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論

性善論

孟子提出的人性問題
性善論,是戰國時期孟子提出的人性論述,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人之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現,人之不為善,是違背其本性的。[1]
  • 名稱:性善論
  • 拼音:xìnɡ shàn lùn
  • 出處:《孟子》中的部分章節
  • 創作年代:戰國時期
  • 文學體裁:人性論
  • 提出者:孟子

典故

《孟子·告子上》:孟子提出 “水信無分于東西,無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

翻譯:孟子說:“水的确無所謂向東流、西流,但是,難道也無所謂向上流、下流之分嗎?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人性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下流的。當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飛濺起來,能使它高過額頭;加壓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崗。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形勢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壞事,本性的改變也像這樣。從天生的性情來說,都可以使之善良,這就是我說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說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歸罪于天生的本質。”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公孫醜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以性善論作為根據,在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不忍人之政”)。

《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孟子對于性善論的最用力的論證,是通過人的心理活動來證明的。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通過每一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驗證。既然這種心理活動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據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稱之為“良知”、“良能”。

内容

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系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别,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論的出發點就是——向善論。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但是對于孟子的文章描述,他認為人性還是本善的。

論證過程

1. 以“不忍人之心” 論“本心”,确立性善論。孟子看重心的道德本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2. 由本心論本性,由不忍人之心得出‘四端’說,所以人才有“仁義禮智”四德。即将善這種本性看作生而有之的先驗的。

孟子的四端說無恻隐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公孫醜》上)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現,是人與動物的不同之處。所以孟子認為沒有四端,則不能成為人。

3. 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隻要盡自己的道德本心去行事,就可以認識了解到自己的本性是善的,在内心上不會抗争,由此知本性與本心。而了解自己的本心是善的就知天了。确認人的善來自于天将人的價值源頭客觀存在化。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4.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于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于東西也。”孟子曰:“水信無分于東西,無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在這裡,孟子明确提出并概述了他的“性善論”。

孟子簡介

孟子,名轲,字子輿(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