學家把這個概念理解為“上帝對人的言談”)一詞指稱關于諸神故事的唱頌和講述。這樣把神學理解為神話,最早的證據出現在柏拉圖《國家篇》(379a)的對話錄中。柏拉圖用批判的标準來衡量諸神神話(當時備受批判的神學),而所用的批判标準就是用以衡量真理的标準。

在第二世紀,“神學”這一概念被基督教作家(即護教者)所采納,與外邦多神教作家的“神話學”(關于諸神故事的述說)相區别。在優西比烏(Eusebius)那裡,“神學”這一概念大概意指“基督教的上帝論”。在所有教父時期的作家那裡,這個概念并不涉及一般而言的基督教學說,而是僅僅涉及那些直接關涉上帝的那些方面。這樣,某些早期基督教作家,例如《聖經約翰福音》的作者以及納西昂的格列高利,就尤其被指稱為“神學家”,因為上帝處于其學說的中心。關于上帝為人類設立的救恩行動和為人類指定的拯救秩序的問題。

古代教會的基督教神學家往往是主教,中世紀的神學家則往往是修會人士。自從大學作為修會高等學府在中世紀産生以來,神學就總是居首的學系。後來,在中世紀盛期,“神學”這一概念就在阿貝拉爾(早期經院哲學)和波納文圖拉(盛期經院哲學)首次獲得了一個更為全面的意含:“關于神聖知識的領域”,包含了整個基督教學說。在這個意義上,“神學”這一概念的意含逐漸固定下來;後來,尤其鑒于托馬斯·阿奎那的《神學大全》(Summa theologica),神學特别被視為一門思辨性的、理論性的科學。

有一項古老的信條:我們敬拜一位神,就是全能的父,天地和一切可見和不可見之物的創造者。我們若能闡明神所有的屬性,數說他一切的本質,我們便不期然地屈膝敬拜他。n聖經告訴我們,神住在無人能近的光裡叮沒有人能親眼看見神,也沒有人曾經見過他,人若看見神,必定不能存活。n聖經說神是聖潔、永恒、全能、全知,而且是至高無上的,他擁有上千最高的屬性。這些都令我們謙卑下來,俯伏下拜。n我愈來愈相信,除非我們裡面不讨神喜悅的東西已被除去,否則我們的敬拜就不能完全令他歡喜。如果我們裡面有任何部分不敬拜神,我就不能完全敬拜他了。n請注意,我不是說神必要我們的敬拜純全無瑕,否則他就毫不接受我們的敬拜。我不會這麼極端;如果我真的如此說,我無疑是把自己也拼除在外了。可是,我的确強調神已為我們定下目标,要我們竭力達緻完美的敬拜。信心、愛心、順服、忠心和高尚的品行——這一切都必須成為燔祭獻給神。

派别

在基督教的圈子内,因着人對神的話語有不同的解釋,所以便産生甚多的神學派别,而每一學派都以自己的見解為最正确,叫一般信徒不曉得如何跟從。若要将今日三大神學巨頭——恩約神學(Covenent Theology),或稱改革神學(Reformed Theology)(因這是改革家的主要神學,如長老會);亞米約神學(Arminian Theology),或稱循道神學(因這是循道會主要的神學)及時代神學(Dispensational Theology)略加解釋,也非要費一番唇舌不可,這可能已超越本課的初衷了。

可是若要評判所有的神學派别,最安全而準确的途徑乃是試觀他們對神話語的基本态度如何,而分别出他們是否正确(正統)或不正确(不正統),故此這方法是一個取舍的準則。在所有的神學派别中,他們對聖經的态度可分為幾大類别:

自由派(Liberalism))這派人士認為聖經不可理解為直接出自于神的字句,而是神啟示的話語借由人手所寫,内中帶有作者的理解,如果逐字逐句去理解的話則毫無科學根據,而且充滿迷信色彩。對于聖經的曆史記載更應該強調聖經記載的比喻意義,而不是史實價值。

新正流派(Neo―Orthodoxy)新正統派對聖經的态度可分為二,一些認為聖經含有(contains)神的話語,是神學與信仰的部份,而非曆史或科學那部份。另一些則認為聖經可變成(becomes)神的話語;神的話語是整部份的,沒有神學、信仰、曆史、科學等的劃分。當信徒研讀聖經時,那段經文對他的存在産生莫大的關系,那時他突受感動起來,覺得自己生命的存留與創造生命的主宰有一個接觸(encounter),那時那段經文頓刻變成神的話語了(所以這觀點亦稱為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聖經觀)。

正統派(Orthodoxy)正統派(即保守派、福音派、基要教)認定聖經是神的啟示記錄,全部不折不扣的是神的話語,是信徒生活與信仰最高的權威及準則。

本體派(Ontology)的概念最初起源于哲學領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古希臘哲學家亞裡士多德(384-322b.c.)。它在哲學中的定義為“對世界上客觀存在物的系統地描述,即存在論”,是客觀存在的一個系統的解釋或說明,關心的是客觀現實的抽象本質。當代學者、神學家,張榮寰将本體的概念體系引入到認識神、學習神、研究神的實踐中,以求契合“神”、實踐“愛”、活出“基督人格”,将“基督人格”視為世界精神的全部内容。

歸正派(Pcchong)加爾文歸正神學又稱郁金香派,有五大主張,依照英文縮寫,又被稱為TULIP(郁金香)。五大主張是:全然的堕落(Total Depravity)、無條件的揀選(Unconditional Election)、限定的救贖(Limited Atonement)、不可抗拒的恩典(Irresistable Grace)、聖徒永蒙保守(Perserverance of the Sants)。另有五大惟獨:唯獨聖經、唯獨恩典、唯獨信心、唯獨基督、唯獨榮耀上帝,是每位基督徒都不能不承認的事,也是每位信徒必須認真建立的觀念。

上一篇:八音盒

下一篇:紫菜頭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