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菜

家常菜

家庭日常制作食用的菜肴
家常菜是我們平時吃的最多的菜類,也是家庭日常制作食用的菜肴,家常菜,是中菜的源頭,也是地方風味菜系的組成基礎。家庭利用現有的調味品也可以炒制出的菜肴。夏天要吃些清淡的食物,甜品可以是綠豆海帶湯、八寶粥、銀耳百合湯等;湯可以是:老鴨冬瓜海帶湯、魚頭豆腐紫菜湯、草菇肉末湯等。小菜可以是:苦瓜炒牛肉、雞肝炒絲瓜,蝦皮雞蛋炒茄子等,因為夏天瓜類較多,蔬菜較少,夏天的蔬菜隻有空心菜、紅薯苗等,可以配上蒜米來炒,也很好吃,還很方便。冬季是進補的好季節,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進補并不是一定要吃多麼好的東西,一些看起來很簡單的菜肴,隻要用的時候适當,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中文名:家常菜 外文名: 分類:家常菜,中餐,小吃 口味: 英文名:home cooking,standing dish 主要食材:平常食材

簡介

家常菜菜系,是指在一定區域内,由于氣候、地理、曆史、物産及飲食風俗的不同,經過漫長曆史演變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體系的烹饪技藝和風味,并被全國各地所承認的地方菜肴。菜肴在烹饪中有許多流派,其中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也為社會所公認的有:魯、川、蘇、粵、閩、浙、湘、徽等菜系,為中國“八大菜系”。魯、川、蘇、粵四大菜系形成曆史較早,被稱為“四大菜系”。

家常菜分類

魯菜

宋以後魯菜就成為“北食”的代表。明、清兩代,魯菜已成宮廷禦膳主體,對京、津東北各地的影響較大,現今魯是由濟南和膠東兩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的。其特點是清香、鮮嫩、味純而著名,十分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制,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濟南菜擅長爆、燒、炸、炒,其著名品種有“糖醋黃河鯉魚”、“九轉大腸”、“湯爆雙脆”、“燒海螺”、“燒蛎蝗”、“烤大蝦”、“清湯燕窩”等。膠東菜以烹制各種海鮮而馳名,口味以鮮為主,偏重清淡,其著名品種有“幹蒸加吉魚”、“油爆海螺”等。建國後,創新名菜的品種有“扒原殼鮑魚”、“奶湯核桃肉”、“白汁瓤魚”、“麻粉肘子”等。

川菜

在秦末漢初就初具規模。唐宋時發展迅速,明清已富有名氣,現今川菜館遍布世界。正宗川菜以四川成都、重慶兩地的菜肴為代表。重視選料,講究規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鮮豔協調。其特點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濃,注重調味,離不開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鮮姜,以辣、酸、麻脍炙人口,為其他地方菜所少有,形成川菜的獨特風味,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譽。

烹調方法擅長于烤、燒、幹煸、蒸。川菜善于綜合用味,收汁較濃,在鹹、甜、麻、辣、酸五味基礎上,加上各種調料,相互配合,形成各種複合味,如家常味、鹹鮮味、魚香味、荔枝味怪味等二十三種。代表菜肴的品種有“大煮幹絲”、“黃焖鳗”、“怪味雞塊”、“麻婆豆腐”等。

粵菜

西漢時就有粵菜的記載,南宋時受禦廚随往羊城的影響,明清發展迅速20世紀随對外通商,吸取西餐的某些特長,粵菜也推向世界,僅美國紐約就有粵菜館數千家。粵菜是以廣州、潮州、東江三地的菜為代表而形成的。菜的原料較廣,花色繁多,形态新穎,善于變化,講究鮮、嫩、爽、滑,一般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濃醇。調味有所謂五滋(香、松、臭、肥、濃)、六味(酸、甜、苦、鹹、辣、鮮)之别。其烹調擅長煎、炸、燴、炖、煸等,菜肴色彩濃重,滑而不膩。尤以烹制蛇、狸、貓、狗、猴、鼠等野生動物而負盛名,著名的菜肴品種有“三蛇龍虎鳳大會”、“五蛇羹”、“鹽火局雞”、“蚝油牛肉”、“烤乳豬”、“幹煎大蝦碌”和“冬瓜盅”等。

閩菜

起源于福建省閩候縣。它以福州、泉州、廈門等地的菜肴為代表發展起來的。其特點是色調美觀,滋味清鮮而著稱。烹調方法擅長于炒、溜、煎、煨,尤以“糟”最具特色。由于福建地處東南沿海,盛産多種海鮮,如海鳗、蛏子、鱿魚、黃魚、海參等,因此,多以海鮮為原料烹制各式菜肴,别具風味。著名菜肴品種有“佛跳牆”、“醉糟雞”、“酸辣爛鱿魚”、“燒片糟雞”、“太極明蝦”、“清蒸加力魚”、“荔枝肉”等。

蘇菜

起始于南北朝時期,唐宋以後,與浙菜競修秀,成為“南食”兩大台柱之一。江蘇菜是由蘇州、揚州、南京、鎮江四大菜為代表而構成的。其特點是濃中帶淡,鮮香酥爛,原汁原湯濃而不膩,口味平和,鹹中帶甜。其烹調技藝擅長于炖、焖、燒、煨、炒而著稱。烹調時用料嚴謹,注重配色,講究造型,四季有别。蘇州菜口味偏甜,配色和諧;揚州菜清淡适口,主料突出,刀工精細,醇厚入味;南京、鎮江菜口味和醇,玲珑細巧,尤以鴨制的菜肴負有盛名。著名的菜肴品種有“清湯火方”、“鴨包魚翅”、“松鼠桂魚”、“西瓜雞”、“鹽水鴨”等。

浙菜

以杭州、甯波、紹興、溫州等地的菜肴為代表發展而成的。其特點是清、香、脆、嫩、爽、鮮。浙江盛産魚蝦,又是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來自民間,制作精細,變化較多。烹調技法擅長于炒、炸、燴、溜、蒸、燒。久負盛名的菜肴有“西湖醋魚”、“生爆蟮片”、“東坡肉”、“龍井蝦仁”、“幹炸響鈴”、“叫化童雞”、“清湯魚圓”、“幹菜焖肉”、“大湯黃魚”、“爆墨魚卷”、“錦繡魚絲”等。

湘菜

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的菜肴為代表發展而成的。其特點是用料廣泛,油重色濃,多以辣椒、熏臘為原料,口味注重香鮮、酸辣、軟嫩。烹調方法擅長臘、熏、煨、蒸、炖、炸、炒。其著名菜肴品種有“臘味合蒸”、“東安子雞”、“麻辣子雞”、“紅煨魚翅”、“湯泡肚”、“冰糖湘蓮”、“金錢魚”等。

徽菜

以沿江、沿淮、徽洲三地區的地方菜為代表構成的。其特點是選料樸實,講究火功,重油重色,味道醇厚,保持原汁原味。徽菜以烹制山野海味而聞名,早在南宋時,“沙地馬蹄鼈,雪中牛尾狐”,就是那時的著名菜肴了。其烹調方法擅長于燒、焖、炖。著名的菜肴品種有“符離集燒雞”、“火腿炖甲魚”、“腌鮮桂魚”、“火腿炖鞭筍”、“雪冬燒山雞”、“紅燒果子狸”、“奶汁肥王魚”、“毛峰熏鲥魚”等。

家常調料

鹽、糖、花椒粉、味精、雞精、料酒、生抽、胡椒粉、蔥、姜、蒜等。

湖南的家常菜

家常菜是家庭日常制作食用的菜肴。“一方水土養活一方人”。家常菜因地理位置、物産、生活習慣和飲食愛好的不同,形成了東南西北中各自風味的不同基礎,經過發展,經過提升,蔚成了中式菜的菜系。家常菜,是中國菜的源頭,也是地方風味菜系的組成基礎。找尋中國菜的根源就以家常菜做開始。湘菜名廚黃清标師傅給我們敲響頭鑼為“論盡家常菜系列”掀開序幕。辣椒,驅風去濕湖南菜,偏重酸辣。

這是地理因素形成的發展。湖南多山,氣候溫暖潮濕,自古就有“卑濕之地”的稱謂。所以人們喜食辣椒。辣椒,可以提熱開胃,去濕驅風。重辣,成為生活上的要求。家常菜,特别顯出這種風格。這是黃師傅開出來的菜單:麻辣子雞、金鈎鱿魚、豆豉辣椒、酸辣絞絲湯、幹貝芥菜膽。豆豉辣椒蒸魚,單尾是湘式銀絲卷。六款家常菜,幾乎把湘江流域的湖南風味搜羅齊備。

偉人常吃的家菜——“豆豉辣椒”印象很深刻。

這道湘江家常菜在神州吃過兩次。一次是在長江遊輪船長的迎賓晚宴;另一次是在北京,由一代偉人身邊秘書張玉鳳剪彩開幕的“毛家館”。豆豉辣椒,都說是那位一代偉人每餐少不了的家常菜。稱得上是“正正宗宗”的“毛家菜”。黃師傅的“豆豉辣椒”版本依足,原汁原味,辣得滿足,吃得高興。豆幹、芹菜、大蒜、肉絲、豆豉、指天椒、紅椒,油渣合炒,味濃油重。用料平實樸素,而刀工講究,料如發絲。

教人吃得噓噓叫

一炒就成圓圓的小環子,很像大姑娘耳孔挂着的小耳環。在湘江,原是叫做耳環鱿魚的。芡稠味厚,配飯下酒兩皆相宜。烤軟的鱿魚卷筒切絲,加上韭黃辣椒肉絲合炒。韭黃鮮嫩,鱿魚甘香,肉絲有提味的效果。常用的物料配搭成地方的家常菜,确是美妙。辣椒落得多,其中更有琢碎的指天椒,讓人吃得大辣噓噓叫……這就是很典型的湖南家常菜“金鈎鱿魚”。香辛味辣,很合南洋人的口味。

不現紅油的酸辣湯

湯料是冬筍、豆幹、冬菇加肉絲。雖然是家常菜,很有刀章講究的傳統,作料切得絲絲幼,彼此相連絞在一起。尤其是那豆幹絲更見師傅功力。批得片片同樣厚薄,切得條條同樣的幼細,但有明顯的特點,就是不斷不碎,蛋皮絲敷面别有情調。湯清鮮不濁,和川味的酸辣湯浮泛紅油有所差别。辣是來自胡椒,酸是由白醋帶起。“酸辣絞絲湯”開胃爽嫩很有食趣。

鹹香辣子雞

湖南物産豐盛,家常菜多以時蔬家畜家禽為主料。“麻辣子雞”是常見的家菜,尤其是在洞庭湖地域一帶,幾乎是家家擅長。由于子雞去骨切丁,所以老少食客都能盡情享用。雞丁腌制入味,拖漿過油更顯嫩滑。炒以青紅椒塊,雖有花椒面和指天椒碎,但麻辣度低。麻而不烈,辣面不燥,突出了雞丁的鮮嫩。"麻辣子雞”把湖南家常菜的芡大油重,鹹辣香軟的風味表達出來。

奇妙的豆豉調味

重用豆豉,是湖南家常菜的一個特色。豆豉調味,總離不開紅辣椒的相伴,又是湖南家常菜的另一個特色。事實上,豆豉調味效果奇妙,鹹香濃厚提鮮力強。許多菜系都以豆豉調味,豆豉可算是中華飲食的一大發明。“豆豉辣椒蒸魚”是很普遍的家常菜式。食味之妙,是妙在以豆豉和辣椒做味料,顯得肉緊味鮮,香嫩辣濃。黃師傅選用鳕魚,鮮而柔滑。

十大菜譜

麻婆豆腐

1.準備材料:豆腐切丁、牛肉切末、豆瓣醬、鹽、酒、幹紅辣椒碎、青蒜、姜末、花椒粉、水澱粉、醬油、少許糖。 

2.鍋内加少許菜油,大火加熱,油熱後依次加入豆瓣醬、鹽、幹紅辣椒、青蒜、姜末、花椒粉、牛肉末、也可将牛肉末用上述調料腌好後一并加入。炒香。 

3.加入切成小塊的豆腐。改小火,煮沸。 

4.待豆腐熟後,改大火,加入由水澱粉、糖、酒、味精、醬油調好的芡汁。待芡汁均勻附着後,關火,起鍋。 

5.起鍋,撒上花椒面,香噴噴,川味十足的麻婆豆腐上桌啦! 

可樂雞翅

原料:雞翅中6-8個,可口可樂一小杯,辣椒粉少許,孜然少許(成粒的孜然,不要粉末的)。 

步驟:鍋裡放水,等水燒開後下雞翅,雞翅7成熟即可。濾幹水備用。 

油多放,用蔥花和大蒜爆鍋,下雞翅,放孜然和辣椒粉,大火,炒炸,炸到皮略焦為最好。 

用勺子把多餘的油撇出來,把可樂加進去,加鹽和味精,一點水都不要放,等可樂快燒幹的時候把火燒微關小一點收汁。 

在燒可樂的同時可以用勺子把蒜末和蔥末撇去。 

最後盛盤的時候别忘了把汁也一起盛了。 

這道菜比肯德基的雞翅還好吃。雞翅香辣,酥到骨頭裡去了。

回鍋肉

原料:豬後臀尖,青蒜。

輔料:豆瓣醬,豆豉,蔥,姜,花椒,大料,桂皮,黃酒,開水下肉,煮20分鐘左右,其中放蔥,姜,花椒,大料,桂皮,黃酒,撇去浮沫,待筷子能插入肉中,關火,泡5分鐘,再出鍋。

青蒜拍一下,切斜刀段,肉切成大薄片,看你的刀功了,越薄越好。

鍋内放少許油,下白肉,煸炒,肥肉變的卷曲,透明後,把肉鏟到鍋邊(這個是懶人的做法!呵呵!其實應該是把肉先鏟出來在炒豆瓣醬的),下豆瓣醬,煸出紅油,下豆豉,姜絲,青蒜,同炒。這個菜炒時不用加鹽,因為豆瓣醬已經夠鹹了。 

青蒜略變軟,淋黃酒,就可以出鍋了。

紅燒肉

1、炒鍋洗淨,燒熱,下兩湯匙油,放三、四湯匙白糖,轉小火。前期準備:五花肉一塊,切成一厘米見方的條狀。 

2、不停地用炒勺攪動,使白糖溶化,變成紅棕色的糖液,這也叫炒糖色。 

3、把切好的五花肉倒入,炒均勻,使每塊肉都沾上糖色。 

4、加醬油、料酒、生姜、冰糖、鹽少許,燒開,再轉小火燒二、三十分鐘左右。等汁揮發得差不多,加大火收汁。 

酸菜魚

1、一般用草魚或者黑魚為好。 

2、洗魚,注意洗淨腹腔中的黑膜。 

3、剪去魚翅...(晾幹後做魚翅也不錯……哈哈)。

4、将魚切成段。 

5、用手壓住魚段,另一手拿刀貼住魚脊骨上沿推近,感覺着魚骨的位置,及時調整行刀的方向...切不好的話多買幾條魚練習先。

6、拆魚骨。魚頭對切,片下的魚肉,還有剩下的魚骨……如果喜歡連骨頭一起吃,也可以忽略此步。

7、把片下來的魚橫放,沿着魚尾至魚頭的方向用刀逐一片下,每片厚度大約5-7毫米左右。此處注意!方向不要搞反了,不然煮出來魚片會碎的。

8、取一個雞蛋,左右手倒一倒,倒出蛋清備用。

9、魚骨切成段,和魚片魚頭一起放入盆中,加鹽及料酒攪拌,再放入蛋清抓拌均勻,靜置20分鐘。

10、酸菜翠花,上酸菜,一包兩包都可以,喜歡就多放點。 

11、切酸菜,成段。

12、鍋中放油燒熱,用普通的油做吧!倒入切好的酸菜翻炒然後加入水或者高湯燒開。  

13、先放入魚頭和魚骨,小火炖煮5-7分鐘。

14、下入其他的魚片,大火2-3分鐘~如果不喜歡魚頭,也可以不要魚頭的。

15、放入鹽、胡椒粉、花椒粉、味精等調味,一鍋美味的酴菜魚就大功告成了。

宮保雞丁

材料:雞脯肉400克,炸花生米50克,雞蛋1個,大蒜5瓣,澱粉适量,幹辣椒10個。

調料:食用油500克(實耗50克),香油1小匙,醬油大匙,料酒1大匙,香醋1小匙,精鹽1小匙,白糖1小匙,味精小匙。做法:

1.雞肉洗淨切丁,用蛋清、鹽、澱粉腌拌均勻;蒜洗淨切末。

2.食用油入鍋燒熱,雞丁下鍋炸熟,撈起瀝油。 

3.鍋中留油少許,爆香幹辣椒、蒜,再下入雞丁翻炒。

4.最後放醬油、料酒、味精、糖、醋、水、澱粉、香油炒勻并勾芡,最後加入花生米炒勻即可。

花生米一定要在菜起鍋前下鍋,以免長時間在鍋内翻炒,影響花生米的酥脆感。

水煮魚

草魚一條,片成魚片。

魚肉和魚骨頭分開腌制,(調料是一樣的)魚骨頭放的調料要放得重一些。

把片好的魚片加入一個雞蛋清、适量的鹽、花椒粉、胡椒粉、雞精、澱粉、料酒腌制30分鐘左右,鍋裡放少量的油,放入大蒜和姜片。

因為魚骨頭厚,和魚肉片要求的火候不一樣,放大量油,幾十秒後放入花椒,小火慢慢炸,花椒炸出香味後,加入幹辣椒(這兩步過程一直用小火)。

等鍋内的辣椒顔色變深後,把腌好的魚肉在鍋内滑開。

魚香肉絲

材料:瘦肉250克、水發木耳70克、胡蘿蔔半根、泡椒末30克、蔥2棵、姜1小塊、蒜5瓣、澱粉适量。

調料:食用油、醬油、高湯、香醋、鹽、白糖、雞精。

做法: 

1、将瘦肉洗淨切成粗絲,盛于碗内,加鹽和水澱粉調勻。 

2、蔥姜蒜洗淨切絲備用。 

3、木耳和胡蘿蔔切絲備用。 

4、把白糖、醬油、香醋、精鹽、蔥花、姜末、蒜末、高湯、雞精、水、澱粉調成魚香汁。 

5、鍋内放油、燒至五成熱油時倒入肉絲,炒散後下入泡椒末,待炒出色時,再将木耳、胡蘿蔔絲和魚香汁倒入,急炒幾下即可。

糖醋排骨

材料:肋排500克,香蔥1棵,生姜1塊,大蒜2瓣,澱粉适量。

調料:食用油500克(實耗45克),醬油1/2大匙,香醋1大匙,精鹽1/2小匙,白糖1大匙,味精1/2小匙。

做法:

1.排骨洗淨剁成小段;姜、蒜洗淨切片;香蔥洗淨切末。

2.鍋内放油,燒至五成熱時,将排骨炸至表面呈焦黃色時撈起瀝油。 

3.鍋内留底油,加入鹽、醬油、味精、姜片、蒜片,與排骨同炒,倒入沒過排骨面的溫水,大火燒開,改小火炖煮30分鐘。 

4.排骨入味香軟時,加糖、醋、香蔥末,用水澱粉勾芡,大火收濃汁即可。 

特點:色澤紅潤,酸甜醇香。 

解饞一點通:糖和醋要最後放,酸甜的口味才能出來。

酸辣土豆絲

一、酸辣土豆絲,是道家常菜,做法簡單,所需的原料隻是一個土豆,一點小辣椒,一點花椒和蒜瓣。

二、把土豆去皮切絲,越細越好,再把青紅椒切絲,蒜瓣切粒。

三、土豆絲切好,過冷水去澱粉,這樣炒出的菜口感脆。 

四、準備好鹽和白醋,用白醋會是菜品看着色彩幹淨。 

五、開火、坐炒鍋、添油。 

六、油溫熱時,把花椒粒放進去,炸出香味。 

七、花椒一定要撈出不要,不然吃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了。 

八、油熱時,把辣椒絲和蒜粒放入爆出香味。 

九、倒入準備好的土豆絲,掂鍋翻炒幾下。 

十、放白醋。 

十一、放鹽,動作要快。 

十二、再翻炒幾下,使鹽味更勻。 

十三、菜熟裝盤、整形,一盤酸酸辣辣脆脆的土豆絲就可以上桌了。

番茄炒蛋

1、雞蛋加鹽打成蛋液。西紅柿去皮,切塊。 

2、大火燒熱炒鍋至極熱,放入油(20毫升),稍等幾秒鐘後倒入打好的蛋液。當雞蛋稍微開始凝固,用筷子順時針快速攪拌,撥炒成散塊,全部基本凝固立即盛出鍋。 

3、炒鍋不用洗,加油(剩餘的10毫升),中火燒溫熱,煸炒西紅柿塊,并沿炒鍋邊緣淋入生抽,調入白砂糖。待西紅柿呈糊狀,再把炒好的雞蛋放入,改大火,調入雞精一起炒勻就可以啦。

補血又補肝腎的家常菜

韭菜炒雞蛋

原料:韭菜200克,雞蛋200克,鹽3克,植物油20克。

烹饪方法:

①将韭菜擇洗幹淨,控幹水分後切成3厘米長的段;将雞蛋打入碗内攪勻待用。②将炒鍋燒熱,加油燒至五六成熱,倒入蛋清,炒至小團塊時倒出。③炒勺仿佛植物油燒熱後,加入韭菜,用旺火速炒、放鹽,快熟時倒入雞蛋,颠翻兩下,即可出鍋裝盤。

菠菜炒粉絲

原料:菠菜250克,粉絲100克,黃酒10克,姜5克,大蔥5克,鹽3克,味精2克,香油35克。

烹饪方法:

①菠菜擇洗幹淨,粉絲洗淨,分别用開水焯一下,撈出,瀝淨水;大蔥去根洗淨切成蔥花,姜洗淨去皮切成末。②鍋架火上,放入麻油燒熱,用蔥花、姜末炝鍋,烹入紹酒、素湯50毫升,将菠菜、粉絲下鍋,加精鹽、味精炒勻稍熬出鍋即成。

椒油炝藕片

原料:蓮藕500克,姜10克,鹽3克,胡麻油20克,醋10克,味精3克。

烹饪方法:

①姜洗幹淨去皮切成末。②鮮藕洗淨削去黑皮,切成薄片,放入涼水内稍洗。③鍋中放适量清水,燒開後倒進蓮藕焯熟,撈進涼開水裡,帶晾涼後瀝幹。④藕片加精鹽、醬油、醋、味精拌勻盛入盤内,放上姜末;⑤最後用花椒油炝在藕片上即可。

好處

最新研究表明,吃家裡做的飯菜有助延長壽命。

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台灣國防醫療中心和國家衛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調查了多位單獨生活、年齡超過65歲的台灣人的烹饪習慣,随訪10年後發現,每周在家做飯超過五次的人與其它志願者相比,10年之後仍然在世的可能性增加47%。對于幸存的志願者而言,在家裡做飯是他們健康和長壽的一個重要因素。研究者指出,志願者當中,31%的人每周至少5頓飯在家裡吃;9%的人在家做飯的頻率為每周3-5次;17%的志願者每周在家吃飯不超過兩次;其餘的志願者聲稱從不在家做飯。

該研究的負責人,蒙納士大學亞洲研究所亞太健康和營養中心的名譽教授Mark Wahlqvist認為,那些有家庭烹饪習慣的人,往往有更健康的飲食習慣。他指出,烹饪是一種行為,它需要同時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有家庭烹饪習慣的人與沒有家庭烹饪習慣的人相比,營養知識掌握地更全面,他們傾向于選擇健康的食物和烹饪方法。因此,常吃家常菜不容易導緻營養素缺乏,這也可能是烹饪習慣與長壽相關的原因。

十一種有毒家常菜

1.土豆燒牛肉:由于土豆和牛肉在被消化時所需的胃酸的濃度不同,就勢必延長食物在胃中的滞留時間,從而引起胃腸消化吸收時間的延長,久而久之,必然導緻腸胃功能的紊亂。

2.小蔥拌豆腐:豆腐中的鈣與蔥中的草酸,會結合成白色沉澱物——草酸鈣,同樣造成人體對鈣的吸收困難。

3.豆漿沖雞蛋:雞蛋中的粘液性蛋白會與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從而失去二者應有的營養價值。

4.茶葉煮雞蛋:茶葉中除生物堿外,還有酸性物質,這些化合物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對胃有刺激作用,且不利于消化吸收。

5.炒雞蛋放味精:雞蛋本身含有許多與味精成分相同的谷氨酸,所以炒雞蛋時放味精,不僅增加不了鮮味,反而會破壞和掩蓋雞蛋的天然鮮味。

6.蘿蔔水果同吃:科學家們發現,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進入人體後,經代謝很快就會産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該物質産生的多少與攝入量成正比。此時,如果攝入含大量植物色素的水果如橘子、梨、蘋果、葡萄等,這些水果中的類黃酮物質在腸道被細菌分解,轉化成羟苯甲酸及阿魏酸,它們可加強硫氰酸抑制甲狀腺的作用,從而誘發或導緻甲狀腺腫。

7.海味與水果同食:海味中的魚、蝦、藻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與含有鞣酸的水果同食,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且易使海味中的鈣質與鞣酸結合成一種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質,這種物質會刺激胃而引起不适,使人出現肚子痛、嘔吐、惡心等症狀。含鞣酸較多的水果有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因此這些水果不宜與海味菜同時食用,以間隔兩個小時為宜。

8.牛奶與橘子同食:剛喝完牛奶就吃橘子,牛奶中的蛋白質就會先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相遇而凝固成塊,影響消化吸收,而且還會使人發生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9.酒與胡蘿蔔同食:有美國食品專家曾告誡人們:酒與胡蘿蔔同食是很危險的。專家指出,因為胡蘿蔔中豐富的β胡蘿蔔素與酒精一同進入人體,就會在肝髒中産生毒素,從而引起肝病。特别是在飲用胡蘿蔔汁後不要馬上去飲酒。

10.白酒與汽水同飲:因為白酒、汽水同飲後會很快使酒精在全身揮發,并生産大量的二氧化碳,對胃、腸、肝、腎等器官有嚴重危害,對心腦血管也有損害。

11.吃肉時喝茶:有的人在吃肉食、海味等高蛋白食物後,不久就喝茶,以為能幫助消化。殊不知,茶葉中的大量鞣酸與蛋白質結合,會生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使腸蠕動減慢,從而延長糞便在腸道内滞留的時間。既容易形成便秘,又增加有毒和緻癌物質被人體吸收的可能性。

幾種不能亂搭的家常菜

1、蔥菇雞塊(雞肉+芝麻)芝麻能滋補肝腎,養血生津,潤腸通便,烏發。但與雞肉同食會中毒,嚴重的中毒者會死亡。用甘草水煎服可治療。

2、麻辣四季豆(大蒜+大蔥)大蒜大蔥都是強烈刺激腸道的食物,一起食用後易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

3、香蕉酸奶(香蕉+酸奶)酸牛奶能降低膽固醇。空腹喝酸奶會因胃内的酸度太強,乳酸菌在胃液裡很難存活,降低酸奶的保健作用。與香蕉同食則對身體健康無益

4、紅棗帶魚粥(紅棗+魚+蔥)紅棗性平,能滋補脾胃,益氣養血,與魚蔥同食會導緻消化不良。

5、五香茶葉蛋(茶葉+雞蛋)濃茶中含有較多的單甯酸,單甯酸能使物質中的蛋白質變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質,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利用。

6、黃豆炖豬蹄(豬蹄+黃豆)黃豆膳食纖維中的醛糖酸殘基可與豬蹄中的礦物質合成螯合物而幹擾或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

7、田螺釀肉(豬肉+田螺)豬肉酸冷寒膩,田螺大寒,二物同屬涼性,易傷腸胃,因此不宜同食。

8、西紅柿燴平魚(西紅柿+魚肉)西紅柿中的維生素C會對魚肉中的銅元素的析放産生抑制作用。

9、黑糯米雞(糯米+雞)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溫補脾胃,所以一些脾胃虧虛,常常腹瀉的人吃了,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但與雞肉同食會引起身體不适。

10、紅黃沙拉(黃瓜+西紅柿)西紅柿含大量維生素C,有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治壞血病、抗感染等作用。而黃瓜中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同食可使其中的維生素C遭到破壞。

11、酸辣黃瓜拌涼粉(黃瓜+辣椒)黃瓜含維生素C分解酶,會使辣椒中的維生素C遭到破壞,降低其營養價值。

12、菠菜豆腐羹(菠菜+豆腐)豆腐裡含有氯化鎂、硫酸鈣這兩種物質,而菠菜中則含有草酸,兩種食物遇到一起可生成草酸鎂和草酸鈣,不能被人體吸收。

家常素食

東方的素食,通常認為起源于印度。由于宗教原因,印度是一個崇尚素食的國度,嚴格的印度教徒已經有兩千年的素食曆史。直到現在,印度人的飲食結構也是以素食為主。在中國,古代的很多先哲們相信素食可以修身養性,益壽延年。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雖然佛教在印度隻要求戒殺生,并不要求素食,但梁武帝頒布了法令,禁止僧尼食肉,佛教在中國才成為素食的宗教。佛教使得素食在民間廣泛傳播。經曆幾個朝代後,中國的素食烹饪技巧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據史料記載,古代的日本人以谷類,豆類,蔬菜和少量的魚類和貝殼類作為食物,幾乎不食用禽肉和獸肉,佛教傳入日本後,狩獵和捕魚也成為禁忌。日本天皇還頒布過一項法令禁止食用魚類和貝類,雖然幾十年後,食用魚類和貝類又被得到認可,但日本人真正開始吃肉是在大約一百三十年以前。西方的素食起源于地中海地區。古希臘的許多智者都提倡素食,其中的畢達哥拉斯可能是最早的素食者,所以,在1847年英文"Vegetarian"一詞出現以前,不吃肉的人通常被稱為畢達哥拉斯信徒或追随者。

幾個世紀以前,西方的一些宗教派别和修行團體也開始倡導素食,而真正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是1847年誕生于英國曼徹斯特的第一個素食協會,此後,素食主義運動也在其他西方國家流行開來,絕大多數西方國家都相繼成立了自己的素食協會。1908年,國際素食者聯合會(IVU)誕生,為素食主義在世界各國的推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IVU每隔幾年就要舉辦一次世界素食者大會,到如今已經舉辦了36屆。一直以來,西方社會對健康,倫理和環境等問題的關注,對素食主義的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十世紀後期,出現了一些具有深遠影響的著作,探讨了素食對于整個人類的利益,包括促進健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改善動物福利,減少貧窮等,使得素食之風在西方盛行。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著作披露了現實社會裡動物受到的種種悲慘待遇,激發人們從倫理學的角度對動物的權利以及動物與人類關系的思考,很多人受此影響而選擇了素食。調查顯示,英國的素食者已經達到了四百萬,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七,美國有一千兩百餘萬素食者,占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五左右。其中不乏一些職業運動員。荷蘭、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國,也有較高的素食者比例。

上一篇:遊戲王R

下一篇:紅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