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春秋

東周前半期曆史階段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46]  ),通常用來指中國東周前半期曆史階段。  春秋時期止于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總共295年。一說止于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智氏,一說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自東周開始,周朝由強轉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争頻繁。小諸侯國紛紛被吞并,強大的諸侯國在局部地區實現了統一。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争,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說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阖闾、越王勾踐)。春秋中期,出現了一個比較和平的時期,通過公元前546年由14國參加的第二次“弭兵之會”達成協議,戰火暫時得以平息。長江流域吳、楚、越三國之間卻多次爆發霸權之争。在一些諸侯國的内部,貴族勢力強大起來,開始向國君争奪權力。而新興的諸侯大國,先後取得霸主地位。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聯手在晉陽打敗智氏,其後逐步将晉國進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國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晉”。公元前379年齊國田氏取代姜姓成為齊侯,是為“田齊”。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時代逐步到來,春秋時期走向了戰國時期。據史書記載,春秋二百二十四年間,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之,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次,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餘次。魯國朝王三次,聘周四次。
  • 中文名:春秋時期
  • 外文名:Chun&QIU
  • 國家元首:周天子
  • 主要曆史著作:《春秋左氏傳》、論語
  • 曆史事件:長勺之戰、城濮之戰、商臣弑君
  • 起始時間:前770年—前476年
  • 主要諸侯國:晉、秦、齊、宋、衛、楚、鄭、魯
  • 首都:洛邑
  • 重要人物:老子、孔子、齊桓公、楚莊王等
  • 國家政體:君主制
  • 所屬國家:周
  • 主要民族:華夏族(漢族古稱)
  • 無争議霸主:齊桓公、晉文公
  • 高認可霸主:楚莊王、秦穆公
  • 有争議霸主:鄭莊公宋襄公晉悼公阖闾勾踐

名稱起源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春秋》記錄了從魯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記曆史事實的起止年代。

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曆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曆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曆史時期的名稱。為了叙事方便,春秋時期開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康有為康有為《聞徐子靜侍郎即奉赦免喜倒淚下》詩:“寃獄兩年悲黨錮,維新元老記春秋。”

春秋以後,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大諸侯國連年戰争,當時人們就稱呼這七大諸侯國為戰國。《戰國策·燕策·一》載蘇秦的弟弟蘇代說:“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可見當時七大諸侯國都有戰國的稱呼。到西漢初年,“戰國”這個名詞的含義還沒有變化。到西漢末年劉向編輯《戰國策》一書時,才開始把“戰國”作為特定的曆史時期的名稱。戰國時期開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即《史記》的《六國年表》開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滅齊統一六國的一年,共255年。

發展曆史

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争,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阖闾、越王勾踐)。

自東周開始,周朝由強轉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争頻繁。小諸侯國紛紛被吞并,強大的諸侯國在局部地區實現了統一。

春秋中期,出現了一個比較和平的時期,原因是各國都被戰争搞得十分疲憊,需要休整,于是通過公元前546年由14國參加的第二次“弭兵之會”達成協議,戰火暫時得以平息。可是,這期間在長江流域,吳、楚、越三國之間卻多次爆發霸權之争。春秋時代的中後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鐵制農具的應用,經濟有了迅速發展,出現了私田的開發和井田制的瓦解這一深刻的社會變化。在一些諸侯國的内部,貴族勢力強大起來,開始向國君争奪權力。而新興的諸侯大國,先後取得霸主地位,而實際上,等于接替周王室王朝共主。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聯手在晉陽打敗智氏,其後逐步将晉國進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國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晉”。公元前379齊國田氏取代姜姓成為齊侯,是為“田齊”。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時代逐步到來,春秋時期走向了戰國時期。

據史書記載,春秋二百二十四年間,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之,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次,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餘次。魯國朝王三次,聘周四次。

平王遷都

公元前770年,因為内亂和犬戎頻繁入侵,很快就打到鎬京,所以周平王被迫将國都從鎬京東遷至東都洛邑(今洛陽)。因洛邑(今洛陽)在鎬京之東,此後的周朝史稱東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年)。

王室衰微

平王東遷以後,周室漸漸衰落,首先平王的外祖父申侯引犬戎攻入京師,害死幽王,申侯擁立平王,使平王有弑父之嫌,因而使周天子在諸侯間的威望下降,其次各諸侯國勢力逐漸強大,互相攻伐,最後平王東遷,使周室隻有一小塊小地盤,周王室因而衰微。周平王因為想把政權一部分讓虢執掌,得罪了當時強國鄭國,不得不與鄭莊公互換人質,将兒子王子狐送到鄭國當人質,史稱”周鄭互質“。

周桓王十二年(前708年),由于邊境問題與鄭國争執,周桓王率軍讨伐鄭國,鄭莊公不僅敢于領兵抗拒,而且打敗了王師,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以上兩個事件說明周王的地位已經嚴重下降,隻是還保存着天下共主的名義罷了。鄭莊公帶兵東征西讨,小霸中原(史稱“莊公小霸”)。

諸侯國劃分

東周前期又稱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次全國性大分裂形成的時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晉”作為春秋時代的結束和戰國時代的開始。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建立了東周王朝。但此時周已衰弱到了極點,統治範圍方圓不足六百裡,各諸侯國紛紛割據稱雄,不再朝見周王,其統率諸侯的權利也是名存實亡。此間,全國共分為一百四十多個大小諸侯國,而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齊國、晉國、燕國、楚國、宋國、鄭國、衛國、魯國、吳國、越國、秦國等。

秦國

周孝王因秦的祖先非子養馬之功,“邑之秦,使複續嬴氏祀,号曰秦嬴。”,作為周朝的附庸,讓其繼續嬴姓的祭祀。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占領了被戎人和狄人占領的原周朝在陝西的領地。從前677年起,秦國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宮殿區、居住區、士大夫與國人墓葬區和秦公陵園。

秦人善戰,但一直到戰國初期秦一直是一個比較弱的國家,也許正因為它地處偏僻,因此它一直沒有受到其他國家的重視。在春秋時代早期它是一個不顯眼的國家,直到秦穆公時代方參與中原争霸,成為僅次于晉國、楚國、齊國的二等強國。就科學技術、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戰國初期也比較落後。這個形勢一直到前361年商鞅變法才開始改變。

齊國

齊國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謀臣姜尚之族,姜尚因助周滅商有功被封為齊侯,同時周統治者賜予齊國一種特權——可以讨伐有罪的諸侯,憑借這項特權,齊國在西周時期已發展成為東方的大國。春秋年間,齊國出現了一位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齊桓公。他依靠謀士管仲整頓國政,設各種官吏,各司其職,并分全國為二十一鄉,其中工商六鄉、士十五鄉,此十五鄉即為農鄉,鄉中之人在和平時專心務農,戰時當兵。如此幾年之間,齊國國富民強,到公元前679年,齊國已稱霸北方。後來,齊國又于前567年消滅了東夷大國——萊,使之土地擴大了一倍以上,成為真正數一數二的大國。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齊康公于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姓齊國絕祀。田氏仍以“齊”作為國号,史稱“田齊”。

晉國

晉國出自周成王弟唐叔虞。東周初期,晉獻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绛(山西翼城縣),開始了晉國的霸業。晉國先後消滅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諸侯國,統一了汾河流域。前六三六年,獻公之子重耳即位,他曾被獻公放逐十九年之久。在這十九年之中,重耳周遊列國,積累了豐富的政治經驗,故而他回國後便立即着手整頓政事,他與大臣們君臣一心,先後兩次率晉、秦、宋、齊四國聯軍南擊楚國,占領了南方的大片領土。晉軍南征促使華夏文明進一步流傳到長江以南地區,加快了中華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到了春秋後期,晉國的統治出現危機,并最終分裂成韓、趙、魏等幾個獨立的諸侯國家,史稱“三家分晉”。

楚國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陽氏。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颛顼帝後第五代吳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火官),主管天火與地火,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祝,大也;融,明也)。其部落分布在商都朝歌的南方(今河南新鄭一帶)。吳回之子陸終,生有六子,幼子曰季連,芈姓,是楚之先祖。季連之後曰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師,其曾孫熊繹,當成王時,封為楚子(意為楚地的子爵),居楚地丹陽(今湖北姊歸縣)。春秋初期,楚國日益強大。前704年,楚君熊通自号為武王,有地千裡。因其地處中國南方,故而楚國與中原的各諸侯經常發生一些戰事。通過戰争,楚國先後吞并了四十五個較弱小的諸侯方國,并逐步成為春秋前期中國南方的主要強國之一。

宋國

宋國是中國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國君子姓,位于河南商丘一帶。周武王伐纣,商朝滅亡,武王分封諸侯時,封纣王的兒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後,武庚叛亂,被周公平叛殺死,另封纣王的庶兄,當年曾降周的微子啟于商邱,國号宋,以奉商朝的宗祀。孔子的論語堯曰篇曾記載此一原則叫做“興滅國,繼絕世”。

宋國後來逐漸發展強大,宋襄公曾經成為春秋時期五霸之一,曆史記載宋襄公在軍事作戰時實行不切實際的“仁義”,結果被楚軍擊敗,宋襄公也因傷重身亡。以後北方晉國和南方楚國争霸時,宋國夾在中間,戰事連年不斷。80年間,遭遇了40次以上的戰争。公元前546年,宋國令尹向戎因為和晉楚兩國令尹有私交,又正當兩國交兵疲憊之際,發起和平大會,在宋國召開十國參加的“弭兵之盟”,使宋國保證了十餘年的和平時期。

戰國時期,宋國終被齊國所滅。

鄭國

鄭國國都新鄭(今河南新鄭),在春秋初年,鄭國非常活躍。甚至,一段時間之内,強大的齊國也對鄭國禮讓三分,曾跟随鄭國讨伐宋國,甚至求助于鄭國。莊公時代鄭國内部肅清了反叛勢力,外部滅了許國,敗了宋國,還射中了周天子桓王的肩膀,是當時最強盛的國家,史稱“鄭莊公小霸”。莊公在位四十三年去世。兒子厲公驅逐太子自立為君。厲公在位二十八年間,鄭國大亂,因此從此鄭國日益衰落,齊國逐漸取得有利地位,開始控制周邊小國。厲公下傳兩代到了缪公,以後鄭為晉、楚兩國威逼,幾乎年年不得安甯。缪公下傳兩代到襄公時期,楚國曾攻占鄭國,襄公忍辱存國。襄公下傳四代到簡公時,鄭國任用子産為相執政,鑄造刑鼎,發展經濟,救助百姓,因而鄭國重新富強。簡公下傳四代到哀公時,晉國韓、趙、魏三家強盛,鄭國再次衰弱。哀公之後的幽公時期,韓武子攻占鄭國,殺害了幽公。後來幽公之弟繻公複國,多次與三晉發生戰争。繻公之後的康公時,韓國再次強盛。康公二十一年(前375年)韓哀侯率軍再次攻占鄭國,鄭國滅亡,國土并入韓國。立國432年,曆21君。

吳國

吳國,也叫勾吳、工吳或攻吾。周朝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姬姓,其國境位于今蘇皖兩省長江以南部分以及環太湖浙江北部。

周太王生有長子太伯,次子仲雍和小兒子季曆。季曆的兒子昌聰明早慧,深受太王寵愛。周太王想傳位于昌,但根據當時傳統應傳位于長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歡。泰伯明白父親的意思後,就和二弟仲雍借為父采藥的機會一起逃到荒涼的江南,自創基業,建立了勾吳古國。商朝滅亡後,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孫周章為侯,遂改國号為吳。春秋時期,吳國被越國所滅。

春秋時期,吳國與中原的諸侯國的交往越來越密切,也開始與其他諸侯國争雄。吳王阖闾在今天的蘇州建立都城,任用伍子胥和孫武攻破楚國都城,為其子吳王夫差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打下基礎。阖闾的兒子夫差不顧國家連年征戰空虛,與齊國和晉國争霸成功後,但卻忽視了邊界上的越國,并令伍子胥自殺,被越王勾踐趁虛而入。前473年,夫差兵敗而逃,被圍困在馀杭山(今天蘇州南陽山),向勾踐求和,勾踐不準,夫差自殺,吳國滅亡,吳地盡屬越國。

越國

古國名,姒姓。相傳始祖是夏代少康庶子無餘,禹封泰山,禅會稽中封禅大典中的會稽本來是在泰山附近,商朝時越國封地在古雷澤,即今山東菏澤一帶,再後來卻逐次南移,在周朝諸侯的排擠下一路南遷,西周初遷至今浙江紹興一帶。春秋末年,越逐漸強大,其王勾踐經常與吳國對抗,公元前494年,敗于夫差,向吳臣服。但經過二十年的韬光養晦,重新崛起,于公元前473年,滅掉吳國。勾踐滅吳後北上争雄,橫行江淮,号稱霸王。戰國時,勢力衰弱,公元前306年,為楚所滅。

其他諸侯國

鄫國、呂國、虞國、州國、萊國、蕭國、舒國、譚國、鄖國、芮國、沈國、庸國、權國、謝國

巴國、蜀國、息國、郤國、祝國、鄣國、聶國、鞏國、葉國、項國、江國、葛國、戴國、宿國

炎國、鄅國、畢國、申國、鄧國、唐國、劉國、黃國、厲國(後改為随國)、淳于國、鐘吾國

鄀國、肥國、鼓國、鄟國、蓐國、耿國、蘇國、冀國、諸國、共國、井國、缙國、楊國、毛國

邘國、皖國、邿國、郜國、弦國、郕國、梁國、向國、凡國、谷國、賴國、牟國、柏國、焦國

羅國、蓼國、絞國、茅國、巢國、雍國、頓國、黎國、費國、郇國、胙國、夔國、郐國、應國

鄾國、任國、邳國、胡國、代國、彭國、苴國、魚國、轸國、扈國、荀國、桐國、極國、賈國

祭國、道國、微國、豐國、六國、瑕國、觀國、岐國、箕國、莘國、鄚國、逼陽國、小邾國、祝其國

倪國、濫國、遂國、盧國、須句國、颛臾國、大庭國、根牟國、甲父國、翨陽國、有窮國

齊恒公

齊桓公(公元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

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齊氏,名小白,終年73歲。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是齊僖公祿甫的三兒子,其母為衛國人。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于内亂後,公子小白與公子糾争位成功,即國君位為齊桓公。

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今山東鄄城)召集宋國、陳國、蔡國、邾國四國諸侯會盟,是曆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擊,于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但其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後,任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終在内亂中餓死。

晉文公

晉文公(前671年或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

,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晉獻公之子,母親為狐姬。晉文公文治武功卓着,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與齊桓公并稱“齊桓晉文”。

晉文公初為公子,謙虛而好學,善于結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亂時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晉殺晉懷公而立。晉文公在位期間任用狐偃、先轸、趙衰、賈佗、魏犨等人實行通商寬農、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作三軍六卿,使晉國國力大增。對外聯合秦國和齊國伐曹攻衛、救宋服鄭,平定周室子帶之亂,受到周天子賞賜。前632年于城濮大敗楚軍,并召集齊、宋等國于踐土會盟,成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

楚莊王

楚莊王(?—公元前591年),又稱荊莊王(出土戰國楚簡作臧王),芈姓,熊氏,

名侶(一作呂、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稱霸中原,威名遠揚。

楚莊王曰:夫文止戈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是中華尚武第一人。

春秋末期,孔子曾到訪楚國,稱楚莊王的政治思想與儒家的“仁”的思想相符。在楚莊王之前,楚國一直被排除在華夏文化之外;自楚莊王始、使楚國強大,為華夏文化的傳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發揮巨大作用。

公元前591年,楚莊王去世,谥号莊。後世對其多給予較高評價,有關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鳴驚人等也成為固定的成語,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秦穆公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趙氏,

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還是缪氏先祖。被史家之絕唱—《史記》認定其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繼位後任用百裡奚、蹇叔、由餘為謀臣,擊敗晉國,俘晉惠公,滅梁國、芮國、滑國等。秦穆公非常重視人才,其任内獲以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等人為良将。

秦穆公對戎人的勝利,周王特加祝賀,并賜金鼓,希望他擂鼓繼續向戎人進攻;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于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辟國土千餘裡,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為日後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石。

宋襄公

宋襄公(?-前637年),春秋時宋國國君。

子姓,名茲甫。公元前650年至637年在位。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兒子,宋成公的父親。

齊桓公死後,齊國發生内亂,宋襄公率領衛國、曹國和邾國等四國人馬打到齊國,齊人裡應外合,擁立齊孝公,宋襄公因此聲名鵲起。

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繼承齊桓公的霸業,與楚國争霸,一度為楚國所拘。前638年,宋襄公讨伐鄭國,與救鄭的楚兵戰于泓水。楚兵強大,宋襄公講究“仁義”,要待楚兵渡河列陣後再戰,結果大敗受傷,次年傷重而死。

《史記》中說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諸侯國稱霸

齊桓公稱霸

前685年,齊桓公繼位,以管仲為相,整頓國政,廢除井田制度

,按土地的肥瘠,确定賦稅,設鹽、鐵官和鑄錢,增加财政收入,寓兵于農,将基層行政組織和軍事組織合為一體,增加了兵源和作戰能力,迅速成為華夏各國中最富強的國家。然後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多次大會諸侯,幫助或幹涉其它國家,抗擊夷狄,終于在周僖王三年(前679年)成為霸主(史稱“春秋首霸”)。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齊桓公帶領八個諸侯國的聯軍,以優勢兵力迫使楚國服從他,訂立了召陵之盟,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自此,齊桓公建立了霸主會盟的制度。

宋襄公稱霸

齊桓公死後,豎刁、易牙、開方等為亂,五公子奪位,齊國内亂不止。據說,齊桓公的五個兒子互相戰争,箭矢射到了齊桓公的屍體上,都沒有人顧及。南方的楚國興起,楚成王消滅了其北方的幾個小國之後将矛頭指向中原。宋襄公以擁立齊孝公、平定齊亂之功,試圖再次大會諸侯以成為霸主,但宋國實力威望不足,反而見辱于楚。宋襄公十五年(前638年),宋楚兩軍交戰于泓水。楚軍渡河時宋大司馬子魚建議宋襄公“半渡擊之”,宋襄公稱趁敵渡河時攻擊是為不仁不義拒絕建議;楚軍渡河後子魚建議趁楚軍列陣混亂之時攻擊,宋襄公再次以不仁不義為由拒絕。楚軍列陣完畢後發起攻擊,宋軍大敗,宋襄公大腿中箭,次年因傷重而死。楚國稱雄一時,楚成王成為了有其實而無其名的霸主。

晉文公稱霸

在北方的晉國,與周室同宗。晉獻公寵信愛姬,使國政大亂。前636年,晉獻公子重耳在秦穆公派出的軍隊護送下繼承晉國君位,是為晉文公。他改革政治,發展經濟,整軍經武,取信于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國,在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年),楚軍包圍宋國都城商丘。次年初,晉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之戰大敗楚軍,成為霸主。

楚莊王稱霸

楚莊王任用孫叔敖,整頓内政,悉心改革後,前597年開春,經過一個冬季的休整,楚莊王趁勢而起,以令尹孫叔敖将中軍,子重将左軍,子反将右軍。楚莊王親統楚國三軍精銳部隊悉數北伐,包圍鄭國國都,晉國聞訊支援,雙方大戰于邲。楚軍大敗晉軍,楚莊王一戰功成,問鼎中原(“楚王問鼎”)。

秦穆公稱霸

秦穆公在晉文公死後,謀求向東方發展,被晉所阻。崤之戰、彭衙之戰,秦軍皆大敗。秦穆公果斷的調整國策,轉而向西,吞并了一些戎狄部族,稱霸西戎。

晉楚争霸

楚王問鼎

楚國在城濮之戰後,韬光養晦,向東發展,滅了許多小國,勢力南到今雲南,北達黃河。楚莊王改革内政,平息暴亂,興修水利,國力更為強大,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詢問祭天地的鼎的大小輕重,意在滅周自立,此即“問鼎”一詞的來源。周定王十年(前597年),楚與晉會戰于邲(今河南荥陽東北),大勝。不久又進兵圍宋,晉人不敢去救,于是中原各小國紛紛歸向于楚,楚人稱霸中原。

晉楚拉鋸

在前591年楚莊王死後,楚國霸業漸衰。晉國經曆晉景公、晉厲公兩代經營,漸漸超越楚國。晉國在前589年的鞍之戰與前578年的麻隧之戰中,分别打敗齊國與秦國,國勢複振。後來晉楚兩國再度爆發第三次巨戰——鄢陵之戰,晉國以獲勝收場,楚國霸權受到更為嚴重的削弱。但不久晉國發生内亂,晉厲公被弑。這一階段,晉楚實力大體相當,形成中原拉鋸戰。

晉悼複霸

晉厲公死後,晉悼公繼位,對内改革政治,任賢用能,駕馭群臣,對外聯宋納吳,懾秦挾齊,三分晉軍,争鄭疲楚,完全掌握了戰略主動,壓倒性強過楚國,中原諸侯皆附晉,晉悼公八年之内九合諸侯。晉國霸業複興。楚國迫于晉國的再度強盛,不得不放棄對中原霸權的争奪。

弭兵會盟

晉悼公死後,君權再度下移,晉國六卿專擅國政,興于内耗,意與楚國和盟。連續不斷的戰争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也引起中小國家的厭倦,加以晉楚兩大國勢均力敵,誰都無法吃掉對方。于是由宋國的華元與向戌發起,于周簡王七年(前579年)和周靈王二十六年(前546年),舉行了兩次“弭兵”會盟,此後戰争大大減少。

吳越争霸

當中原諸侯争霸戰争塵埃落定時,地處江浙的吳、

越開始發展。吳王阖闾重用孫武、伍子胥等人。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吳王以伍子胥為大将,統兵伐楚。吳軍攻進楚都郢,伍子胥為父兄報仇,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吳軍揮師南進伐越。越王勾踐率兵迎戰,越大夫靈姑浮一戈擊中阖闾,阖闾因傷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吳王夫差為父報仇,興兵敗越。勾踐求和。吳王拒絕了伍子胥聯齊滅越的建議,接受越國求和,迫使越王勾踐向他稱臣。繼續轉兵向北進擊,大敗齊軍,成為小霸。勾踐卧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于在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夫差在中原會盟諸侯而内部空虛的時機,消滅吳國,夫差羞憤自殺。勾踐北上與齊晉會盟于徐,成為了最後一個霸主。

吳國,是姬姓諸侯國,公元前12世紀到公元前473年,曆700餘年,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越國,勾踐卧薪嘗膽是為美談。而二者,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

邾分三國

邾國是子爵國,也史稱邾子國,東周時期著名方國之一,古城在今鄒城市東南12.5公裡,峄山鎮紀王城村周圍。邾國的先祖是晏安,晏安的五世孫俠始封曹稱曹俠,是曹姓國,晏安的十二世孫是夷父顔。夷父名克,字顔,另字伯顔,谥号邾武公,史稱邾子夷父或邾顔公。當時齊國推行霸業,夷父顔響應随從,

去各國奔走聯絡,曾夜宿滕國和薛國。邾原屬魯國的附庸,魯國非常憤恨夷父顔的行為,被視為叛逆,借故向周王誣告夷父顔。

魯是周王室同宗姬姓國,公元前678年,周王誅殺夷父顔,《左傳》莊公十六年載有“邾子克卒”,時為周僖王四年。夷父顔被誅後,周王命夷父顔的同母弟叔術代理邾國君位。叔術名群,在曹姓公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位賢明有德的人,族人稱他為群公子。叔術代位十多年後,夷父顔的冤誅才得以昭雪,谥号邾武公。

這時,代國君叔術又把國君位子,讓給了他的侄子、夷父顔的兒子夏父,夏父繼位後史稱邾文公。邾文公在位五十一年,是邾國在位最長的一代國君。公元前614年,邾文公遷都于今鄒城峄山之南另立新都(見《左傳》)。約在公元前643年前後,叔術來濫立國,濫在今滕州市東南30公裡羊莊鎮土城村。至此邾國分立為邾國、小邾國和濫國,這便是史學界所說的“邾分三國”。

走向戰國

在晉文公回晉即位的時候,有不少随從随他回國,結果這些人的後代們經過長期征戰的洗禮,漸漸在晉國成為貴族。前550年至前497年,晉國國政把持在範氏、中行氏、趙氏、韓氏、智氏、魏氏的手上。前455年,晉國貴族隻餘下智、趙、魏、韓四家。智氏出兵攻趙氏,并脅迫魏韓兩氏出兵。戰事持續兩年,後趙氏遊說魏韓兩家倒戈,滅智氏,瓜分智地并把持晉國國政。前438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晉幽公僅餘绛、曲沃兩地。前403年周威烈王冊立韓、趙、魏三家為侯國,即為《資治通鑒》中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紛紛兼并其他小國,其中以楚、齊等大國甚之。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國家以逐漸退出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統治的的時代。至此,中國曆史上的春秋時代便告一段落,随之而來的是另一個割據時代——戰國。

軍事

軍事制度

“兵農合一”的民兵制度

“兵農合一”是周代兵役制度的一個基本特點。這一特點在春秋時代仍然表現得很鮮明。《周禮·地官·大司徒》在談到周代居民組織時說:“令民五家為比⋯⋯五比為闾⋯⋯四闾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小司徒》談到周代軍事組織時說:“乃會萬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比”、“闾”、“族”、“黨”、“州”、“鄉”與“伍”、“兩”、“卒”、“旅”、“師”、“軍”就是村社居民行政組織與軍隊的軍事編制兩兩相應、互相統一的。而這種村社組織與軍事組織的統一,正是“兵農合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春秋時齊國的軍事制度就是這種典型的“兵農合一”制度。

齊國軍事

春秋中期桓公時期齊國是天下第一。而秦晉守西,燕齊守北,齊國本來就是僅次于晉的天下第二諸侯,而且沿海地區貿易發達,背山靠海,生活較中原腹地穩定的多,所以一直很強大,戰國初期田齊代姜齊時齊也是僅次于魏,所謂天下三王就是楚,魏,齊。齊國在整個東周基本實力都在三甲,當然相對來說還是強在文化經濟上,軍力上不弱但并無法稱雄天下,齊國出名的叫技擊之士,就是類似于俠客那種,可以當做輕步兵,打仗未必好使,所以叫齊之技擊不如魏之武卒。

秦國軍事

為了鼓勵秦軍士氣、激勵勇戰精神、提高軍隊戰鬥力,商鞅在軍事方面也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一個主要方面便是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具有秦國特色的二十級軍功爵制度。規定凡有軍功者,均可得到賜爵、賜地、賜官等獎賞,具體以斬獲敵首多少授予相應的爵位,憑爵位高低享受不同等級的田宅、衣服、臣妾,而無軍功者即使是宗室貴族,也不得擁有爵位、不得超越規定标準占有田宅、臣妾。連穿衣着屦都有限制,不得任意鋪張,“能得甲首一者,賞爵一級,益田一頃,益宅九畝,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入)兵官之吏”。

軍事改革

春秋時期軍事制度的改革,是春秋軍事形勢的一大特點。春秋軍事制度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打破“國人當兵,野人不當兵”的舊兵役制,擴大兵源。周代實行國、野制度。這種制度的特點是把國家的領地自内向外劃分為邑、郊、牧、野、林、坰等幾組不同的地域。如《爾雅·釋地》說:“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林外謂之坰。”《國語·周語》說:“國有郊牧”,《周禮·地官·載師》說:“牧田任遠郊之地”,都說的是這種制度。

魯國軍事

魯國是保存西周禮制較多的侯國之一,但受當時形勢的影響,也展開了一系列變革活動。如魯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初稅畝”,魯成公元年(前590年)“作丘甲”,魯哀公十二年(前483年)“用田賦”,都标志着魯國租稅賦役制度的重要改革;魯襄公十一年(前562年)“作三軍”,魯昭公五年(前537年)“舍中軍”,則标志着魯國軍事組織和君臣力量對比的變動過程。

著名戰役

繻葛之戰

戰争的起因:春秋初期由

于西周的滅亡導緻了鄭國的遷徙(鄭國本來在陝西,因為西周的滅亡遷徙到了河南),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的矛盾。這些矛盾有鄭國和周邊諸侯國的矛盾,也有周王室和鄭國之間的矛盾。

鄭國的國君是周朝的卿士,以鄭武公為例,他既有自己的封地,又在王室掌握大權,這個卿士的位置傳給了他的兒子鄭莊公。但後來周王對鄭莊公不滿,把卿士改任為虢國國君,所以鄭莊公為了報複令人割了周王室土地上的麥子,最終導緻周王聯合衛國、陳國、蔡國、宋國、魯國等攻打鄭國,爆發了這場戰争。

鞍之戰

鞌之戰又名鞍之戰,是中國曆史上春秋時期齊國和晉

國之間發生于前589年的一場戰鬥。作戰的地點是鞍。

鞍之戰也是極具春秋時期戰役特點的一戰,其中包括的細節有,交戰之中追到了敵方國君的戰車不先抓人,而是先行君臣之禮;戰場上因為認定對方是“君子”就不射殺等等。這些細節隻有在我們國家的春秋時期的戰争中才可能見到的。

公元前589年,齊頃公率齊軍讨伐魯國及衛國,魯國及衛國派使者至晉國求援。郤克随即率晉軍車八百乘,讨伐齊國以救魯、衛。韓厥在出戰前的那天夢見自己的父親子輿警告他不要站在戰車的兩側,以防被射殺。他因此戰在車的正中。他在追趕齊頃公的時候為齊侯駕車的邴夏認出他是個君子,要讓人射殺他。齊頃公認為他是君子還射殺他不禮。因此射殺了韓厥的左右。齊頃公出戰時輕敵,馬不被甲,人不早餐,就上陣出擊,結果被晉軍大敗。齊頃公在逃跑時為了不被人認出,和下屬逢醜父替換衣服。他們被晉軍中軍司馬韓厥追上,韓厥下馬行禮,逢醜父假裝命令僞裝的齊頃公去打水,齊頃公因此才逃脫了被俘虜的命運。

鞍之戰中,晉國出場的主要人物郤克、範燮、韓厥、栾書等都出自是晉國有名的“十大夫”家族。

長勺之戰

長勺之戰是發生在中國春秋時代齊國與魯國之間的一場戰役,發生于前684年的長勺(今山東省萊蕪)。此次戰役是繼前685年幹時之戰後齊、魯另一次重要戰役。魯國在此次戰役取得勝利,間接促成數年後齊魯息兵言和。

泓水之戰

泓水之戰是公元前638年(周襄王十四年)宋國與楚國為争奪中原霸權,在泓水(古河流名,故道約在今河南省柘城縣西北)發生的一場戰争。戰争以宋國失敗而告終,宋襄公也因此戰受重傷而喪命。

城濮之戰

城濮之戰是中國曆史上最早有詳細記載的戰例,也是誘敵深入戰術的典範。也是春秋時期,晉楚争霸所進行一系列戰争的第一場大戰,據說是先轸的謀劃。

前632年,四月初四,楚軍和晉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交戰。晉文公兌現當年流亡楚國許下“退避三舍”的諾言,令晉軍後退,避楚軍鋒芒。子玉不顧楚成王告誡,率軍冒進,被晉軍殲滅兩翼。楚軍大敗,子玉自殺。

晉文公十年磨一劍,打敗楚國是他整個生涯最輝煌的頂點,晉國的國勢也在此時達到了頂峰。

經濟

春秋時期,青銅器上的雕镂紋飾趨向細緻工整,聚居于城中的”肆”裡,邊生産邊銷售。被稱為匠師之祖的公輸般“魯班”,就生活于春秋末年。

鑄造金屬貨币産生于春秋時期。

春秋時,産生了新的賦稅制度。魯宣公十五年(前594)實行初稅畝,國家根據土地面積向田主征收一定的實物稅。這是古代田稅的開始。魯成公元年(前590年)秦國于簡公七年(前408年)實行”初租禾”的實物地稅制度。戰國時,各國稅制不一。秦國首先實行戶口登記制,并據以征收田地租稅和接人頭征收“頭會‘(人口稅)。

制度

政治中央制度

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實際上和一個中等諸侯國地位相近。各國之間互相攻伐,戰争持續不斷,

小國被吞并。各國内部,卿大夫勢力強大,動亂時有發生,弑君現象屢見不鮮。《春秋》和《左傳》中記載的弑君事件達43起之多,主要集中在春秋前期,這也反映了西周東周交替時權力的急劇變化。

春秋時期,中國五等爵,大國稱公、侯,小國稱伯、子、男,而吳、越、楚、徐、巴、蜀、義渠皆蠻夷之邦,故不用中國之禮,自稱王。國君之下設諸卿,二卿、三卿或六卿,其中主持政務的稱正卿或上卿,楚國稱令尹,亦稱相,秦又曾稱庶長、不更。卿出征時為三軍之将佐。卿之官職,有司徒、司馬、司空、司寇等,分掌民事、軍事、工事、法事。春秋初期,晉、楚等國開始在新兼并的地方設縣,或聚若幹小邑為縣,或将私家之田分置縣。而在邊境地區則設郡。郡縣之間沒有隸屬關系,其長官由國君直接任命,隻有少數作為采邑賞給貴族。

據史書記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起,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餘次。

春秋時期諸侯林立,作為一個國家最高政治象征的國君名号,有種種不同。按照西周時制度,周天子稱“王”,受封的諸侯國君有公、侯、伯、子、男的不同稱号,是周時的“五等爵制”。當然,就是西周時,除周天子稱王外,邊裔地區一些小國君長在國内也自稱王。進入春秋以後,除周天子仍稱王外,楚國國君在春秋早期楚武王時開始稱王,晚期的吳國、越國國君也稱王,但是在中原的諸侯國家還是恪守着周時舊制,按封爵的爵位高低以公、侯、伯、子、男相稱,如宋國君稱“公”,晉國君稱“侯”,秦、鄭國等國君稱“伯”,邾國君稱“子”,許國君稱“男”等等。在中原國家的意識中,周天子地位雖然微弱,“禮樂征伐”已“自諸侯出”了,但“王”号還是由周天子獨享。魯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在黃池同晉國争當盟主,晉國向吳國提出“諸侯無二君,周無二王”。夫差于是取消“王”号,不稱“吳王”而稱“吳伯”,參加盟會①。可見,即使到春秋晚期,中原諸侯還是不能随便稱“王”,也反對他人稱“王”,把徑自稱王的國家視作“蠻荊”、“淫名”的化外之人。國君名号雖有王、公、侯、伯、子、男的區别,但在國内,它們都是一國的最高統治者。

賦稅制度

春秋時,産生了新的賦稅制度。魯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實行初稅畝,國家根據土地面積向田主征收一定的實物稅。這是古代田稅的開始。魯成公元年(前590年),秦國于簡公七年(前408年)實行“初稅禾”的實物地稅制度。戰國時,各國稅制不一。秦國首先實行戶口登記制,并據以征收田地租稅和接人頭征收“頭會”(人口稅)。

文化

相傳伏義氏将其歸納總結,對蓍草反複排列,來闡述紛纭繁複的社會現象,顯示成千上萬直至無窮的數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簡示繁,充滿變化的特點。其所以稱為”易”。

中國人把這一時期稱為”諸子百家”時期。

春秋戰國是中國文化大發展的時期,實現了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由蔔巫的宗教迷信文化向以人為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的曆史轉型。在春秋這個轉型期,盡管夏商周以來的傳統觀念仍在人們心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普遍地發生着影響。周天子及其諸侯政治權威的動搖與衰落,學在官府局面的被打破,随之而出現的學術下移、典籍

文化走向民間等社會方方面面的變化,又引起了人們思想觀念的某種改變,這些變化正是春秋時期思想文化轉型得以實現的曆史條件。

宗教

春秋時期并沒有一種廣泛流行的宗教,因為道教是從漢代才開始出現的,佛教也是在東漢時期傳入中國的。不過,春秋時期也可能有一些不太知名的原始宗教。

哲學思想

儒家:孔子,主要思想:“仁政”“民貴君輕”,反對兼并戰。

墨家:墨子,主要思想:“兼愛”“非攻”。

道家:老子。

法家:管子、子産。

名家:鄧析。

兵家:管子、孫子(孫武)。

相傳伏羲氏将其歸納總結,對蓍草反複排列,其所以稱為“易”。中國人把這一時期稱為“諸子百家”時期。

科學

科學發展

”天”不僅以天象,而且還以各種物象來顯示”天命”,因此,人們要以各種符應去體察”天命”,改變了以往用民心去體察天命的方法。這些符應顯示于”五德轉移”。顯示于”五行之運”。天象的觀察不旦是用于國家政治,特别是異常天象。因為事關”天命”。更是備受重視。

春秋戰國時期,一些精巧的醫療技術被發明并在臨床得到應用。《靈樞.四時汽》記載了中國醫學史上最早的腹腔穿刺術。

科技冶鐵技術

春秋時期,鐵制農具開始使用,但未普及(戰國時期開始普及推廣),

春秋時期除使用塊煉鐵外,還掌握了冶煉生鐵的先進技術。鐵器的使用使大規模開墾荒地成為可能,促進了私田的發展,同時也為手工業提供了銳利的工具,牛耕漸趨普遍起來,牛耕技術的發展,隻有與鐵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發揮出它的功能。在青銅冶鑄方面發明了錯金、錯銀、嵌紅銅等新工藝。侯馬大批鑄造陶範的出土,顯示出這一時期青銅冶鑄業和采礦業的規模很大、水平很高。春秋中期以後,各諸侯國已經大量使用貨币。金屬貨币的流通,促進了手工業、商業的發展。

青銅藝術

春秋時期,青銅器上的雕镂紋飾趨向細緻工整,

造型輕巧靈便,出現了錯金銘文。存世的吳、越青銅劍,其冶鑄淬煉之精,合金技術之巧,外鍍之精良,花紋之鑄造,皆世所罕見(如越王勾踐劍)。煮鹽、冶鐵、漆器等部門發展起來。鐵器主要為手工業工具和農具。齊國的絲織品、楚國的漆器等水平很高。一部分工匠成為個體生産和經營者,聚居于城中的“肆”裡,邊生産邊銷售。被稱為匠師之祖的公輸般“魯班”,就生活于春秋末年。鑄造金屬貨币産生于春秋時期.

其他方面

《墨子》一書記述了類似秤的杠杆原理。這是最早的杠杆原理理論。

鐵器和牛耕在春秋時期得到推廣,推動了曆史的發展。

在天文學、物理學、醫學方面,春秋時期的中國在世界上處于領先水平。

“天”不僅以天象,而且還以各種物象來顯示“天命”,因此,人們要以各種符應去體察“天命”,改變了以往用民心去體察天命的方法。這些符應顯示于“五德轉”。顯示于“五行之運”。天象的觀察不但适用于國家政治,特别是異常天象,因為事關“天命”,更是備受重視。春秋戰國時期,一些精巧的醫療技術被發明并在臨床得到應用。《靈樞·四時汽》記載了中國醫學史上最早的腹腔穿刺術。

中國傳統農業在春秋時期才開始形成。春秋時期的人們發明了以前沒有的鐵犁铧、鐵鋤、連枷、石磨等新農具。

春秋時期的青銅器鑄造也是這一時代的特征,以曾國和楚國、徐國的青銅器為代表。

影響

春秋時期的争霸戰争,給社會帶來種種災難。但在争霸過程中,有些諸候國被消滅,出現了一些較大的國家。如:韓、趙、魏、齊、秦、楚、燕

評價

《春秋左氏傳》評價:春秋時代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

《光明日報》:翻開春秋時期的社會曆史,不難看到其中充斥的血污和戰亂。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