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區

浦口區

江蘇省南京市轄區
浦口區位于南京市西北部、長江北岸,與鼓樓區、建邺區、雨花台區、江甯區隔江相望,北部、西部分别與六合區及安徽省來安縣、滁州市、全椒縣、和縣毗鄰。是國家級江北新區建設的“主戰場”,南京跨江聯動發展的“前沿哨”,長三角地區向内陸腹地輻射的“橋頭堡”。[1]總面積913.75km²,下轄9個街道。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浦口區常住人口為1171603人。[2]2020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43.5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較上年增長3.6%。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45.63億元,同比增長1.6%;第二産業增加值136.24億元,同比增長7.4%;第三産業增加值261.7億元,同比增長1.9%。[3]
    中文名:浦口區 外文名:Pukou District 别名:江浦、宣化、天浦 行政區劃代碼:320111 行政區類别:市轄區 所屬地區:南京市 地理位置:南京市西北部 面積:913.75 下轄地區:9個街道 政府駐地:南京市浦口區文德路18号 電話區号:025 郵政區碼:211800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珍珠泉、老山森林公園、定山寺、惠濟寺、浦口火車站、左所大街等 機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南京馬鞍國際機場 火車站:南京北站、江浦火車站 車牌代碼:蘇A 地區生産總值: 地區生産總值:443.57億元(2020年) 方言:南京官話 高等院校:南京工業大學、南京審計大學等 人口:1171603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曆史沿革

春秋時期,今浦口區域先屬楚國棠邑,後入吳。戰國初,吳亡入越,越亡複歸于楚。

秦至東漢末年,區境先後隸屬九江郡、臨淮郡、廣陵郡的棠邑縣(後改堂邑縣)。

三國時,區境先屬魏,後屬吳。

晉太康六年(285年),于區境西南置烏江縣,治烏江鎮,隸揚州淮南郡,領今珠江以西地區。西晉永嘉元年(307年),于今泰山鎮範圍内置宣化鎮。東晉隆安元年(397年),改棠邑為尉氏縣,今珠江以東地區、宣化鎮隸屬秦郡尉氏縣。

南朝梁天監元年(502年),分尉氏為堂邑、尉氏兩縣。區境屬尉氏縣。陳太建元年(569年),地入北齊;五年,“江浦”作為地名載入《南史》。

隋文帝以州統縣,開皇三年(583年),宣化鎮改稱六合鎮。四年,廢尉氏、堂邑、方山三縣,置六合縣。區境分屬和州烏江縣、方州六合縣(原尉氏縣)、滁州新昌縣。十八年,新昌縣改為清流縣。

唐初,區境分屬淮南道和州烏江縣、揚州六合縣、滁州清流縣。景龍三年(709年),分清流縣置永陽縣。南唐升元二年(938年),改永陽縣為來安縣。

北宋太宗至南宋紹興年間,區境分屬淮南西路和州烏江縣及淮南東路真州六合縣、滁州來安縣。

元代,區境分屬河南江北行省廬州路和州烏江縣及揚州路真州六合縣、滁州來安縣。

明初,省烏江縣入和州,屬廬州府;省來安縣入滁州,屬鳳陽府;六合縣改屬揚州府。

明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劃和州遵教、懷德、任豐、白馬4鄉及六合縣孝義鄉和滁州豐城鄉、和州一部分置江浦縣,隸屬南直隸應天府,縣治設在浦子口城内(今東門大街)。從此,區境分屬應天府的江浦縣、揚州府六合縣。洪武二十二年,六合縣亦改屬應天府。

明洪武二十五年移治新開路口,即江浦縣珠江鎮(現江浦街道)。

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應天府為江甯府,區境分屬江南省江甯府的江浦、六合2縣。

清鹹豐三年(1853年),太平天國改江浦縣為天浦縣。

清鹹豐八年(1858)即天曆戊午八年,太平天國以江浦縣為省治,設天浦省。

清同治三年(1864),複屬江甯府的江浦、六合2縣。

民國元年(1912年),江蘇省行政公署成立,設省、縣二級制,江浦直屬于省。10月,袁世凱政府将浦口辟為商埠。

民國三年(1914年),改省、道、縣三級制,區境屬金陵道。

民國十六年(1927年),國民政府遷都南京,廢道,改行省、縣二級制,江浦複屬省,将浦口商埠區域由江浦縣劃屬南京市。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江浦改屬省第九行政督察區,浦口商埠區域改建為南京市第八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江浦屬第十行政督察區。民國26年,原浦口區域複屬江浦、六合2縣。

民國三十年(1941年)起,江浦改屬江蘇省第五行政督察區。民國35年後,原浦口區域恢複為南京市第八區建制。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中共江淮區黨委建立江全督導室。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改稱江全辦事處,隸屬江淮第五專員公署。2月,中共華東局撤銷江全辦事處,成立江浦縣政府。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25日,浦口解放後,江浦縣所屬的浦鎮、東門鎮劃歸南京市,與原浦口并建為南京市兩浦區。6月2日,複稱南京市第八區。原江浦縣隸屬安徽省皖北行政公署滁縣專署。

1950年6月15日,南京市重新劃區,第八區改為第七區。

1953年1月,江浦由安徽省劃回江蘇省,屬揚州專區。

1955年8月3日,第七區改名浦口區。

1956年2月,江浦屬鎮江專區;1957年1月屬揚州專區;1958年7月,屬南京市;1962年6月,屬揚州專區;1966年3月,劃屬六合專區;1971年3月,六合專區撤銷,複屬南京市。

1989年,撤銷頂山鄉,設立頂山鎮。1992年12月,撤銷城東鄉,并入珠江鎮。

1995年,撤銷南門鎮并入頂山鎮。

1996年,浦口區轄1個街道、4個鎮、1個鄉:浦口街道、泰山鎮、頂山鎮、沿江鎮、盤城鎮、永豐鄉;江浦縣轄7個鎮、5個鄉:珠江鎮、橋林鎮、石橋鎮、烏江鎮、星甸鎮、湯泉鎮、永甯鎮、大橋鄉、陡崗鄉、林山鄉、龍山鄉、建設鄉。

1998年,撤銷林山鄉,設立烏江鎮。2000年,撤銷建設鄉并入珠江鎮,撤銷陡崗鄉并入橋林鎮。

2002年4月3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南京市浦口區和江浦縣,設立新的南京市浦口區,以原浦口區和原江浦縣的行政區域為浦口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珠江鎮。同年5月,南京市調整江北地區行政區劃,江浦縣、浦口區合并,正式成立新的浦口區,總面積913.75平方千米。

2002年,撤銷頂山鎮,設立頂山街道。2003年,永豐鄉并入盤城鎮。區劃調整後,浦口區轄3個街道、8個鎮:泰山街道、頂山街道、沿江街道、盤城鎮、珠江鎮、橋林鎮、石橋鎮、烏江鎮、星甸鎮、湯泉鎮、永甯鎮。

2006年3月26日,正式撤銷珠江鎮,設立江浦街道,轄13個居委會、16個村,人口10萬多人。同年,經區政府批準,新成立社區居民委員會2個,新增村委會、居委會合署的社區居委會5個。

2006年末,浦口區轄4個街道、7個鎮:泰山街道、頂山街道、沿江街道、江浦街道、橋林鎮、永甯鎮、湯泉鎮、星甸鎮、石橋鎮、烏江鎮、盤城鎮。浦口區共有社區88個,村委會105個(其中村居合署20個)。

2007年,盤城鎮、湯泉鎮、橋林鎮撤鎮設立街道。行政區劃調整後,浦口區轄7個街道、4個鎮:泰山街道、頂山街道、沿江街道、江浦街道、盤城街道、湯泉街道、橋林街道、永甯鎮、星甸鎮、石橋鎮、烏江鎮。

2011年3月15日,江蘇省政府批複同意将永甯鎮花旗村劃歸泰山街道管轄。調整後,永甯鎮面積101.51平方千米,人口3.81萬人,轄1個居委會、10個行政村;泰山街道面積48.82平方千米,人口10.08萬人,轄14個居委會、1個行政村。

2012年8月,浦口區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烏江鎮與橋林街道合并設立新的橋林街道,石橋鎮、星甸鎮兩鎮合并設立星甸街道,将原星甸鎮萬隆居委會西至繞鎮公路、北至湯泉街道辦事處瓦殿村、東至龍華居委會、南至解放橋居委會的區域(新金居委會)以及龍山、龍井、龍華3個居委會和大黃村委會劃歸湯泉街道管理。

2013年7月,江蘇省政府網站發布《省政府關于撤銷浦口區永甯鎮設立浦口區永甯街道辦事處的批複》,同意撤銷浦口區永甯鎮建制,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浦口區永甯街道辦事處。永甯街道行政區域面積115.5平方千米,人口5.01萬人,管理8個居委會、3個村委會。

2017年5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對江北新區的空間架構進行重新調整,劃分為直管區、共建區和協調區三大部分,其中,直管區為原高新區(含浦口區的沿江、泰山、盤城街道)、化工園區(含六合區的大廠、長蘆街道)以及頂山街道、葛塘街道,面積386.25平方千米,并在直管區内劃定核心區33.2平方千米;共建區為新區規劃面積788平方千米範圍内,除直管區以外的其他區域(以浦口、六合區為主開發建設,江北新區對重大事項進行統籌);協調區為浦口區、六合區和栖霞區八卦洲範圍内,除直管區、共建區以外的其他區域(江北新區對涉及關聯和長遠的事項與相關行政區溝通協調)。區劃重新調整後,浦口區域總面積為720平方千米,下轄5個街道(江浦、橋林、湯泉、永甯、星甸)、2個場、3個園區(國家級1個,為科工園;省級2個,為浦口經開區、珍珠泉旅遊度假區)。

2020年8月11日,江蘇省政府辦公廳發文授予南京市浦口區等38個縣(市、區)2019年“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稱号(名單附後)。截至目前,江蘇共有72個“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底,浦口區下轄9個街道,其中頂山街道、泰山街道、沿江街道、盤城街道由南京江北新區直管;另有2個場(湯泉農場和老山林場),2個國家級産業園區(南京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南京海峽兩岸科技工業園),2個省級開發區(南京浦口經濟開發區、珍珠泉旅遊度假區)。區政府駐江浦街道文德路18号。

街道名稱

面積

(km²)

人口

(萬)

下轄社區

泰山街道

45

10

津浦、橋工、泰山、鐵橋、農工院、橋北、大橋、碼頭、中浦、浦東苑、滄波門、柳洲、錦城、天景、花旗、花旗村

頂山街道

39.79

4.4

臨泉、龍虎巷、南苑、大新、吉慶、石佛、珍珠路、金湯街

沿江街道

30.9

1.5

馮牆、泰馮、路西、複興、京新、新化

盤城街道

51.5

6.8

盤城、江北、新華、闆橋、永豐、老幼崗、雙城、落橋、雙城村、渡橋村、落橋村

江浦街道

161.2

30

新河、人民橋、解放橋、烈士塔、上河街、求雨山、城東、東門橋、團結、白馬、七裡橋、同心、高旺、珠江、鞏固、光明、五裡、八裡、火藥洲、鞏固村、五裡村、光明村、八裡村、火藥洲村、白馬村、七裡橋村、虎橋村、四所村、張村村、大林村、差田村、中心村、華山村、西江村、新合村、響堂村

橋林街道

185

7

石碛、明因寺、福音、蘭花塘、百合、雙垅、濱江、西山、高湯、劉公、烏江橋北、林蒲、七聯村、勤豐村、雙廟村、高湯村、劉公村、周營村、雙營村、五一村、南一村、林山村、林東村、河南村、茶棚村

湯泉街道

109

5.2

金泉、九龍、高華、三泉、泉西、泉東村、陳莊村、瓦殿村、滴水珠村、林莊村

星甸街道

141

5.04

星興、龍山、萬隆、龍井、新橋、高廟、石村、後圩村、石窯村、十裡村、解放橋村、龍華村、大黃村、湯集村、雙山村、高廟村、石村村、山西村、九華村、王村村

永甯街道

109

3.9

永甯、東葛、高麗、西葛、大橋、侯沖、永甯村、侯沖村、張圩村、東葛村、大橋村、高麗村、友聯村、青山村、聯合村、大堰村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浦口區位于南京市西北部,介于東經118°21’─118°46’,北緯30°51’─32°15’,面積913.75平方千米。與南京市鼓樓區、建邺區、雨花台區、江甯區隔江相望,北部、西部分别與安徽省來安縣、滁州市、全椒縣、和縣毗鄰;浦口區是長三角地區向内陸腹地輻射的西橋頭堡,是南京沿江開發、兩岸聯動發展中的江北中心區域,也是南京跨江聯動發展和滁州東向發展、南京都市圈合作的前沿陣地。

地形地貌

浦口區境内集低山、丘陵、平原、崗地、大江、大河為一體;區域屬甯、鎮、揚丘陵山地西北邊緣地帶,地勢中部高,南北低。老山山脈由東向西橫亘中部,制高點大刺山海拔442.1米,平原标高7─5米,山地兩側為崗,臨江、沿滁為低平的沙洲、河谷平原。

浦口前臨長江,後有滁河,老山山脈橫亘中部,西部丘陵起伏。江河沿岸均有沖積洲地,按地形差異和地貌特點,自然形成沿江圩區、沿滁圩區、山地和近山丘陵、遠山丘陵四大片,其中丘陵山區面積632.7平方千米,圩區總面積269.3平方千米。

氣候

根據地理位置,浦口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量在年際、季節之間差異較大,豐枯明顯,降雨量分布不均。據多年的資料統計,浦口區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102.2毫米,豐水年高達1778.3毫米(1991年),枯水年僅有465毫米(1978年),汛期(5月~9月)平均降雨量為712.1毫米,汛期最大降雨量1324.5毫米(1991年),最小降雨量248.8毫米(1978年),最大日降雨量301.9毫米(2003年7月5日)。本地多年平均徑流量約2.62億立方。

水文

浦口區境内分屬長江與滁河2條水系,以老山山脈自然分隔,以南為長江水系,以北為滁河水系。

長江在浦口區境内河道長約49千米,區内注入長江的小流域河流有驷馬山河、周營河、石碛河、高旺河、城南河、七裡河、朱家山河、石頭河、馬汊河等。

滁河在浦口區境内河道長42.8千米,滁河的主要支流清流河在浦口區境内河道長9千米,其它注入滁河的小流域支流有萬壽河、陳橋河、永甯河。

驷馬山河、朱家山河、馬汊河為滁河的3條通江分洪道。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浦口區境水資源較豐富,主要來自地表水、地下水和過境水。浦口區水域面積2.1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3.33%,其中長江、滁河水面占5.3%,内河、塘、庫等水面占18.03%;境内長江段總長54千米,面寬水深,萬噸巨輪常年通航,是一座天然良港,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年平均降水量1102.2毫米,地表徑流量約24.62億立方米。過境水量相當充沛,其中長江大通以上集水面積達170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過水量穩定在9100億立方米。境内地下水資源分淺水層和深水層,水文地質分長江漫灘區、滁河漫灘區、老山岩溶水分布區和丘崗區。

根據原江浦縣水利農機局20世紀90年代提供的資料,平水年地下水資源評價量達9.01億立方米;深層地下熱水資源水量豐富,水質較好,為開發利用創造了有利條件,其中湯泉街道出露溫泉群9處,泉水總流量達9600立方米/日,最高溫度達52℃;泰山、頂山一帶“甘泉遍布”,僅定山山麓就有珍珠泉、卓錫泉、虎跑泉、琥珀泉等,珍珠泉長年流量0.2立方米/秒,恒溫22℃。

土地資源

浦口地貌總體表現為集平原、崗地、丘陵、低山及大江、大河為一體的綜合型,區境東南部為長江沙洲平原,面積157平方千米,西北部為河谷平原,面積約125平方千米,平原地區低平坦蕩,土壤肥沃;中部為東北—西南走向的老山山脈,總面積約90平方千米,山體起伏,植被豐厚;低山與平原之間分布着砂礫丘陵、黃土崗地,總面積530平方千米。地貌單元的多元性,為土地資源開發利用提供了有利的自然基礎。浦口區土地開發程度較高。2012年,農業用地中耕地面積2.81萬公頃,旱澇保收面積占耕地面積的75%以上。實有林地面積31938公頃。浦口區後備土地資源少,主要分布于沿江灘塗,還有部分丘陵山地尚未開發利用。

礦産資源

浦口區境内礦産資源以沉積的非金屬礦産為主,已探明的石灰岩分布于老山西山地段及大孤山至二頂山一線,總儲量達7.82億噸,其氧化鈣含量高達55.4%,是生産特種水泥和煉鋼熔劑的最佳原料;石英岩礦分布于龍洞山、二頂山一帶,總儲量達4.14億噸,據象山、大馬山、獅子嶺等開采礦點分析,其二氧化矽含量高達94.4%~99.6%,是生産玻璃和冶金矽的優質石料。在永甯鎮東葛至高麗丘陵地區及橋林蘭花、星甸龍山、湯泉滴水珠等地有品種齊全的紅砂、黃砂和白砂,儲量大、品位高,是建築用的優質礦産。

礦産資源以非金屬礦産為主,有石灰岩、石英岩以及紅砂、黃砂等建築用礦産。植物種類頗多,銀杏、杜仲、廣玉蘭等珍稀品種均有分布,惠濟寺三株千年古銀杏樹所結無芯白果為國内一絕,星甸千畝杜仲林成為國内杜仲培植基地。

生物資源

浦口區内植物起源古老,種類頗多,可分180科800多種,其中木本植物37科330種,銀杏、杜仲、廣玉蘭、喜樹等珍稀品種均有分布,惠濟寺3株千年古銀杏樹,所結無芯白果,食之甘美,稱國内一絕,星甸千畝杜仲林,成為國内杜仲培植基地,藥用、樹脂、樹膠、纖維、澱粉、油脂及保健飲料等植物資源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有蘇中中藥庫之稱的老山地區,有野生藥材97科307種,其中165種為國内重點藥材,沙參、丹參、明黨參和柴胡等被醫界視為上品,多為外商指名求購。

野生動物311種,其中香獐、穿山甲、中華虎鳳蝶等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江浦口段為四大家魚魚苗天然捕撈場,年捕量1億尾左右,西江口的刀魚、銀魚等水鮮産品均享有盛譽。東方白鹳、白鶴、江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人口

2012年末,浦口區居民總戶數為19.58萬戶,總人口59.49萬。其中:男性29.75萬,女性29.74萬,男女性别比100.02%;城鎮人口51.37萬,鄉村人口8.12萬,城鎮人口比重86.3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51人。年内遷入人口20499人,遷出12797人,人口機械變動為淨流入7702人。年内出生人口7552人,人口出生率12.85‰;死亡人口3834人,人口死亡率6.52‰;全年自然增長人口371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33‰。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浦口區常住人口為1171603人。

政治

職務

姓名

區長

瞿為民

區委書記

成玉祥

區委副書記

李好平

區委常委

闵一峰、李晖、陳潺嵋、鄧林、任家龍、趙德本、彭均勝、黃琴

參考資料來源

浦口區主要領導(截至2013年)

經濟

綜述

2012年,浦口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56.74億元,比上年增長13.3%。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30.57億元,增長7.5%;第二産業增加值241.95億元,增長14.0%;第三産業增加值184.22億元,增長13.4%。

2012年,浦口區共完成地方财政總收入102.04億元,比上年增長14.2%,增幅比上年減少5.6個百分點。其中:行政區完成66.71億元,比上年增長12.9%;高新區完成35.33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實現地方公共财政預算收入63.41億元,比上年增長20.5%,增幅比上年降低0.9個百分點。其中:行政區完成48.6億元,比上年增長20.5%;高新區完成14.81億元,比上年增長20.4%。

2020年,浦口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43.5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較上年增長3.6%。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45.63億元,同比增長1.6%;第二産業增加值136.24億元,同比增長7.4%;第三産業增加值261.7億元,同比增長1.9%。三次産業比重依次為10.3%、30.7%和59.0%。

第一産業

浦口素稱“魚米之鄉”,經過培植利用的糧、棉、油及林果、桑茶、花卉等優良品種數以百計,其中“赢豐”牌、“滁河灣”牌國家一級無公害大米,“三橋”牌鮮食玉米,“夏綠”牌菜秧,“飄香”牌田藕,“佛童”牌、“赭洛山”牌、“散之園”牌茶葉,“勤富”牌草莓等暢銷市場。人工飼養的“蘇農”牌光鴨,“詠香”牌肉鴨,“康寶”牌富鋅、富硒雞蛋,以及“綠浦”牌鳙魚,“公子州”牌鳜魚、鳙魚,盤城觀賞魚,中華絨螯蟹等已成為地方名特産品。

2011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産值47.19億元,比上年增長15.8%;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7.0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1%。

2011年新增高效規模設施農業項目22個,新建玻璃溫室2萬平方米,8332鋼架大棚1600畝。全年新增高效農業面積2.38萬畝,其中高效蔬菜0.65萬畝、高效園藝0.484萬畝、特糧特經1.24萬畝。新增設施農業2.07萬畝,其中設施蔬菜1.223萬畝、設施園藝0.847萬畝。全年新增高效漁業7550畝,新增設施漁業2800畝。休閑農業全年接待遊客93.5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3%;實現綜合收入4.55億元,比上年增長21.7%。浦口區11個鎮街有4個鎮街高效農業比例已達到100%。

2012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産值53.98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0.5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5%,增幅較上年上升3.4個百分點。

第二産業

2010年,浦口區規模以上工業全年完成工業總産值385億元,同比增長24.2%;工業銷售收入383億元,同比增長22.4%;工業增加值86.0億元,同比增長24.6%;工業利稅32.0億元,同比增長18.5%,工業效益明顯,增長穩定。固定資産投資繼續擴大,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250億元,比2009年同期增長34.1%。

2011年,浦口區完成工業增加值191.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8.0%;增幅高于浦口區總體增幅4.7個百分點;工業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67.8%,拉動GDP增長9個百分點。浦口區規模工業實現工業總産值776.14億元,比上年增長30.8%;規模工業增加值187.57億元,比上年增長36.2%;規模工業銷售收入761億元,比上年增長31%;規模工業利稅總額97.3億元,比上年增長40.7%。

2012年,浦口區完成工業增加值217.79億元,按照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7%;增幅高于浦口區總體增幅1.4個百分點;工業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48.3%,拉動GDP增長7.1個百分點。浦口區規模工業實現工業總産值945.69億元,比上年增長20.0%;規模工業增加值231.70億元,比上年增長20.9%;規模工業銷售收入935.72億元,比上年增長21.4%;規模工業利稅總額125.35億元,比上年增長20.9%。

2017年,浦口區入選中國工業百強區。

第三産業

金融

2012年,浦口區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496.85億元,比上年增長20.9%,其中:居民儲蓄餘額207.34億元,比上年增長19.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95.84億元,比上年增長7.9%。

貿易

2011年,浦口區實現進出口總額2314452萬元,比上年增長18.3%,其中:出口總額1400315萬元,比上年增長31.6%;進口總額914137萬元,比上年增長2.4%。支撐對外貿易高位運行其作用,主要來源于浦口區對外經濟的不斷發展。2011年浦口區實現合同利用外資355754萬元,其中:千萬美元大項目19個,項目總投資397649萬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321748萬元,比上年增長43.5%。對外承包勞務營業額53690萬元,比上年增長14.6%。服務外包執行額468762萬元,比上年增長69.1%,其中:離岸數210406萬元,比上年增長295.4%。

交通運輸

公路

截至2017年底,浦口區境内有104國道、205國道、312國道、328國道、滬甯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甯合高速公路、甯杭高速公路、甯通高速公路、甯淮高速公路、甯鹽高速公路等穿境而過。此外,南京長途汽車北站也位于浦口區境内。

鐵路

截至2017年底,浦口區境内有南京北站(規劃)、江浦站和林場站,京滬高速鐵路、滬漢蓉高速鐵路、津浦鐵路、甯西鐵路、甯啟鐵路穿境而過。

航運

截至2017年底,浦口區境内有南京港浦口港區(即浦口港)和南京港七壩港區兩個港區。

南京港是亞洲最大内河港口,是中國沿海的主樞紐港和對外開放一類口岸,也是長江流域水陸聯運和江海中轉的樞紐港,處于鐵路、公路、管道、航空和水運的交會點,是長三角唯一實現集裝箱鐵路與水路無縫對接的港口,已成為中國華東地區及長江流域江海換裝、水陸中轉、貨物集散和對外開放的多功能江海型港口,也是中國連結全球的江海轉運綜合樞紐。

到2030年,浦口将有11條通道連接江南,實現江南江北無縫對接。

公共交通

地鐵

截至2019年底,浦口區境内有4條地鐵線路。

線路

起訖站

站數

裡程

車輛編組

标志色

通車時間

南京地鐵3号線

林場站,秣周東路站

29

44.9km

6A

綠色

2015年4月1日

南京地鐵10号線一期

安德門站,雨山路站

14

21.6km

6A

香槟色

2014年7月1日

南京地鐵S3号線

南京南站,高家沖站

19

36.22km

6B

粉紫色

2017年12月6日

南京地鐵S8号線一期

泰山新村站,金牛湖站

17

45.2km

4B

深橘黃色

2014年8月1日

路線

過江通道

截至2019年底,浦口區境内有南京長江大橋、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公路橋)、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鐵路橋)、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南京定淮門長江隧道、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南京地鐵10号線和南京地鐵S3号線共8條過江通道。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高等院校:南京大學浦口校區、南京農業大學浦口校區、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江浦校區、南京審計學院浦口校區、東南大學成賢學院、江蘇教育學院浦口校區

2012年,浦口區共有:普通中學24所,457個教學班級,在校學生數17920人,教職工2489人,專任教師1903人。中職成人學校4所,105個教學班級,在校學生數4541人,教職工441人,專任教師361人。小學37所,706個教學班級,在校學生數28691人,教職工1914人,專任教師1932人。幼兒園62所,553個教學班級,在園幼兒數16707人,教職工2029人,專任教師1234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14個教學班級,在校學生數80人,教職工33人,專任教師29人。2012年,小學入學率達到100%,畢業率達到100%,升學率達到100%;初中入學率達到100%,畢業率達到100%,升學率達到98%。

科學技術

2011年,實施區級科技項目52項,項目經費1042萬元,帶動項目總投資10.55億元。獎勵區屬12家企業的28個高新産品計380萬元,累計帶動企業高新技術産品銷售收入6.2億元。入選市科技計劃16項,獲市以上科技經費2605萬元。全年專利申請量1642件,其中發明專利679件;專利授權量958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215件;培育知識産權示範企業5家。市區兩級專利補助專項經費97萬元。行政區實現高新技術産業産值284.8億元,占規模工業産值44.4%。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累計31家),新增省級以上高新技術産品15項(累計109項)。建成孵化器面積26.6萬平方米,在孵科技企業100家。南京工業大學與永甯侯沖共建的綠色建築科技産業園開工建設。

2012年實施區級科技項目52項,項目經費投入1042萬元,帶動項目總投資10.55億元;積極落實獎勵科技成果轉化及高新技術産品有關政策,對區屬12家企業的28個高新産品進行了獎勵,安排資金380萬元,累計帶動企業高新技術産品銷售收入達到6.2億元;入選南京市科技計劃16項,獲市以上科技經費2605萬元;“回轉支承新型制造裝系列化産品的開發及産業化”項目、“钛等功能複合材料爆炸與軋制複合制造技術研發與産業化”項目和“動車組制動系統關鍵技術國産化及産業化”項目共獲得省重大成果轉化專項經費支持達2200萬元。

文化事業

浦口區興建了區文化館、圖書館大樓,求雨山文化園、鳳凰文化廣場等一批重點文化設施,建設了一批社區文化中心和鎮街文化廣場,各鎮街均建有文化站和圖書室。形成了浦口手獅、求雨山文化園等特色文化品牌,被省裡授予“書法特色文化之鄉”,區文化館手獅節目演出團被命名為省級“特色文化團隊”。

2011年,文化作品獲省級金獎4個、市級金獎29個。橋北文化中心、區市民中心(區圖書館、區文化館)開工建設。泰山街道、星甸街道分别成功争創為省級公共文化示範鎮街、市示範文化站。建成市級社區(村)文化活動室示範點8個,打造市級社區特色文化廣場6個。浦口區公共文化設施總面積4.26萬平方米。成功舉辦“中國書法·金陵論壇”。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編印出版《館藏金陵四家書法精品賞析》。

2012年,橋北文化中心、區市民中心(區圖書館、區文化館)先後開工建設;泰山街道争創為省級公共文化示範鎮街;星甸街道創建為南京市示範文化站;建成了8個市級社區(村)文化活動室示範點,打造了6個市級社區特色文化廣場,泰山街道弘陽廣場申報為南京市示範文化廣場;江浦高旺龍泉山莊農家書屋創建為5星級農家書屋,星甸石村農家書屋創建為4星級農家書屋;完成圖書館通借通還“一卡通”服務工程建設和86家社區(村)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建設。浦口區公共文化設施總面積達4.26萬平方米,每萬人擁有文化設施面積達594平方米。

市民活動:群衆性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多彩,在市以上文化節目(作品)的評比或比賽中,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獎,其中民間舞蹈《獅虎雙雄》獲首屆中國江蘇民間藝術節“三民”大賽金獎。

文化底蘊深厚。浦口在幾千年的曆史沉澱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區域文化。以達摩“一葦渡江”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王荷波為代表的紅色文化,以“金陵四老”為代表的書法文化,以及以手獅舞為代表的民俗文化,都是浦口曆史文化的瑰寶。浦口人文荟萃,文化源遠流長。唐代詩人張籍尤工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宋代豪放派詞家張孝祥與張元幹同被稱為“詞壇雙壁”。有“宋書殿軍”之譽的張即之,以“能書聞天下”。明代理學家莊昶,清代文學家劉岩,當代詩、書、畫臻于“三絕”的草聖林散之等文化精英,他們都是浦口的驕子,照亮了浦口曆史文化的天空。

體育事業

2011年,舉辦第三屆區級機關運動會、區“五環杯”乒乓球聯誼賽、第五屆“榮寶利杯”籃球聯賽活動等。建成城市社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36個。建成永甯健身廣場。浦口籍選手許安琪獲2012年夏季倫敦奧運會女子重劍團體賽冠軍。在市第20屆運動會(青少部)上,獲24枚金牌、44枚銀牌、66枚銅牌;在市少兒田徑比賽上,浦口代表隊獲9枚金牌、14枚銀牌、6枚銅牌,團體總分第4名;在市20屆運動會少年跆拳道比賽上,獲4枚金牌、4枚銀牌、7枚銅牌;在省俱樂部跆拳道比賽上,獲金牌2枚;在省縣級田徑比賽(宿遷賽區)上,獲銀牌2枚、銅牌1枚。區體校輸送9名運動員進入市隊訓練。浦口區15所學校組隊參加省級比賽4次,參加市級比賽19個項次,獲得團體第1名4個。其中,省級金牌4枚、銀牌1枚、銅牌1枚,市級金牌33枚、銀牌58枚、銅牌72枚。泰山小學足球隊獲2012年省足球錦标賽男子丙組金牌,女子丙組銀牌。成功創建國家高水平後備人才訓練基地。

承辦賽事:江蘇省定向錦标賽暨中國城市定向系列賽(南京站)。

醫療衛生

主要醫院:南京市浦口醫院、南京市浦口區中醫院、南京港江北醫院、南京市浦口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江浦縣人民醫院、鐵道部浦鎮車輛廠職工醫院

民營醫院:南京長海醫院

2011年,浦口區基層醫療機構具有全科醫生資質人員128人,161名鄉村醫生中10人取得國家執業助理及以上資質。落實鄉村醫生養老保障政策,建立鄉村醫生養老保險、退休生活補助機制。盤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省級标準化建設驗收(浦口區累計22家)。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8.78萬人。浦口區作為省級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試點區縣,在南京市率先實施三種支付方式改革工作。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控制在95.31/10萬。浦口區未發生血吸蟲病急性感染。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簽約9.16萬人。浦口區累計建立居民健康檔案54.45萬份。

2012年,實行了鎮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服務站一體化管理;進一步推進基本藥物制度,績效考核等基層醫療機構的綜合改革;實施新招聘醫學本科生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及全科醫師轉崗培訓,浦口區基層醫療機構具有全科醫生資質人員已達128名,浦口區161名鄉村醫生中10名取得國家執業助理及以上資質、103名取得鄉村執業助理醫師資質;鄉村醫生養老保障政策得到落實,建立了鄉村醫生養老保險、退休生活補助機制;盤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省級标準化建設驗收,浦口區22個社區服務站通過省級标準化建設驗收。

曆史文化

地域文化

浦口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時代”,有着7000多年的文明史,佛教文化有禅宗始祖達摩“一葦渡江”碑、禅宗祖庭定山寺、惠濟寺;生态休閑文化有老山、湯泉、琥珀泉、珍珠泉“一山三泉”;民國文化有浦口火車站、龍虎巷、浦鎮車輛廠;書法文化有以一代草聖林散之為首的“金陵四老”、中書協中國書法論壇永久會址;民俗文化有手獅舞、寶葫蘆、南門腔等等;到了近代,則有見證了南京第一個共産黨組織——浦口黨小組成立的“二七紀念館”。2008年6月,浦口區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浦口地區自古墨香濃郁,從南唐抵今,凡千餘年來書家倍出而傳承不絕,留下諸多書壇佳話。南唐大書畫家韓熙載曾為古惠濟寺“湯泉禅院”碑撰文,據說碑額“湯泉禅院之碑”六字,出自徐锴、徐铉兄弟之筆,徐氏後裔“徐兢與其兄徐林均以篆名家,兼善山水人物,世共寶之。”南宋著名詞人張孝祥後裔張郯則“以能書聞天下,金人尤寶其墨”。近現代有林散之,有“草聖”之美譽。林散之代表作有草書《中日友誼詩》、草書《許瑤詩論懷素草書》、草書《自作詩論書一首》。

文物古迹

浦口有豐厚的文化遺産,從考古和發掘情況來看,有距今6000餘年的湯泉楊山頭遺址,江浦街道七裡橋遺址,以及距今5000多年的營盤山古墓葬群遺址,湯泉牛頭崗遺址,另外分布在浦口區境内大量的原始社會、商周時代的古文化遺址及大批兩漢、晉、南朝、隋唐、宋元明清古墓葬100餘處。截至2013年,浦口區内有國保單位1處,省級文保單位3處,市級文保單位30處,區級文保單位24處。

民俗文化

江浦手獅舞活動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據考證,中國不産獅子,它是從西亞一帶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随之而來的便是作為一種娛樂活動的獅子舞,在新年春節期間盛行中國各地。它寓意着勞動人民追求太平美好生活的願望:借助雄健、勇敢的獅子,驅邪除禍,迎福納祥。但在表演形式上,通常流行的舞獅都是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身獅尾。兩人密切配合,協調動作。浦口手獅則不同,每隻長約1.5米,重約2.5公斤,用竹編紮,以麻布和彩絲妝成獅子模樣,撐以木棒,單人舞于手中,可獨舞,可群嬉,以多為勝。浦口區其他民俗文化還有南門腔、八老鴿子、吓老鷹、采茶、傘燈、船燈等。

風景名勝

浦口區的主要景點有求雨山文化園、惠濟寺公園、老鷹山觀光塔、獅嶺雄姿等30多處,其中“獅嶺雄姿”景區為“金陵四十景”之一。“一代草聖、十裡溫泉、百裡老山、千年銀杏、萬隻白鹭、十萬畝國家級森林公園”是對浦口旅遊特色的生動概括。當代草聖林散之、唐代詩人張籍、宋代愛國詞人張孝祥等都出生于江浦,梁朝昭明太子曾在此讀書,明代朱元璋也曾沐浴于此,蘇東坡、王安石、秦少遊、陳獻章等也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詩詞名篇。

地點

簡介

景點圖片

珍珠泉

珍珠泉位于浦口以西6千米處,從明代即蜚聲大江南北的“江北第一遊觀之所”,面積1400多公頃。相傳明萬曆年間,金陵大旱,唯浦口以西一帶因得益于珍珠泉水,農作物依然豐收,當地農民居然不知旱情。當時人認為這是龍王爺的保佑,紛紛捐資興建龍王閣及其它園林建築,以表示對龍王的感謝。珍珠泉的泉眼,泉水從石縫中湧出,因十分像成串的珍珠,故得名。

老山國家森林公園

老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浦口區中部的老山林場,橫貫浦口區境内,素有“南京綠肺、江北明珠”之美譽,是江蘇最大的國家級森林公園。老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80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超過80%,空氣中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含量是主城的500倍,是金陵最大的“綠肺”。老山自然景觀素以“林、泉、石、洞”四絕著稱,園中有寺、墓、泉、洞,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

湯泉溫泉度假區

湯泉溫泉度假區地處浦口區西北部,南依老山,北臨滁河,有“十裡溫泉帶、百畝九龍湖、千年古銀杏、萬隻白鹭鳥、億株雪松苗”的旅遊環境。湯泉因地多溫泉而得名,宋名儒秦少遊《湯泉賦》中雲:“泓泓涓涓,莫虞歲年,不火而燠,其名湯泉”。湯泉溫泉資源豐富,總流量達4590噸/日,最高水溫達47攝氏度,含有3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古代文人名士曾把湯泉與華清池媲美,有詩雲:“沸玉噴珠水一方,溫柔人合老仙鄉。硫香不數華清滑,道是蕭梁太子湯”。

浦口火車站

浦口火車站位于浦口區津浦路,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列為中國最文藝的九個火車站,是中國唯一保存民國特色的火車站,也是國内首個完整保留曆史風貌的“百年老火車站”。

定山寺

定山寺位于浦口區獅子峰下,是中國禅宗的重要寺院,也是中國禅宗發祥地和最初祖庭之一,被譽為“達摩第一道場”。定山寺始建于南梁天監二年(503年)由梁武帝蕭衍建造,賜名定山寺并贈與高僧法定,時為江北第一古刹,與江南栖霞寺、雞鳴寺齊名。定山寺是禅宗始祖達摩南梁普通元年(520年)一葦渡江後,即駐錫之地,尚有達摩岩、宴坐石、卓錫泉、一葦渡江碑等重要遺迹。明弘治四年(1491年)潔雲禅師在寺内豎達摩造像碑一塊,此碑為中國現存最早達摩造像碑。

惠濟寺

惠濟寺相傳始建于戰國時期,初名湯泉禅院,宋元佑年間改稱惠濟寺,清鹹半年間毀與戰火。1982年遺址被辟為公園。自古以來,就有衆多文人墨客前來探勝訪幽,公園現存的三株古銀杏樹乃1500多年前南朝之物,分别名曰“撐天覆地”、“千年垂乳”、“雷擊複蘇”,公園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三棵古銀杏樹已列入“中國古典園林之景”,為省級保護單位。

弘陽歡樂世界

弘陽歡樂世界由專業一流的國際化團隊傾力打造,項目的規劃設計即以國際最前沿的遊樂場所為标準,邀請衆多國内外頂尖一流的專業公司與弘陽集團共同攜手完成整體規劃、開發建設工作。打造“全民歡樂”的核心理念,與華東MALL購物、餐飲、酒店、休閑、家居版塊形成呼應之勢,成就華東頂級遊樂專屬領地。

求雨山文化園

求雨山文化園位于浦口區珠江街道西門外,該山為老山餘脈,海拔41米,占地面積20公頃,1988年,首度于此建造林散之書畫陳列室。至1997年,先後建成散木山房、寶硯齋、閱翠樓、墨香閣、愛雨軒、白馬亭、束筠亭等,并正式改名林散之紀念館。館中藏林散之書畫精品400餘件,并陳列其生前所用過的部分文具和印章。此後,蕭娴紀念館、高二适紀念館及胡小石紀念館等也先後落成于此,形成以四大書畫名家紀念館為核心的文化公園,世人稱譽為“當代蘭亭”,是國内外書畫界人士及書畫愛好者心儀神往的書法山、文化園。

主要景點

地方特産

橋林鹹闆鴨、橋林鹽水鵝、牛肉脯、老山蜂王漿、橋林湯包、星甸烤鴨、浦橋玉劍茶葉等。

著名人物

在2300多年的曆史長河中,浦口古來即是文人墨客彙聚之地,一門張氏流芳百世,從唐代張籍,到宋代張祁、張即之、張同之,影響深遠,尤以宋代愛國詞人張孝祥為最,其《六州歌頭》詞至今仍然令人蕩氣回腸。明代成化年間,浦邑名人莊昶、石淮和南海學子陳獻章、婁懷玉等人歡聚浦口白馬寺,留下為人稱道的白馬寺草書集碑。清康熙年間進士、詩文作家劉岩,被康熙譽為中華一寶。到了現當代,浦口文化名人中湧現了著名的一代“草聖”林散之,在求雨山上修建了“金陵四老”林散之、蕭娴、高二适、胡小石的紀念館。另外,擁有“金陵第一蘭”美譽的唐文舉、當代花鳥大家吳國亭也均是浦口文化名人中的優秀代表。

唐代詩人張籍

張籍,字文昌,公元768年生于江浦縣林山鄉(即今浦口區烏江鎮)燕窠張村,原有張籍讀書處遺迹,現已無存。公元798年中進士。元和初年往長安任太常寺太祝,後任秘書郎、國子助教、國子博士,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後人稱張水部或張水業,是韓愈的學生,與白居易等友善。有《司業文集》八卷存世。白居易稱張籍“尤工古樂府,舉代少其倫”。韓愈雲:“張籍學古淡,軒鶴避雞群。”宋王安石謂張籍詩“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明代尚書張瑄

張瑄,字廷玺,今浦口區湯泉街道人。于明正統六年鄉試中舉,七年成進士,授刑部主事,後出任吉安知府,廣東右布政使。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張瑄為南京刑部尚書,定居南京。昔時“湯泉八景”中“尚書故宅”一景,即張瑄祖居舊宅。張瑄對家鄉十分熱愛,有《遊惠濟寺》一首詩:“勝境湯泉甲一方,白雲深處有僧房。梅花落訝初飛雪,草色濃凝未着霜。”張瑄有《觀庵集》、《香泉稿六卷》存世。

明代四谏士之一莊昶

莊昶(1436-1489),字孔陽,号木齋,浦鎮東門人。明翰林四谏主要人物。因遭廷杖谪落,後蔔居定山二十年,世稱定山先生。莊昶“自幼豪邁不群,嗜古博學”,正統十四年進入縣學為生員。景泰七年鄉試中舉。成化二年,赴京會試,并參加殿試,中進士及第,舉翰林院檢讨。明憲宗朱見深不顧國庫空乏,旨意元宵節大張燈火。莊昶等上疏反對,被廷杖貶官。此後屢遭-,遂辭官還鄉。隐居定山,著有《定山文集》。《定山詩集》被收入《四庫全書》。莊昶墓在定山,墓碑詩為明萬曆時吏部尚書-所作。

明代神童石淮

石淮(約1448-1502),字宗海,号石洞,現浦口區珠江街道白馬人。明天順六年鄉試第一,成化二年丙戌科進士。因其“正直方嚴”,不慣官場,無意仕途,年僅28而辭官還鄉。曾與莊昶、郁珍等邑人草創縣志,惜志未成而去世。石淮與南海陳獻章、江西婁懷玉、莊昶莊定山,時稱“四學士”。成化十九年,他們在江浦白馬寺聯句傳為美談。

榮譽稱号

榮譽

時間

第五批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區

2021年9月

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2021年9月

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

2021年7月

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标縣(區)

2021年7月

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

2020年10月

江蘇省第二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2020年6月

2019年全國縣域網絡零售TOP100

2020年5月

2020中國青年樂業百佳縣市

2020年3月

2020年中國縣域網購百強榜

2020年1月

2019年工業百強區

2019年11月

2018年工業百強區

2018年11月

2018年中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區第78位

2018年9月

2017年中國工業百強區

2017年12月

首批江蘇省級食品安全示範區

2017年7月

2016年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

2016年11月

江蘇知識産權強省建設區域示範區

2015年8月

全國“平安農機”示範區

2015年1月

江蘇省“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成效顯著區”

2015年1月

2014年度南京市殘聯工作有功區

2015年1月

2014年度南京市社會建設宣傳工作先進單位(浦口區委社建工委)

2015年1月

江蘇省“六五”普法中期先進單位

2014年10月

江蘇省雙擁模範區

2014年7月

2013年度江蘇省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區

2014年1月

江蘇省糧食流通監督檢查示範單位(浦口區糧食局)

2013年10月

南京市非物質文化先進區

2013年6月

國家生态區

2013年1月

國家生态建設示範區

2011年12月

江蘇省維護婦女權益示範崗(浦口區法援中心)

2011年12月

中國溫泉之鄉(浦口區湯泉街道)

2011年11月

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建設先進區

2010年2月

江蘇省農村公路工作先進單位(浦口區交通局)

2009年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書法)之鄉

2008年6月

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示範區(南京高新區)

2006年12月

國家級生态示範區

2006年3月

江蘇省首批數字鄉村試點地區

2020年11月

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區

2020年11月

榮譽稱号

上一篇:山西财政稅務專科學校

下一篇:襄汾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