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族

海豚族

對個别群體的稱呼
海豚族指由于農産品漲價導緻食品價格飙升,在一片“漲”聲中,不少人想趕在“漲價”之前囤積生活必需品,他們給自己取了個名字叫““海豚(囤)”,即海量囤儲。[1]所以這些市民被統稱為海豚族。最後,細算有風險,囤貨需謹慎,在省錢的同時,一定要兼顧健康,不要盲目購買便宜物品,隻有适合自己的物品,才能真正達到省錢的目的。
    中文名:海豚族 外文名: 定義:海量囤積食品 本質:農産品漲價 别名:海量囤儲

注意事項

省錢有度

購買物品時,大家首先要問自己,這些物品是不是自己的真實需求,如果家裡正好要用,那就是值得購買的;如果隻是因為便宜而去購買,反而會增加支出,與精打細算的初衷也不符合。

其次,囤積物品的時候需要注意物品的保質期,一些食品的保質期較短,不适合長期囤積,過期後物品就沒有使用價值了,既浪費精力,也浪費了财力。

最後,細算有風險,囤貨需謹慎,在省錢的同時,一定要兼顧健康,不要盲目購買便宜物品,隻有适合自己的物品,才能真正達到省錢的目的。

理性消費

“海豚族”成了2010年的網絡紅詞。在為了解決成本減少開銷的路上拔足狂奔的人們也遭遇不少“悲劇”,“看似節約,實則大浪費”,無數人陷入非理性消費的尴尬。如何當好“海豚族”實則大有學問。其實我們的日常用品就算漲價也就是幾塊錢的事,而囤貨會占用比較多的資金,還會占用家裡的空間,給蝸居的人群帶來很多麻煩,搞不好還會過期,得不償失。

1、囤家裡常會用到又不易過期的東西,如電燈泡、衛生紙等;

2、業餘生活喜歡娛樂的,就囤一些優惠券,如KTV、電影院的折扣券;

3、囤貨要記詳單、常清理,否則會容易忘記已經買過的一些東西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4、學會團購、網購以及秒殺,這樣能節約一大筆錢;

5、關注商場的打折信息和節假日推出的優惠活動;

6、買大宗商品一定要貨比三家,最好在過節時出手。

相關問題

問:為應對農副産品漲價,一些人不得不做起了“海豚族”,開始海量囤積生活必需品。請問,這樣的做法可取嗎?如何理性應對物價上漲?

答:繼“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糖高宗”後,“海豚”現象再一次揭示了物價上漲的來勢洶洶。所謂“海豚族”,是指那些通過預先購買、儲藏大量日用消費品以規避物價上漲風險的人。“海豚”的對象,從蔬菜、“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煙酒、方便食品、面巾紙、洗衣粉、日常用品,乃至鞋襪、衣物等,一應俱全。

對于“海豚族”的做法,有人認為“于事無補”。衆所周知,日用消費品每天都要使用,就算囤積幾星期乃至幾個月的消費量,早晚還得面對新的市場價格,節省出來的錢對于家庭總支出來說畢竟有限。同時,存放和保鮮日常消費品需要專門的空間或設施,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成本支出,更為關鍵的是,大多數生活用品有保質期要求,一旦提前購買和囤積,不得不面臨過期的損失。仔細算下來,可能會大大超出節省的量。

事實上,在理财專家看來,”節流”往往低效,“開源”才是硬道理。對付物價上漲,不能僅靠“囤”和“省”,而應依靠聰明的理财和投資。不過,普通人也有自己的考慮。畢竟,股票、權證、基金、黃金等,個個變幻莫測,沒一定的技術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實在不敢去碰。加之不穩定因素的存在,特别是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缺乏保障,真不敢輕易地“把金錢轉為内心的快樂”。在此情形下,能省一點是一點的“海豚族”,很無奈,也很心酸。

要真正解決物價上漲問題,政府部門有必要在中短期内适時出台強有力的物價調控和貨币政策,以平抑市場恐慌心理;長遠之策則是下大力氣調整收入分配結構,注重擴大低保複蓋面,加大社會保障的财政支持力度,等等。

蔬菜、食品價格走高,占據“海豚族”主體的中老年人往往趁着早市或超市特價大量購買蘿蔔、白菜等容易存儲的新鮮蔬菜。一位老奶奶看到食用油在搞活動,一次性就買了三四桶回家。在東郊興工路的糧油批發市場,不少市民為了省下十幾元的差價,特地騎車運回數袋米面。除了食品,生活用品也是人們采購的重點,隻要是經久耐用的,銷量都不錯。

年輕的“海豚族”還有着更好的方法,上網團購、拼圖,打折的職業裝、特價的羽絨服、保暖衣,隻要價錢優惠,款式大方,都可以一次多買點。說來,“海豚族”也算未雨綢缪,趕在更多物品漲價前提前做好應對,隻是切勿買昏了頭。就像專家提醒的那樣,購物之前先想想自己的真實需求,看好物品的保質期限,千萬别為了海囤而“海豚”,做一個聰明的“海豚族”,才能打赢這場錢包保衛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