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市職業技術學校

清遠市職業技術學校

清遠市公立學校
清遠市職業技術學校座落在清遠市區美麗的花尖山下、二渡河畔,位于清新區最繁華的濱江路,學校創辦于1983年8月23日,是清遠曆史最為悠久的公辦市屬中職學校之一,是教育部認定的全省36所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示範學校之一,是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廣東省依法治校示範校、廣東省成人教育先進集體。[1]
    中文名:清遠市職業技術學校 外文名: 簡稱: 創辦人: 辦學性質:公立學校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師: 學校類型:綜合 學校屬性: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所屬地區:清遠市

辦學規模

學校位于清遠市區清新縣城濱江路,交通便利,環境優雅,規模宏大,校園占地面積172畝,校舍總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現有專任教師175人,其中專業教師104人,高級職稱教師38人,“雙師型”教師75人,校本部開設18個專業,其中省級重點專業2個(數控、汽修專業),市級重點專業3個(電子、計算機應用、印刷專業),共計8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000多人。

建有15900平方米目前粵北地區最大的集實訓、培訓、德育和生産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實訓中心,中心現有數控車床、數控銑床、模具設計、機電一體化、裝潢設計、工業設計、軟件編程、電子商務平台、現代家電、汽車、辦公設備、通訊設備、空調制冷、彩色印刷等各類加工維修實驗、實訓場室(車間)共60多間,設備價值1980萬元;擁有圖書資料14.3萬冊;建有目前本地區最先進的校園網、多媒體室、課件制作室。2006年學校的實訓中心又被确認為國家級(數控專業)實訓基地。

目前學校已成為清遠市辦學規模最大、條件最好、實力最強、聲譽最好、品牌最響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之一。2008年秋季學期起,學校設立長江、基棉、市科技、醫藥、連南、連山等分校,并與校本部同時招生。

就業情況

本校一貫注重畢業生頂崗實習與就業推薦工作,建立了廣泛的就業網絡和一系列實習與就業基地。自1996年以來每年的就業率達96%、專業對口率達83%以上,2008屆畢業生1162人,已上崗1138人,就業率高達98%。由于畢業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紮實的專業技能,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

學校發展與評估

發展

近年來,學院注重加強内涵建設,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重點專業及重點專業群為龍頭,建立互利雙赢的校企合作機制,在實訓基地共建、雙師素質教學團隊建設、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改革與建設、推進“雙證書”教育、開展“訂單式”培養與畢業生就業等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取得明顯成效。積極推進以項目化課程改革為抓手的教師職教能力測評工作,教師職業教育能力不斷提高。

不斷完善實訓條件建設,教學實驗儀器設備總值達4000多萬元,其中護理實訓基地被評為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實訓基地,并獲中央财政專項經費支持。加強質量管理,2008年5月通過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近年來,學院學生在參加全國和全省各類技能比賽中屢屢獲獎。學院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潮中,服務地方的水平不斷提高。

學院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建立了較完善的畢業生就業市場和就業服務體系,并加強與政府、行業、企業單位的緊密聯系,已建立150多家校外實習實訓就業基地,穩步推行“訂單式”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的适應能力,努力實現與社會的“零距離”對接。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在全院範圍内構建全程化、全員化、專業化、信息化的就業管理體系,學生在全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中屢獲殊榮。創新創業教育已納入部分專業必修課程,并将在全院鋪開。通過提高畢業生就業率與就業質量,學院形成了“進口旺、出口暢”的良好局面。

2004年4月,學院組織了以“深化教育改革,推動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為主題的大讨論,曆時42天,全院分為21個學習讨論組,有1400餘人次參加學習讨論。學習的主要内容是《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實施職業院校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的通知》、《廣東省教育廳“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我省高職高專教育改革的意見”》和《教育部周濟部長在高等職業教育第三次産學研結合經驗交流會上關于“高職主要任務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講話》。

分組讨論的中心議題是,如何把握過國家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機遇,擴大辦學規模,突出辦學特色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走出我院發展的新路子;中專教育與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有何不同,如何在人才培養上推進我院從中專到大專、從普通人才培養向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轉變等。

全院教職工進言獻策200餘條,撰寫文章120篇。學習和讨論,進一步明确了學院的辦學指導思想、辦學特色和辦學定位,為調整專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和推進院系整合奠定了思想基礎。2006年下半年,學院正式啟動了迎接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工作,2008年7月接受評估。在此期間,兩次大讨論、大學習活動,進一步促進教學思想觀念的深刻轉變,實質性地提高了我院内涵建設的水平,形成了我院人才培養工作的亮點和特色,為順利通過評估奠定了堅實基礎。

2007年5月,在迎評沖刺的關鍵時刻,學院決定在全院深入開展學習高職教育思想和貫徹學院辦學理念和定位活動。學習的主要内容是《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幹意見》、《教育部、财政部關于實施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及廣東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提高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見》等文件。

學習活動分三階段進行,以各中層部門為單位,采取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并開展交流活動。活動結束時,每人完成一篇學習心得或論文,各二級教學單位撰寫有關示範性專業、精品課程建設、教學改革教學論文3-5篇。2008年初,學院利用教育部啟用新的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方案的機會,争取到使用新方案進行評估。

2008年2月,學院決定在全院開展“學習貫徹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專題研讨”活動,并與當時正在開展的解放思想學習活動結合起來。活動曆時4個月,分學習讨論、專題研讨和整改、總結交流三個階段進行,并結集出版了《解放思想破解難題工學結合切實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論文集,共收集全院教職工撰寫的優秀論文59篇。

評估

評估過後,根據評估專家的意見,學院實施了評估整改,加強高職教育理念和規律的學習研究,促進人才培養從“壓縮本科模式”向“高職模式”轉變被列為評估整改的一項内容。具體措施是啟動了教師職教能力測評和項目化課程改革,全面提升教師職教能力。為順利開展教師職教能力測評,學院邀請我國著名職教專家戴士弘教授作教師職教能力培訓與測評專項培訓。

截至目前,全院已有30多名教師通過測評,測評工作正在分批次進行中,今年下半年基本完成全部專業課教師的測評工作。與此同時,啟動了項目化課程改革教學,按照職業活動導向、能力目标、項目載體、任務訓練、學生主體和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的原則,正有計劃有步驟地全面推進,轉變教師的職教理念,讓教師真真正正按職業教育的規律施教,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實訓基地建設

2011年成為中央财政支持的護理專業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

項目建設目标

項目建設面積由現有4043平方米擴建為8000平方米。建成設施完善、設備先進、功能齊全、管理規範的綜合性開放式護理實訓基地。項目建成後,不僅能夠滿足我校及清遠市各類醫療機構特别是社區和鄉村護理人才的培養需求,還可為護理技術相關的服務行業如家政服務等進行護理技能培訓;開展護理繼續教育培訓;承辦各類與護理相關的競賽、技能鑒定和專業技術研讨。

基本思路

(1)堅持“政府統籌、科學規劃、校企合作,分步實施”的原則。結合現有條件統籌規劃、合理部署,以高職

護理專業綜合技能實訓為核心,建成一個面向護理專業,兼顧醫學相關專業及社會培訓的實訓基地,不斷

提高實訓基地使用率和效益;對社會開放,使之成為高技能衛生人才的培養培訓基地、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

的場地、校企合作的載體、工學結合的平台。

突出社會效益,使實訓基地建設與相關專業建設相适應,在

保證在校學生獲得足夠的、高質量的技能訓練同時,承擔職業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等社會服務。(2)護理實訓基地建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着手建設:一是加強實訓室建設。對原有的實訓室布局進行合理化改造同時增加現代護理技能訓練的實訓室建設;二是增加實訓設備。計劃在原醫療護理類設備基礎上,再投入包括學院自籌資金在内的450萬元,建立完善的護理實訓基地,以滿足高水平的護理技能的實訓要求;三是加強護理師資隊伍建設,逐步建立一支學曆結構合理、學術水平較高的教學科研隊伍。

利用優越的實驗條件吸引高學曆、高水平人才進入實訓基地工作,不斷提高人才培訓質量;四是擴展服務對象,逐漸由本校學生擴展到相關職業技能培訓,尤其是醫療事業單位護理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及下崗職工再就業的職業技能培訓,從而達到服務社會的目的。

主要舉措

(1)改建醫學基礎實訓室。将原有的生理實驗室、藥理實驗室、病理生理實驗室整合改建為醫學機能實訓室。

(2)擴建醫學解剖實訓室。包括設備購置、解剖标本添置等。

(3)擴建和完善護理技能培訓中心,拓展護理實訓模塊達到資源共享。添置與醫療單位護理操作相适應的實訓

設備,擴建實訓場地。

(4)加強雙師教學團隊建設。加大師資培養經費的投入;引進高素質、高技能、高職稱的護理專業帶頭人;選

拔優秀的青年骨幹教師專業進修、專業頂崗實踐;聘請醫療及衛生保健單位高水平護理專業人員,承擔實訓

實踐教學任務。

保障條件

(1)組織保障。成立以院長為組長和各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項目領導小組,并聘請專家進行指導,負責項目

實施。

(2)制度保障。制定管理細則和規章制度,規範設備器材的保管、維護、采購及發放,保證基地建設與教學工作

的正常進行。

(3)資金保障。嚴格财務管理制度,加強專項資金管理與使用,獨立核算,專款專用,按照要求足額投入,杜絕

浪費,使資金發揮最大效益。

上一篇:山東中醫藥大學

下一篇: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