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線疝

白線疝

腹上疝
白線疝是發生于腹壁中線(即白線)的腹外疝,絕大多數發生于臍與劍突之間,也稱腹上疝。腹部白線是由兩側腹直肌前、後鞘合并後融合而成的,融合處兩側鞘纖維交錯成網狀,較大的網眼即成白線上的薄弱點而容易導緻疝的發生。白線疝很少發生嵌頓或絞窄,可仍有10%的患者可能發生難複性現象,給患者帶來不适,甚至有絞窄的危險,所以直徑大于0.5cm、有症狀、較大的白線疝或難複、嵌頓、絞窄的白線疝患者都應行手術治療。
  • 中醫病名:白線疝
  • 外文名:
  • 别名:腹外疝
  • 就診科室:
  • 多發群體:
  • 常見發病部位:
  • 常見病因:
  • 常見症狀:
  • 傳染性:
  • 傳播途徑:

流行病學

國外文獻報道白線疝約占所有腹外疝的0.4%~3%,多見于20~40歲之間的男性患者,男女之比約為5∶1。本病常伴有腹内髒器疾病和其他部位的腹外疝,Hoffman報道76例中,24例同時并存腹内髒器疾病。趙伯蝠(1985)報道在剛果工作期間收治54例白線疝,占同期各種腹外疝的9.5%,發病率高于其他地區;其中臍上白線疝53例,臍下僅1例;男女發病率無太大差異,男女相比為5∶4;32例同時伴有其他部位的腹外疝,其中伴發腹股溝疝17例、臍疝7例、腰疝5例、股疝3例、1例同時存在2處白線疝,他認為可能與剛果人的先天性“疝素質”有關。

病因

白線疝的發生與腹白線的解剖特點和腹内壓增高關系密切。

腹白線位于劍突和恥骨聯合之間,是腹前外側壁3層扁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橫肌)的腱膜纖維在左、右側腹直肌之間相互穿插、交錯編織形成的腱性條帶,上寬下窄,臍上白線寬達1.25~2.5cm,臍下狹窄而堅厚,寬度多數僅0.1cm(圖2,3)。白線疝絕大多數發生于臍上,極少見于臍下可能與此有重要關系。

腹白線的内、外表面具有不同的結構特征,在外表面,交叉的腹膜纖維粗細均勻,交織緊密,除供細小血管、神經支穿出的小孔以外,罕見大的孔隙。而内表面腱膜纖維束粗細不均,常形成粗束或闆狀而且走向不甚規則,交叉纖維間有神經血管支貫穿其中的孔、陷窩或裂隙,使白線内層存在缺陷這類缺陷是腹白線的薄弱部。若腹内壓增加腹膜外脂肪及腹膜在腹壓的推動下進入較大的缺陷處,即形成白線疝。Rizk認為,所有腹前外側壁肌的腹膜纖維都斜向交叉在腹白線形成小的“菱形間隙”,此間隙可擴大為疝環。

臍下4cm處、半環線邊緣是白線上的一個弱點,臍下白線疝多發生于此。

發病機制

白線疝的病理進程分兩個階段,其病理特點不盡相同。

第1階段:腹上部白線深面的鐮狀韌帶肝圓韌帶及其周圍的脂肪組織,首先從白線缺損處(疝環)突出,無腹膜突出,故無疝囊、無内髒脫出,僅有腹膜外脂肪由疝環突出。

第2階段:随着腹膜外脂肪突出使白線上的孔隙逐漸擴大在腹内壓的作用下突出腹膜外的脂肪又把覆蓋鐮狀韌帶的腹膜牽出而形成疝囊,内髒(主要是大網膜)逐漸脫出,因而此階段的白線疝既有疝囊、也有内髒脫出。由疝環突出的内容物包括疝囊外突出的腹膜外脂肪和疝囊内脫出的内髒。大網膜突入疝囊可能與疝囊發生粘連但很少發生嵌頓。

臨床上通常将白線疝分為無疝囊型和有疝囊型2種類型,實際上是本病發生發展的2個病理階段,而且大多數白線疝停留在前一階段,即無疝囊型;僅少數發展成為有疝囊型的白線疝。

臨床表現

1.症狀

由于白線疝的薄弱缺損多較小,此處的腹膜外脂肪較豐富,因此在發病早期,通過缺損突出到體表的主要是腹膜外脂肪組織,因此75%以上的患者除了上腹壁中線位置有包塊外并無不适症狀,容易誤診為腹壁脂肪瘤。以後随着缺損的逐步變大,腹腔内的大網膜、腸管等也可突出,這時患者會出現包括上腹部鈍痛、燒灼痛或痙攣性疼痛的表現,可伴有腹脹、消化不良、惡心和嘔吐等。比較典型的疼痛是在用力時的上腹痛,常于彎腰和站立時加重,仰卧位時減輕。

2.體征

(1)腹壁腫塊:腹壁腫塊是白線疝的主要體征。由于白線疝絕大多數發生于臍與劍突之間因此疝塊多位于臍上劍突與臍之間的白線上,可偏于中線一側,站立或飯後疝塊更為明顯。疝塊直徑一般在2~4cm左右,有學者報道疝塊最大者直徑達15cm,少數病人疝塊很小,隻是皮下一個柔軟的圓形突起,不易察覺,肥胖病人則更難發現。當疝内容物回納後可觸及白線處有筋膜性疝環孔的邊緣。

(2)Litten征陽性:體格檢查時将手指放在病人懷疑疝的部位,囑其在立位時用力咳嗽,往往在咳嗽的同時,手指可感到有碎裂聲即為Litten征陽性。

(3)誘發疼痛:用拇指和食指夾住腫塊向外牽拉,常因牽扯了肝圓韌帶、腹膜或大網膜而誘發患者腹部疼痛,Moure等認為這是白線疝的一個特異性臨床體征。

并發症:

大網膜易與疝囊發生粘連成難複發疝,但很少嵌頓。

診斷

1.病史 一般無特殊症狀,病人自述腹部疼痛,尤其用力時疼痛出現或加重,或腹部中線可複性腫塊史。較小的白線疝往往疼痛明顯,且易嵌頓。

2.臨床特點 腹部中線處腫塊,平卧、腹直肌放松時疝塊回納并可觸及腹白線缺損(疝環),Litten征陽性,用拇指和食指夾住腫塊向外牽拉誘發疼痛等。對腹壁突出疝塊小而又肥胖病人要仔細檢查以免漏診。

3.B超檢查。

鑒别診斷

以上腹部深處疼痛且伴有惡心和嘔吐等消化道症狀者,須與上消化道疾病相鑒别。有作者報道曾有一些白線疝病人被誤診為慢性膽囊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而長期就診于内科。由于本病常伴有腹内髒器疾病和其他部位的腹外疝,而且白線處疼痛也經常在其他上腹疾病中發現,故在做出白線疝診斷以前,應想到有同時存在内髒器質性病變和其他部位的腹外疝的可能因此,必須詳細詢問病史、全面查體,以免誤診或漏診。

此外,經産女性病人的臍下白線疝應與産後腹直肌分離所緻的内髒膨出相區别。

輔助檢查

B超檢查有助于白線疝的診斷及疝内容物性質的鑒别。

治療

手術治療:無症狀的白線疝,因為其雖可繼續增大但發生嵌頓的機會不大,可以不予治療。有明顯臨床症狀而無特殊手術禁忌者,則應施行手術治療為宜。不同病理類型可選擇不同手術方法治療:n

1.無疝囊型白線疝 高位結紮切斷突出脂肪組織,使脂肪回縮至白線後方,再修補疝環。n

2.有疝囊型白線疝 切開疝囊,還納疝内容物,如果疝塊較大可以切除多餘的疝囊以及與其粘連的大網膜,高位結紮疝囊後修補疝環。n

3.白線孔隙的修補 修補孔隙時,采用橫行縫合白線為宜,以防止由于肌肉側方牽拉而撕裂。孔隙小者,用絲線間斷縫合即可;孔隙大者,則需重疊縫合,将孔隙分上下兩葉,彼此重疊1~2cm,用絲線間斷褥式縫合;如白線有多處缺損,可采用Berman手術,即在縫補腹橫筋膜後于兩側腹直肌前鞘各作一相等的垂直切口,将兩側前鞘的内葉重疊縫合以修補薄弱或有缺損的白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