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正教

東正教

基于正統教義與東方禮拜儀式制度的基督教
東正教(正教,希臘語:Ορθόδοξος Χριστιανισμός,俄語:Православноехристианство,英語:Orthodox Christianity),正教會(Orthodox Church),或通稱東正教會(東羅馬正統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語源“正統天主教會”(正統大公教會,希臘語:ΟρθόδοξηΚαθολική Εκκλησία,俄語:ПравославнаяКатолическаяЦерковь,英語:Orthodox Catholic Church),是基于正統教義與東方禮拜儀式制度的基督教三大分支之一,也是強調自身正統性的宗徒繼承教會。東正教源自希臘文明的救世主信仰根源,因羅馬帝國東部一脈相承的拜占庭帝國、俄羅斯帝國的國家宗教聞名。公元1世紀,希臘裔基督徒的耶路撒冷、安條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亞曆山大、羅馬五大牧區誕生;後因羅馬改用拉丁語,君士坦丁堡逐步過度成為東部普世牧首。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中文名稱:東正教 外文名稱:Ορθόδοξη Εκκλησία,Православная Церковь,Orthodox Ch 别稱:東正教會,正統教會,正而公教會 産生時間:1世紀 創始人:拿撒勒的耶稣 發源地:近東 信仰人口:3.05~3.85億(中國5萬) 主要貢獻:捍衛正統的基督信仰與傳統 首任領袖:聖安德肋(普世牧首) 現任領袖:巴爾多祿茂一世 主要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救世主大教堂 朝聖地:複活大堂(聖墓大堂)

概述

“正教”的希臘語(Orthodxia)意思是正統。如果以“東部正統派”的主要的和狹義的定義來分,“東部”教會裡人數最多的教會是俄羅斯正教會和羅馬正教會。

因強調自身是《尼西亞信經》中所言“唯一的、從使徒傳下來的”教會,故稱正教;又因由基督教初期流行于東羅馬帝國希臘語地區的教會發展而成,故稱東正教;而由于教會的精神中心在希臘,而且希臘語是儀式中的主要語言(另外的主要語言有俄語、斯拉夫語等),故又稱希臘正教。

東正教最初盛行于巴爾幹半島、西亞和北非,後傳入俄羅斯、東歐、中國、朝鮮、日本等國,再後傳播到西歐、北美、澳大利亞等地。根據1990年統計,全世界共有信徒1.7億人。

曆史發展

325年尼西亞公會議以後,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派教會和以羅馬為中心的西派教會間,因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差異,矛盾逐漸尖銳。330年君士坦丁一世遷都君士坦丁堡後,兩派在誰居教會首席地位的問題上,争鬥愈烈。以後曆經6~8世紀的“和子句糾紛”和9世紀的佛提烏分裂,以及11世紀東西教會對意大利南部教會控制權的争奪,1054年終于釀成東西教會大分裂。教會從這裡分成東部和西部兩個教會。雙方都認為自己的教會才是由基督/宗徒使徒所開創的最原始的教會,并且都不讓對方擁有這頭銜。東部教會在自己的名稱裡頭加上了“正”(正統)所表示的是他們認為東正教會保留了最原始的教導和崇敬的教會傳統。所有的東正教派教會都可以回溯他們的脈系直至五個早期的基督教會中心:羅馬教會、耶路撒冷教會、安提阿教會、亞曆山大教會和君士坦丁堡教會。

東派教會自9世紀起,已逐漸向保加利亞、基輔羅斯等國發展。1054年後,拜占庭國勢日益衰落,羅馬教會繼續謀求居整個基督教世界首席的地位。1096年教皇烏爾班二世組織十字軍東征。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攻占君士坦丁堡。1206年,東正教普世牧首區被迫遷往尼西亞。1261年,拜占庭皇帝彌迦勒八世帕利俄羅戈斯收複首都,牧首區遷回君士坦丁堡。

12世紀後,拜占庭帝國外憂内患頻仍。東派教會原有的四大主教區已有兩個(安提阿和亞曆山大)為穆斯林占領,另一主教區耶路撒冷則為十字軍建立的拉丁王國所占。15世紀30年代,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拜占庭發動進攻,君士坦丁堡向西方求救,教皇尤金四世乘機于1438年召開佛羅倫薩公會議,旨在使東方教會屈服,确立教皇在基督教内的首腦地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約瑟二世率領東正教會代表700人參加。會議就煉獄、和子句等教義問題展開争論。由于東正教會讓步,次年7月會議簽署通過東西教會合一決議,确認教皇為“基督在世代表”,具有全權地位。史稱佛羅倫薩合一。後因東派教會内反對派的抵制,迫使參加會議的東派代表聲明簽字無效,合一終于沒有成功。

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君士坦丁堡成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蘇丹出于政治考慮,對東正教會采取寬容政策,承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為被征服的東正教徒總管,其監管範圍包括東正教會四大牧首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君士坦丁堡牧首雖自稱具有普世性,實際上處于被征服地位。16世紀以後,一些國家、地區和民族的正教會先後成立自主教會。君士坦丁堡正教會在督管區基礎上成立。1589年,俄羅斯正教會取得自主地位,建立牧首區。以後,使用俄羅斯正教禮儀的教會,常通稱俄羅斯正教。

東正教在曆史上形成了5個中心:亞曆山大裡亞教區、耶路撒冷教區、安提阿教區、君士坦丁堡教區和莫斯科教區。中世紀時,它直接受拜占庭帝國的控制、領導,并成為其國教。16世紀末,俄羅斯東正教會脫離君士坦丁堡教區牧首的領導而獨立自主,并使其宗教成為使用斯拉夫語的俄羅斯正教,受沙皇政府的控制并成為國教。18世紀以後,東歐一些國家的東正教會陸續脫離君士坦丁堡教區牧首的管轄而宣稱行政上的獨立自主。

東正教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15個獨立自主教會和兩個自治教會,但在名義上仍共同承認君士坦丁堡教區牧首的首席地位。它們尊重各自所在國家的政治立場和觀點。雖然對當代國際迫切問題持不同态度,但它們都同意互相接觸,參加基督教合一運動,出席全東正教國際會議,讨論共同關心的問題。

組織管理

東正教否認天主教“隻有‘使徒教區’即由使徒建立的教區有權成為牧首區”的觀點,而認為應根據實際情況,如根據國家或城市在經濟、政治方面的重要性設立牧首區。牧首區(大主教區)下轄數個首府主教區。主教區首腦為主教,主教的人選必須是高級修士(修士大司祭)或領聖職後保證效法修士生活的司祭。司祭可以結婚,但不能作為主教人選。主教以下的位次是:修士大司祭(或司祭)、修士司祭(或司祭)和修士輔祭(或輔祭)。再以下的助祭、誦經士等教職人員無神品。

在拜占庭帝國時期,東正教是帝國國教,它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世俗政權,大主教的任免,主教會議的召開,對教義的解釋,均由皇帝控制掌握。日常領導則由牧首負責。早期主要牧首區有4個,即君士坦丁堡、亞力山大裡亞、安提阿和耶路撒冷。15世紀拜占庭帝國滅亡後,各國家、地區和民族先後成立自主教會。16世紀末,莫斯科都主教脫離君士坦丁堡自立,建立牧首區,形成使用斯拉夫語的俄羅斯正教會,東歐各國正教亦陸續宣布自主。各自主教會在法規和行政方面有獨立自主權,并可自選大主教,但彼此之間在信仰和聖事上是共同的。東正教自主教會有15個,即君士坦丁堡正教會、亞曆山大正教會、安提阿正教會、耶路撒冷正教會、俄羅斯正教會、格魯吉亞正教會、塞爾維亞正教會、保加利亞正教會、羅馬尼亞正教會、塞浦路斯正教會、希臘正教會、阿爾巴尼亞正教會、波蘭正教會、捷克斯洛伐克正教會、美國正教會,另外在日本和芬蘭也有自治教會。20世紀60年代,東正教各教會曾聯合召開了幾次世界性會議,讨論使其教義、禮儀符合時代要求,與羅馬天主教平等對話以及參加“普世教會運動”等問題。

東正教不承認羅馬教皇的權威和領導,它自設牧首區,牧首區下轄數個首府主教區。主教區首腦為主教,以下是司祭和輔祭。東正教各牧首區承認君士坦丁堡牧首為“普世教會牧首”,是教會的精神領袖。但這僅僅是一個榮譽地位,普世牧首并不對其他牧首區具有任何實際的領導權。

君士坦丁堡牧首區原為東派教會首席大主教區。相傳使徒安德列始建主教座于此。牧首區首腦駐節座堂。從1586年後,設在伊斯坦布爾北部法那爾的聖喬治教堂(見希臘正教會)。

亞曆山大裡亞牧首區早期東派教會四大主教區之一。相傳聖馬可始建主教座于此。總會現設在希臘基菲西亞(見希臘正教會)。

安提阿牧首區早期東派教會四大主教區之一。相傳使徒彼得始建主教座于此。現在總會設在大馬士革(見希臘正教會)。

耶路撒冷牧首區早期東派教會四大主教區之一。相傳耶稣的弟兄雅各始建主教座于此。管轄巴勒斯坦的正教會(見希臘正教會)。

俄羅斯正教會在正教傳統的尊稱排列上,位居第五。1589年取得自主地位。以後在北美、芬蘭、日本、朝鮮和中國相繼建立隸屬其管轄的教會和教區。俄羅斯正教有其自身的一些特點。目前實行牧首制,總會設在莫斯科。崇拜禮文使用教會斯拉夫語。

格魯吉亞正教會4世紀時格魯吉亞教會屬安提阿大主教區範圍。據史載,羅馬皇帝芝諾在位時,它取得自主地位,并得到安提阿牧首“漂布者”彼得的同意。此後,格魯吉亞教會首腦尊稱為卡托利科斯。1801年,格魯吉亞并入俄國,該教會也于1817年受俄羅斯正教會委派的督主教管轄。俄國十月革命後,教會重建自主的卡托利科斯。

塞浦路斯正教會正教中古老的自主教會之一。教會在塞浦路斯的希臘民族獨立運動中起了領導作用(見希臘正教會)。

塞爾維亞正教會其所屬教區大部在今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和馬其頓境内。轄31個教區(其中3個在北美)。

保加利亞正教會927年,保加利亞教會成為大主教區,屬君士坦丁堡教會管轄。在保加利亞被奧斯曼土耳其統治的500年中,君士坦丁堡牧首通過希臘神職人員管理該教會。1870年成立的保加利亞督主教區,直到1945年才為君士坦丁堡牧首所承認。1953年牧首區恢複。目前有12個教區。

羅馬尼亞正教會1865年,羅馬尼亞的自主教會成立。1885年得到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承認。1925年羅馬尼亞正教會成立牧首區。1950年,特蘭西瓦尼亞的東儀天主教徒重返東正教。現有12個教區。禮儀使用羅馬尼亞語。

波蘭正教會1924年建立。原屬俄羅斯莫斯科牧首區管轄。1948年莫斯科牧首同意其自主。

希臘正教會一般稱希臘教會。在拜占庭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期,希臘正教會都屬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管轄。1850年,普世牧首承認其自主地位。希臘獨立以後,希臘正教成為希臘國教。最高首腦稱雅典和全希臘大主教。

捷克斯洛伐克正教會19世紀,捷克地區建立正教會。現有4個教區。1951年,俄羅斯莫斯科牧首區承認其自主地位。

阿爾巴尼亞正教會,原屬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管轄。1937年取得自主地位。

美國正教會1794年俄羅斯正教會傳教士在當時尚屬俄國的阿拉斯加建立教會。1970年,莫斯科牧首承認其自主教會的地位。

西奈正教會東正教中最小的自主教區,實際上隻轄有聖凱瑟琳修道院,修士20餘人。該院現保存有大量早期基督教希臘文羊皮卷手稿(見希臘正教會)。

芬蘭正教會自治教會。1919年,莫斯科牧首區同意它有自治地位;1923年作為自治教會轉入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治下。

神學思想

公元9一11世紀,在拜占庭提出了東正教的神學教義,當時傳播範圍主要在東歐和近東一帶。

該教最初是拜占庭帝國的國教,深深打上帝國曆史發展的烙印。這一點既反映在東正教會的教義中,也反映在其組織方面。《聖經》和聖傳是東正教教義的基礎,此外,東正教教義還反映在公元325年尼西亞大公會議、公元381年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公元449年以弗所大公會議、公元451年查爾西頓大公會議、公元553年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公元681年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公元787年第二次尼西亞大公會議所通過、補充和修改過的《信經》裡。

東正教宣揚三位一體的上帝、來世、死後報應、天堂、地獄、末日審判,還相信耶稣基督可以救贖人類,認為教會能起上帝和人之間的中介作用。

一般來說,東正教派的神學和對于經卷的解釋都是遵循基督教興起初期所傳下來的典範。他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要繼續和延續基督傳給他最初使徒,以及使徒傳給早期教會僧侶的神學和信仰。神學上的創新往往帶來質疑;

西方教會從不堅持要禁止圖像敬拜,而東方教會最後都放棄圖像敬拜。事實上,雙方為圖像敬拜都設立界線,并且訂立了規條。然而當這個問題引緻教會與政府發生磨擦時,東西方教會的關系就受到嚴重傷害。726年,皇帝利奧三世頒發反圖像崇拜的命令,羅馬主教因而指斥他,導緻皇帝報複,撤消羅馬對很多地方的管治權。羅馬在失去了寶貴的土地的同時,另外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影響到羅馬的地位,矛頭因而重新指向東方教會,指出其傾向國王兼教宗制度。皇帝幹涉很多宗教的問題。

禮儀和聖事

禮儀

在信仰教義上,東正教特别重視對聖母誕神女瑪麗亞的敬禮,注重道成肉身教義的意義,不強調人的原罪,因而不十分強調“贖罪論”。正教強調信徒的得救在信靠上帝的拯救同時,應通過自身的善行作為外在的表現。在基督論方面,東正教堅持并隻承認教會成立後8個世紀的7次公會議所闡明的教義,強調三位一體。譴責西方教會将《尼西亞信經》”聖靈自父而發“改為”聖靈自父子而發“的行為。

東正教的彌撒實際上把公衆禮拜都包括在内。在專為尚未領洗的慕道者安排的誦讀長篇經文和詩篇的儀式上,東正教仍然保持了過去的規模。它十分重視講道,并視之為主教的專職。在信徒彌撒或聖體聖事禮開始前,須先遣散慕道者。彌撒在正教裡是作為祭獻的概念。這是根據《希伯來書》中基督作為祭司的作用的觀念(基督是祭司,是贖罪的犧牲者,是中保)而來。其彌撒儀式,古老而隆重。

在東正教祈禱儀式中,主要一項是頌唱以9首經文贊美歌為基礎的9首頌詩。據說它起源于7~8世紀的耶路撒冷教會,在早禱儀式中代替經文贊美歌。每首頌詩末節往往都是贊美童貞女馬利亞。教曆中每一節日和聖徒紀念日都有不同的頌歌;還有一種求告耶稣的禱文,教徒認為不斷誦念便極為靈驗。禱文常為“主耶稣基督,上帝的兒子,可憐我吧!”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沙漠中的隐修士,特别是埃瓦留斯•龐蒂丘斯所提倡的内心祈禱。

七大聖禮

“儀式”在東正教中,占重要的位置。透過“儀式”信徒能與教會保持關系。“東正教的神學家認為,宗教儀式是教會對教徒思想發生影響和作用的重要手段。”

東正教與天主教一樣也有七大聖禮:受洗、塗聖油、受聖職、告解、婚配、終傅、聖體血。

受洗

東正教的信徒受洗,都要浸到水中。因為東正教認為,浸到水裡可以洗除原罪和本罪,并且可以得到“神的恩惠”,因此再生,之後才有資格領受其它的聖禮。

塗聖油

“聖油”需要經過主教祝聖之後才能被使用。塗聖油是表示“聖靈恩賜的印記”。這是在剛受洗後的施行的,為的是使新入教者堅定對三位一體真神的信仰。

受聖職

受聖職是當有人擔任神職時,所舉行的聖禮。

告解

又稱為“忏悔”。當信徒有犯錯時,可以透過此行動能得贖罪的方式。東正教會規定:七歲兒童以上,需要先忏悔告解後,才可以領聖餐。

婚配

透過一套儀式在教會内舉行婚禮。

終傅

在信徒臨終前所行的儀式。在臨終病人的眼、耳、口、鼻、臉頰、胸、手、腳塗抹聖油。目的是讓臨終病人可以免受病痛之苦,赦免罪過,可以安心的進入天堂。

聖體血

又稱“聖餐禮”。是最重要的一項聖禮。東正教會每周日都會舉行一次聖體血。

教堂特點

在拜占庭教堂裡,内部的陳設和布置,通常有一屏風将至聖所與教堂中殿隔開。祭壇前方有一大門,兩邊各有一小門。門和屏風上繪有精緻的聖經故事、人物、天使長等聖畫像。聖像崇拜雖在聖像破壞運動中受到攻擊,被定為異端,但幾經反複,787年尼西亞公會議終于宣布廢除聖像崇拜的法令為異端。這一決定被以後的東正教奉為信條。其教義基礎是:由于上帝在耶稣基督身上采取物質形象,他也能在畫像中表現出來;聖像是一種象征性而非現實性的藝術,是用線條和色彩來表達教會的神學思想和表明上帝啟示的重要形式,同時也展示了基督教奧秘的形象化的曆史。

東正教傳入俄羅斯後,拜占庭教堂的建築藝術對俄羅斯正教會産生了極大影響,聖索菲亞大堂成了俄羅斯正教教堂建築的楷模。但在教堂内部的陳設方面,俄羅斯正教具有獨特的風格。其典型的布置是:在祭壇處布置有許多聖畫像,上繪東正教崇仰的聖人、聖徒等。

東正教在複活節前的齋期内不允許食用肉蛋類,在齋期之外不允許飲用和食用血和血制品。

東正教反對天主教會倡導的“所有神職人員均需獨身”,其神職人員分為出家、在家兩個系統。結婚的在家者可成為誦經士、副輔祭、輔祭、大輔祭、司祭、大司祭,出家修行者,可成為修士、修士輔祭、修士大輔祭、修士司祭、修士大司祭、主教、大主教、督主教(牧首派駐國外教區的代表)、都主教、牧首。

節日和教曆

節日繁多。其中以複活節最為重要(又稱耶稣複活瞻禮),稱為節中之節。據尼西亞公會議規定,每年春分後第一次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為複活節,因正教沿用儒略曆,故其複活節日期較天主教和新教所采用的格列曆(即公曆)推算至今約晚13天。1924年君士坦丁堡正教會和希臘正教系的大部分教會改用格列曆;屬俄羅斯正教系的多數教會包括中國東正教會仍沿用儒略曆。除複活節外,還有“十二大節日”。其中3個大節,依複活節為推算标準,稱為移動瞻禮,即棕樹節,又稱主進聖城瞻禮,在複活節前一周的星期天;耶稣升天瞻禮,在複活節後40天;聖三一瞻禮,在複活節後50天。其餘9個為定期瞻禮,即聖母聖誕瞻禮(約9月20~21日,公曆。下同)、榮舉聖架瞻禮(約9月26~27日)、聖母獻堂瞻禮(約12月3~4日)、耶稣聖誕瞻禮(約1月6~7日)、聖母行潔淨瞻禮(約2月14~15日)、聖母領報瞻禮(約4月6~7日)、耶稣顯榮瞻禮(約8月18~19日)、聖母升天瞻禮(即聖母安息節,約8月27~28日)。此外還有名目繁多的許多節日和齋期。

在中國的傳播

傳入中國的東正教屬俄羅斯正教系統。元代中西交通擴展以後,俄羅斯正教士和教徒曾來中國活動。1665年,以切爾尼柯夫斯基為首的俄國武裝人員侵占中國黑龍江左岸的雅克薩地區,豎木建堡。俄國基廉斯克修道院長葉爾莫根在該地建基督複活教堂。1671年,他又在該地磨刀石山建仁慈救世主修道院。此為東正教傳入中國之始。中國軍隊收複雅克薩後,一部分俄俘押至北京,編在滿洲鑲黃旗第四參領第十七佐領,駐地在北京城東北角胡家圈胡同。為照顧俄俘的宗教生活,清政府将該胡同内一關帝廟,改建為東正教堂,稱尼古拉教堂。1700年6月,沙皇彼得一世發出派遣俄羅斯正教駐北京傳教士手谕,從1715~1956年,共有20屆俄羅斯傳教士團駐北京。其中1860年前的12屆傳教士團均由沙俄政府直接委派(從1807年起,沙俄外交部向每屆傳教士團委派監護官)。當時是沙俄派駐中國的官方代表機構,其任務按照1780年俄羅斯正教最高宗教會議的指示和沙俄政府1818年的訓令,主要是辦理中俄外交事務,收集情報資料。在華神職人員共46名。但是,從1715~1860年的145年中,有記載的教徒人數隻有200名左名。這個時期的傳教士團,為沙俄逼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瑗珲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起過重要的參謀作用。

1860年以後,駐北京傳教士團改由俄羅斯正教最高宗教會議派遣。其外交職能改由俄國派駐的外交公使辦理。他們利用以不平等條約取得的權利,開始大規模向中國内地傳教,出版漢文傳教書籍,培養中國籍神職人員。

1900年前後,陸續在哈爾濱、沈陽、旅順、上海、天津、青島、新疆,以及河南省衛輝等地建立教堂。據統計,在1917年前,屬俄羅斯正教駐北京傳教士團的機構,有教堂37座,神學院1所,男、女學校20所,氣象台1座,企事業機構46家,擁有财産150萬盧布。受洗的中國籍居民逐年增加。俄國十月革命後,白俄人員大量流亡中國,教徒人數驟增。1922年,駐北京傳教士團更名為中國東正教會北京總會,并斷絕同莫斯科正教會的關系,屬流亡在塞爾維亞卡爾洛瓦茨的俄羅斯正教國外臨時主教公會管轄,并相繼在哈爾濱、上海、天津、新疆等地設立4個主教區。1923年東北各地有教堂38座,僅哈爾濱主教區就有信徒約30萬人,幾乎都是白俄流亡者。中國抗日戰争爆發後,1938年在東北各地有教堂、修道院和祈禱所共67座,信徒急劇下降至2.5萬人(其中哈爾濱市有1萬人),神職人員為155人。1945年抗日戰争勝利後,中國東正教會北京總會和哈爾濱主教區、新疆教區同設立在慕尼黑的俄羅斯正教臨時主教公會斷絕關系,歸屬莫斯科牧首區。但遭上海教區主教伊凡和天津教區奧西波夫反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俄僑相繼離華,1955年莫斯科牧首區阿曆克賽牧首、伊拉列昂大主教和尼古拉修士大司祭到上海召開中國東正教各教區主教和負責人會議,讨論中國東正教會自主問題。1956年,自主的中華東正教會成立,由姚福安擔任大主教,俄籍神職人員陸續離華。據1984年統計,中國現有東正教徒8000人左右。1984年哈爾濱市的聖母帡幪教堂恢複宗教活動。

基督教國家

東正教占主導的國家: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羅馬尼亞,摩爾多瓦,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希臘,亞美尼亞,格魯吉亞。

天主教占主導的國家:意大利,法國,比利時,盧森堡,奧地利,愛爾蘭,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立陶宛,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西班牙,葡萄牙,列支敦士登,摩納哥,聖馬力諾,馬耳他,安道爾。其中,捷克和匈牙利兩國國内的新教的影響也很大,捷克的新教徒人口比例為30%,匈牙利為25%左右。

基督教(新教)占主導的國家: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丹麥,挪威,瑞典,冰島,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其中,美國和澳大利亞兩國國内的天主教的影響也很大,美國的天主教徒人口比例為35%,澳大利亞為28%左右。新西蘭(18%)和英國(10%)的比例也較高。

天主教和新教勢力相當的國家:德國,荷蘭,瑞士,加拿大。

其中,烏克蘭的西部地區以東以天主教(其基本教義、儀式、體制都是東正教特征的,但承認天主教的教宗為其在世的教會元首)人口居多。而馬其頓和保加利亞國内的穆斯林人口也不少,分别占到30%和10%。這主要是當年奧斯曼土耳其500年統治的結果所緻。

自主教會

在拜占庭帝國時期,東正教是帝國國教,它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世俗政權,大主教的任免,主教會議的召開,對教義的解釋,均由皇帝控制掌握。日常領導則由牧首負責。早期主要牧首區有4個,即君士坦丁堡、亞力山大裡亞、安提阿和耶路撒冷。15世紀拜占庭帝國滅亡後,各國家、地區和民族先後成立自主教會。16世紀末,莫斯科都主教脫離君士坦丁堡自立,建立牧首區,形成使用斯拉夫語的俄羅斯正教會,東歐各國正教亦陸續宣布自主。各自主教會在法規和行政方面有獨立自主權,并可自選大主教,但彼此之間在信仰和聖事上是共同的。東正教自主教會有15個,即君士坦丁堡正教會、亞曆山大正教會、安提阿正教會、耶路撒冷正教會、俄羅斯正教會、格魯吉亞正教會、塞爾維亞正教會、保加利亞正教會、羅馬尼亞正教會、塞浦路斯正教會、希臘正教會、阿爾巴尼亞正教會、波蘭正教會、捷克斯洛伐克正教會、美國正教會,另外在日本和芬蘭也有自治教會。20世紀60年代,東正教各教會曾聯合召開了幾次世界性會議,讨論使其教義、禮儀符合時代要求,與羅馬天主教平等對話以及參加“普世教會運動”等問題。

東正教不承認羅馬教皇的權威和領導,它自設牧首區,牧首區下轄數個首府主教區。主教區首腦為主教,以下是司祭和輔祭。東正教各牧首區承認君士坦丁堡牧首為“普世教會牧首”,是教會的精神領袖。但這僅僅是一個榮譽地位,普世牧首并不對其他牧首區具有任何實際的領導權。

君士坦丁堡牧首區

原為東派教會首席大主教區。相傳使徒安德列始建主教座于此。牧首區首腦駐節座堂。從1586年後,設在伊斯坦布爾北部法那爾的聖喬治教堂(見希臘正教會)。

亞曆山大裡亞牧首區

早期東派教會四大主教區之一。相傳聖馬可始建主教座于此。總會現設在希臘基菲西亞(見希臘正教會)。

安提阿牧首區

早期東派教會四大主教區之一。相傳使徒彼得始建主教座于此。總會設在大馬士革(見希臘正教會)。

耶路撒冷牧首區

早期東派教會四大主教區之一。相傳耶稣的弟兄雅各始建主教座于此。管轄巴勒斯坦的正教會(見希臘正教會)。

俄羅斯正教會

在正教傳統的尊稱排列上,位居第五。1589年取得自主地位。以後在北美、芬蘭、日本、朝鮮和中國相繼建立隸屬其管轄的教會和教區。俄羅斯正教有其自身的一些特點。實行牧首制,總會設在莫斯科。崇拜禮文使用教會斯拉夫語。俄羅斯全國約有56%的國民信奉東正教,東正教不論在規模上,還是在社會影響上,都屬于全國第一大宗教。它由128個主教區組成,共管轄1.9萬個教區和480所修道院。東正教會還建立了完備的神學教育體系,它擁有神學院5所,附屬神學中學26所,教區神職中學29所。俄羅斯的東正教徒遍布全國89個行政主體。

格魯吉亞正教會

4世紀時格魯吉亞教會屬安提阿大主教區範圍。據史載,羅馬皇帝芝諾在位時,它取得自主地位,并得到安提阿牧首“漂布者”彼得的同意。此後,格魯吉亞教會首腦尊稱為卡托利科斯。1801年,格魯吉亞并入俄國,該教會也于1817年受俄羅斯正教會委派的督主教管轄。俄國十月革命後,教會重建自主的卡托利科斯。

塞浦路斯正教會

正教中古老的自主教會之一。教會在塞浦路斯的希臘民族獨立運動中起了領導作用(見希臘正教會)。

塞爾維亞正教會

其所屬教區大部在今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和馬其頓境内。轄31個教區(其中3個在北美)。

保加利亞正教會

927年,保加利亞教會成為大主教區,屬君士坦丁堡教會管轄。在保加利亞被奧斯曼土耳其統治的500年中,君士坦丁堡牧首通過希臘神職人員管理該教會。1870年成立的保加利亞督主教區,直到1945年才為君士坦丁堡牧首所承認。1953年牧首區恢複。目前有12個教區。

羅馬尼亞正教會

1865年,羅馬尼亞的自主教會成立。1885年得到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承認。1925年羅馬尼亞正教會成立牧首區。1950年,特蘭西瓦尼亞的東儀天主教徒重返東正教。現有12個教區。禮儀使用羅馬尼亞語。

波蘭正教會

1924年建立。原屬俄羅斯莫斯科牧首區管轄。1948年莫斯科牧首同意其自主。

希臘正教會

一般稱希臘教會。在拜占庭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期,希臘正教會都屬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管轄。1850年,普世牧首承認其自主地位。希臘獨立以後,希臘正教成為希臘國教。最高首腦稱雅典和全希臘大主教。

捷克斯洛伐克正教會

19世紀,捷克地區建立正教會。1910年,有信徒千餘人。1918年奧匈帝國解體後,塞爾維亞正教會牧首在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組建正教會。1921年,在喀爾巴阡山區設立穆卡切沃教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穆卡切沃地區并入蘇聯。同時,在蘇聯烏克蘭伏爾希尼亞地區的1萬名信仰正教的捷克移民回到捷克斯洛伐克。現有4個教區。1951年,俄羅斯莫斯科牧首區承認其自主地位。

阿爾巴尼亞正教會

原屬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管轄。1937年取得自主地位。

美國正教會

1794年俄羅斯正教會傳教士在當時尚屬俄國的阿拉斯加建立教會。1872年,在舊金山建立第一座屬俄羅斯正教會的主教座堂。1890年,北美已有50萬信仰東正教的俄羅斯移民。1905年,教區中心遷紐約。俄國十月革命後,美國正教會與俄羅斯正教會斷絕關系。一些非俄羅斯民族的東正教會紛紛與本民族的自主正教會或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區聯系。1922年,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區在美國建立希臘正教大主教區。美國正教會就此分成衆多按民族劃分的教區,并于1924年宣告自治。在這以後,美國都主教區事實上已經自主。1970年美國自主教會建立。1978年信徒人數約100萬。包括近500個牧區。祈禱儀式大都使用英語。除美國正教會外,在北美還有屬于君士坦丁堡牧首區管轄的希臘正教會和烏克蘭正教會。

日本正教會

1872年俄羅斯正教會傳教士尼古拉·卡薩特金在日本建立。1945~1970年間,屬美洲俄羅斯都主教管轄。1970年,莫斯科牧首承認其自主教會的地位。

西奈正教會

東正教中最小的自主教區,實際上隻轄有聖凱瑟琳修道院,修士20餘人。該院現保存有大量早期基督教希臘文羊皮卷手稿(見希臘正教會)。

芬蘭正教會

自治教會。按教會法典規定,自治教會的大主教由所屬牧首區指定。教會事務中,除與其他教會的關系外,教會均可自主決定。奉正教的芬蘭人多源于卡累利阿。1919年,莫斯科牧首區同意它有自治地位;1923年作為自治教會轉入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治下。教義特點①信守前七次公會議信條,不承認以後天主教所舉行的曆次公會議。在“和子句”問題上,東正教繼承東派教會的觀點,認為此乃是對《尼西亞信經》的篡改;②關于救贖論,注重道成肉身,認為人之得救,在于把有罪必死之人,通過與道成肉身的基督神秘聯合而變成屬于神的、不死的生命。在東正教神學中,很少有涉及人性本原敗壞的内容,因此不十分強調贖罪論。關于恩典和原罪論,東正教的觀點和奧古斯丁的預定論有所不同。東正教認為每一個人都在亞當的罪中犯了罪,拯救既要依靠自身,也要依靠天主,首要的是自身必須擇善,天主才能幫助他們。善功隻是條件,并不具有得救的效用,隻有靠天主的恩典才能獲得重生和得救。聖事中基督的血所生的救贖作用,是給予一切人的,凡願意接受信仰和洗禮的,都可以得救。認為凡是願意敬奉天主的,都可得到報償;③特别重視對聖母的崇拜。三一論确立後,對聖母的崇拜,反映了信仰者需要一個可靠的“中保”思想,童貞女馬利亞就成了最理想的對象。在東正教中,聖母的名稱有數十種。在東正教各自主或自治教會中,有許多以聖母命名的教堂。

教會标志

(1)、十字架:源于拉丁文Crux,意為“叉子”。耶稣受難的刑具,由兩根木料相交叉而成,形狀近于漢字“十”,故漢譯作“十字架”。天主教相信,耶稣為救贖人類,被釘十字架而死,故尊十字架為信仰的标記。教會以十字架為神聖的記号——聖号。信教人在行各種神功,如進堂、出堂、祈禱前後和飯前飯後、睡覺前起床後以及遇險、受誘惑時都要劃十字。十字架在教會的各種場所、信徒家中以及在教會組織的标志、禮儀用品、聖書聖物上随處可見。十字架的式樣很多,最常見的有豎長橫短的拉丁字架及正十字形的希臘十字架。

(2)、苦像:凡帶有耶稣被釘雕像的十字架稱為“苦像”。在苦像上端十字架豎木上有一個牌子,牌上有“INRI”四個字母,這是拉丁文JesusNazarenusRexIudeorum的縮寫,意思是“納匝肋人耶稣,猶太人的君王”。根據《若望福音》記載,耶稣被判釘十字架時,比拉多寫了一個牌子,放在十字架上端。(若19:19)這在當時是耶稣的罪狀牌,以後,教會認為這牌子上的話實際說明了耶稣的真正身份。教會舉行彌撒時,在教堂“彌撒間”或祭台上,必須有苦像,以表明彌撒聖祭是耶稣加爾瓦略山十字架祭獻的重演。在聖周五“主受難節”的禮儀中,教友們朝拜十字架時都要“親苦像”;平常信友們也有“親苦像”的熱心習慣。

(3)、聖号:除十架被稱為“聖号”外,天主教的“聖号”還有兩種,一種是“JHS”與一個“拉丁十字架”的組合,另一種是“X”與“P”的組合。在“JHS”中間加一個“拉丁十字架”:“JHS”是拉丁文“Jesus(耶稣)Hominum(人類的)Salvator(救主)”的縮寫;十字架表示耶稣死于十字架上救贖了人類。在X上加P:它代表“基督”,是希臘文“基督”一詞開頭的兩個字母,也可以譯成Paxchristus,即“在基督内平安”。這兩種“聖号”在教堂門上、禮儀服飾、經本及祝聖用的大面餅上都可以看到。

(4)、A和Ω:希臘文字母首、末二字,念作“阿爾法”、“敖默加”,意為“元始”和“終末”。聖經《默示錄》第一章8節:“我是‘阿爾法’和‘敖默加’,那今在、昔在及将來永在的全能者天主這樣說。”因此,教會用A和Ω表示天主是萬物的根源與歸宿。

(5)、魚:在天主教的藝術中,經常用“魚”代表基督。這個标志源于希臘文“魚”一詞是希臘文“耶稣、基督、天主、兒子、救世主”五個詞的縮寫,其中I代表耶稣、x代表基督、Θ代表天主、γ代表兒子、∑代表救世主。因而,從教會早期便以“魚”象征基督。

(6)、羔羊:聖經上提及“羔羊”的次數非常多。所謂羔羊是指不超過一年的小羊,其肉可食。(肋7:23)舊約中幾時提到羔羊,常有兩種意義:或是用來作為祭品,或是用來象征喜樂、馴服及無瑕等美德。作為祭品用的羔羊,至少應在出生八天後,(肋22:27)都應是公的,早晚各獻一隻,(出29:38—42)安息日則雙倍;(戶28:9等)其次在每月月朔、逾越節、初熟節、新年等,都應向上主奉獻羔羊。羔羊是喜樂的象征,(智19:9)以民的象征。(耶51:40)良善的耶肋米亞先知、(耶11:19)受虐待的默西亞、(依53:7)得救的以民、(依40:11)皆比作羔羊。羔羊的馴服與豺狼的兇悍相對,(德13:21)但羔羊與豺狼的共處,卻是默西亞時代太平幸福的象征。(依11:6)羔羊在新約中特别用于耶稣身上,他是“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若l:29)他甘心接受了苦難,為救贖人類。(宗8:32,伯前1:19)羔羊一詞在《默示錄》中用了28次之多,大多是指耶稣的得勝及完善無缺。所以,教會用羔羊象征基督及他的良善服從、犧牲奉獻。

(7)、鴿子:代表天主聖神。《路加福音》第3章2l一22節記載耶稣受洗:“當他正在祈禱時,天開了,聖神借着形體,象鴿子一樣降在他上面。”所以,教會常用鴿子表示天主聖神。聖經舊約《創世紀》記載洪水滅世後,諾厄從方舟中放出鴿子觀測天候;鴿子銜着一枝青綠的橄榄枝回來,告訴諾厄全家大地已恢複了平靜。因而,鴿子也象征和平與平安。

(8)、耶稣聖心:耶稣聖心曾向聖女瑪加利大顯現,表達他對人類的愛。聖心上的火焰,表示耶稣聖心愛火炎炎,如同烈窯;聖心上的十字架,是耶稣愛世人的大憑據,他為愛人而受苦受難死于十字架上,舍了性命;茨冠圍繞聖心,表示耶稣聖心為人類所受的苦辱與傷痛;聖心上的傷痕,即耶稣被釘在十字架上時一個兵士用長槍所刺,(若19:34)他為救贖人類而流盡了最後一滴寶血。耶稣聖心流露着對人類無限的恩愛,是人類救恩的泉源。

(9)、麥穗與葡萄:代表聖體聖血。福音書記載耶稣在最後的晚餐中祝聖麥面餅和葡萄酒為他的聖體聖血,給門徒們吃、喝.并要求門徒們如此做,為紀念他。以後教會舉行彌撒常以麥面餅和葡萄酒做為成聖體聖血的材料,因而用麥穗和葡萄來象征奉獻、祭品和聖體聖事。

⑽、餅與杯:代表聖體聖血及祭獻。教會舉行彌撒聖祭時,根據耶稣在最後晚餐中所做的,用麥面餅成聖體,用盛有葡萄酒的杯成聖血,這樣,餅與杯便成了耶稣聖體聖血與感恩祭獻的象征。

⑾、聖母的标記:在許多教堂或聖母像前,常會看到一個記号,由拉丁文字母A和M組合而成,它是拉丁文“聖母經”第一句“AveMaria”的縮寫,意思是“萬福瑪利亞”,教會以此作為聖母的标記。

⑿、聖牌:是用金屬、有機玻璃或其它工藝材料制成的徽章,上面有耶稣、聖母、聖人聖女的肖像或表示信仰的标志圖案,經神父祝福後,稱為“聖牌”。教友們将聖牌懸挂在頸項下,或佩戴在衣服上,以表示紀念、敬禮耶稣或聖者,并為信仰作證。

東西方教會

羅馬帝國分裂後,基督教會分裂成東西兩派。

東派是在帝國東部地區的特殊曆史環境中形成的。

由于帝國東部的政治、經濟、文化、語言、民族、風土、人情、習俗等方面與西方不同,東正教在這裡的發展與西方天主教有所差别,表現在:

(1)經典:

東正教除《聖經》(新舊約)外,還包括《聖傳》(即前七次基督教大公會議決議)、《尼西亞信經》教父亞大納西、大巴西勒、金口約翰等人的著作和神學家格列高利等人的作品;

而天主教的經典則主要是《聖經》。

(2)教義:

東正教主張聖靈隻來自聖父,不同意天主教關于聖靈既來自聖父又來自聖子之說。

(3)宗教儀式:

東正教教士衣着與天主教不同,東正教主教頭戴圓筒帽,身穿銀白色或黑神袍,胸挂聖像,手持權杖;天主教主教則頭戴瓜子帽或四角帽,身着金黃色長袍,胸挂十字架,手戴權戒。

禱告時,東正教除使用希臘語言外,許可使用地方民族語言,如斯拉夫語言;

天主教則在長期内隻能使用拉丁語言。

洗禮時,東正教采用浸水式;而天主教剛采用注水式。

東正教的堅振禮在嬰兒受洗後不久舉行;而天主教則在嬰兒長到七至八歲時進行。

在聖餐禮上,東正教徒是餅酒同領;而天主教規定,隻有神職人員才能餅酒同領,平信徒隻能領餅。

東正教準許除主教以外的一切神職人員結婚、離婚、再婚;

而天主教則規定,一切神職人員不能結婚,強調獨身主義和禁欲主義。

(4)宗教節日:

東正教的一些大的節日與天主教節日大體相同,隻是稱謂不同。

如:東正教的主降生節,天主教稱耶稣聖誕瞻禮;

東正教的主領洗節即天主教的主顯節;

東正教的主進堂節相當于天主教的聖母行潔淨禮日;

東正教的主進聖城節,在天主教裡叫棕枝主日;

東正教的主升天節,等于天主教的耶稣升天瞻禮;

東正教的聖三主日,在天主教裡為天主聖三瞻禮;

東正教的主顯聖容節,即天主教耶稣顯聖容日;

東正教的聖母安息節,在天主教裡稱聖母升天瞻禮;

東正教的聖母進堂節,在天主教裡叫聖母獻堂瞻禮。

東正教的其它一些小節日則因民俗習慣不同而異,如喬治節、尼古拉節、彼得節、殉教節等。

(5)神品:

基督教會的最初神品隻有副助祭(副執事)、助祭(執事)和司祭(神父、主教)三個品位。

基督教會分裂後,東正教會實行牧首制,牧首制确立後,神品分為黑白兩種:

黑神品有修土、修士輔祭、修士大輔祭、修士司祭、修士大司祭、主教、大主教、督主教(牧首派駐國外教區的代表)、都主教、牧首;

白神品有誦經士、副輔祭、輔祭、大輔祭、司祭、大司祭、司祭長等。

天主教會的神品分七品:

司門員(一品)、誦經員(二品)、驅魔員(三品)、襄禮員(四品)、副助祭(五品)、助祭(六品)和主教(七品)。

前四品為低級神品,後三品為高級神品。

羅馬教廷制進一步發展後,主教品位又分為教皇、樞機主教(紅衣主教)、宗主教、大主教和一般主教。

(6)教曆:

東正教使用儒略曆法,它是公曆的前身。

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對之進行了改革,于1582年公布新曆法,稱為格列曆法。

此曆法後來被多數國家采用,被認為公曆。天主教會自那時起一直采用格列曆。

(7)教堂式樣:

東正教堂的建築式樣多為拜占庭式,或斯拉夫式。

拜占庭式教堂如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教堂;

斯拉夫式教堂如莫斯科紅場的瓦西裡升天大堂。

天主教堂則多為羅馬式或哥特式。

羅馬式教堂如梵蒂岡的聖彼得大堂;

哥特式教堂如上海徐家彙天主教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