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

曆史學相關術語
漢字文化圈,指曾用漢字書寫曆史并在曆史和文字上受中國及漢文化影響的國家,主要包括越南、朝鮮、韓國、新加坡、日本以及東南亞部分地區。越南語、朝鮮語和日本語三語的書寫字有六成源于漢字。漢字在漢朝時傳入越南地區,使用至12世紀,13世紀時出現喃字與漢字一并使用,17世紀法國傳教士用拉丁字母設計出了“國語字”來書寫越南人的言語,至20世紀廢除漢字和喃字。但漢字何時傳入朝鮮和日本難以考證,15世紀朝鮮王李祹設計出韓字,至20世紀廢除漢字,而日本于7世紀設計出了假名并同漢字使用。[1]随着西方中心論的崛起,漢字文化圈逐漸去漢化,但随着東亞再度崛起,學習漢字文化的優勢又再度被重新審視。“文化圈”一詞來自德文“Kulturkreis”,于1897或1898年由德國人利奧·維克托·費羅貝尼烏斯(Leo Viktor Frobenius,1873—1938)提出,後英譯為“culture sphere”。而“漢字文化圈”則是在這基礎上形成的新名。
  • 中文名:漢字文化圈
  • 外文名:Sinosphere
  • 意思:中國以及周邊的越南等國家和地區
  • 屬于:文化圈的概念之一

基本釋義

漢字文化圈是指曆史上受中國及漢文化影響、過去或現在使用漢字、并曾共同使用文言文(日朝越稱之為“漢文”)作為書面語、受中華法系影響的東亞及東南亞部分地區的文化、地域相近區域。亦是指中國以及曆史上曾受中國皇帝冊封或曾向中國朝貢的周邊國家或民族。這些中國周邊的國家或民族以漢語文言文作為交流的媒體,從中國曆代王朝引進國家制度、政治思想并發展出相似的文化和價值觀。  

漢字文化圈為文化圈的概念之一。日本學者西嶋定生(1919-1988)給出的“漢字文化圈”的構成要素是:以漢字為傳意媒介,以儒家為思想倫理基礎,以律令制為法政體制,以漢傳佛教為宗教信仰等等作為共同的價值标準。   這個歸納得到很多學者的認同。  

在政治方面,上述的國家或民族與中國保持着相對的獨立性。漢字文化圈的覆蓋地域與現代地域區分所指的東亞地區有很大的重合部分,包括了中國大陸、澳門、中國香港、中國台灣以漢字為主要溝通文字的地區,古代的越南、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等;有時候也包括了現代的新加坡等東南亞的漢族較多地區。日本的曆史學者西嶋定生提出的“東亞世界論(冊封體制論)”,成為了有關曆史學的“文化圈”概念形成的模型之一。

漢字文化圈具體指漢字的誕生地中國以及周邊的越南、朝鮮半島、日本等。 這些地域在古代主要是農耕民族,存在冊封體制,曆史上完全使用或與本國固有文字混合使用漢字,古代官方及知識分子多使用文言文(日本、越南和朝鮮稱為“漢文”)作為書面語言。有些遊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雖然位于漢字文化圈地區内,但不使用漢字。朝鮮語、越南語和日本語詞彙的六成以上都是由古漢語派生出的漢字詞組成的。另外日本的假名和越南的字喃皆是從漢字衍生出去的文字,朝鮮半島的諺文雖為自創的文字但也能跟日文假名一樣和漢字一同混合使用。

漢字文化圈中,各國曆史上都使用過漢字,以中國為文明的中心。随着歐洲中心主義的崛起,中國中心主義瓦解,漢字被西方人視為最原始的形意文字,漢文化圈國家後來大多有進行某種程度的脫漢運動,改用本國的語言文字。不過,随着東亞再度崛起,學習漢字文化的優勢又再度被重新審視。

産生背景

在“文化圈”概念的設定和命名時,冠以地名、文化因素、宗教名、書面語言名等等的情況都是存在的。對漢字文化圈而言,“東亞文化/文明圈”、“儒教文化圈”等名稱都被并行使用。然而,“東亞”是一個現代地域名稱,無具體的意義和内涵,且圈内的越南地處現代意義上的東南亞地區;而在中日韓越四國“儒教”的發展方式亦存在一定差異;“漢字”作為一個平等的覆蓋圈内全體地域的中立且具體的文化要素,常被認為是名稱的較适當用語。然而,由于現代的朝鮮半島的漢字使用頻率較低、現代的越南極少使用漢字,用“漢字”冠以該名稱有時會顯得中立性欠缺。

文化特征

漢字文化圈之間文化交流,日本江戶時代的儒學者常和朝鮮的儒學者用漢字筆談的方式來争論儒學問題;明清時代來華朝貢使節團的安南(越南)使節與朝鮮使節互贈漢詩。

即使在現代社會,利用漢字的筆談也為東亞人民之間的交流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越戰期間,一名被派遣至越南的韓國國軍排長在與越南當地村長以漢字筆談後,讓這個小村落的無辜村民逃過了美軍的猛烈轟炸;一些南朝鮮遊客在前往中國旅行時,因水土不服而瀉吐時,向中國藥劑師遞上寫有“腹痛”和“消化不良”的字條後,即迅速獲得處方。

政治意識

主要有華夷思想(中華思想、小中華思想)、天下觀思想、中國中心主義。因而大多國家還有外交的封閉傾向,以及内部政治集中、高度穩定的特質。

曆法歲時

漢字文化圈都遵循中國的夏曆及其歲時祭享之俗。中國的曆法,是從夏朝開始的,所以又叫夏曆。   漢人周年作息,随月令二十四節氣而為生活節奏。自《周書》「周月」、「時則訓」所見,有四季春夏秋冬,再分十二個月及二十四節氣。古有"三正"之說,夏正建寅(孟春正月),殷正建醜(季冬十二月),周正建子(仲冬十一月)。中國以正月為歲首源自“行夏之時”是儒家的治國要義和神道設教的深意,可謂傳承先聖之天時要義。   歲時曆法見於《禮記·月令》、《呂氏春秋·十二紀》、《管子·幼宮》、《淮南子·時則訓》。《禮記·月令》既反映了其編定成書以前有關的歲時民俗,也是成書以後的歲時民俗的直接源頭。歲時民俗就脫胎于月令文化以及與月令有關的文獻,與四時相對應,每時都有一班帝神,與時月、天氣的變化相對,每個月各有相應的祭祖規定和禮制。

中國的歲時、歲事、月令、時令在日本被稱為“年中行事”或者“名節”,在韓國稱為“歲時風俗”。   江戶時代斎藤月岑著有《東都歳事記》,朝鮮時代柳得恭著有《京都雜志(경도잡지)》(1800年前後)、金邁淳著《洌陽歳時記(열양세시기)》(1819年)、洪錫谟著《東國歳時記(동국세시기)》(1840年前後),其中多引用中國古典,仿宋朝故事,慕華思想深厚。

月令

中國主要歲時

中國香港傳統節日

日本年中行事

韓國/朝鮮歲時風俗

中國台灣主要歲時

正月

正旦祭祖、元宵節、上元

農曆新年、元宵節

元日節會、年始祝、十五日粥、上元禦祝儀

元日、上元、赤豆粥

天公生、天穿日、元宵節

二月

祠大社

洪聖爺誕

二月禦事

觀音生、土地公生(頭牙)

三月

三月三日(上巳)、清明節、寒食

天後誕、清明

三月三日(上巳)、雛遊

寒食

瘋媽祖、清明節

四月

立夏

佛誕、太平清醮

四月更衣

佛祖生、王船祭

五月

芒種、端午

端午節

五月五日、五月節會、天中節、兒童節

端午祭

端午節

六月

人日

半年節

七月

七夕、盂蘭盆、中元

盂蘭勝會、中元建醮、七姐誕

七月七日、乞巧奠、盂蘭盆

七娘媽生、秋祭、七夕、中元節

八月

中秋

中秋節

八月十五夜

秋夕

仲秋節、釋奠典禮

九月

重陽

重陽節

九月九日、殘菊宴、神社重陽

重陽節

十月

下元

下元、補運日

十一月

冬至祭祖

冬至

冬至、冷面

冬至圓

十二月

祀道神、除夕、大傩

年三十

追傩式、土牛童子、除夜、年越

送神、 尾牙、清屯

禮儀文化

中國、日本、朝鮮在儒教的影響下,以四書五經為基礎形成了相似的冠昏喪祭的習俗,以及衣冠制度。

法服

階層

漢服

韓服

和服

貴族

皇室

冕服、衮龍袍

冕服、衮龍袍

束帶、直衣

命婦

翟衣、禮衣、大衫霞帔、團領

翟衣、圓衫、闊衣、唐衣

十二單、袿袴

公卿(公家)

公服、官服

團領

位袍、狩衣

士族

深衣、襕衫、道袍、袴褶、氅衣

深衣、道袍、周衣

直垂、大紋、肩衣袴、紋付羽織袴、打挂、小袖

庶民(農工商)

襦褲、襦裙

赤古裡裙、巴基

羽織、小袖袴、帷子、甚平、作務衣

冠禮

儒教傳統裡,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取字,   女子行笄禮,為成人之道   。   天子諸侯為早日執掌國政,多提早行禮。周文王十二歲而冠,成王十五歲而冠。日本近代以來稱之為成人式。朝鮮的規定亦相似。  

婚禮

東亞文化圈各國皆遵循共同的婚禮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納采就是求婚,問名為請教女子的姓名(同姓不婚之故),納吉為占蔔生辰八字是否合适,納征為交納彩禮,請期為确定迎親日期,親迎為迎接新娘。納采就是求婚,問名為請教女子的姓名(同姓不婚之故)。  

喪禮

東亞文化圈各國都遵循喪服、喪制的禮儀,主要表現為披麻戴孝、招魂等等禮節。

文字文學

曆史上,正式場合主要使用正體漢字,民間亦使用本民族文字(假名、諺文、喃字)。

曆史上,正式場合多使用漢文(文言文),民間亦使用本民族文字與漢字混用的本民族文書系統(參看:韓漢混用文)。

生活文化

主食稻米,懂得品茶,使用筷子進食。 中國傳統建築(參看:宋朝建築等)、日本傳統建築、朝鮮傳統建築、越南傳統建築、琉球傳統建築(參看:首裡等)都有相似建築風格。 地理名稱上,因具有相似的地理風水特征或有着類似的曆史文化背景,而同名,如日本的湘南與中國的湘南(湖南南部),韓國的襄陽與中國湖北的襄陽,越南的太原與中國的太原,等等。 基于儒教四書五經形成的禮儀服飾:漢服、和服、韓服、越服、琉裝。朝鮮語的「한복」一詞在李氏朝鮮覆滅時指的是漢服。  

工藝技術

中國的工藝技術可追溯到《周禮·考工記》記載的六門工藝裡的三十個工種,包括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設色之工、刮摩之工、抟埴之工等,包括木工、金工、皮革、染色、琢磨器物及制陶等内容。韓國與日本,在傳統工藝的很多方面,是直接學習或者繼承了中國的技藝與造物精神的。古代日韓工藝文化的發展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即包括工藝技巧、工藝形式等的傳授和模仿,也包括深層次文化觀念的借鑒和學習。比如漆器工藝是途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的。在南線,中國漆器流通主要在與百越、安南、身毒、暹羅等國之間,并通達印度、越南、柬埔寨、印尼等地區。螺钿技藝的傳入對于朝鮮半島漆藝的影響意義重大。

考工記門類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

朝鮮半島

日本

木工

弓箭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藝

弓矢匠(第47号)、箭筒匠(第93号)

都城大弓

宮室

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

大木匠(第74号)、小木匠(第55号)

建造物木工

木雕

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

木雕刻匠(第108号)

木工芸

樂器

蘇州民族樂器制作技藝

樂器匠(第42号)

雅楽管楽器制作修理、琵琶制作修理

漆器

成都漆藝、揚州漆器髹飾技藝、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

漆匠(第113号)、螺钿漆器匠(第10号)

髹漆(漆芸)、莳絵、沈金、螺钿、蒟醤

草編

徐行草編、大名草編、嵊州竹編

莞草匠(第103号)、黑笠匠(第4号)、網巾匠(第66号)、宕巾匠(第67号)、彩箱匠(第53号)

别府竹細工、篠工芸

梁平竹簾

簾匠(第114号)

江戸簾、大阪金剛簾

造紙

麻紙制作技藝(手工造紙)

韓紙匠(第117号)

唐紙制作、手漉和紙

金工

金箔

南京金箔鍛制技藝

金箔匠(第119号)

表具用古代裂(金襕等)制作

刀工

龍泉寶劍鍛制技藝

金具鍛冶、信州打刃物、堺打刃物、越前打刃物

器物

金銀細工制作技藝

雕刻匠(第35号)、?器匠(第77号)

雕金

花絲

成都銀花絲制作技藝

入絲匠(第78号)

篆刻

金石篆刻

刻字匠(第106号)

皮工

聊城牛筋腰帶制作技藝

染織

夏布

榮昌夏布制作技藝、萬載夏布制作技藝

韓山苎麻編織(第14号)、谷城織麻技術(第32号)

宮古上布、小千谷縮・越後上布

木棉

魏縣土紡土織技藝、烏泥泾手工棉紡織技藝

羅州鄉村紡棉(第28号)

真岡木綿、遠州木綿、三河木綿、松阪木綿、丹波木綿

絲綢

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蜀錦織造技藝、宋錦織造技藝、杭羅織造技藝、潞綢織造技藝

明䌷編織(第87号)

有職織物、羅、経錦、佐賀錦、獻上博多織、䌷織、結城䌷、久米島䌷、精好仙台平

繡工

蘇繡、湘繡、蜀繡、粵繡

刺繡匠(第80号)

刺繍

染工

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

染色匠(第80号)

紅型、江戸小紋、本藍染

鞋匠

潮州木屐、杭州合村繡花鞋制作技藝、邳州麻編鞋

靴鞋匠(第116号)

絹花

北京絹花

宮中彩花(第124号)

江戸つまみ簪

玉石

玉雕

揚州玉雕、北京玉雕

玉匠(第100号)

石雕

壽山石雕、曲陽石雕、青田石雕

石匠(第120号)

石細工

陶瓷

陶器

榮昌陶器、宜興紫砂陶制作技藝

甕器匠(第96号)

小鹿田焼、備前焼、無名異焼、鐵釉陶器

瓷器

龍泉青瓷燒制技藝、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

瓷器匠(第105号)

青磁、白磁、釉裡金彩

陶瓦

制瓦匠(第91号)、翻瓦匠(第121号)

屋根瓦制作

曆史沿革

先秦時期

自三代文明形成後,中華文化不斷向四周擴散和影響。

秦漢時期

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更充滿信心與優越感,認為落後的地區會被中國吸引,前來朝貢。中國文化可以不斷的擴大,達到“世界一家”的理想境界。漢武帝在元光元年(西元前134年)采納董仲舒「獨尊儒術」的建議,儒家學說成為國家信仰,中國進入儒家社會。以後,儒家學說又傳播到朝鮮、日本、越南等地區,在這些地區發展,并成為官方學說。同時,在儒家社會,儒家思想的影響也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近代以來,則在不少地區失去官方地位,甚至在某些地區如中國,曾經成為官方打壓的對象,但這并不能改變儒家思想對社會的廣泛影響。

全球有三大國際性文化圈,即基督教文化圈、伊斯蘭教文化圈和儒家文化圈。基督教社會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澳洲等地,伊斯蘭社會主要分布在亞洲西部、南部和北非等地,儒家社會主要分布在東亞等地。在近代,近代科學技術和自由民主的理念從西方傳入儒家文化圈,同時傳入的還有共産主義等各種思潮。因而在中國大陸、朝鮮、越南,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官方信仰共産主義;而日本、韓國,則實行西方式資本主義制度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

在紀年曆法上,伊斯蘭社會采用伊斯蘭曆法,以默罕默德出走麥地那的日子(西元622年7月16日)為紀年首日。基督教社會采用陽曆的耶曆,以耶稣出生開始紀年。近代以來耶曆随着西方的擴張被許多地區采用,成為世界最通行的紀年曆法,雖然不被伊斯蘭文化圈接受,但卻被儒家文化圈接受。儒家社會采用陰陽曆,以君王年号紀年。近代以來,在日本,由于保留君主制,仍然采用傳統的君王年号紀年,不過改用陽曆。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後,以國号紀年,同時兼采傳統陰陽曆和作為陽曆的耶曆,為今中國台灣地區沿用。在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采用西元(格裡曆)紀年法,并定其為「國曆」、「公曆」,而民間仍然同時沿用陰陽曆。基于文化的因素,在儒家社會有不少人建議采用孔曆紀年,即以孔子出生日期為元年首日;孔子誕生於周靈王廿一年陰曆八月廿七,依耶曆為西元前551年9月28日。

在儒家社會地區,往往同時伴随佛教、道教的傳播。儒家社會往往采用漢字,有人稱為漢字文化圈,但某些儒家社會國家已經廢除漢字,并不采用漢字。

南北朝

在考慮作為曆史學概念的漢字文化圈的外延的時候,西嶋定生的“冊封體制論”假定的從南北朝時代到唐代的地域秩序成為第一參照例。以西嶋的“東亞世界”的定義為指标,除了冊封體制,還包括漢字、儒教、佛教、律令制。符合這個指标的主要朝貢國有新羅(朝鮮南部)、渤海國(朝鮮北部及中國東北東部)、倭國(日本)。這個以外,沒有引入律令制的國家如高句麗、百濟也應納入漢字文化圈的範圍。北宋以後,高麗取代新羅,并加入了新成立的大越國(越南)。

宋遼時期

南诏及後續的大理國,其政治制度和文化的漢化程度,從漢籍資料較難推測出。而南诏受唐朝廷冊封、大理受北宋朝廷冊封,流行中國密教,移入的漢人參與政治活動,因此可将其視為同新羅、百濟類似的“東亞世界”朝貢國。另外,遼,金,西夏這些國家的統治者自稱皇帝,賜贈廟号,建立獨自的年号等,在某種程度上效仿了中國王朝的國制,這些國家可以視為圈内的“灰色區域”。

明朝以後

自明朝恢複“冊封體制”以後,可納入漢字文化圈的國家(及地區)基本确立下來并延續,朝鮮、琉球、大越(越南)及日本和蒙古都符合條件。當時的日本不僅脫離了“冊封體制”,律令制也已形式化,與此相應的科舉官僚制度發達的狀況說明西島定生(西嶋定生)所列的四大點已非必要條件。第一個要列舉的有特色的文化要素是文字系統。文言文(即漢文)的導入促進了用漢字來表記自身語言的發展,日本的假名、朝鮮的吏讀、鄉劄、口訣受到漢字的影響。越南的喃字是由漢字派生出的獨立文字。由此各國逐漸确立了本民族文書系統。但是、直到近代以來這些本民族文書系統才逐漸取代文言文(即漢文)運用于官方文書。宗教上本土化的佛教、道教帶着地域性的濃淡及輯合(syncretism),在民間普及。儒教由于與政治思想相匹配,在圈内形成一個較為穩定的共通思維框架。包括使用筷子餐飲,品茶,使用瓦來建築和使用毛筆來書畫等類似的生活文化也作為漢字文化圈的共同特征,以中國為中心分布開來。

近代

1840年鴉片戰争失敗後,中國的向心力減弱,朝貢體系下的各屬國對漢字的文化地位開始懷疑,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擺脫落後文化的象征,開始采取漢字廢止政策。

17世紀由法國傳教士亞曆山大·德羅茲(Alexandre de Rhodes)為越南語設計的國語字(越:Chữ Quốc Ngữ/儒字(漢字)和喃字,成為越南國家的官方文字。因此,20世紀後半葉以後,理解漢字的人除了老年人和一部分的專家以外,變得很少。大韓民國有900字左右的漢字義務教育,不過,朝鮮王朝的第4代國王世宗所創造的朝鮮文字──韓文(한글)被普遍使用,報紙上的漢字使用頻率也不高,一般隻會用于回避歧義的詞語時使用。

除了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澳門一直沿用正體中文漢字外,部分使用漢字國家的政府确定了漢字的簡化方案,如中國大陸,新加坡及馬來西亞采用簡化字,日本采用新字體,其他東南亞國家也有自己的簡化方案。越南及韓國,漢字的使用頻度已比以前少很多。

随着韓國、中國台灣、中國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歐洲共同體成立的啟示,東亞共同體建立的呼聲也逐漸提高,作為東亞國際文字的漢字的重要性将被重新評估。

那些過去屬于漢字文化圈而在近代丢掉了漢字的國家,也逐步意識到漢字的重要性,他們發現漢字能使不同語言的民族以文字互相溝通,與表音文字相容并存,不但能保存獨特民族語言,又能使不同民族藉漢字表意而能互相交流溝通,使漢字複活的呼聲也開始被倡導。

地理範圍

一般認為,漢字文化圈包含的國家有:中國、朝鮮、韓國、日本(包括古琉球王國)、越南。

日語中仍使用大量的漢字作為書寫符号,韓國一般的高中畢業生也能認識1800個左右的漢字。

漢字文化圈是指中國以及受中國皇帝冊封的周邊國家或民族。這些中國周邊的國家或民族以文言文作為交流的媒體,從中國曆代王朝引進國家制度、政治思想并發展出相似的文化和價值觀。在政治方面,上述的國家或民族與中國保持着相對的獨立性。漢字文化圈的覆蓋地域與現代地域區分所指的的東亞地區有的很大的重合部分,包括了中國(漢族)、越南(京族)、朝鮮(朝鮮族)、日本(和族及琉球族)等。日本的曆史學者西嶋定生提出的“東亞世界論(冊封體制論)”,成為了有關曆史學的“文化圈”概念形成的模型之一。

漢字文化圈具體指漢字的誕生地中國以及周邊的越南、朝鮮半島、日本等地區。 這些地域在古代主要是農耕民族,存在冊封體制,曆史上完全使用或與本國固有文字混合使用漢字,古代官方及知識分子多使用文言文(日本、越南、韓國/朝鮮稱之為“漢文”)作為書面語言。另外,有些遊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雖然位于漢字文化圈地區内,但不使用漢字。朝鮮語、越南語和日本語詞彙的6成以上都是由古漢語派生出的漢字詞組成的。

漢字文化圈内各國曆史上都使用過漢字、本國語言大量借用古漢語詞彙,位于東亞地區,其特征是受儒家思想影響深,國民中信仰佛教者衆,在其曆史的特定時期以漢字作為傳播語言和文化載體。這些地區主要為中國、日本、朝鮮、越南。

地域分布

(一)朝鮮半島:朝鮮、韓國

朝鮮在漢武帝時,設四郡:樂浪、臨屯、真番、玄菟,将朝鮮半島北部納入中國版圖,以樂浪郡為交通孔道和文化東部重鎮:在前後漢四百年當中,樂浪郡發揮了相當重要的功效。

朝鮮半島初次出現統一王國。隋唐帝國一再對高句麗用兵,唐于顯慶五年(660年)滅百濟後設立熊津都督府;總章元年(668年)滅高句麗,設安東都護府于平壤。朝鮮半島首次出現統一王國—新羅。西元583年,新羅始頒布律令及允許傳布佛教。政治、經濟制度全仿唐制。文化上,新羅創出用漢字來标音的“吏讀文”。科舉考試指定書籍是儒家經典。大量派遣留學生至長安的太學,如崔緻遠高中唐科舉進士,且娴熟漢文,歸國後,備受國人推崇。明朝時,“自成祖以武定天下,欲威制萬方,遣使四出招徕。由是西域大小諸國莫不稽颡稱臣,獻琛恐後。又北窮沙漠,南極溟海,東西抵日出沒之處,凡舟車可至者,無所不屆。”朝鮮等國都來參加明朝的科舉考試。明朝亡後朝鮮屢發“朝鮮乃大明之朝鮮也”之類言論,包括幾任國王在内,朝鮮也不乏以“驅逐鞑虜,反清複明”為己任的極端複國主義者,朝鮮的孝宗國王甚至有“養精兵十萬,出其不意,直抵關外”的具體軍事構想。19世紀下半葉還有朝鮮儒生自豪地說“喚我作大明人”

(二)日本列島

與南朝建立朝貢關系。根據南朝史書的記載,倭五王的倭國繼百濟、高句麗之後,在五世紀中與南朝建立朝貢關系的第三個。 西元538年佛教由百濟傳入日本。同時期,中國的儒教、易學、曆算、醫學,亦先後由百濟傳入日本。

西元七至九世紀,中國進入隋唐時代,日本逐漸進入主動、直接吸收中華文化的時期,是曆史上吸收中華文化最多、最快的時期。

從西元607年初次派“遣隋使”至中國,往後二百五十年間,遣使不斷。透過使節來華的留學生、學問僧,唐代文化大量傳入日本。 天皇名稱、“日本”國号的确立、中央體制、地方制度、考試制度、土地田賦制度等,日本多以唐制為藍本。奈良、京都受唐式文化影響深遠,此兩京的建築系仿自唐代的長安城。 日本人借用漢字偏旁發明“片假名”、根據漢字草書發明“平假名”。 奈良時期,中國的成實、三論、法相、俱舍、華嚴及律宗傳入日本。至京都時期,在傳入天台與真言(秘宗)後,完成了大乘佛教的東傳。 藝術、娛樂方面,唐朝各項藝術娛樂傳入日本,如圍棋、書法、音樂、舞蹈等經過消化改造,已成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三)越南

秦始皇設象郡,将越南北部首次納入版圖。 漢初,趙佗滅安陽王,設交趾、九真等郡,将疆域延伸到今越南中部。唐設安南都護府。明設交趾布政使司、安南都統使司。清末獨立。越南認為中原的中華文明分别由北方的清朝和南方的越南阮朝對等繼承,南方的越南阮朝有在東南亞傳播中華文明的責任。

明朝甚至允許高麗、安南、占城等附屬國文人參加明朝的科舉考試。公元1370年6月的诏書就有“高麗、安南、占城等國如有經明行修之士,各就本國鄉試,貢赴京師會試,不拘額數選取”的規定,高麗人金濤甚至進士及第,被授為東昌府安丘縣丞,這些都說明恭愍王時代的高麗已經歸命于明朝,最顯著的标志就是從公元1370年開始,高麗正式使用洪武年号。

華人聚集地

下列地區有時也被列入漢字文化圈的範圍:

華人國家新加坡(有時也被納入大中華地區)

馬來西亞(有時也被納入大中華地區)

華人聚居地區(如:吉隆坡、怡保、新山、古晉、槟城、馬六甲等西馬西海岸地區)

印尼華人聚居地區

文萊華人聚居地區

泰國華人聚居地區

日僑聚居地

巴西的日僑聚居區

越僑聚居地

歐洲、北美的越僑聚居區

韓僑聚居地

歐洲、北美的韓僑聚居區。

文化差異

關于漢字文化圈内各國專有名詞的翻譯

漢字文化圏内用漢字表記的專有名詞(地名、人名),翻譯到圈内其它地域時,以往通常按照當地相應的漢字讀法(通常采用音讀)來讀。但是這種專有名詞翻譯原則在近代以後産生了變化,主要原因是朝鮮半島和越南的漢字廢止。

屬于漢字文化圈的各國,按照傳統都将彼此之間的專有名詞(人名、地名等)中的漢字用各自的語言的漢字音念出來。

例如“日本(日語發音:nippon或nihon)”一詞在漢語普通話、朝鮮語、越南語中便分别念作“ri-ben”、“il-bon”和“nhat-ban”。這是因為這些國家都用各自的漢字音念“日本”兩個漢字。

就日語而言,“毛澤東”念“mou-taku-tou”、“濟州島”念“sai-shu-tou”、“阮福映”念“gen-fuku-ei”。當然,這些讀法隻能在日本語中通用,與當地語言(漢語、朝鮮語、越南語) 的發音不相同。

對于中國沿用漢字的地區的固有名詞,日本一般仍慣用日語漢字音讀法。但是對于越南、朝鮮等已經廢除漢字或者漢字使用率極低的國家的專有名詞,日本則日益趨于使用從當地語言的讀音音譯的讀法,這種讀音被稱為“現地音”。

日本的傳媒于80年代開始對朝鮮半島的專有名稱改用現地音讀法,所以一律以現地音讀法為準。所以,“濟州島”被按照從韓語的音譯念作“che-ju-do”或者“che-ju tou”。但是,與曆史有關連的用語則往往不受此限制,如“李承晚ライン”及“光州事件”等則仍普遍使用日語漢字音讀法。近代以前的人名如“李舜臣”和“金玉均”等普遍仍以日語漢字音讀法分别念作“ri-shun-shin”和“kin-gyoku-kin”,但現時教科書則有時将日語和當地 (朝鮮語) 發音并列出來,有時幹脆隻标出當地發音。

由于越南廢除漢字的時間比較長,所以日本對越南的固有名詞多使用當地讀法。日本稱越南為“ベトナム(betonamu,從“vietnam”的音譯)”而非“etsu-nan(“越南”兩個漢字的日語漢字音讀法)”。日文中的朝鮮/韓國專有名詞會以漢字表示,并且在漢字之上用片假名注明當地 (朝鮮語) 讀法,但越南的固有名詞則幾乎完全不用漢字表示。日本隻會用片假名“ホーチミン(hou-chi-min)”來代表“胡志明”,幾乎完全不用“胡志明”這三個漢字,亦不會按日語讀法念作“ko-shi-mei”。另一方面,日本對于越南古代的人名、地名、曆史用語、古代寺院名稱、年号等則仍然使用日語漢字音讀法。

原則上,日語漢字音讀法一般使用漢音,但往往有例外,如中國台灣的“高雄”訓讀為“takao”,“西太後”使用濁音念“sei-tai-gou”,“金日成”、“濟物浦”亦分别使用促音念作“kinnissei”和“saimoppo”,而“金正日”念作“kin-sei-nichi”或“kin-shou-nichi”均可。

至于漢語,則一律把朝鮮、越南的人和事物以漢語讀音念出來,甚至是日語的訓讀詞彙,也多采用漢字音讀法而非音譯。

現代的朝鮮語一般以當地讀法去念中國、日本、越南等地的專有名詞。但對于有曆史關系的用語則使用朝鮮語漢字音讀法,例如“豐臣秀吉”念作“pung-shin-su-gil”,而著名的地名如“東京”亦常常念作“tong-gyeong”。

就越南語來說,其一般以當地的讀法(即現地音)去念日本、朝鮮/韓國等地的專有名詞。但對于中國的專有名詞,則多以越南語漢字音來讀。對于涉及曆史的專有名詞,越南語仍多以現地音去念日本、朝鮮/韓國等地的曆史專有名詞,而用漢越音讀中國的曆史的專有名詞。

中文方面

中文世界對于朝鮮和越南的專有名詞的翻譯仍然完全采用漢字。但是由于近代以後朝鮮半島和越南的漢字廢止,由于表面上無法分辨使用的是哪個漢字,從而使某些朝鮮、越南的源自漢字的專有名詞的翻譯産生了偏差,同樣在使用假名的日本人姓名的翻譯上,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

日本女演員“宮沢りえ”、現代中文通常翻譯成“宮澤理惠”。其實她的本名是“宮澤梨繪(宮沢梨絵)”。這是因為翻譯者判斷其名字“りえ”的發音用日本語通常表記為“理恵”,所以就用下去了。在對朝鮮半島和越南人名、地名的翻譯上也出現有同樣的情況,例如韓國女演員宋慧教(송혜교)在華人社會卻常被譯為“宋慧喬”,本名反而很少人知道,另外有不少韓國演員姓名都有好幾個不同的中文翻譯,卻未必是正确的。

對于用固有詞表示的專有詞彙,中國方面雖盡可能使用漢字表記,但有時采用音譯。例如韓國首都,舊名為漢城(한성, Han-Seong),為漢字詞,現代漢語直接使用其原漢字“漢城”表示其名稱。1946年8月15日韓國發布城市憲章,并将其首都改稱為“서울(發音為:Seo-Ul)”,“서울”為朝鮮語(韓語)固有詞,無對應的漢字,2005年以後,中國(包括中國台灣、香港)逐漸采用音譯的“首爾”來表示該城市名稱(原漢城市議會宣布城市中文名稱更改,韓國政府追認通過,并希望世界共同更改)。同樣位于漢字文化圈的日本和越南,也曾使用相應的漢字詞表示其舊稱,如日語的“漢城”、越南語的“Hán Thành”(“漢城”的漢越音)。漢城改名後,日本首先改用音譯表示其固有詞的名稱“서울”,叫做“ソウル”(souru),越南語後來也采用音譯,由于越南20世紀40年代開始采用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國語字),其音譯則直接使用韓文羅馬字“Seoul”。

日文方面(日語裡的漢字)

是表意符号,每一個符号都代表一件事或一個觀點。常見的是一個漢字有一個以上的音。在日本,漢字是用來書寫起源于中國的詞和土生土長的日本詞。

“日本語”是漢字。“日本語”就是“日語”的意思了,但它的發音卻不是中文發音。“日本語”的讀音為“にほんご”(發音“ni hon go”)。在這裡,假名“にほんご”就相當于日語中漢字“日本語”的拼音了(當然它并不是真正的拼音)。日文中有很多漢字,它們大部與其漢字意思有關,但讀音往往不同。盡管較完整的日文字典所收的漢字可達50000個,但使用的數目要小得多。1946年,文部省将通用和正式使用字的數目定在1850個,包括小學和初中所教的996個字。這一單子在1981年被略有擴大的1945個字的單子所代替,盡管大多相同。報紙以外的出版物不受此單子的局限。而且,許多讀者了解詞義的漢字的數目比标準的公立學校的課程所教的漢字多得相當多。

2010年4月,日本文化審議會漢字小委員會彙總了新常用漢字表的最終方案,共收錄了2136個字。除在現行1945個漢字的基礎上新收錄“俺”、“岡”、“賂”等196個字外,還将删除“匁”等5個字。該委員會最快将于2010年6月向日本文科相彙報新常用漢字表,預計将在2010年内公布。

2010年的此次修改工作結合了電腦、手機等信息工具的普及使複雜漢字也變得易用的社會現狀。這将是1981年現行常用漢字表制定以來首次被修改。委員會根據組詞頻率高、漢字比假名更易領會等标準進行選定。雖然僅在固有名詞中出現的漢字原則上不在收錄之列,但都道府縣名稱中所用的“岡”、“熊”、“茨”、“栃”、“埼”、“梨”、“阜”、“奈”、“阪”、“媛”和“鹿”共11個通用性較高的字被新收錄在方案之中。此外,近畿的“畿”、韓國的“韓”也将添加至新表中。應内閣法制局的要求,最終方案中還增加了“法律中常用”的“勾”、“賂”等4個漢字。“郁”等筆畫較多的漢字也将收錄在内。

日文方面(日語的國字)

日文裡“ 國字”這個詞有三個意思一是日本國的文字, 包括漢字、假名等用來記錄日語的所有的文字符号;二是日本人創造的假名, 以區别于由中國傳去的漢字;三是日本人模仿漢字的結構自造的漢字。但日本人通常所說的“ 國字” , 是指第三種意思。這時的“ 國字”又叫“ 和字” 、“ 俊字” 、“ 和俗字” 、“ 和制漢字”等。在這裡要讨論的問題就是第三種意思的“ 國字” 。

漢字傳入日本後, 日本人就舍棄漢字的音而用其形和義來表示日語的固有詞彙, 如用“ 山” 表示“ やま”,用“ 海”表示“ うみ””等。但由于日本的自然環境,社會形态, 生活習慣等諸多方面與中國不同, 所以日語裡有些概念是漢語裡所沒有的, 也就找不到相應的漢字來表示日語裡的這些概念, 于是日本人就模仿漢字的結構自造漢字來表示日語裡的這些概念。如造“ 榊” (讀作さかき)字表示祭神之樹, 造“ 辻” (讀作つじ)字表示十字路口, 造“峠”( 讀作とうげ)字表示山路由上山轉向下山的最高處, 造“ 躾”( 讀作しつけ)字表示禮節、禮貌上的教養、管教。  國字的大部分是用六書的“會意法”創造的,即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漢字或漢字部件組合在一起表示一個概念。下面舉幾個典型的會意法造的國字。

辷る(すべる):走之旁和意為平滑的“一”字組合表示“滑”、“發滑”(注:該詞又作滑る)

辻(つじ):和“十”組合在一起表示“十字路口”。

日文方面(音読、訓読、熟字訓)

日文中大量使用漢字。日文中的全部漢字約有幾萬個之多,但是常用的則隻有幾千個。1946年10月日本政府公布了“當用漢字表”,列入1850個漢字。1981年10月又公布了“常用漢字表”,列入1946個漢字。在教科書和官方文件中,一般隻使用列入“常用漢字表”中的漢字。每個漢字一般都會有兩種讀法,一種叫做“音讀”(音読み/おんよみ),另一種叫做“訓讀”(訓読み/くんよみ)。“音讀”模仿漢字的讀音,按照這個漢字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時候的讀音來發音。根據漢字傳入的時代和來源地的不同,大緻可以分為“唐音”、“宋音”和“吳音”等幾種。但是,這些漢字的發音和現代漢語中同一漢字的發音已經有所不同了。“音讀”的詞彙多是漢語的固有詞彙。“訓讀”是按照日本固有的語言來讀這個漢字時的讀法。“訓讀”的詞彙多是表達日本固有事物的固有詞彙等。有不少漢字具有兩種以上的“音讀”音和“訓讀”音。部分詞例如下:

音讀詞例:  青年(せいねん)、技術(ぎじゅつ)、戀愛(れんあい)、翡翠(ひすい)、読書(どくしょ)、人(じん,にん)、幸福(こうふく)

訓讀詞彙:  青い(あおい)、術(すべ)、戀(こい)、好き(すき)、読む(よむ)、人(ひと)、幸せ(しあわせ)

漢字的音讀、訓讀  漢字“海”可以讀成“カイ”也可以讀成“うみ”。“カイ”是它的音讀,“うみ”是它的訓讀。  音讀是基于從我國傳入日本的發音而形成的發音;訓讀是将與漢字的意思相對應的“和語”————日本原先就有的語言發音作為它的讀音固定下來而形成的。  “史·憲·巨”等漢字一般隻使用它們的一種音讀,“貝·又·咲(さ)く”一般隻使用它們的一種訓讀,但這類漢字較少。日文裡的漢字通常都有兩三種甚至更多的音訓讀發音。比如“生”,音讀可讀作“セイ·ショウ”,訓讀可讀作“いきる·いかす·いける·うまれる·うむ·おう·はえる·はやす·き·なま”等。  同上面所說的,漢字每個字都有與之對應的音讀、訓讀,但也有一些比較特殊。比如“梅雨”,它的發音為“つゆ”,不能把每個漢字分别讀什麼區分開來。我們把這類發音叫做“熟字訓”。以下這些也是“熟字訓”:  田舎(いなか) 時雨(しぐれ) 相撲(寫作“相撲”,すもう) 土産(みやげ) 為替(かわせ)紅葉(もみじ) 吹雪(ふぶき) 足袋(たび) 日和(ひより)

朝鮮文/韓文方面

韓國對于中國的人名、地名部分采用現地音來音譯(如: 北京-->베이징 Beijing),部分采用漢字音直譯、即把中國的人名、地名的漢字用朝鮮語的音讀方法讀寫出來(如: 北京-->북경)。韓國對于日本和越南的人名、地名大部分采用現地音來音譯(如:河内 Hà Nội -->하노이)。

朝鮮對于中國、越南的人名、地名的翻譯,較之韓國來說,使用漢字音直譯的情況多一些。這亦影響到中國大陸的官方機構及韓國商人在中國的生活。舉例說:“吉林”按這兩個漢字的韓語發音“길림”(Gillim),無論是吉林當地的朝鮮語出版物還是在當地生活的韓國商人,都一律采用“길림”這種寫法。可是,在韓國當地的報章,卻一律把“吉林”按其普通話發音寫成為“지린”(Jilin)。這使雙方在溝通方面出現不少問題。

越南文方面

越南對于中國的人名、地名多采用漢越音翻譯。即把中國的人名、地名的漢字用越南語的音讀(漢越音)方法讀寫出來。對于日本和韓國的人名、地名多采用音譯,即直接引用其相應羅馬字的寫法。

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的名字用越南語寫作“Abe Shinzō”,這是用現代日本語的讀音來轉寫的表記方法。“安倍晉三”這四個漢字用越南語的漢越音讀為“An Bội Tấn Tam”,但是這種表記方法一般不使用。朝鮮語亦有同樣的翻譯方法。

上一篇:海腹川背

下一篇:史前大洪水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