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山水庫

峽山水庫

山東省濰坊市水庫
峽山水庫又名峽山湖,坐落于山東半島,位于濰坊市區東南50裡,在濰坊市濰河中遊的昌邑、高密、諸城、安丘四縣市交界處,庫區氣候宜人,風景優美,物産豐富,花草樹木繁多,是集觀光、旅遊、休閑、度假于一體的大型天然場所。水庫于1958年11月動工興建,1960年建成。水庫控制流域面積4210平方千米,總庫容14.05億立方米,興利庫容5.03億立方米。是山東省第一大水庫,素有“齊魯第一庫”之稱。
    中文名:峽山水庫 外文名:Xiashan Reservoir 别名: 水庫總庫容:14.05億立方米 興利庫容:5.03億立方米 始建于:1958年11月 地 點:山東省 設計灌溉面積:153萬畝 稱 号:齊魯第一庫

水庫概況

庫區地處魯東隆起區膠萊斷陷盆地西南部,沂沭斷裂帶東側,膠濰平原與濰河中遊丘陵區接壤處,大部分為丘陵和坡麓平原,土層為亞砂土及亞黏土,堆積厚度一般為3米左右,底部為碎屑岩。庫區地勢南高北低,水庫西岸為低矮的丘陵,東岸為孤嶺殘丘。峽山水庫防洪标準為千年一遇,校核标準為萬年一遇,溢洪閘最大洩洪流量18500立方米每秒。峽山水庫樞紐工程由主壩、4段副壩、溢洪道(閘)、放水洞、水電站組成。

主壩北依峽山,全長2.75千米,最大壩高21米,壩頂寬7米,由黏土心牆砂殼壩和均質土壩組成。副壩位于濰河東岸,即南辛副壩、武蘭副壩、劉家溝副壩、鄭公副壩,分别與丘陵、高地相連接,全長28.88千米,頂寬6米,壩頂高程44.0~44.7米,為均質土壩。溢洪道建在峽山與鞋山之間,溢洪閘長332米,堰頂高程28.83米,建閘15孔,每孔淨寬16米。沿庫建有5處放水洞向灌區供水,設計總供水能力138.9立方米每秒。峽山水庫水電站共9台機組,總裝機容量3475千瓦。

水庫效益

峽山水庫灌區總土地面積26.2萬公頃,人口133.9萬。灌區涉及昌邑、安丘、高密、寒亭、坊子及濰北農場,現已建成總幹渠6條,長120.1千米;幹渠43條,支渠412條。灌區設計灌溉面積10.2萬公頃,有效灌溉面積6.93萬公頃,最大實灌6.23萬公頃,年供水量1.85億立方米。灌區内有小麥、玉米、谷子、高粱、水稻、棉花等主要農作物。水庫結合農業灌溉,為北部沿海地區提供飲用水水源,同時北部沿海2.7萬公頃鹽堿地得到改造。

水庫數據

水庫總庫容14.05億立方米,興利庫容5.03億立方米。庫區涉及範圍大,包括縣市4個、鄉鎮11個、移民村97個。峽山水庫主壩全長2680米,為均質壩,主要在安丘境内。副壩長24300米,在昌邑、高密兩市。溢洪道(閘)位于峽山與鞋山之間的天然馬鞍形上,帶閘控制,設11孔10×6.6平方米弧形鋼閘門,設計最大洩量為5090立方米/秒。電站分2級,一級設計裝機3台1800千瓦,二級設計裝機4台800千瓦及1台漏水發電機75千瓦。

發展曆程

峽山水庫于1958年11月6日正式動工興建,1960年10月竣工。當時修建這座水庫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濰河下遊兩岸的洪澇災害、農田灌溉和沿海群衆吃水問題。修建由昌濰地委和專署直接領導,組織昌邑、高密、安丘、濰縣4個縣的民工參與建設。

水庫由山東省水利勘探設計院負責設計,邊設計邊施工,開始時上陣勞力36000人,最多時達到73000人,加上後勤人員超過10萬民工。1958年11月到1959年春,施工的主要任務是大壩清基。1959年2月到年底,重點是修築大壩,同時建溢洪道、發電站和水閘。1960年春,先是搞原河道合攏,然後開始大壩合攏,整體合攏于6月份完成。然後是大壩石頭護坡,到10月基本完成。至此,峽山水庫建設基本完成。

旅遊景觀

自然風光

1、峽山。峽山位于峽山水庫北岸,象一隻猛虎傍水而卧,俗稱卧虎山、斜山。海拔171.1米,前後均為峭壁,東南稍坡,山勢雄偉,風光绮麗。山上建有玉皇廟、娘娘廟,山腰有呂祖洞、伯溫洞,相傳明朝劉伯溫在此隐居。

2、野溝河。野溝河源于太保莊鎮永望屯村,向東經丈嶺、北孟流入膠新河,全長約15公裡,是一條保護較好的原生态河流。目前,在丈嶺以西1000米處開發建設了漁池湖休閑娛樂風景區,修建了攔河壩、漁池湖山莊,湖面拓展到200畝,目前已初具規模。

3、石坑河。西連濰河,東接膠新河,全長20公裡,流經太保莊鎮、北孟的部分村莊。因河道比較窄,部分河段被填平或改造。有些河段原生态面貌保護比較好。

4、七裡蘭島。七裡蘭島位于峽山水庫南端,總面積約100畝(水位高時約60畝)。島上樹木叢生,具有很大的開發價值。

5、渠河、濰河下遊水面寬闊,濰河新老河道之間的夾河套面積較大,風景秀麗,具有開發旅遊的良好條件。

生态保護

1、太保莊萬畝生态林。位于濰河與引黃濟峽工程之間的夾河套,土地面積約12000畝。目前,林木種植總面積達到5000多畝,真正形成了“遙望一碧萬頃,近看綠樹成蔭”的美麗景象。

2、王家莊萬畝生态林。位于水庫西岸淺灘地帶,總面積10000畝,目前已建成6000畝,林帶與水庫相映,庫内碧波萬頃,庫外綠樹一望無際。

文化名人

四公在濰水沿岸,自古就流傳着冰雹不打四公之說。這四公系指黃公、蓋公、鄭公、狄公。後是指這四公所在的四座山,即趙戈鎮的黃公山、蓋公山、砺埠山和狄山。黃公,名黃石公,戰國時著名兵家。在朱子村後隐居此山,去世後人們把他安葬在該山的最高處,并把該山改稱“黃公山”,以茲紀念。

之後,又在他講學的舊址建黃公祠(祠内黃公偶像端坐其中,韓信、張良置身其兩側,均為木雕),并派人看管。現不複存在。蓋公,生于本鎮,是秦漢間有名的大賢,創立了“蓋公之道”。晚年隐居朱子村南之山,逝後人們将其安葬在該山之巅,并将該山定名為“蓋公山”,後又立祠紀念。現不複存在。

鄭公,名玄,字康成,東漢時人,著名經學大師。鄭晚年被袁紹脅迫去随軍,半道而亡,葬在他母親的家鄉,即現在的青州市鄭母村,後又移葬其家鄉濰水東岸的砺埠山上(此山在鄭公管區鄭公後殿村。)東漢末年,在其墓前立鄭公祠,後經唐、清、民國和1987年四次整修,供遊人瞻仰。現占地5畝多,有三間二層結構房屋,另有偏房,有人看護。

丈嶺鎮牛脊埠村原安邱市的王家莊子鎮朱子村附近與趙戈鎮石頭崖村交接地段有法林寺遺迹;蓋公山、黃公山、韓信濰水戰,朱子祠等遺迹;黃旗堡鎮杞城一帶,汶河,濰河沿岸是原始社會文物密集區;原王家莊子鎮李家古城村一帶有故城遺迹、墓葬群。金線村抗戰戰場,諸城市的前涼台一帶,特别是靠濰河地段,是文物重點調查地域。

文物古迹

孫猛冢、昌安故城和鄧襲墓,朱子村的三寶塔、法林寺、朱子祠和明鎬冢等。

孫猛冢。孫猛是秦朝的一員大将,在與齊國的軍隊作戰時戰死。作戰地點就在本鎮孫孟村。孫猛戰死後,葬于此地。後受人尊敬,其墓漸大,稱為孫猛冢。現不複存在。

昌安故城和鄧襲墓。現李家古城村為原昌安縣故城遺址。昌安縣,漢置,唐初省入安丘。唐乾元二年,安丘縣治徙此。北宋初安丘縣治遷走,城遂廢。昌安城作為縣城前後曆時八百餘年,現尚存土城牆遺址一段,長約五百餘米(後因村民建房屋用土被整平)。漢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封鄧襲(鄧禹之子)為昌安侯,食邑于此。李家古城村北半裡許有古冢,相傳即昌安侯鄧襲墓。現不複存在。

三寶塔、法林寺、朱子祠和明鎬冢,均在朱子村。朱子村很早即為塔寺并存的佛教聖地。三寶塔,何時所建,不詳。但從重修三寶塔記事碑得知,該塔在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周武帝宇文邕發起的滅佛運動中被毀,隋朝開皇八年重修。這個被毀的年代,比人們稱之為塔祖的西安大雁塔還早近百年。

法林寺。何時建的說法不一。明萬曆《安丘縣志》載,金崇慶元年(1212年)建,而清末《安丘鄉土志》載,明正德二年(1507年)建。究竟建于何時,沒有定論。

法林寺前面的石龜長2.8米,闊1.44米,高0.94米。其大,為全國廟宇石龜之冠,比孔廟内的石龜還大。因年久風化,其體多處裂璺,為搶救這一曆史文物,在濰坊市文化局暨安丘市文化局的支持下,于2003年6月29日将其北移至高處,并建亭等加以保護。

朱子祠。宋朝慶元三年,大儒朱熹曾在法林寺一古槐下講學,後為紀念朱熹,在槐之北建朱子祠。新中國成立後,這棵古槐依然奇特壯觀,其粗難以用抱計量。下部環樹有三個大枯洞,每洞可容人入出,上部繞樹有大小不等的九個小枯洞,人稱三門九窗。樹上枝葉茂密,樹下綠蔭宜人,與朱子祠渾為一體,珠聯璧合,相得益彰,不少文人曾來此憑吊。

明鎬冢。在朱子村後,為縣級文物。該冢與黃公山上的黃公冢和蓋公山上的蓋公冢,方位成品字形,人稱“三冢鼎立。

水産資源

峽山水庫水源地有豐富的水産資源,鯉魚、甲魚、鲫魚、黑魚、鲢魚、鲶魚、田螺、河蚌等水産品非常豐富。近年來,為促進當地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實現群衆大幅增收,濰坊市将發展水庫漁業增殖作為當地的一個亮點來抓,通過連年向水庫中投放四大家魚中鲢、鳙等品種幼苗,進行人工增殖和管護,資源量和年捕獲量逐年增加,增殖效果明顯。峽山水庫的地下泉水甘甜爽口,在水庫的周圍鄉村正在進行戶表工程,為沿庫各村莊飲用水安全提供了有利條件!

為促進峽山的發展,峽山于2007年被劃出昌邑,成為由濰坊市直管的峽山經濟開發區。大量外來投資正在逐步到位,未來的峽山将在旅遊開發上進行大刀闊斧的建設。

修建曆史

峽山水庫開始時上陣勞力36000人,最多時達到73000人,加上後勤人員超過10萬人。水庫工程指揮部對民工實行軍事化管理,每個縣為一個兵團,兵團之下設營,1個公社為1個營。昌邑縣當時16個公社,共組建了15個營。高戈莊公社位于庫區,全部土地被水淹沒,公社整建制取銷,社員異地安置。

水庫工程指揮部駐昌邑縣東扶戈莊村,昌邑縣指揮部駐昌邑縣龐家山後村,民工全部在工地上住工棚。工棚是向下挖半米深,四周築起1米高的土牆,上面用木頭和草搭頂,裡面用草鋪成地鋪,條件十分艱苦。水庫國家投資6900萬元,基本上全是工程費、材料費,不下發各縣,隻給民工1個工日1毛錢的生活補貼。民工都是從家裡帶糧食、鹹菜和工具,由村裡記工分,其它沒有任何報酬。

峽山水庫由山東省水利勘探設計院負責設計,邊設計邊施工。水庫主壩2700多米,南北走向,高21多米,封頂7米。副壩28000多米,高14米左右。

修峽山水庫淹沒了大概100多個村莊,其中有昌邑縣的60多個村(高戈莊公社的全部,岞山和丈嶺各一部),安丘縣的一部分,高密縣的一小部分。庫區移民有的安置在本縣,有近4萬人被安置到吉林省。移民聽從安排,不計較個人得失,表現出了很高的覺悟。但是,去東北的很多群衆由于水土不服,患大骨節病,受了不少罪,後來大部分人回到了原籍。

峽山水庫庫容是13.77億立方,興利庫容為5.01億立方。水庫建成後當年就經受了嚴峻考驗。

峽山水庫在抗旱灌溉方面也發揮巨大威力。當時,峽山水庫設計灌溉面積為100萬畝,其中昌邑60萬畝,高密25萬畝,濰縣10萬畝,安丘5萬。水庫配套設施建成後,實際灌溉面積達到了153萬畝,其中昌邑78萬畝,高密38萬畝,寒亭26萬畝,安丘8萬畝,濰北農場3萬畝。由于峽山水庫每年放水灌溉壓堿,昌邑、濰縣北部的鹽堿地得到改造,土質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原來貧瘠的鹽堿地變成了旱澇保收的良田。畝産由原來200斤左右,提高到現在的2000多斤。群衆吃水問題也得到了根本解決。

影視文獻

1959年12月24日,山東電影制片廠拍攝了昌邑市蔔莊營的電影記錄片,片名為《峽山水庫帥旗飄》。片中絕大部分是蔔莊營的鏡頭,片子長達1個半小時。該片于1960年1月16日拍攝完成,首先在峽山水庫工地試映,然後在全國放映,影響很大。昌濰專區曾有兩部拷貝,其中1部1966年3月還曾在昌邑縣和地委禮堂放映過。同年7月份,專區招待所所長還接觸過這部片子,後來“文革”形勢亂了,片子下落不明。另一部存檔的片子被省檔案館要去了,後來進了中央檔案館。1998年,曾有人查找過這部片子,據說在北京中央檔案館,已作為重要檔案保存。

經濟發展

一是發展環庫觀光旅遊業。突出觀水的主題,建設“一環”觀光路線。沿水庫大壩建設108公裡環庫觀光路,水庫外側100米發展生态林帶,建成綠色觀光長廊。對水庫主壩兩側進行綠化改造,建設成綠色生态觀光大壩。在水庫上遊建設萬畝蓮藕、萬畝濕地、萬畝林場、萬畝生态農業園四個觀光旅遊區。對水庫上遊的島嶼進行開發,建成集餐飲娛樂垂釣于一體的水上樂園。

二是發展休閑度假旅遊業。突出玩水的主題,建設“一線”觀光路線。在水庫下遊從濰河到九龍澗之間建設橡膠壩,形成較大的水面,發展水上運動等體育娛樂活動。在濰河兩岸發展度假休閑娛樂區,配套建設高标準的商務、餐飲、住宿、休閑設施,聚集人氣,形成高層商務活動中心和度假中心。

三是充分挖掘曆史旅遊資源。突出曆史人文的主題,結合“一環”、“一線”旅遊路線,對峽山劉伯溫洞、鄭公祠、朱子祠等曆史旅遊資源進行挖掘和整合,增加曆史文化底蘊,打造精品旅遊路線,提高旅遊開發的檔次和水平。

随着經濟社會的發展,1986年,濰坊市人民政府确定峽山水庫為城區水源地。到2000年先後建成了5項供水工程。目前,峽山水庫平均每年向城區供水3000多萬立方米,有力保證了城區居民生活用水和工業生産的迅速發展,供水已成為峽山水庫的一項重要産業。今峽山水庫已開發,四周植樹種草,并建成許多景點,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峽山水庫屬富營養型,餌料生物共7門50屬,魚類自然繁殖條件優越,庫内主要經濟魚類有大銀魚、小銀魚、鯉魚等近10種,年産量在6000噸以上。

上一篇:膚滿清

下一篇:餘熱鍋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