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Heyuan Polytechnic)坐落于廣東省河源市江東新區,是一所由河源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院始建于1930年,前身是龍川縣立鄉村師範,1933年,學校易名為“龍川縣立簡易師範”,2001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老隆師範學校升格為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據2018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全日制大專在校生12015人,教職工711人,其中專任教師534人,副高以上職稱127人,雙師質教師482人。學校下設機電工程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人文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等7個教學院部;設有應用電子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旅遊管理、服裝設計、文秘、英語教育、音樂表演等48個專業;建有35個校内實踐基地(180個實訓室或車間),校外實習基地437個;有教學儀器設備總值9444.1萬元,圖書館紙質藏書105.68萬冊。[1]
    中文名: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簡稱:河職院 主管部門:廣東省 校訓:厚德 強技 奮發 敬業 校歌: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校歌 主要獎項: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 主要院系:人文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 所屬地區:廣東河源 學校類型:綜合 學校地址:河源市源城區東環路大學城 黨委書記:韋榮 現任校長:陳德清 類别:公辦 屬性:省屬專科高校 英文名:Heyuan Polytechnic

曆史沿革

2001年5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老隆師範學校升格為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同年9月面向全省招生。

2002年經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核定,學院為副廳級事業單位,同年成立學院黨委,下設機關、師範教育、職業教育、學生四個黨支部。

2003年5月經河源市機構編制委員會同意,學校内設八個副處級處室:黨委辦公室、學校辦公室、人事處、教務處、學生工作處、招生就業處、總務處、繼續教育處。

2004年3月學校新校區動工興建,校址設在市區東環路東江河畔,同年9月新校區落成招生。

2005年9月,老校區遷至市區,新老校區合并。同年12月學校被評為“廣東省文明單位”。

2007年底,學校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

2009年下半年,學校在校生人數達到10054人,正式踏入萬人校園行列。同年學校團委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

2010年學校成為全省首批15所中高職對口自主招生院校之一。

2011年,成為廣東省三二分段招生試點院校之一。

2012年被确定為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培育建設立項單位。

2013年正式成為第二批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立項建設單位。

2017年底,省教育廳專家組經過現場考察,對我校項目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省示範校項目建設,大大提升了我校綜合辦學水平和輻射帶動能力,使我校成功跨入全省高職院校第一方陣。辦學條件設施設備設施設備:學校占地面積1500畝,總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校園内教學大樓、老隆師範紀念樓、學生公寓、師生飯堂、圖書館、實訓中心、學術交流中心、體育館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荟萃湖、賢能廣場、蕭殷廣場、銘德榕、桃李園、雙馨園、書香園等人文景點蘊寓豐富的文化内涵。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校園環境,使學校成為莘莘學子求學修身、磨煉技能的理想場所。

院系專業

二級院部

專業

機電工程學院

模具設計與制造、數控技術、智能控制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汽車智能技術

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安全健康與環保、工業設計、食品營養與檢測、工業機器人技術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數字媒體應用技術、軟件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嵌入式技術與應用、電氣自動化技術

建築智能化工程技術、移動通信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應用電子技術、現代教育技術

工商管理學院

旅遊管理、酒店管理、烹調工藝與營養、物業管理、會計

市場營銷、工商企業管理、物流管理

人文學院

語文教育、數學教育、英語教育、小學教育、文秘、新聞采編與制作、法律事務、商務英語

藝術與設計學院

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動漫設計、服裝設計與工藝、服裝與服飾設計

音樂表演、音樂教育、美術教育、體育教育、園林技術、學前教育

辦學特色n

學校按照“乘實踐之舟、載知識黃金、揚素質風帆、抵能力彼岸”的教育教學改革思路,創新“教學工廠(場)”校企雙軌并行人才培養模式,主動加強與河源當地大中型企業的合作,共同推進“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改革,将學校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産過程緊密結合,突出教學的“行動導向、項目載體、能力本位、做學一體”,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水平和崗位适應能力。

同時,學校強調人文素質教育,積極構建融“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于一體的“文化育人”體系,突出大學生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同步發展,努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學建設

課程名稱

級别

立項時間

智能電子産品設計與測試

國家級

2010

WEB應用技術

省級

2008

數字電子技術

省級

2008

Java程序設計

省級

2014

電子電路分析

省級

經過長期努力,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取得優異成績,擁有中央财政支持實訓基地2個,省财政支持實訓基地(公共實訓中心)6個,省級實訓基地6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1個;擁有中央财政支持專業提升服務社會能力項目專業2個,省級示範性專業2個,省級重點專業5個,省級品牌專業3個。建有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8門省級精品開放課程,5門國家教指委精品課程。

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在曆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全國決賽中共獲得一等獎9項,二等獎36項,三等獎22項,獲獎數量和質量在全省同類院校中名列第3。學校榮獲“廣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特殊貢獻獎”。n

省級示範性專業:文秘、旅遊管理;n

省級重點專業(培育):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汽車運用技術。n

對外交流

學校穩步推進對我市7所中職學校以及陽江職業技術學院、羅定職業技術學院、吉安職業技術學院等3所高職院校的對口幫扶工作,深化與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等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的友好合作關系。

選派2名教師赴國外進行為期1年以上的訪問學習,與台灣11所高校簽訂了合作協議,與美國的康涅狄格大學、美國馬裡蘭大學、加拿大溫莎大學、澳大利亞中央昆士蘭大學、澳大利亞卧龍崗大學等國外知名大學建立合作關系,探索開展“3+1”、“2+2”模式的聯合人才培養,學校的國際化水平逐步提升。

科研成果

學校堅持産教融合、科教融合,科研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日益增強。牽頭組建校企合作辦學理事會,實施科技特派員機制,主動服務園區企業科技創新、轉型升級。建有市級以上科研平台19個,其中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廣東省農業科技創新中心1個,河源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河源市農業科技創新中心1個,河源市技術應用研究院2個。

學校秉承“服務地方”辦學理念,實施科技特派員機制,面向河源市“五縣三區”各類企業開展科技服務和培訓,為企業和社會承擔維修電工、數控銑床操作工等47個工種的初、中、高級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為企業培訓員工數6萬多人天。近三年承擔市級以上科研項目126項,科研經費到款990萬元,獲國家專利授權60項。n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根據2015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藏書60多萬冊,電子文獻6000多GB,保留刊2萬冊,視聽資料1.5萬張(盒)。現刊1000多種,報紙110種。n

學術刊物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經廣東省新聞出版局批準,由河源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季刊。設有文類、理工類、管理類以及藝術體育等主要欄目。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韋榮

黨委副書記、校長

陳德清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葉國英

黨委委員、副校長

賴小景、王小甯、張國勇

副校長

袁光華

學校文化

校徽

大道至樸,大道至簡。形象上以“河源”拼音首字母“H”作為主創圖形與基本元素指示箭頭和六邊形巧妙合一,造型簡潔、穩重,象征"河職人"充滿力量、追求理想、挑戰未來的職業抱負和胸襟。銀色的箭頭體現為學院職業教育的開放性、引導性。标志顔色與“銀領搖籃,首善之區”的形象相呼應,橘紅色代表着太陽和希望。

校訓

“厚德、強技、奮發、敬業”。n

“厚德”出自《周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厚德”之意延伸為“厚德以濟世”,是從為人處世的角度對求學者、教育者提出要求。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們隻有具備厚實的品德,才能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民。這應該是我院每個教職員工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根本出發點,也應該是對學院莘莘學子們為人、為學的訓示。n

“強技”出自古語“師夷長技以制夷”,引申意思是學習他人的過人本領制服他人。“技”即技巧、技能、技術、本領等等含義。“強技”,即提高技藝、增強技能。n

“奮發”,古人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天道運行剛健強勁,君子應剛毅堅卓,奮發圖強。n

“敬業”一詞現代漢語有所引申,“業”已泛指各行各業、本職工作,“敬業”就是嚴肅認真地搞好自己的工作,不可苟且馬虎。而對我們學生而言,就是要認真學習,心無旁骛;将來參加工作後,要恪盡職守、敬業奉獻。n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