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星

磁星

中子星的種類之一
磁星(magnetic star)泛指具有較強磁場、其磁性能夠通過塞曼效應、譜線偏振等途徑直接測量到的恒星。早期主要指有磁場的中等、大質量恒星(非簡并星),後來也包含白矮星、中子星(簡并星)。這個概念起源于恒星磁場的測量,當時人們隻在少部分中等、大質量恒星中測量到了磁場,而大部分都沒有顯示可觀測的磁性。因此有了磁星(magnetic star)和非磁星(non-magneticstar)之分。在非簡并星領域,磁星(magnetic star)這一概念也一直沿用。根據觀測,中等、大質量恒星中仍然隻有一小部分有可觀測到的磁場,這其中絕大部份都是特殊的A、B型恒星(peculiar A/B type star, 簡寫為Ap/Bp星),磁場在300-30000高斯;極少數為早B型星和O型星。[1]在首次測量到恒星磁場的30多年後,天文學家陸續在簡并星和低質量恒星測量到了磁場,它們也就都歸為磁星。其中,同類簡并星中有異常強磁場的也有自己專門的名稱,如磁場強于108高斯的白矮星叫作高偏振星(polar);以通常強于1013高斯的磁場作為能量來源的中子星稱作磁陀星(magnetar),它們是磁星大家族中的一種新奇的極端類型。[2]
  • 中文名:磁星
  • 外文名:magnetar
  • 别名:
  • 分類:
  • 發現者:
  • 質量:
  • 平均密度:
  • 直徑:
  • 表面溫度:
  • 逃逸速度:
  • 反照率:
  • 視星等:
  • 絕對星等:
  • 自轉周期:
  • 赤經:
  • 赤緯:
  • 距地距離:
  • 半長軸:
  • 離心率:
  • 公轉周期:
  • 平近點角:
  • 軌道傾角:
  • 升交點經度:

曆史

磁場在觀測和理論上都是天體基本的重要物理屬性,影響着天體的形成、演化等過程,對星體的自轉速率、化學成分、質量損失、吸積、氣體湍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測量天體的磁場最早可追溯到1908年,Hale首次測量了太陽黑子的磁場,在千高斯量級。而第一次測量非太陽天體的磁場則是在40年後:基于恒星光譜中譜線的塞曼效應,天文學家Babcock成功測到了恒星78Vir的有效磁場(經線磁場)。這也拉開了測量天體磁場的序幕,相關工作越來越多。到1958年,Babcock編制發表了第一個磁星列表。這個列表共包含了89顆磁星,其中有70顆為Ap星。随着觀測深入,人們陸續測量到了Bp星、早B型到O型星、白矮星、中子星的磁場。

磁場起源

磁場的起源還沒有定論,主流機制有以下兩種:

1.化石場理論(The fossil field theory)。對于非簡并星,起源于恒星形成過程中的星際磁場的壓縮、放大;對于簡并星,起源于前身星磁場的壓縮、放大。

2.發電機理論(Dynamo theory)。見發電機理論詞條。

科學研究

中國FAST的高靈敏度觀測還發現了重複快速射電暴及偏振角變化,揭示快速射電暴來源于遙遠宇宙的磁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