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瀉心湯

甘草瀉心湯

中藥方劑
甘草瀉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論》。具有益氣和胃,消痞止嘔之功效。主治傷寒痞證,胃氣虛弱,腹中雷鳴,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滿,幹嘔心煩不得安;狐惑病。臨床常用于急慢性胃腸炎症、白塞氏綜合症等。[1]
    藥品名:甘草瀉心湯 外文名: 别名: 是否處方藥: 主要适用症: 主要用藥禁忌: 劑型:湯劑 運動員慎用: 是否納入醫保: 批準文号: 藥品類型: 功用:益氣和胃,消痞止嘔 出處:《傷寒論》

用藥指南

【來源】《經方配伍用藥指南》主編:尚熾昌等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8.ISBN7-80089-718-4

【組成】甘草12克(炙)黃芩9克半夏12克(洗)大棗12枚(擘)黃連3克幹姜9克人參9克。

【用法】上七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溫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功用】補虛和中,洩熱消痞。

【主治】1、中虛濕熱痞利重症,心下痞硬,但以滿為主,下利日數十行,腹中雷鳴,幹嘔,少氣,心煩不

得安。

2、狐惑病(口、眼、生殖器綜合證)屬濕熱型表情沉默,精神不振,身熱,失眠,煩躁,喉痛,

咽爛,陰癢陰部或陰中潰瘍,唇内側爛或舌兩側潰瘍,頰膜有潰瘍面,不欲飲食,惡聞食臭。

【方義】方中甘草以補中益脾胃,使脾胃之氣複職,既生化氣血,又主持其功能。黃連、黃芩清熱燥濕,使

脾胃不為濕熱所肆虐。半夏、幹姜以宣暢中焦氣機,使濕熱之邪無内居之機。人參、大棗以補中益

氣,與甘草相用,以治病扶正驅邪,正氣得複,不為邪虐,然則諸症罷,諸藥相合,以達苦寒瀉邪

而不峻,辛溫溫通而不散正氣,甘藥補而有序以和中固本。

【現代應用】本方可以治療婦人陰中或陰前潰瘍,男子陰莖潰爛,慢性口腔潰瘍等病症而見上述證機者。

【注】《傷寒論》書中載本方無人參,恐是後人傳抄、遺漏之誤,權《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篇》用本

方有人參,《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治傷寒慝食,用本方均有人參。又半夏、生姜瀉心湯均有人

參。又本方所治病中虛尤着,痞利之甚,理當有人參為是。

聖惠卷十

【來源】《聖惠》卷十。

【組成】甘草1兩(炙微赤,锉),黃芩半兩,黃連半兩(去須),幹姜半兩(炮裂,锉),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木通半兩(锉)。

【主治】傷寒中風下之後,日數多,腹中雷鳴,心下痞堅而滿,幹嘔而煩,非是結熱,是胃中虛氣上逆

【制法】上為粗散。

【用法】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大棗2枚,煎至5分,去滓溫服,日3-4次。

臨床應用

1.急性胃腸炎:用本方不予加減,隻按比例加重其劑量;甘草60g,幹姜45g,大棗30g(去核),黃連15g(搗),半夏10Og,黃芩45g,共治療60例急性胃腸炎。其中未經西藥治療者49例,經西醫治療無效者11例;病程最短者4小時,最長者15天。全部用本方治愈。其中服1劑而愈者8例,2劑而愈者23例,3劑而愈者18例,4劑而愈者忘例,5劑而愈者6例。

2.狐惑:郭某某,女,36歲,口腔及外陰潰瘍半年,在某醫院确診為口、眼、生殖器綜合征,曾用激素治療,效果不好。據其脈症,診為狐惑病,采用甘草瀉心湯加味,方用:生甘草30g,黨參18g,生姜6g,幹姜3g,半夏12g,黃連6g,黃芩9g,大棗7枚,生地30g,水煎服12劑。另用生甘草12g,苦參12g,4劑煎水,外洗陰部。複診時口腔及外陰潰瘍已基本愈合,仍按前方再服14劑,外洗方4劑,患者未再複診。

3.慢性洩瀉:劉某某,男,36歲。1979年10月23日初診。4年前因傷食引起腹瀉,治後獲愈。但遇進食稍多或略進油膩即複發。發時脘腹脹悶,腸鳴漉漉,大便稀溏,挾有不消化物或粘液,日2-3次;并有心悸,失眠,眩暈,脈沉細,舌苔白而微膩,腹平軟,臍周輕度壓痛。予甘草瀉心湯加白術、厚樸。服3劑,大便成形,納增,睡眠轉佳,尚有腸鳴,心悸。原方去厚樸加桂枝,續服6劑,大便正常。23個月後随訪,未複發。使用此法治療22例慢性洩瀉,均獲較好效果。其病程有自5個月-6年,1-3年為多,計15例。治後18例症狀消失未再複發,2例半年後出現反複,2例無效。

4.胃虛便秘:郭某,女,21歲。主訴:便堅難解,4-5日一行,已5-6年,每次均需用通便藥,大便仍燥結如羊糞;心下痞塞不通,不知饑,不欲食,夜寐欠安,口不渴,小便正常;舌淡紅,苔薄白根微黃,脈滑。遂投甘草瀉心湯。炙甘草12g,半夏10g,幹姜5g,川連3g(沖服),黃芩10g,黨參12g,大棗10枚。5劑,水煎服。藥後大便暢通,腸鳴增多。再予5劑,大便通暢,納增,心下痞塞除,諸症悉愈。

5.白塞氏綜合症:作者根據該病以口腔潰瘍、前陰或肛門潰瘍、發冷發熱、皮膚損害等主要症狀,認為即是《金匮》狐惑病。用本方治療60例,均有效。其加減為:不欲食,加佩蘭;咽喉潰瘍,加升麻、犀角;口渴,去半夏,加花粉;目赤,加赤芍、夜明砂;口鼻氣熱,加石膏,知母;胸脅滿痛,加柴胡;濕偏盛者,加赤苓、木通;熱偏盛者,以生姜易幹姜;便秘,加酒制大黃;五心煩熱,加胡黃連。同時用《金匮》苦參湯外洗,雄黃散燒熏肛門。

6.口腔糜爛:陳某某,男,48歲,農民。口舌糜爛已20餘天,尿赤,脈洪數,予導赤散2劑無效,大便3日未解,于原方加涼膈散2劑。大便解,口舌糜爛遂愈。半月後複發,症狀較前為劇,舌紅绛,邊有膿瘡,尿黃。先後用二冬甘露飲、六味地黃湯加肉桂均無效。出現滿唇白腐,舌膿瘡增多,不能食鹹味,以食冷粥充饑,口内灼熱幹痛,喜用冷水漱口。于是因思日人《橘窗書影》所載口糜爛治驗二則,認為本證屬胃中不和所緻,用甘草瀉心湯。炙甘草12g,幹姜5g,半夏、黃芩、黨參各9g,川連6g,大棗6枚,2劑。藥後口内灼熱糜爛減輕,已不須漱水,仍予原方2劑而愈。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