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紀念中學

中山紀念中學

中山市公立中學
中山市中山紀念中學原名“私立總理故鄉紀念中學”,1949年後改用現名。校址設在中山市翠亨村犁頭尖山麓。1931年夏,孫科先生秉承其父“謀建設培人才乃富強根本”之遺志從南京返鄉,由中央政府撥款,地方政府效助,籌建紀念中學,三年建成。1934年8月正式招生。校董會由孫科任主席,楊華日、卓康成、陸肇強、林逸民、戴恩賽、吳鐵城、楊子毅、孫乾和鐘榮光為校董。聘任黃中廑為校長。建校初期招收來自廣東、上海、雲南、廣西、香港、澳門等地的普通高中班、初中班和高中農科班學生共四百餘人,1938年夏至1946年春,中山淪陷,學校自翠亨村遷至澳門。1947年春,遷回翠亨村。
    中文名:中山紀念中學 外文名:Guangdong province zhongshan memorial middle schoo 簡稱:中山紀中、紀中 創辦人: 辦學性質:公立中學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林加良(黨委書記、校長)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祖國高于一切,才華貢獻人類 校歌:《中山紀念中學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 知名校友:葉選平、餘振新、梁秀齡、甘子玉 知名教師: 類型:公立 主要院系:初中部、高中部

學校簡介

廣東省中山紀念中學(以下簡稱紀中),始建于1934年。中山紀念中學現有10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5000餘人,是一所全寄宿制的完全中學。

中山紀念中學坐落在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世紀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中山市翠亨村。校園占地420畝,現有教職工約300人,學生3000多人。

中山紀念中學在2008年擴建,庫建總面積達830畝,每個年級30個班,老師增500人。73年前,中山先生長子孫科秉承其父“謀建設培人才乃富強根本”遺願創辦本校,并親任校長。建校以來,紀中人始終高揚愛國主義旗幟,牢記中山先生為國育才遺教,義無反顧,奮鬥不息,百折不撓,勇立潮頭。曆屆師生堅持“祖國高于一切,才華貢獻人類”校訓,在校史上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篇章,湧現了一大批光耀千秋的傑出人物,他們或為國棟梁,或造福桑梓,或服務海外,彰顯出紀中人成就一流的英雄本色。

學校設備先進,生活設施齊全。紀中是全省第一個、全國第二個實現有線加無線的高度智能化、人性化的校園網配置的學校。達到全國一流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内還設有最先進的探究室;現代化的圖書館藏書十五萬冊、電子圖書五萬冊;建築面積達25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配備12.58平方米的大型電子屏幕;學校體藝設施完善。設有藝術館、一流的全塑膠标準400米跑道田徑場、多功能體育館、标準遊泳池、健身館。

曆史沿革

1929年2月8日,國民政府第十九次國務會議确定中山縣為全國模範縣,直屬國民政府管轄。

1929年9月28日,孫科提議在翠亨鄉建立“總理故鄉紀念中學校”。孫科先生親領籌辦之責。

1931年夏,孫科先生秉承其父“謀建設、培養人才、為富強根本”之遺志從南京返鄉,由中央政府撥款,地方政府協助,籌建紀念中學,花費三年時間建成。

1934年8月正式招生,校董事會由孫科任主席,楊華日、卓康成、陸肇強、林逸民、戴恩賽、吳鐵城、楊子毅、孫乾和鐘榮光為校董。學校底蘊深厚,為高一級單位輸送了大量人才,聘任黃中廑為校長。建校初期,招收來自廣東、上海、雲南、廣西、香港、澳門等地的普通高中班、初中班和高中農科班學生共四百餘人。

1938年夏至1946年春,中山淪陷,學校自翠亨村遷至澳門。

1947年春,遷回翠亨村。中山紀念中學坐落在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世紀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中山市翠亨村。中山先生長子孫科秉承其父“謀建設培人才乃富強根本”之遺願創辦該校,并親任校長。建校以來,紀中人始終高揚愛國主義旗幟,牢記中山先生為國育才遺教,義無反顧,奮鬥不息,百折不撓,勇立潮頭。曆屆師生堅持“祖國高于一切,才華貢獻人類”之校訓,在校史上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篇章,湧現了一大批光耀千秋的傑出人物,他們或為國棟梁,或造福桑梓,或服務海外,彰顯出紀中人成就一流的英雄本色。

學校的高考升學率連續五年達100%,四年獲中山市總分狀元。向高校輸送本科生達3898人,其中重點大學2258人,為中山市培養高層次後備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09年,紀中重點大學錄取690人;本科大學錄取1206人,胡舒婷同學奪得中山市文科狀元、全省文科總分第三名,何允昌同學奪得中山市理科狀元;學校重點上線率、本科上線率、升學率三率再次高居全市第一;學校免試保送重點大學52人,免試保送重點大學人數連續六年居全省第一。

2009年,紀中1200餘名學子通過自己的努力100%跨入高等學府,近700餘名同學分别被國内外重點大學錄取。

2004-2009年,紀中學生參加全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全國一等獎人數連續五年蟬聯廣東省第一;重點大學保送人數連續五年居廣東省第一。近五年,共有19人進入國家冬令營,10人進入國家集訓隊,2人進入國家隊。周芳颉同學奪得國際化學競賽奧賽金牌;陳啟峰同學奪得廣東省首枚國際信息學奧賽金牌,填補了廣東省的一項空白。

紀中多次組隊代表中山、代表廣東、代表國家參加全省、全國和國際的體育比賽并屢創佳績。中山紀中定向越野隊連續三年在全國賽場上金牌榜第一名,獎牌榜第一名。近六年,紀中共為高等院校輸送了115位優秀運動員,其中國家級運動健将10人,國家一級運動員46人,國家二級運動員126人。

2004-2009年,紀中體育競技在單項總成績方面共奪得國際級金牌34枚;國家級金牌147枚;省級金牌91枚以及市級金牌136枚。紀中的體育部分項目已在廣東領先,享譽全國,走向世界。鳳凰自古栖大梧,良木由來作棟梁。紀中将立足新起點,全力以赴實現更大跨越,以回報社會各界的支持,回饋中山人民的厚愛。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靜心教書,潛心育人,努力做學生愛戴、人民滿意的教師,一直是紀中教師追求的目标。可謂是人才倍出,桃李滿天下。出其中有經驗豐富的特級教師,還有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全國著名高校的優秀博士生、碩士生。學校現有高級教師152人,特級教師6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曆的教師百餘人。

學校管理

學校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管理,重視教師引進、隊伍調整,優化師資結構。注意教師知識的更新、師德的培養,提高師資水平,鼓勵教師成名成家。馮社強、林綿治、梁理祥、梁廷芳、朱星鎮、賀優琳、楊戈、黃月恒等8名教師被評為“中山教育名師”,鄒倦生、肖功軍等11名教師被确定為中山市學科帶頭人,劉麗亞、歐陽宇苗、許結華分别被評為廣東省優秀班主任、南粵教壇新秀。先後4位校長(或副校長)參加了國家教委校長培訓班的學習,一大批教師就讀在職研究生。

全部教師(男55歲以下,女50歲以下)除熟練掌握一般電化教具使用外,必須掌握電腦操作,許多教師能制作教學軟件。全校教師近兩百名來自20多個省、市,團結協助、和睦相處。除中共總支(50多位黨員)外,還有民革、民盟、民進三個民主黨派近40多名成員。中共總支能團結各民主黨派,給予充分的信任并把一些先進的民主黨派成員吸收到領導班子,重大問題均征詢民主人士意見,做到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學校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穩步發展,學校内部管理日趨科學化、制度化、民主化,學校設施、設備日益現代化。先生之英名,校園之亮麗,每年都吸引着數十萬海内外人士的觀摩,同時更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知名人士悉心關懷和幫助。朱德、谷牧、習仲勳、周楊、華羅庚、高士其、沈鈞儒、張治中、蔡廷锴、邵子力、榮高棠以及盧嘉錫、萬國權、何魯麗、劉白羽、甘子玉、李沛瑤、盧瑞華、柳斌等都曾先後來校視察并指導工作;田紀雲、葉選平、霍英東、馬萬祺等均為學校題了詞;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生前每年校慶均來信祝賀并給予指導,并為校名親筆題字。

學校又聘請了8位教育專家擔任了學校的顧問,他們是: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全國教育理論刊物研究會理事長、全國教育學研究會副理事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瞿葆奎。

2.國家教育部副總督學、前國家教委基礎司司長王文湛。

3.國家教育部國家督學、前中國教育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前人民教育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朱世和。

4.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上海教育學會副會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葉瀾(女)。

5.國家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副主任、華東師大教育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陳玉琨。

6.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副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原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孝彬。

7.中國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秘書長呂敏。

8.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德育信息》雜志副主編、中國教育情報研究會副秘書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婦女兒童研究中心秘書長劉芳(女)。并聘請了中山市香山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袁達松為學校常年法律顧問。

辦學理念

紀中人秉承孫中山先生“為國育才”的遺訓,以“祖國高于一切,才華貢獻人類”為校訓,形成了“中山精神+現代素質”的特色辦學模式;努力培養具有“高尚品德、高強才智、高質身心”的“三高”人才;堅持弘揚愛國圖強、天下為公的精神,形成特有的“誠信、知禮、高雅、和諧”的優良校風。學校在教育教學、學科競賽、信息化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及學校管理工作等方不斷創新,紀中的學子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對母校的承諾。

(一)初創時期與遷址澳門(1934.7—1947.8)

(二)大發展時期(1947.8—1966.6)

(三)十年低谷時期和恢複時期(1966.9—1984.9)

(四)第二次騰飛(1984.9—至今)

學術研究

在教學過程中,堅持教學改革,提出了“三個有利于”的原則,即有利于面向全體學生,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堅持“課内打基礎,課外育專長”。優化必修課,提高課堂效率;開發選修課,面向廿一世紀之需,搞些活動課,培養學生的廣泛興趣。嚴格規範活動課評價體系,實行“學分制”,規定高、初中學生在校三年必需完成一定的學分才能參加畢業考試。調整改革語、數、外、計算機四門基礎學科教學内容。

根據學生進入高校後适應專業深造的需要,根據未來走入社會實際用途的需要,根據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語文課實行“二增二減”,即增加閱讀,寫作,減少語法知識、課文分析。數學課“二增一減”,即增加大衆化内容,增加幾何知識内容,減少對社會實用價值不大,對創新思維培養不大的内容。為克服

“啞巴”英語的弊端,還英語“面向世界”工具性價值,英語課實行“一增一減”,即英語增加口語訓練,減少語法知識。加強計算機教學,在熟練操作的基礎上,側重軟件創造性的制作,為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加強教育教學管理。

從97年開始,正式成立教科室,負責組織管理,指導學校的教育、教學科研活動。全面啟動和開展了國家教育部’95重點課題《面向廿一世紀我國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研究》中的我校子課題《面向21世紀紀中教師教學藝術研究》、國家電教館’95重點課題的子課題《“中山精神,現代素質”育人模式實施方案》、《建設現代化一流校園文化,培養高素質後備人才》等研究工作,85%的教師參與了各種子課題的研究。賀優琳校長等15人次參加了國際、省、市級學術研讨會課題工作會議。

校園環境

學校分新舊校區。整個老區建築紅牆綠瓦、飛檐雕梁、厚重古樸、氣勢恢宏。

靜心教書,潛心育人,努力做學生愛戴,人民滿意的教師,一直是紀中教師追求的目标。

學校設備先進,生活設施齊全。紀中是全省第一個、全國第二個實現有線加無線的高度智能化、人性化的校園網配置的學校。多媒體廣播系統、電腦教學室、教學軟件管理系統和資源庫設備先進;設施達到全國一流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内還設有最先進的探究室;現代化的圖書館藏書十五萬冊、電子圖書五萬冊;建築面積達25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配備12.方米的大型電子屏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心語閣設施設備先進;各功能室、課室及學生宿舍均配備空調。

學校體藝設施完善。學校有藝術館、一流的全塑膠标準的400米跑道的田徑場、多功能體育館、标準遊泳池、健身館。校内共有籃球場38個,羽毛球場50個,排球場9個(其中沙灘排球場2個),網球場3個,手球場2個,乒乓球台51張,保齡球館1個(4條球道),足球場2個,單、雙、高低杠等百餘副。圖書館、體育館、藝術樓、運動場、科學館等各項現代化教育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功能齊備;現代化的藝術中心、新的科學館、小球館正在興建中。

中山紀念中學以環境園林化、校園信息化、設施現代化、質量最優化的驕人優勢,為莘莘學子所熱切向往。為了進一步發揮紀中排頭兵的作用,增加優質學位,辦人民滿意的優質教育,學校進行新校區擴建工程,2009年完成後,學校總占地面積将達到850多畝,總建築面積為16餘萬平方米,辦學規模将會擴大到10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6500餘人。

學校分新舊校區,整個老區建築紅牆綠瓦,飛檐雕梁,厚重古樸,氣勢恢宏。建校以來,在全校幾代師生的共同呵護和努力下,校園環境越發的優美,已經成為當地一處亮麗的風景。

辦學成果

學校的高考升學率連續五年達100%,四年獲中山市總分狀元。2005-2008紀中連續四年超額完成重點和本科院校預測指标,向高校輸送本科生達3898人。其中重點大學2258人,為中山市培養高層次後備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09年,紀中重點大學錄取690人,本科大學錄取1206人,胡舒婷同學奪得中山市文科狀元、全省文科總分第三名,何允昌同學奪得中山市理科狀元;學校重點上線率、本科上線率、升學率三率再次高居全市第一;學校免試保送重點大學52人,免試保送重點大學人數連續六年居全省第一。2009年,紀中1200餘名學子通過自己的努力100%跨入高等學府,近700餘名同學分别被國内外重點大學錄取。2012年留學人數為66人,占年級總人數的4.08%。中山紀念中學在按留學人數占高三年級總人數比率的榜單中位居第九,在按留學人數排名榜單中位列第五。

中山紀念中學教學質量節節攀升的同時,中山紀念中學的素質教育更是碩果累累。國家教育部組織中央新聞采訪團來廣東考察,廣東省、中山市将紀中作為德育典範考察學校。

在第七屆全國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優秀成果展評活動中,中山紀念中學關于班主任隊伍建設經驗的文章《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鍛造優秀育人之師》獲全國特等獎,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郭永福先生對紀中班主任隊伍建設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教育部全文刊登了紀中題為《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鍛造優秀育人之師》的班主任隊伍建設探索經驗的文章。中國教育電視台也以“培養有教育智慧的班主任”為題報道了中山紀念中學培養班主任的經驗做法。以“一切為了學生的未來”為題,連續四版大篇幅地報道了中山紀念中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先進事迹,全方位地展示了紀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和所取得的成果,引起社會強烈轟動。

甘為人梯,作育英才。紀中先後榮獲“首批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綠色學校”、“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群衆體育先進單位”、“廣東省先進集體”、“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示範學校”、“廣東省優秀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中山市十大模範集體”、“市高考重大貢獻獎”等幾十項全國及省、市級榮譽稱号。

學校榮譽

由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長子孫科秉承其父“謀建設、培人才、為富強根本”的遺願而創辦。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學校就被廣東省教育廳定為廣東省首批重點中學,1994年被評為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2006、2007年,學校均以全省最高分通過了廣東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的初評和複評驗收。學校每年有300多人次在作文、演講、辯論、英語口語、知識能力、科技創作等各類競賽中獲獎,其中獲省一等獎和全國一、二等獎達120人。

學校的高考升學率連續五年達100%,四年獲中山市總分狀元。2005-2008紀中連續四年超額完成重點和本科院校預測指标,向高校輸送本科生達3898人,其中重點大學2258人,為中山市培養高層次後備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2009年,紀中重點大學錄取690人;本科大學錄取1206人,胡舒婷同學奪得中山市文科狀元、全省文科總分第三名,何允昌同學奪得中山市理科狀元;學校重點上線率、本科上線率、升學率三率再次高居全市第一;學校免試保送重點大學52人,免試保送重點大學人數連續六年居全省第一。2009年,紀中1200餘名學子通過自己的努力100%跨入高等學府,近700餘名同學分别被國内外重點大學錄取。

2004-2009年,紀中學生參加全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全國一等獎人數連續五年蟬聯廣東省第一;重點大學保送人數連續五年居廣東省第一。近五年,共有19人進入國家冬令營,10人進入國家集訓隊,2人進入國家隊。周芳颉同學奪得國際化學競賽奧賽金牌;陳啟峰同學奪得廣東省首枚國際信息學奧賽金牌,填補了廣東省的一項空白。

紀中多次組隊代表中山、代表廣東、代表國家參加全省、全國和國際的體育比賽并屢創佳績。中山紀中定向越野隊連續三年在全國賽場上金牌榜第一名,獎牌榜第一名。近六年,紀中共為高等院校輸送了115位優秀運動員,其中國家級運動健将10人,國家一級運動員46人,國家二級運動員126人。2004-2009年,紀中體育競技在單項總成績方面共奪得國際級金牌34枚;國家級金牌147枚;省級金牌91枚以及市級金牌136枚。紀中的體育部分項目已在廣東領先,享譽全國,走向世界。

紀中教學質量節節攀升的同時,中紀的素質教育更是碩果累累。國家教育部組織中央新聞采訪團來廣東考察,廣東省、中山市将紀中作為德育典範考察學校。在第七屆全國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優秀成果展評活動中,中山紀念中學關于班主任隊伍建設經驗的文章《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鍛造優秀育人之師》獲全國特等獎。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郭永福先生對紀中班主任隊伍建設工作給予,中國教育部全文刊登了紀中題為《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鍛造優秀育人之師》的班主任隊伍建設探索經驗的文章;中國教育電視台也以“培養有教育智慧的班主任”為題報道了紀中培養班主任的經驗做法。《中國教師報》以“一切為了學生的未來”為題,連續四版大篇幅地報道了紀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先進事迹,全方位地展示了紀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和所取得的成果,引起社會強烈轟動。

建校六十五年來,學校繼承和發揚孫中山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努力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創新人才。其辦學業績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和教育同行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廣泛稱贊。90年代以來,學生在包括國際比賽在内的各種學科競賽中獲獎者達二千多人次。學生合唱團連續五年婵聯。市大中小學合唱比賽一等獎,多種體育競賽名列全市前茅。學生體育達标率99%以上。學校曆年均被評為省、市群體活動先進單位,先後被評為全國冬季體育鍛煉先進單位、全國貫徹實施《體育工作條例》、《衛生工作條例》先進單位。

高考升學率自90年代以來穩居90%以上,94、95兩年達到100%。被省教育廳譽為“低進高出,深加工能力強”的學校。要讀書,進紀中“亦成為社會之口碑。

94年晉升為省首批一級學校,紀中先後榮獲“首批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綠色學校”、“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群衆體育先進單位”、廣東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廣東省中學社會實踐教育活動先進單位、廣東省希望工程先進單位、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先進集體”、“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首批省綠色學校”、“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示範學校”、“廣東省優秀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中山市十大模範集體”、“市高考重大貢獻獎”等幾十項全國及省、市級榮譽稱号。

2012年9月18日,中山市教育局發布中教[]2012134号文件,授予中山紀念中學定向隊榮獲“體育卓越貢獻集體”榮譽稱号。如今,我校的管理經驗《建設現代化一流校園文化,培養高素質後備人才》已被收集于《中華名校管理集萃》一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書稿還将改編成電視劇本,制成光盤向全國發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