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教育

漢語詞語
教育(Education)狹義上指專門組織的學校教育;廣義上指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拉丁語educare是西方“教育”一詞的來源,意思是“引出”。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規和行業規範,根據學校條件和職稱,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進行教化培育,以現有的經驗、學識授人,為其解釋各種現象、問題或行為,以提高實踐能力,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種相對成熟或理性的思維來認知對待事物。人在其中,慢慢對一種事物由感官觸摸到認知理解的狀态,并形成一種相對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識思維。但同時人有着自我意識思維,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維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識思維都未必能夠絕對正确,而應該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維的方向,隻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教育又是一種思維的傳授,而人因為其自身的意識形态,又有着另樣的思維走勢,所以,教育當以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維才不至于過于偏差,并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确的思維認知,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也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可将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認為的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科技賦能教育,教育是為了未來培養人才。教育需要最新的信息技術,AI賦能教育,讓AI走進未來的課堂。
    中文名:教育 拼音:jiào yù 注音:ㄐㄧㄠˋ ㄧㄩˋ 英文名:Education

語源

漢語

始見于《孟子·盡心上》:“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教育”成為常用詞,則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事情。19世紀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丘逢甲等有識之士開風氣之先,排除頑固守舊勢力的幹擾,成功創辦和推廣新式學堂。随後清政府迫于形勢壓力,對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于1905年末頒布新學制,廢除科舉制,并在全國範圍内提倡新式學堂。1909年,地方科舉考試停止以後,西學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現代漢語中“教育”一詞的通行,與中國教育的現代化聯系在一起,反映了中國教育話語由“以學為本”向“以教為本”的現代性轉變。

西方

在西方,教育一詞源于拉丁文educate,前綴“e”有“出”的意思,意為“引出”或“導出”,意思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段,把某種本來潛在于身體和心靈内部的東西引發出來。從詞源上說,西方“教育”一詞是内發之意。強調教育是一種順其自然的活動,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潛在的素質,自内而外引發出來,以成為現實的發展狀态。

定義

“教育”是以知識為工具教會他人思考的過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擁有的創造更高的社會财富,實現自我價值的體現。

在教育學界,關于“教育”的定義多種多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般來說,人們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給“教育”下定義的,一個是社會的角度,另一個是個體的角度。前蘇聯及我國一般是從社會的角度給“教育”下定義的,而英美國家的教育學家一般是從個體的角度給“教育”下定義的。從社會的角度來定義“教育”,可以把“教育”定義區分為不同的層次:

(1)廣義的,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教育”看成是整個社會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分配着且承擔着一定的社會功能。

教育最本質性的理解,就是社會對人們思想的知識灌輸和行為指導;一,教育的對象是人;二,内容必須是良性的有意義的。從而使人民去改造社會。

(2)狹義的:指個體精神上的升華。這種定義方式強調社會因素對個體發展的影響。把從個體的角度來定義“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個體的學習或發展過程。

(3)更狹義的,主要指學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這個主要指的中國校園的應試教育。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發生的促使個體的社會化和社會的個性化的實踐活動。

如果圍繞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來定義,可以把教育定義為教育是指人有意識地通過若幹方法、媒介等形式向他人傳遞信息,期望以此影響他人的精神世界或心理狀态,幫助或阻礙他人獲得某種(些)觀念、素質、能力的社會活動。處于前者角色的稱為教育者,處于後者角色的稱為教育對象。這樣定義符合所有的人類教育活動,可以作為教育的基本定義。

當代詩人、文化學者張修林在《談教育》一文中有如下解釋:

所謂教育,應當是作為對社會文化的傳授、傳播。而社會文化,包括文理學科,它應當包含三個層次的内容。第一層次是指高層次文化,既抽象的、看不到存在的,比如社會心理、美學和價值,第二層次指從第一層次具體下來的,盡管看不到具體存在,但能切實感覺到它的結構與活動方式存在的,比如政權及其機構,第三層次指表面文化,既看得到又摸得到的,物品或物質的文化。簡單地說,就是精神文化、精神的物化文化以及物質文化。教育的目的,說是教化育人,其實就是讓人接受各種有用的知識,以期将這些知識吸收、溶化,能夠将其直接作用于社會,或者把這些知識作為基礎,升華出新的知識,即發現和發明。前者像物理變化,接受的人如同一個盛東西的容器,接受的幾種東西還是那樣的幾種東西,不過是換了個地方,有了些混雜,這大概就是常說的實用型人才——技術或技藝的人才;後者則類似于化學反應,已經生成了不同的、另外的東西,這類人才能夠很好地掌握第一層次的文化,容易形成自己特有的治學思想、理念和方法。這就是創造型人才。一個國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文化影響,主要就是第一層次的文化、創造型人才的影響。人類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是教育産生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前提。它提供了感受、記憶、聯想、想象、推理等完整的思維功能,使人的意識能夠相互影響并得以傳播。

本質

教育本質的多重審視

(1)内涵:所謂教育本質,就是指教育作為一種社會活動區别于其它社會活動的根本特征,即“教育是什麼”的問題。它反映出教育活動固有的規定性也即其根本特征。

(2)關于教育本質的四種觀點:上層建築說;生産力說;特殊範疇說;多重屬性說。

(3)關于教育本質的第五種觀點“意識替代說”:

唐震認為,文化教育的本質也許可以概括為:用我們已經掌握了的關于我們的對象及對象關系的知識,教給新的個體以應付對象的方式方法。它以一種意識改變另一種意識,以意識之間的碰撞、磨合、滲透及變革為目的,是一種意識覆蓋以至消除另一種意識的、令個體可能産生痛苦的過程。由于任何兩個個體所面臨的對象均有不同,從不同對象中得來的意識之間就具有差異性或沖突性,文化教育活動的受體也就具有一定的排斥性。現實社會中,人們為了減弱受體的排斥心理,一是讓教育活動主要在長幼之間進行。年長者(或者先得知識者)一般居于教育者地位,年幼者(或者後得知識者)知識匮乏,象個白闆,因而是被教育者。二是通過功利等方式加以誘導。比如古代有“學而優則仕”,今天有“知識就是财富”等教育目标的召喚,使得教育活動能夠正常地開展下去。

關于意識替代,作家三盅則說:我們強迫孩子用死記硬背替代想象與創造,于是我們易中天多,而陳景潤少,甚至一萬個易中天裡挑不出一個陳景潤。

文化教育通過改變個體的意識空間來改變個體的選擇指向。人類通過文化教育增大了個體的意識空間,從而找到了教給個體選擇對象的方式方法的捷徑。人類的文化成果通過教育者附着在個體的意識當中,塑造了新的個體,為個體關于未來的指向提供了透視器和顯微鏡。

功能

教育功能,即指教育活動的功效和職能,就是“教育幹什麼”的問題。教育的功能大緻可分為:個體發展功能與社會發展功能。教育的個體發展功能故可分為教育的個體社會化功能與個體個性化功能兩方面。社會活動的領域主要包括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因而教育的社會發展功能又可分為教育的經濟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進個體發展,包括個體的社會化和個性化;

(2)教育的最基礎功能是影響社會人才體系的變化以及經濟發展。現代社會重教育的經濟功能主要包括:為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潛在勞動能力;形成适應現代經濟生活的觀念态度和行為方式;

(3)教育的最直接功能是影響政治發展;

(4)教育的最深遠功能是影響文化發展,教育不僅要傳遞文化,還要滿足文化本身延續和更新的要求。

什麼是教育?這個問題乍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在一次國際教育會議上,留美博士黃全愈請教一位英國的教育家,卻沒有下文。可見,這個問題并不那麼簡單。

關于教育的定義,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一些人士都有自己的“語錄”,這裡集粹如下:孔子:“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魯迅:“教育是要立人。”兒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導和解放。蔡元培:“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别器具。”陶行知:教育是依據生活、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養有行動能力、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人。黃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車上裝貨,而是向油箱注油。”鐘啟泉:教育是奠定“學生發展”與“人格成長”的基礎。秦文君:“教育應是一扇門,推開它,滿是陽光和鮮花,它能給小孩子帶來自信、快樂。”

産生

遠古社會教育的産生,與人們所處的自然生态環境直接相關。它直接發源于上古先民最切近的謀生方式之中,故其内容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屍子君治篇》有一段關于原始氏族社會生活實況的記載:燧人氏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漁;宓羲之世,天下多獸,故教以獵。漁獵是人類最古老的謀生方式之一,在中國新石器文化遺址中,保留了這方面的大量痕迹。将傳說中的遠古教育與謀生技術的傳播與應用結合在一起,有助于說明遠古教育的特征。同時,傳說中的遠古教育也反映了當時區域性氏族文化的主要特征,以及氏族部落之間、氏族内部知識文化傳播交流的主要形式。

一個生活在山林茂盛地帶的部落,會較早發明和掌握狩獵的技術;一個生活在平原地帶的部落,會較早發明和掌握農業生産技術;而生活在洪水容易泛濫成災地帶的部落,則會被迫去摸索治理水害的辦法。傳說中被任命為農師、負責向各部落人民傳授種植黍稷等農作物技術的後稷,其所屬部落便居住于土地肥沃、适于黍稷生長的黃土高原;而治水的大禹,其所屬族人又生活在常年洪水泛濫成災的黃河流域。其他如契、羲、和、夔等負責某類教化的遠古人物,實際上都是代表了具有某種文化專長的氏族部落。這種區域性文化的顯著特征,反映了中國史前文化的多元性和不平衡性,而不同區域之間以物易物的貿易接觸、氏族部落的遷移、族外婚姻的出現與發展等各種交往,成為氏族部落間技術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這種交流的方式衍生出上古時代的所謂“教化”,其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最早的教化觀念,不僅包括黃河中下遊地區中原文化向四夷的擴散與傳播,而且包括周邊少數民族部落團體對華夏族類的臣服與歸化。因此,戰争與征服也被賦予了推廣教化的功能。

《呂氏春秋召類》便稱舜征伐苗民,是為了移風易俗;禹攻伐曹、魏、屈骜、有扈等部落,是為了推行其政教,這種帶有濃厚美化色彩的說法,反映了原始氏族社會中教育所具有的廣泛含義和功能。

教育分類

孝悌教育

道德教育

胎教

學齡前教育

少兒教育

經典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研究生教育

本科教育、大學教育

計算機教育

高職教育

專科教育

義務教育

終身教育

職業教育

成人教育

開放教育

繼續教育

幹部教育

遠程教育

函授教育

工讀教育

數學教育

語言教育

閱讀教育

科學教育

資訊教育

社會科學教育

藝術教育

家庭教育

特殊教育

資優教育

補習教育

性教育

一對一教育

教育改變

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教育培訓市場的繁榮景象給投資行業注入了活力,吸引了大量風投的關注。有分析認為,教育培訓領域是最不受經濟周期影響的行業之一,甚至越是在經濟蕭條的時候,這個行業越發景氣。而來自多方的數據也表明,從2008年起至今,已經有大量的風險投資進入這一領域,聯想資本、紅杉資本、華興資本、KPCB等國内外大大小小的風投都紛紛下注,被人們熟知的如華爾街英語、環球雅思、巨人學校、東方愛嬰、萬學教育等等,其背後也全部都有風投的身影。從胎教、嬰兒直至高考、留學;從IT、藝術到經理人、公務員,人口紅利下的就業、競争壓力,使得國人全面進入了教育和再教育、考試再考試時代。 據不完全統計,各類在冊的培訓機構約在10萬家左右。來自《中國網絡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2009年整個中國教育培訓市場總值約為6800億元,預計到2012年這一數字将變成9600億元,每年的複合增長率将達到12%。其中民辦教育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将達到16%,大于公辦教育年均9%的增長率。而其在整個市場所占的比例也将從2009年的40%增加到44%。

經常浏覽科技、教育信息的網民已達832萬,而在2007年發布的報告中,這一數字僅為678萬;2007年尚未計入統計的網上教育,已占據用戶最常使用的網絡服務的11.8%。

可以看出我國網絡教育市場呈現出良性發展的趨勢,不管是從網民接受網絡教育的意識還是對網上教育的需求都有極大的發展,這是國家教育部門和衆多網絡教育機構共同努力的結果。相信随着網絡基礎建設和現代遠程教育體系的日趨成熟,我國的網絡教育必将在産業化、規模化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績。“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深入人心,但是,創新人才的教育僅僅靠知識積累就可以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教育必須超越知識。這是我對創新人才教育的一個核心想法,也是我們提出教育改革建議的出發點。

書籍文字類已成為兒童讀寫能力産物、作品題材,更多的能通過動畫、動漫學習。

教育節奏

0-3歲:培養内在秩序,培養目标以“專注”為本。

3-9歲:植入情理原則,培養目标以“興趣”為本。

9-12歲:植入邏輯思維,培養目标以“準确”為本。

12-18歲:擴充放大形式,培養目标以“領悟”為本。

18-21歲:注入創新動力,培養目标以“踐行”為本。

現代教育弊端

1、教育不平等,精英教育與大衆教育的對立。

2、家庭與學校的理想主義教育與社會的現實主義教育的尖銳對立。

3、私有制下的教育未能解決人的信仰問題。

4、應試教育和社會功利性導緻精神層面的缺失。

5、家庭教育的家長專政性質以及與此關聯的家庭暴力等問題,教育科學無法直接在家庭中推進實施。

6、學校教育對學生個性的扼殺乃至自由權利(如戀愛)的剝奪,違背人性。學習不能與勞動相結合,反而與考試相結合。

7、社會教育的大染缸性質,釀成重重社會問題。不能與學校和家庭教育有效結合,無縫連接。

8、教育産業化(私有化)對教師本身的剝奪和對教育平等的嚴重損害。

9、教師未能起到真正的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也未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0、教育的社會功能未能與其他社會問題的解決相互關聯,如老齡化問題等。

價值

基礎的九年義務教育,價值在于解決受教育人群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科學教育等的原始啟蒙。促使和幫助受教育人群具備接受和接納社會生活的基本技能。

随後的中專、大學等中高等教育,價值在于解決受教育人群具備基本的科研、實踐、實驗、試驗、仿制、創新啟蒙。促使和幫助受教育人群具備和接納科學發明創造等專業化、工業化、标準化、信息化等生産實踐的基本技能。

職業化教育和培訓,價值在于為社會工業化、産業化、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能型人才保障。促使和幫助受教育人群懂得崗位作業工藝、培訓後上崗就業、接受和應聘各類職業崗位,獲得崗位作業基本技能。

提出教育可以提高個人生産力并增加經濟增長潛力,有助于消除貧困和饑餓,促進健康狀況的改善,增進性别平等。

中國有句俗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價值,就是給國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誠實守法、技藝精湛、博學多才、多專多能的人才,為國、為家、為社會創造科學知識和物質财富,推動經濟增長,推動民族興旺,推動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

曆史

歐洲

在西方,教育的起源受到宗教組織的巨大影響:神父們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建立起學校體系。在歐洲,許多最初的大學都有天主教背景。蘇格蘭宗教改革之後建立了新的國立蘇格蘭教會。

中國

中國教育開始于中國古典著作,而不是宗教組織。早期中國任用受教育的官員管理帝國,用來選拔官員的科舉考試制度建立于隋朝,唐朝的唐太宗完善科舉制度。

19世紀末,何子淵、丘逢甲等先賢開風氣之先,成功創辦雨南洞小學、同仁學校、興民中學、石馬兩等小學等新式學校,為後來風起雲湧的辛亥革命和國家建設培養了大批寶貴人才。随後中國現代教育體系不斷得到完善和加強。

1990年代,中國的教育體系又有了較大變化,私人資本重新進入教育領域。

日本

日本教育的起源與宗教密切相關。學校是培養想要研究佛教成為僧侶的年輕人的廟宇。後來,想要學習的孩子就要去"Tera-koya" (意為廟宇小屋),學習如何讀寫日文。

印度

印度的制度化教育已有很長的曆史,據考證在佛教興起之前印度已經有了完善的教育制度。其教育的現代化可以分為殖民地時期和獨立後兩個大的發展階段。殖民地時期是印度教育現代化的啟動階段,包括: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的過渡時期(1498~19世紀初);殖民地印度教育體系的形成時期,即印度教育的西方化時期(19初~20世紀初)、民族教育的興起和發展時期(20世紀初~1947年獨立)三個時期。

1947年獨立以後,印度教育進入它的全面發展階段。

21世紀世界教育趨勢

在過去幾十年中,未受任何學校教育的文盲人口的百分比下降了。從1960年的36%下降到2000年的25%。

在發展中國家,2000年文盲百分比隻有1970年的一半。在已發展國家,文盲也從 6%下降到1%,未受學校教育者從5%下降到2%。

特點

原始形态教育的特點:一,教育同生産生活相融合,教育内容主要為生産和生活經驗。二,教育手段單一,僅僅限于口耳相傳。三,教育權利平等,教育目的一緻。

古代形态教育的特點:一,學校教育成為教育的主要形态。二,學校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等級性。三,學校教育與生産勞動相分離。四,教育的發展相對比較緩慢。

現代形态教育的特點:一,教育的世俗化。二,教育的國家化。三,教育的法制化。四,初等教育義務化。五,學校類型多樣化。

終生教育理念下的當代形态的教育:一,教育的終身化。二,教育的全民化。三,教育的民主化。四,教育的多元化。五,教育技術的現代化。

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人犯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教育行政法規

全國中、小學勤工儉學暫行工作條例

國務院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

掃除文盲工作條例

幼兒園工作條例

學校體育工作條例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

禁止使用童工規定

教學成果獎勵條例

殘疾人教育條例

教師資格條例

地方性教育法規

河北省漢語言文字應用管理條例

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

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辦法

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辦法

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辦法

河北省在職職工教育條例

河北省義務教育經費籌措使用管理條例

教育行政規章及其他規範性文件

幼兒園工作規程

小學管理規程

特殊教育學校暫行規程

流動兒童少年就學暫行辦法

中小學圖館(室)規程

中小學校實驗室工作的規定

普通中小學教材出版發行管理規定

普通中小學音像教材出版複錄發行管理規定

中小學校電化教育規程

中學班主任工作暫行規定

中小學校園環境管理的暫行規定

普通高級中學收費管理暫行辦法

中小學校财務制度

教育督導暫行規定

示範性高級中學評估驗收标準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

中小學校長培訓規定

小學教師職務試行條例

中學教師職務試行條例

存在差異

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而展開的,從小開始培養人的實踐和分析能力。鼓勵思想的自由,并對自己的言行負責。教師起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好像朋友一般和學生一起去探讨問題,對于學生的疑問,經常一指圖書館,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資料,自己做出判斷,盡可能的不去影響學生的自主思考。歐美國家的小學生常做的家庭作業就是實驗報告,你研究了什麼,怎麼做的,觀察到什麼,有什麼結果和結論,參考了哪些文獻。..研究的對象和問題很小,常常隻是一支鉛筆的滾動,糖和鹽的溶解等等什麼的。(重要的不是大和小,而是方式方法!)。它最大可能的保護了人類創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我認為,人類之所以在這個世界處于統治地位,就是因為人類的創造力!人類創造工具并使用它,已知的生物中,隻有人和黑猩猩有創造工具的行為)這也就是為什麼近代和現代絕大多數發明和發現出現在西方的主要原因。同樣,它也有缺點,有局限性。它注重分析,缺乏綜合思考能力的培養。分析就好像一條射線一樣,确定了方向,就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很少去反思出發點;它“喜新厭舊”,重視個體的創新,常忽略個體對已有知識的累積。美國教育部長也說:“我們國家的教育是徹底失敗的,我們把人教成了肉機器”,就是出于西方教育缺乏綜合思考能力和橫向思維能力的培養而說的(橫向思維——人與電腦的根本區别,例:有十塊錢和一塊錢,拿哪個?答拿十塊或拿一塊的,即縱向思維;答都拿或都不拿的,即橫向思維)。

曆來中華教育的主體是通過儒家思想表現出來的。因為儒家有“忠孝”的思想,所以當權者就把教育工作主要交給儒家來負責,以便有利于統治,而國家行政是否也以儒家思想為标準,是另一碼事。(漢、唐、皆是“内用黃老,外尊儒術”;宋朝尊敬文人,但不以儒家為唯一的行事準則,不然那些常開皇帝玩笑的大臣按儒家思想早就該被“咔嚓”了;元朝是外族入侵,血淚斑斑;明朝遵循的是程朱理學,隻是儒家思想的分支;不在這裡讨論最一無所知最令人痛恨的滿清,以免破壞好心情)這種教育注重綜合,講究内在,對已知的知識不斷累積,故有“溫故而知新”,又善于多方位的進行思考,“功夫在詩外”就是這個意思了。它的不足之處就是對思想的自由有一定的禁锢,使人缺乏創造力和,條理性、系統性不強,不夠精确,學生往往好高骛遠,眼高手低,認為已經了解了事物的總綱,其他的也就那麼回事,不肯腳踏實地的研究分析事物的細節。這也是宋朝之後再沒有什麼大的發明、發現出現得一個原因。

近代中國的教育經受了西方教育方式的沖擊,出現了對立并存的情況,或者說,這是中西方思想的一次強烈碰撞,教育方式的不同隻是其中差異的體現。故有“以夷制夷”,有“拿來主義”。堅持自我,也是一條路,在台灣、在東南亞,都有使用中華傳統教育而非常成功的例子,他們一貫堅持德育,同樣培養出很多優秀人才。(培養出大多優秀公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而不是鳳毛麟角的出幾個名人或科學家,國家是否強大,取決于大多數國民本身的素質。)但是中國現行教育體制問題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大學階段,其素質教育的本質還是不能很好地體現出來,學生更多的還是一種應試的形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