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

溝通

漢語詞語
溝通的目的傳達真正的愛。[1]溝通是為了一個設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個人或群體間傳遞,并且達成共同協議的過程。溝通對于學校管理所具有的功能包括:信息傳遞、情感交流、控制功能。溝通的要素包括溝通的内容、溝通的方法、溝通的動作。就其影響力來說,溝通的内容占7%,影響最小;溝通的動作占55%,影響最大;溝通的方法占38%,居于兩者之間。溝通的基本結構包括信息、反饋、通道三個方面,缺少任何一方都完不成溝通。[2]溝通按具體結構劃分可分為非正式溝通網絡與正式溝通網絡兩種。通過對“小道消息”的研究發現,非正式溝通網絡主要有集束式、流言式、偶然式等典型形式;正式溝通網絡有鍊式、輪式、全通道式、Y式等形式。
    中文名:溝通 拼音:gōu tōng 英文名:Communication 其他外文名: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 目的:傳達真正的愛 感情色彩:中性詞

釋義

1、挖溝使兩水相通。

《左傳·哀公九年》:“秋,吳城邗,溝通江淮。”杜預注:“于邗江築城穿溝,東北通射陽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糧道也。”

2、指使彼此通連;相通。

徐特立《國文教授之研究》第一章:“揚雄《方言》,服虔《通俗文》,劉熙《釋名》,錢竹汀《恒言錄》等,皆為溝通事物之名稱而作。”

胡采《<在和平的日子裡>序》:“在我們這個時代,人們和英雄人物的思想心靈之間,總是比較容易溝通。”

郭小川《在大沙漠中間》詩:“似乎有一支綿長的、不發聲的音波,溝通着宇宙、太陽和這地球上的沙漠。”

3、溝通是為了一個設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個人或群體間傳遞,并且達成共同協議的過程。它有三大要素即:

①要有一個明确的目标;

②達成共同的協議;

③溝通信息、思想和情感。

4、溝通就是信息傳與受的行為,發送者憑借一定的渠道,将信息傳遞給接收者,以求對方完全理解發送者的意圖。

5、溝通既是人際的交流,也涉及組織之間的交流。

交際學

概念

溝通對于學校管理所具有的功能包括:信息傳遞、情感交流、控制功能。

溝通的要素包括溝通的内容、溝通的方法、溝通的動作。就其影響力來說,溝通的内容占7%,影響最小;溝通的動作占55%,影響最大;溝通的方法占38%,居于兩者之間。

特點

(1)非權力支配性

(2)非職責限定性

(3)認同疏導性

基本模式

語言溝通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一種非常好的、有效的溝通方式。語言的溝通包括口頭語言、書面語言、圖片或者圖形。

口頭語言包括我們面對面的談話、開會等等。書面語言包括我們的信函、廣告和傳真,甚至用得很多的E-mail等。圖片包括一些幻燈片和電影等,這些都統稱為語言的溝通。

在溝通過程中,語言溝通對于信息的傳遞、思想的傳遞和情感的傳遞而言更擅長于傳遞的是信息。

肢體語言的溝通

肢體語言包含得非常豐富,包括我們的動作、表情、眼神。實際上,在我們的聲音裡也包含着非常豐富的肢體語言。我們在說每一句話的時候,用什麼樣的音色去說,用什麼樣的抑揚頓挫去說等,這都是肢體語言的一部分。

我們說溝通的模式有語言和肢體語言這兩種,語言更擅長溝通的是信息,肢體語言更善于溝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思想和情感。

結構與分類

溝通按結構分類

溝通的基本結構包括信息、反饋、通道三個方面,缺少任何一方都完不成溝通。溝通按具體結構劃分可分為非正式溝通網絡與正式溝通網絡兩種。通過對“小道消息”的研究發現,非正式溝通網絡主要有集束式、流言式、偶然式等典型形式;正式溝通網絡有鍊式、輪式、全通道式、Y式等形式。

溝通按信息流動方向分類

溝通按信息流動方向分類可分為上行溝通、平行溝通和下行溝通三種。

溝通按溝通方式分類

溝通按溝通方式分包括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語言溝通是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包括聲音語氣(比如音樂)、肢體動作(比如手勢、舞蹈、武術、體育運動等)最有效的溝通是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的結合。

注意事項

良好溝通應避免的錯誤

在工作中,您需要與您的上級、下級、相關部門、尤其是您的客戶進行各種不同層次的溝通,如果您發現自己與人交流溝通不當,想一想是否因為自己沒能重視溝通?

有了良好的溝通,辦起事來就暢行無阻。溝通涉及到獲取信息或提供信息,在這種或那種之間,或對他人施以影響以理解您的旨意并願意根據您的願望行事。

然而,許多問題都是由溝通不當或缺少溝通而引起的,結果會不可避免地導緻誤傳或誤解。

1、溝通不當的标記

下面這些話您一定不會陌生:

“如果您的意思正是這樣,那又為何不這麼說?”

而通常這些話您根本就不會說出口,隻是以皺眉或歎息的形式表達出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溝通的内容與接受的内容并非隻字不差,因此,想法子填補兩者的鴻溝是至關重要的。

不能正确表達自己的意思,溝通沒有注意自己的溝通方式,溝通環境也是是否成功的标準。

2、沒有正确的闡述信息

不能對溝通的内容進行清晰而有邏輯的思考。例如,當要表達“我們需要些信封”時卻說“信封用完了。”

不能理解對方的關注所在并正确地表達信息,以便獲得對方的全部注意力和理解。例如,該用通俗上口的口語時,卻用了晦澀拗口的學術語。

如果您的信息沒有得到清晰的表達,它便不能被聽者正确的理解和加工,有效的溝通也無從談起。

3、給人以錯誤的印象

三個方面最值得注意:

外表:着裝時不拘禮節表明您要麼對交流溝通的另一方漠不關心,要麼您想先聲奪人。破爛的牛仔褲和邋裡邋遢的運動鞋與筆挺氣派的西裝給人以截然不同的印象。根據場合的不同,兩種着裝風格都會給人以完全錯誤的信息。

措辭:不假思索地使用鄉言俚語會得罪他人,也會扭曲信息 。舉個例說,私下裡把顧客或主顧叫作“夥計”似乎給人以一種哥們義氣的感覺。但它也不知不覺地傳達出對别人的輕慢。

拖沓:不準時赴約表明您不把别人當回事。如果某人守時,别人就會認為他很在意,把别人放在心上,但如果總是遲到,就會給人這樣的印象,即溝通的内容是不重要的。

4、沒有恰當地聆聽

即使您說話時人們在幹些其他事,如看報,或者轉着手上的筆,他們也會告訴您,他們在聽您說話。但是,如果聽者沒有按您的要求行事,您就有理由懷疑,認為他們根本就沒有把您的話聽進去,因為他們把“聽”和“聽進去”混為一談了。

如果人們沒有聆聽,他們也是有可能聽到片言隻語的,但會錯失至關重要的部分,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已開小差了,或者,他們隻拾得您的一些牙慧,反把它當做全部了。這些話可能被聽到并進行了加工,但不會照單全收而進入他們意識的深處。

很明顯,如果人們沒有用心聆聽信息或注意說的内容,他們是很難記住的。如果沒有适當的汲取說話的内容,錯誤理解的馀地就大了。

過程

若想了解溝通的過程,就需要對大腦的運行方式作些必要的了解。盡管到目前為止人類還不是很清楚大腦是怎樣整體運作的,但大腦活動的相當一部分以及大腦是怎樣影響人們的交流方式已為人所知了。

溝通時人腦的作用

生産出複雜的思想并将之予以溝通是人腦的主要成就之一。它執行三項基本的任務,其中兩項是吸取和加工大腦接收的材料,第三項就是把材料加工生産成連貫而有意義的思想。

1、吸收印象

見到、聽到和感覺到的材料根據人們獨特的偏好被大腦作為圖畫、詞語或聲音吸收和存儲起來。就有些人而言,視覺形象能産生最大的沖擊,而對其他人而言則可能是言語、聲音或觸覺最重要。大腦每日接受成千上萬個印象,這些偏好方式據說是在12歲時成形的。

2、加工思想

不同類型的輸入材料儲存在大腦的不同“記憶庫”裡,并且為了能生産出思想,各部分必須相互協作。大腦這種找出備選信息并進行必要的關聯是非常重要的。

但這樣。有時完全沒有困難,但有時要從語言庫中取出詞彙來命名儲存在視覺庫中某人的容貌會有困難。這就好比銀行裡裝有定時鎖的保險箱,是由随機定時釋放開關啟動的。

3、生産語言

為了把思想轉換成語言傳輸出去,必須生産出一種用以表達的設施。這涉及到給物體命名、尋找動詞并且把名詞和動詞組裝起來,以便形成互為關聯的句子。因此,要說出“貓兒蹲在墊子上”這樣一句話,大腦的三個部分必須同時協調運作。

有時您會覺得要把自己的意思用語言準确地表達出來很困難,這并不奇怪。

所以有些人在處理視覺概念時需要有圖表或模型幫助理解,另一些人能想像物體的形狀,但找不到适當的名稱;還有一些人不能把名詞和動詞連在一起組成有意義的句子。

您是否還有這樣的經曆:有時您别無他法,隻好說:“您知道我的意思是什麼”,急切地希望對方已經知道。

可變因素

總而言之,人腦的思維過程大緻相似,但為了使自己免遭外界信息和刺激的壓倒,人們學會了選擇和加工信息。也就是說:

并非所有散布的信息都被吸收。

被吸收的信息将被個人獨特感知能力、情緒狀态,以及性别進行判斷和評價。

1、感知能力

首先,人們感知外部世界的方式在他們産生思維的方式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能您已經意識到,所見之物有時是幻覺,它隻不過是對大腦加工信息的方式耍了個花樣以使其見到或期望見到的事物。

人的感知是自出生以來通過基本的學習而形成的,包括态度和假設、動機和興趣的發展。感知的事物在許多方面會影響到思想的生産方式,如:

選擇信息:經曆相同事物的人極少獲得相同的信息。

解釋情景:使用相同信息的人幾乎會相當肯定地根據各自評價對信息作出完全不同的解釋。

作出假設:解釋情景的人可能把互不關聯的事件或事實當作相關聯的,反之亦然。

每個人都會依據自己的印象、先前的經驗和企望以迥異獨特的方式生産思想,即對信息的加工,但這種加工的馀地是相當大的,而且明顯帶有偏見,它本身會影響溝通的過程。

2、情緒狀态

感覺的方式在您加工信息和生産思想的方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的情緒狀态會過濾吸收和輸出的信息。

接收或輸出的同一信息會根據情緒是否高漲、平靜或超然作不同的處理。例如:

如果您覺得情緒激動或緊張,溝通就有可能受阻,因為您本應更為理智的思想過程可能被這些情緒所蒙蔽。您還有可能以一種比預期更加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接受信息。

因此,人們的情緒狀态能左右接收和傳送信息的方式,還直接影響到信息的接受和理解的方式。

3、性别

不管喜歡與否,交流者的性别在溝通過程中也起着作用。衆所周知,男女大腦的結構有一定的差别,這種差别也影響着各自的溝通方式,例如:

男性大腦的語言和視覺結構似乎彼此聯系較少,而女性則不然。女性具有較強的整合視覺和語言的能力。這意味着男性長于集中精力處理個别事物,而女性則更能通觀全局。

如此說來,可以完全歸咎于不同性别而産生的差異能顯着地影響男性和女性吸收和評價彼此溝通的方式。

系統

确保适當溝通總是有些像抽彩票,如果能意識到人們是怎樣吸收、儲存和加工信息,生産思想,并将之轉換成一語言系統的,對适當溝通這一點作到心知肚明要容易得多。

想想每當人們溝通時帶有各自的偏好,會發生什麼事,同樣也令人開心。另外,沒有哪個人的解釋與另一個人的解釋如出一轍,完全相同。感知、情緒和性别都在個人挑選和加工信息的方式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積極地詢問

透過詢問的技巧您能夠導引客戶的談話,同時取得更明确的信息,支持您銷售的産品或服務。

大多數的人喜歡都“說”而不喜歡“聽”,特别是沒有經驗的銷售人員,認為隻有“說”才能夠說服客戶購買,但是客戶的需求、客戶的期望都是由“聽”而獲得的。您如果不了解客戶的期望,您又如何能達成您取得訂單的期望呢?

如果人們看上去不相信或聽膩了您的話,您也許已經低估了自己的表情和手勢是怎樣反映并加強您的言辭的。也有可能是您沒有重視自己的視覺和聲音的影響力。要想讓人把自己當作一個可信的交流者,您必須關注自己的行為舉止和聲音語調及語言的使用。

詢問時必須使聽者有這樣一種強烈的印象,即您是信心百倍而且認真誠懇的。要作到這一點,隻須表現自己在聲音和視覺兩方面協調一緻就行了。無論您的信息是多麼光彩奪目,如果接受者覺得您這個人不可信,也就不會相信您的信息了。

詢問的輔助語言

行動勝于言辭,因此您必須确保二者相配。如果您自己的行為舉止和言語沖突(如您在說“我挺好的”時面部肌肉在抽搐,雙手也在顫抖),人們就會相信您的身體語言,而不是您口中的言語了。

因此,要産生最大的影響,必須通過自己的手勢、語調和詞彙,使用最為廣泛的。研究表明,聲音、語調和外表占全部印象的90%以上,具體百分比如下:

視覺占55%:身勢、手勢、視線的接觸,以及整體的儀态與行為舉止等都有助于立即産生印象。因為您的一舉一動和臉部表情比您所使用的詞語威力要強八倍,所以必須意識到它們的力量,并予以重視。

聲音占38%:使用不同的語調、音高和語速,對于别人怎樣理解您所說的話是差别很大的。因為您溝通所産生的影響有三分之一是來自聲音的表述的,所以必須保證自己的聲音使自己想要溝通的内容增色。

使用您的眼睛

溝通時看着别人的眼睛而不是前額或肩膀,表明您很看重他。這樣做能使聽者深感滿意,也能防止他走神,但更重要的是,您樹立了自己的可信度。如果某人與您交談時不看着您的眼睛,您就會有這麼一個印象:這家夥對我所說的話不感興趣,或者根本就不喜歡我!

使用您的面部和雙手

談話的過程中您一直都在發出信号――尤其是用面部和雙手。使用面部和雙手如能随機應變,足智多謀,能大大改善影響他人的效果。

面部:延續時間少于0.4秒的細微面部表情也能顯露一個人的情感,立即被他人所拾獲。面帶微笑使人們覺得您和藹可親。人們臉上的微笑總是沒有自己所想像的那麼多。真心的微笑(與之相對的是刻闆的微笑,根本沒有在眼神裡反映出來)能從本質上改變大腦的運作,使自己身心舒暢起來。這種情感使能立即進行交流傳達。

雙手:“能說會道”的雙手能抓住聽衆,使他們朝着理解欲表達的意思這一目标更進一步。試想想人們在結結巴巴用某種外語進行溝通時不得不采用的那些手勢吧!使用張開手勢給人們以積極肯定的強調,表明您非常熱心,完全地專注于眼下所說的事。

使用您的身體

視線的接觸和表情構成了溝通效果的大部分,但是使用身體其他部分也能有助于樹立良好的印象。

利用身體來表明自信的方法有多種多樣一一影響着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身體姿勢:必要時,坐着或站立時挺直腰闆給人以威嚴之感 。耷拉着雙肩或翹着二郎腿可能會使某個正式場合的莊嚴氣氛蕩然無存,但也可能使非正式場合更加輕松友善。

洩露信息:不由自主地抖動或移動雙腿,能洩露從漠不關心到焦慮擔憂等一系列的情緒。無論面部和軀幹是多麼平靜,隻要叉着雙臂,或抖動着雙膝,都會明白無誤地顯露内心的不安。

身體距離:站得離人太近能給人以入侵或威脅之感。如果與人的距離不足5尺,聽者會本能地往後移,這就是當對方過分靠近時産生的那種局促不安的感覺。反之,如果距離達6尺或更遠,聽者就會覺得您不在乎他,并産生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

不同的身體姿勢能使溝通的内容增色或減色。隻要意識到上述事項,就能輕而易舉地對自己的身體語言加以控制。在不同的場合使用一種或多種手勢以加強自己的表達效果,保證能用合适的視覺信号強化自己的語言信息。使用您的聲音

聲音是一種威力強大的媒介,通過它可以赢得别人的注意,能創造有益的氛圍,并鼓勵他們聆聽。

下列各項請細加考慮:

音高與語調:低沉的聲音莊重嚴肅,一般會讓聽衆更加嚴肅認真地對待。尖利的或粗暴刺耳的聲音給人的印象是反應過火,行為失控。但是,即使最高的音調也有高低之分,您也可以因此找到最低的音調并使用它,直至自然為止。使用一種經過調控的語調表明您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使人對您信心百倍。

語速:急緩适度的語速能吸引住聽者的注意力,使人易于吸收信息。如果語速過快,他們就會無暇吸收說話的内容;如果過慢,聲音聽起來就非常陰郁悲哀,令人生厭,聽者就會轉而他就;如果說話吞吞吐吐,猶豫不決,聽者就會不由自主地變得十分擔憂、坐立不安了。

強調:适時改變重音能強調某些詞語。如果沒有足夠的強調重音,人們就吃不準哪些内容很重要。另一方面,如果強調太多,聽者轉瞬就會變得暈頭轉向、不知所雲,而且非常倦怠,除了非常耗人心力之外,什麼也想不起來了。

在電話上交談時不可能有視覺上的便利,但兩件事可以有助于最好地使用自己的聲音。站立能使身體挺直,這樣能使呼吸輕松自然,聲音更加清楚明亮。微笑能提升聲帶周圍的肌肉,使聲音更加溫和友善,替代缺失的視覺維度。

技巧

傾聽技巧

傾聽能鼓勵他人傾吐他們的狀況與問題,而這種方法能協助他們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傾聽技巧是有效影響力的重要關鍵,而它需要相當的耐心與全神貫注。

傾聽技巧由4個個體技巧所組成,分别是鼓勵、詢問、反應與複述。

氣氛控制技巧

安全而和諧的氣氛,能使對方更願意溝通,如果溝通雙方彼此猜忌、批評或惡意中傷,将使氣氛緊張、沖突,加速彼此心理設防,使溝通中斷或無效。

氣氛控制技巧由4個個體技巧所組成,分别是聯合、參與、依賴與覺察。

推動技巧

推動技巧是用來影響他人的行為,使逐漸符合我們的議題。有效運用推動技巧的關鍵,在于以明白具體的積極态度,讓對方在毫無懷疑的情況下接受你的意見,并覺得受到激勵,想完成工作。

推動技巧由4個個體技巧所組成,分别是回饋、提議、推論與增強。

一、自信的态度

一般經營事業相當成功的人士,他們不随波逐流或唯唯諾諾,有自己的想法與作風,但卻很少對别人吼叫、謾罵,甚至連争辯都極為罕見。他們對自己了解相當清楚,并且肯定自己,他們的共同點是自信,日子過得很開心,有自信的人常常是最會溝通的人。

二、體諒他人的行為

這其中包含“體諒對方”與“表達自我”兩方面。所謂體諒是指設身處地為别人着想,并且體會對方的感受與需要。在經營“人”的事業過程中,當我們想對他人表示體諒與關心,惟有我們自己設身處地為對方着想。由于我們的了解與尊重,對方也相對體諒你的立場與好意,因而做出積極而合适的回應。

三、适當地提示對方

産生矛盾與誤會的原因,如果出自于對方的健忘,我們的提示正可使對方信守承諾;反之若是對方有意食言,提示就代表我們并未忘記事情,并且希望對方信守諾言。

四、有效地直接告訴對方

一位知名的談判專家分享他成功的談判經驗時說道:“我在各個國際商談場合中,時常會以‘我覺得'(說出自己的感受)、‘我希望'(說出自己的要求或期望)為開端,結果常會令人極為滿意。”其實,這種行為就是直言無諱地告訴對方我們的要求與感受,若能有效地直接告訴你所想要表達的對象,将會有效幫助我們建立良好的人際網絡。但要切記“三不談":時間不恰當不談;氣氛不恰當不談;對象不恰當不談。

五、善用詢問與傾聽

詢問與傾聽的行為,是用來控制自己,讓自己不要為了維護權力而侵犯他人。尤其是在對方行為退縮,默不作聲或欲言又止的時候,可用詢問行為引出對方真正的想法,了解對方的立場以及對方的需求、願望、意見與感受,并且運用積極傾聽的方式,來誘導對方發表意見,進而對自己産生好感。一位優秀的溝通好手,絕對善于詢問以及積極傾聽他人的意見與感受。

1.包裝壞消息。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通常會安排助手去回複有求于他的人,有時在拒絕人時,都會格外恭敬地招待對方,如請他吃點心或午餐等。當然,換個角度說話也是必要的。比如導購員要告訴顧客她的腳一隻大一隻小,比起告訴他“您的這隻腳比那隻腳大”,說“太太,您的這隻腳要小于那隻腳”更可能讓顧客買單。

2.大智若愚。是每個人滿足自己成就需要的必然,但小心别讓自己完美的光芒刺痛别人的眼。特别是面對一些比較頑固、保守或對你有敵意的人,一開始不要總想着證明自己來讓對方心服口服,适當地收斂一些、中規中矩,“潤物細無聲”地接近更多人。而後,再在适當的時候一鳴驚人也不會埋沒自己。有一位管理心理學家就特别指出,即使是與下級講話,也不要一口一個“我”字。

3.不“搶功”。心理學發現,當人們發現領袖出現一點個人主義的苗頭,就會變得冷漠,甚至出現敵對的情緒。相反,藏身幕後、不那麼抛頭露面的領導更會受到普遍的尊重。《紐約世界報》的創始人和出版人普利策就曾對他的編輯們說,如果在一個緊急時期他所發的命令違背了該報的政策的話,編輯們可以不予理睬。學會謙讓,在人際交往中絕對是“退一步海闊天空”的事。

作用

不重視溝通,這是企業管理人員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尤其是在中國企業中。企業管理人員,之所以犯這個錯誤,是因為他們受儒家文化的等級觀念影響太深,認為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不能有太多的平等,沒有必要告之被管理者做事的理由。沒有充分有效的溝通,下屬員工,不知道做事的意義,也不明白做事的價值,因而做事的積極性也就不可能高,創造性也就無法發揮出來。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個事,所以他也就不敢在做事的方式上進行創新,做事墨守成規,按習慣行事,必然效益低下。

一個希望有所作為的管理人員,如果明了溝通與管理的關系,也就絕不會輕視管理溝通工作。

技巧

産生障礙的原因

在日常的溝通行為中,常常因為一些“意外”而使溝通無法實現,更要命的是一甚至會出現相反的效果。這些情況都表明,溝通出現了障礙,有一些因素影響了信息的有效傳遞。

實現有效溝通的障礙主要有以下原因:

1、個人原因

個人原因又有以下幾種情況:

1)人們對人對事的态度、觀點和信念不同造成溝通的障礙。知覺選擇的偏差是指人們有選擇地接受,例如,人們在接受信息時,符合自己利益需要又與自己切身利益有關的内容很容易接受,而對自己不利或可能損害自己利益的則不容易接受。

(2)個人的個性特征差異引起溝通的障礙。在組織内部的信息溝通中,個人的性格、氣質、态度、情緒、興趣等差别,都可能引起信息溝通的障礙。

(3)語言表達、交流和理解造成溝通的障礙。同樣的詞彙對不同的人來說含義是不一樣的。在一個組織中,員工常常來自于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說話方式和風格,對同樣的事物有着不一樣的理解,這些都造成了溝通的障礙。

2.人際原因

人際原因主要包括溝通雙方的相互信任程度和相似程度。

溝通是發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給”與“受”的過程。信息傳遞不是單方面,而是雙方的事情,因此,溝通雙方的誠意和相互信任至關重要。上下級之間的猜疑隻會增加抵觸情緒,減少坦率交談的機會,也就不可能進行有效的溝通。溝通的準确性與溝通雙方間的相似性也有着直接的關系。溝通雙方的特征,包括性别、年齡、智力、種族、社會地位、興趣、價值觀、能力等相似性越大,溝通的效果也會越好。

3.結構原因

信息傳遞者在組織中的地位、信息傳遞鍊、團體規模等結構因素也都影響了有效的溝通。許多研究表明,地位的高低對溝通的方向和頻率有很大的影響。信息傳遞層次越多,它到達目的地的時間也越長,信息失真率則越大,越不利于溝通。另外,組織機構龐大,層次太多,也影響信息溝通的及時性和真實性。

有效

要實現團隊的有效溝通,必須消除上述溝通障礙。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1.團隊領導者的責任

領導者要認識到溝通的重要性,并把這種思想付諸行動。企業的領導者必須真正地認識到與員工進行溝通對實現組織目标十分重要。如果領導者通過自己的言行認可了溝通,這種觀念會逐漸滲透到組織的各個環節中去。

2.團隊成員提高溝通的心理水平

團隊成員要克服溝通的障礙必須注意以下心理因素的作用。

(1)在溝通過程中要認真感知,集中注意力,以便信息準确而又及時地傳遞和接受,避免信息錯傳和接受時減少信息的損失。

(2)增強記憶的準确性是消除溝通障礙的有效心理措施,記憶準确性水平高的人,傳遞信息可靠,接受信息也準确。

(3)提高思維能力和水平是提高溝通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高的思維能力和水平對于正确地傳遞、接受和理解信息,起着重要的作用。

3.正确地使用語言文字

語言文字運用得是否恰當直接影響溝通的效果。、使用語言文字時要簡潔、明确,叙事說理要言之有據,條理清楚,富于邏輯性;措辭得當,通俗易懂,不要濫用詞藻,不要講空話、套話。非專業性溝通時,少用專業性術語。可以借助手勢語言和表情動作,以增強溝通的生動性和形象性,使對方容易接受。

4.學會有效的傾聽

有效的傾聽能增加信息交流雙方的信任感,是克服溝通障礙的重要條件。要提高傾聽的技能,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1)使用目光接觸。

(2)展現贊許性的點頭和恰當的面部表情。

(3)避免分心的舉動或手勢。

(4)要提出意見,以顯示自己不僅在充分聆聽,而且在思考。

(5)複述,用自己的話重述對方所說的内容。

(6)要有耐心,不要随意插話,和随便打斷對方的話。

5.縮短信息傳遞鍊,拓寬溝通渠道

信息傳遞鍊過長,會減慢流通速度并造成信息失真。-因此,要減少組織機構重疊,拓寬信息渠道。另一方面,團隊管理者應激發團隊成員自下而上地溝通。例如,運用交互式廣播電視系統,允許下屬提出問題,并得到高層領導者的解答。如果是在一個公司,公司内部刊物應設立有問必答欄目,鼓勵所有員工提出自己的疑問。讓領導者走出辦公室,親自和員工們交流信息。坦誠、開放、面對面的溝通會使員工覺得領導者理解自己的需要和關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有效的溝通在團隊的運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團隊領導把溝通作為一種管理的手段,通過有效的溝通來實現對團隊成員的控制和激勵,為團隊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因此,團隊成員應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克服溝通障礙,實現有效溝通,為實現個人和團隊的共同發展而努力。

大學生處理人際關系

怎樣才能做到與同學更廣泛的交往呢?

首先,要做的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設身處地的為他人着想,在接納和諒解的基礎上去适應他人。

其次,要注重自己的能力培養和人格塑造。

一般來講品質好、能力強或具有某種特長的人容易受到他人的喜愛和尊重,所以在與他人接觸的過程中要熱情、真誠、坦率、友好、有責任感、真誠地贊美他人(比如:“您太棒了!”“您的這個建議對我啟發很大,謝謝您!”“我在這方面有欠缺,我拜您為師”)等,同時在抓緊學習的前提之下适當施展自己的才華,表現自己的特長,使同學接納、信任和尊重您。

第三,在交往中要學會做個有心人,善于體察他人的心境,主動關心他人,采取不同的方式使他們感受到您的善意和溫暖。

在承認、理解、接納和尊重他人基礎上,才能赢得他人的承認、理解、接納和尊重,所以以換位思考、将心比心、以誠換誠的心态和行為來與他人相處,這樣才能達到心靈的溝通和情感的共鳴。隻有這樣,才可能獲得他人的支持、鼓勵、認可和肯定;也隻有這樣,才能感受到愉悅、快樂、幸福與和諧的情緒體驗而體現出自我價值來。

第四,多觀察周圍的同學,特别是那些您覺得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特别強的同學,看他們是如何與人相處的。

通過觀察和模仿,您漸漸地會發現,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會有意想不到的改進。

第五, 途徑之一。

很多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的人都不是隻會閉門造車的呆子,他們大多都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業馀愛好不僅是人際交往的一種方式,還可以讓大家發掘出自己在工作以外的潛能。例如,體育鍛煉既可以發揮您的運動潛能,也可以培養您的團隊合作精神。

要遵循人際交往的原則:

①充分尊重對方的内心秘密或隐私;

②會話交談時,目光注視對方;

③在聽到對方的内心秘密後不要把内容洩露給他人;

④不在背後批評别人,保住對方的面子。

在遵守以上四條原則的基礎上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⑴承認“真實的自我”,并将它展示在衆人的面前,即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反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并不喜歡一個各方面都十分完美的人,而恰恰是一個各方面都表現優秀而又有一些小小缺點的人最受歡迎。所以您不用太在意自己的缺點,對這點要有足夠的信心。

⑵要時時處處站在他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經常要與别人合作,在取得成績之後,要與他人共同分享;給他人提供機會,幫助其實現生活目标;當他人遭遇到困難、挫折時,伸出援助之手,給予幫助。

⑶要胸襟豁達樂于接受他人及自己。當别人取得成績時,要不失時機的給予贊揚和祝賀。這種贊美的話語會給被贊揚者帶來快樂,引起積極的情緒反應。情緒具有傳染性,即也會傳染給周圍的人給周圍所有人帶來快樂。“快樂”則會消融人際關系的僵局,使人際關系變得融洽。

⑷要掌握溝通的技巧。與人溝通時,要注意傾聽,傾聽的時候,要面帶微笑,最好别做其他的事情,并給予以表情、手勢、點頭等方面适當的反饋,特别是當對方有怨氣和不滿需要發洩時的傾聽,更能顯示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水平;在表達自己思想時,要講究含蓄、幽默、簡潔、生動,給他人提意見、指出錯誤時,要注意場合,措詞要平和,以免傷及他人自尊心;與他人談話時要有自我感情的投入,這樣才會以情動人。

如何溝通新老員工

新員工與老同事由于生長的環境和時代不同,在某些方面相互不理解是正常的。而且,每個人的性格脾氣都不會完全一樣。因此,即使你的适應能力很強,也要注意跟老同事的溝通,以避免無謂的摩擦和誤會。

歸納起來,讓人頭疼的老同事一般有以下幾類:

欺生型

症狀:這類人有一個習慣:凡是新來的人都要排擠或役使一下,以顯示自己在這個地盤上的重要地位。他們不是對你一個人,而是帶“新”字頭的一類人。

對症下藥:

對待這類人,要學習黃牛的堅忍執着。這些人喜歡支使新人做這個做那個,其實也沒什麼惡意。隻要對集體有利而且不以完不成本職工作為代價,你不妨去做一下,可以熟悉一下環境并打開自己的交際圈。如果他說的話可行,就去試一試;如果毫無道理,也不必和他斤斤計較,隻管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工作成績是誰也抹殺不掉的。當你逐漸融入這個大環境時,這類人就會轉移目标。

性格怪異型

症狀:他們并不是專門與新來者作對,隻是在性格、行為上與常人有些不同,或許缺乏熱情,或許不善交流,或許愛發脾氣,但本身并無惡意。

對症下藥:

對待這類人,要學習猴子的機智應變。對待這樣的老同事,首先應做到尊重對方,千萬不要有任何先入為主的偏見。更重要的事,你要在交往中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應對他特殊的性格采取不一樣的交往方式,機智靈活,沉着應付,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他被你的誠心感動,或許他會比别人更容易成為你事業上的好幫手。

目中無人型

症狀:這類人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在什麼方面都比别人強,因此高高在上,目中無人,可一旦新人工作有成績,就會擔心取代自己的地位,進行打壓。

對症下藥:

對待他們,要學習大象的腳踏實地。大象走路,一步一個腳印。如果你受到這類人物的攻擊,與他們争辯毫無意義,你不妨一笑而過,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腳踏實地地作出成績,用事實說明一切。其實領導心裡也有一個小算盤,誰的能力強,誰的功勞大,自然會看得八九不離十。

父子溝通相處禁忌

溝通是需要相互之間的尊重,不是一方來完成的,這也是任何交流和人際關系的準則。用心去傾聽彼此的觀點,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愛是在保存自己的尊嚴和個性前提條件下感情的交流行為。真正的愛就是對所愛對象的生命和成長的積極關心,愛具有的品質:尊重、關心、理解、謙和、勇氣、真誠、自制和責任感。這才是愛的真正定義,而不是淩駕在孩子之上,不能忽視孩子的内心需要,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有時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成功和失敗。

當你是兒子時

一、首先,尊重父親,因為隻有尊重一個人,尊重他的所有想法,比方說,父親對事物的看法、價值觀。父親以他那麼多年走過的豐富經驗,對問題的角度和看法自然比做兒子的強。兒子尊重了父親,才讓父親覺得兒子願意聽他的想法,彼此之間的溝通才不會有疙瘩。

二、然後,态度誠懇、謙虛,能夠耐下心來聽得進父親的話。當一個人對長輩或者對其他人有這種态度的話,那麼對方就更願意和你溝通,講他的看法和意見,那麼做父親的也不例外。

與父親相處時的禁忌:

一、插話,在父親還沒把話說完,你就插話進去。這是一種不禮貌的做法。

二、急躁,可能有時父親的說法、看法刺激到你,你馬上就情緒波動很大,很着急去辯解一些事,覺得父親的觀點不對。

三、争論,當父親提出觀點、建議時,做兒子的就覺得現當今時代不一樣了,我不同意你的做法或是看法。

四、不就事論事,有的時候,本來就談這件事情的但又轉到了另一件事情。不能讨論真正的論點,确是轉移到别個論點中。

五、用禁語,在平時的讨論中,做兒子的可能突然就冒出一句:“你這小子!”,這是一種太随意的做法,畢竟你跟你父親永遠都不可能是平輩,給你父親最起碼的尊重還是需要的。

當你是父親時

一、作為父親,也要尊重兒子,因為兒子是個完全獨立的個體,他是屬于他自己的,不屬于父母的附屬品,這是做父親必須要知道的重點。

二、兒子不是替自己完成自己沒有完成夢想的人。

三、承認和尊重兒子有自己的的人生和理想,屬于他自己的生活,他有自己對事物的看法、自己的經驗,作為父親尊重兒子的這些獨特的、獨一無二的特點。

四、發自内心的無所求的給予自己對兒子的這份愛和永遠的支持。

與兒子相處的禁忌:

一、不要有老子自居的想法,凡事都是以自己為中心。

二、不能總是責備兒子的意見,提供自己的意見出來,覺得自己的才是真理,這種責備會傷了彼此之間真正的溝通和交流。

三、輕視和蔑視,就是覺得兒子還是個孩子,他的觀點沒有什麼重要的,算不了什麼。會傷了彼此之間的溝通欲望。

四、指責對方的錯,覺得自己是正确的,兒子是錯的,兒子必須得聽父親的話。這樣的話會傷害兒子的自尊心,引起兒子的抵抗、反感。

五、冷淡,态度很冷淡、冷漠。就是對孩子漠不關心,讓孩子失望,會覺得在父親心裡自己不重要,不愛自己。

師生

許多研究發現,教師的一些駕輕就熟、脫口而出的語言,成了“殺手”式的語言信息,阻礙了師生溝通的效果,導緻了師生之間的誤會和沖突;所隊提高師生溝通的效果,首先應從分析教師錯誤的溝通語言着手。

湯瑪斯·高登①和克裡斯·科爾②等心理學家曾經把錯誤或不當的溝通語言分為三大類。參照他們的分類,以及我國教師的實際狀況,這裡把師生溝通中教師常見的語言錯誤劃分為四類。

一、發号施令型

發号施令型語言總是告訴學生:作為一個學生,他(她)“應該”怎麼做、最好”怎麼做。

發号施令型的教師認為,通過這樣的語言可以向學生傳遞解決問題的辦法,期望學生最好能無條件地接受。它也是許多教師最喜歡使用的一種語言。

發号施令型語言可以分為四種,根據教師使用的頻率排列為:

1.命令

例如:坐下!不許動,輪不到你說話,等到你得到了原諒再說。

不許再哭,這裡不是你家!

你給我離開教室!

這種語言使人感到:學生的感受、需求或問題并不重要,他們必須順從老師的感受與需要,并有可能産生對教師權威的恐懼感。這是教師單方面發出的語言信息,學生的情感或需求沒有得到尊重,因此學生有可能對教師産生怨恨、惱怒和敵對的情緒,比如頂撞,抗拒,故意考驗教師的決心,發脾氣等。

2.威脅

例如:如果你們這次不交齊作業,我就要罰你們再抄十遍書!

如果你再不改,我就打電話給你的家長,叫你的家長來見我!

這種語言與命令很相似,隻是再加上告訴學生不服從的後果是什麼。這種語言可能使學生感到恐懼和屈從,也可能引起學生的敵意。學生有時還可能對此做出與老師期待的相反反應:“好啊,不管你說什麼,我都不在乎,看你能把我怎麼樣!”

有時老師真的采取了叫來家長等措施,學生的态度一般也不會有所改變。他們隻會更加反感,起碼也會保持消極狀态的沉默,與教師、家長不做任何交流。

3.強加于人

例如:昨天晚上你有沒有照我的話去做功課?你知道如何來安排時間嗎?讓我來告訴你……

又如:今天找你來,是要與你讨論你這次考試失誤的事情。經過我對你的試卷分析,我發現你存在的問題是粗心。你說是嗎?記住:下次考試要細心!

好,我的話講完了,你可以回去了!千萬要記住我的話,别再粗心!

其實,這個學生考試失誤未必是因為粗心,也許還有更多的原因。老師找這個學生來談話,目的是為了幫助他找到這次考試失誤的原因,提高學習的成績,但因為沒有互動和交流,導緻了他們之間的談話毫無效果,并讓學生感到老師并不想、也确實不了解自己。

因為不給對方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因而這類談話會進行得很快,學生也根本沒有時間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會感到自己的權利被剝奪。長此以往,學生還會産生一種“老師總是認為我不行,有改也改不完的許多缺點”等壓抑感。

4.過度忠告

例如:如果我是你,肯定不會像你這麼做。

考試的時候一定要先做容易的題目,再做難的題目。

這樣的語言信息是在向學生證明:老師不信賴他們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後果往往會使學生對教師産生依賴心理,削弱他們獨立判斷的能力和創造力。

過度忠告也意味着教師的一種自我優越感,容易引起追求獨立的學生的反感。

有時這種語言信息還會使學生感到被誤解,甚至這樣想:“如果你真正了解我,就不會給我出這種又馊又笨的主意。”

發号施令型語言是教師平時使用得最多的一種語言。許多教師認為它是見效最快的語言。它的優點是教師可以快速解決學生存在的一些問題。它的缺點是使用過度就會失效。因為:

①容易造成學生反感。這種語言的後面常常隐藏着這樣的意思:“你太笨了”,“你太差勁了”,“你要聽我的”,“我是權威”等等。這讓學生聽後很反感,随之出現逆反心理或頂撞情緒。有經驗的教師會發現,當一個學生接受這樣的語言時間較長後,會變得煩躁、自卑,或對以後類似的語言漠然,以至于有許多教師和家長總是抱怨:“為什麼孩子越被教育卻越不聽話?”

②容易使學生順從,卻不容易産生積極的行為。

③它所表達的信息僅涉及學生而不涉及教師本身。由于學生不知道他的行為對教師有什麼影響,隻知道老師要求他對某些行為進行改變。在這種單方面的溝通渠道中,學生也會單方面地對教師作不正确的推測,比如:“這位教師偏心,心胸狹隘,脾氣壞,專門拿我們出氣,對我們要求太高”,等等。學生有了這樣的負面心态,就不會從正面來接受老師原本良好的用意了。

二、傲慢無禮型

傲慢無禮型語言可以分為三種:

1.訓誡

例如:你是個初中生了,應該知道什麼是對的!否則你得回到小學裡去回回爐了!

你應該很清楚寫字必須用什麼樣的姿勢。

這種語言表達了一種預先設定好的立場,使學生感受到與老師之間地位的不平等,感受到老師在運用老師的權威,導緻學生容易對老師産生防衛心理。當教師運用這種語言模式的時候,常會使用這些短語:

“你應該……

“如果你聽從我的勸告,你就會……”,“你必須……”等。

這類語言在向學生表達:老師不信任你們的判斷能力,你們最好接受别人所認為的正确判斷。對于年級越高的學生,“應該和必須”式的語言越容易引起抗拒心理,并導緻他們産生更強烈地維護自己的立場。

2.标記

例如:

我發現班上一有麻煩,總有你的份!

我早就知道你不行!因為你太懶惰。

你就喜歡做這種下三濫的事!我看你永遠改不好了!

這種語言一下就把學生打入了“另類”,最容易令學生産生自卑感或“破罐子破摔”式的消極心态。

面對教師這樣的标記語言,學生會感到自尊心受到了損害。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他們以後就會在老師面前盡量掩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不願将内心世界向老師打開。

一些調查表明:學校中最得不到學生尊重的老師是經常給學生打标記的老師。所以,教師對此必須特别注意。

3.揭露

例如:你這樣對抗老師無非是為了出風頭!

你心裡想什麼我還不知道,在我面前你别想玩什麼花招!

說幾句認錯的話就想蒙混過關?其實是害怕我給你爸爸打電話吧?可我今天偏要給你爸爸打電話!

其實,教師讓學生知道“我知道為什麼”、“我能看穿你”并不是件好事。因為如果教師分析正确,學生會由于被揭穿而感到窘迫或氣惱。而如果教師分析不正确,學生也會由于受到誣賴而感到憤怒。他們常常認為老師是在自作聰明,自以為能像上帝一樣居高臨下地洞察所有學生的内心,感覺莫名其妙地好。

傲慢無禮型語言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明顯貶損學生的意味。它們會打擊學生的自尊心,貶低學生的人格,并在明确地表達下列意思:

“我不喜歡你、甚至讨厭你”。

“我對你沒有信心”,等等。

學生如果經常聽到這類語言,就有可能形成“我是一個差勁的人”等自卑心理,長此以往會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造成較大的傷害。

由于這種語言常常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他們也可能随之出現反攻擊的心态。這時,師生之間可能出現更大的沖突。

更重要的是,傲慢無禮型語言給教師的形象蒙上了粗魯、教養差等陰影,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對他們的成長十分不利。

三、諷刺挖苦型

諷刺挖苦型語言可以分為兩種:

1.暗示

例如:

你講話的水平真高啊,也許以後會有人請你當我們學校的校長。

《西遊記》剛剛演完,我們可以開始上課了。

這類語言雖然相對說來比較溫和,但效果往往很差。

原因之一:由于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不夠集中或認為不關自己的事等,大多數孩子并不能夠透徹地理解這些暗示,所以有時教師會感到自己是在“對牛彈琴”。

原因之二:哪怕有些學生明白了教師話語的部分含義,也會覺得教師說話如此拐彎抹角而有失坦誠,覺得教師“太做作了”,從而失去了對教師的信任。

原因之三:即使學生聽出了教師的“話中之話”,也隻會對教師的說話動機和人品作出鄙夷性的評價。

2.中傷

例如:你的字寫得太好了,龍飛鳳舞啊。我的水平太差,實在看不懂!看來要請你的爸爸來教我看。

你以為你是愛因斯坦嗎?不要自以為懂得很多了!

怎麼這麼熱鬧,看來全班同學都缺鈣啊!

這類話語一出口,就流露出對學生的明顯鄙視,還帶有一些人格侮辱的成分在内。

對這類中傷性的語言,學生會非常反感。他們即使當面不敢說,心裡卻會反擊:“你有什麼資格來消遣我。看你說話的樣子,哪像個老師!”

不要以為僅僅是發号施令型和傲漫無禮型語言才有許多不良的後果,諷刺挖苦型語言對學生的傷害也非常大。因為這類語言的深處隐藏着的是對學生的厭惡和輕視。

四、隔靴搔癢型

隔靴搔癢型語言主要有兩種:

1.空口“安慰”

例如:

不要難過!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明天你就會好起來。

不要着急,你還年輕,人生之路長着呢。

在這些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沒有意義的安慰中,隐含着一絲“哀其不幸”式的憐憫感。因此,學生會感到雙方并沒有站在平等的地位對話,而自尊心越強的學生越不喜歡教師這樣的講話方式。

2.泛泛之辭

例如:總的看來,你是一個好孩子。

我也不知道對你說什麼好,你自己好自為之吧。

你需要發揚優點,改正缺點。

當教師安慰一個痛苦中的學生、或學生急切地要求教師對自己有所幫助時,隔靴搔癢式的語言會讓學生非常失望。進而他們就會對教師産生無能、自私、冷漠等不良印象。

如果學生經常聽到老師說此類話,還會懷疑老師是否一直在敷衍自己,對自己毫無愛心。長此以往,師生關系就不會融洽,隔閡日益加深。

新時期師生溝通

一、師生溝通的時空策略分析

(一)課上教室裡。課上師生活動有空間基本上以教室為主,在時間上以授課為主,用以師生溝通的時間十分有限,但卻是師生溝通的主陣地。從時間上來看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上課前。

課前教師應早幾分鐘到教室,利用這寶貴的幾分鐘與學生進行溝通,如詢問學生課前準備工作有沒有做好,上課時要準備哪些東西等等,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提前進入角色,又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上好一堂課就有了保證。

2.上課時。

上課時以教學為主,教師也應不失時機地與學生進行溝通,課堂上師生能溝通好的話。如上課時同桌的兩個學生揮拳相向,互相推搡,我們可以相信他們決不是真的在打架,他們可能是在鬧着玩,但卻違反了課堂紀律,我們可以讓他倆站起來,說:“如果你們真想一決高下,我很高興做你們的裁判,相信同學們也很願意做一下觀衆吧。”

3.下課時。

下課後教師不要馬上急着就離開教室,應讓學生先離開,這一點有很多教師可能并未在意,殊不知這小小的一個舉動會讓學生覺得是老師對他們的極大的尊重,會引起學生對老師極大的信任,師生之間的溝通會變得自然而然,有水到渠成的感覺。

(二)課馀教室外。

利用課馀時間與學生進行溝通會讓人感覺更自由一點,因為課馀時間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相對要小得多,溝通的話題可以更廣泛一些。可惜的是,除了班主任以外,能在課馀時間和學生進行溝通的課任老師卻并不是很多,這很值得廣大課任老師們注意。

二、師生溝通的方法和途徑策略分析

師生進行溝通的途徑可以多種多樣,特别是信息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更是如此,不同的溝通途徑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面對面談話式溝通。在室外隻能是師生共站,在室内最好是師生共同坐下溝通較好,即使這樣還有許多位置關系,如是面對面還是并排坐,師生保持多遠的距離等都有講究,都會影響溝通的效果。

(二)書信交流溝通。這種溝通教師可能會了解到學生中平時不易掌握的情況,可能能直面學生的内心世界,而作為學生也會得到教師更為完備的幫助和指導。其實班主任寫在成績報告單上的評語也是書信交流的一種,家長則可以通過回執來反饋學生在家裡的表現等等。

(三)周記和作業溝通。需要教師要有一定的敏感性,能透過學生周記中的字裡行間及時捕捉信息,然後進行必要的溝通,如寫一段鼓勵性的語言,提出幾點具體的要求,講講教師心裡的一些感受等等,都可能引起學生的共鳴,。當然,任課老師在批改作業時也不應就滿足于對和錯,作業本也可以成為師生溝通的重要途徑,如教師可在作業本上寫道:“做得真不錯”、“希望你繼續努力”等等,也許會起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成功

一、講出來:尤其是坦白的講出來你内心的感受、感情、痛苦、想法和期望,但絕不是批評、責備、抱怨、攻擊。

二、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不攻擊、不說教:反之隻會使事情惡化,成為溝通的劊子手。

三、互相尊重:隻有給予彼此尊重才有溝通,若對方不尊重你時,你也要适當的請求對方的尊重,否則很難溝通。

四、絕不口出惡言:惡言傷人,就是所謂的“禍從口出”。

五、不說不該說的話:否則往往要花費極大的代價來彌補,甚至于還可能造成無可彌補的終生遺憾!所以溝通不能夠信口雌黃、口無遮攔;但是完全不說話,有時候也會變得更惡劣。

進行方式

溝通是人生存很重要的一課,說話誰都會,但如何把話說得藝術,如何跟他人進行很好的溝通,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就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好。想更好地與人溝通,就得學習一點溝通的技巧。下面問渠心理網就來分析一下,與人溝通的技巧!

1:了解人和人性

人首先是對自己感興趣,而不是對其它事物感興趣,換句話說,一個人關注自己勝過關注别人或别的事物一萬倍。

2:如何巧妙的與别人交談

與别人交談時他們最感興趣的話題——是他們自己。盡量使用這些詞——“您”或“您的”而不是“我”,“我自己,我的”

記住:要學會引導别人談論他們自己。

3:如何發言

一定要明白和清楚你所說的内容。(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說什麼,就根本不必站起來,更不要開口。)

該說的話說完後,就馬 上坐下。(沒有人會因為人講得少而批評你,廢話講的多的人,人人都讨厭他,千萬記住,見好就收。)

說話時,請注視着聽衆。

談論一些聽衆感興趣的話題。

不要試圖演講。(自然的說話就可以了,保持自己的本色,這恰好也是你要發言的原因。)

4:如何令别人覺得重要

贊許和恭維他們,關心他們的家人

在回答他們的話之前,請稍加停頓(表現出專注傾聽并認真思考他說話的樣子)

肯定那些等待見你的人們(“對不起,讓你久等了”)

5:如何贊同别人

學會贊同和認可。(培養成一個自然而然贊同别人和認可别人的人)

當你贊同别人時,一定要說出來。(有力的點頭并說“是的”,“對”或注視着對方眼睛說:“我同意你的看法”“你的觀點很好”。

當你不贊同别人時,請萬萬不可告訴他們,除非萬不得已。

當你犯錯誤時,要敢于承認。

避免與人争論。(耶酥也基本不與人争論。沒有人能從争論中獲勝也沒人能從争論中得到朋友。)

正确的處理沖突。

上一篇:羅湖人才市場

下一篇:東莞台商大廈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