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椽之筆

如椽之筆

漢語成語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筆。比喻記錄大事的手筆,也比喻筆力雄健的文詞。[1]《晉書·王珣傳》,原文為:“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俄而帝崩,哀冊、谥議,皆珣所草。”晉朝武帝時,有個文人名叫王珣,他曾在夢中遇到一個神人,給了他一支很大的筆,那支筆的筆杆就有屋椽那麼粗。喬緻庸的一次次的曆險,一次次的成功,促成了這本書的不同凡響,加之朱先生的如椽之筆,也就成就了《喬家大院》的不朽地位。
    中文名:如椽之筆 拼音:rú chuán zhī bǐ 出處:《晉書·王珣傳》

近義

生花之筆,神來之筆,點睛之筆

反義

離題萬裡,雜亂無章,一塌糊塗,

釋義

椽:椽子,放在檩上架着屋面和瓦片的木條。如椽的大筆,指大着作或重要的文字,也用以比喻筆力雄健。用來稱頌别人的文章或寫作才能。

出處

唐·房玄齡《晉書·王徇傳》:“徇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雲:‘此當有大手筆事。’”

典故

晉朝武帝時,有個文人名叫王珣,他曾在夢中遇到一個神人,給了他一支很大的筆,那支筆的筆杆就有屋椽那麼粗。醒後,很覺驚異。他對人說:“此當為大手筆事!”(“大手筆”,即大作家。他這句話的意思是:“從這件事看來,我一定要成為大作家。”)不久,武帝逝世,哀冊之類的文件,全部由王珣負責起草,文采很好。後來贊美作者的文字高明,就叫“椽筆”、“大筆如椽”,或“如椽之筆”。

用法舉例

大筆如椽指端攬,貝葉行間才數點。

(摘自清·陳恭尹《觀唐僧貫休畫羅漢歌》)

喬緻庸的一次次的曆險,一次次的成功,促成了這本書的不同凡響,加之朱先生的如椽之筆,也就成就了《喬家大院》的不朽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