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夫教學法

奧爾夫教學法

教學方法
學生學習各種音樂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狀态,教師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必然成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誘導者和參與者。愉悅身心、學習藝術,二者相得益彰。這正是奧爾夫教學法的重要特點之一。
    中文名:奧爾夫教學法 英文名:Orff Schulwerk 概念:各種音樂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狀态 理念:從音樂産生的本源和本質出發

創立者

奧爾夫教學法為聯邦德國著名音樂家卡爾·奧爾夫(carl·orff1895—1982)所創建。這是一個獨創的音樂教育體系。它賦予音樂教育以全新的反傳統的觀念和方法,已經對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音樂教育産生了深刻的影響。

反思中國音樂教育的現狀,仍長期使用着以歌唱、教學樂理知識為主體的陳舊模式,忽視學生對音樂的情感激發和體驗,忽視學生在音樂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個性和創造性。

創立背景

中國音樂教育原先的模式是單純地教唱歌——教材也主要是以一首一首的歌曲出現的,後來有了少量變化,少數學校也學一點器樂技巧。學生主要是模仿着現成的音樂藝術作品,很被動。教師也是認真地追求着“出成果”,嚴厲地對待學生,學生自然會感到一股莫名的壓力。

由于在音樂方面人的先天素質客觀上有着很大差異,就中國原有的課程要求來說,總會有一部分學生離教學要求甚遠,于是他們自然對音樂敬而遠之,教師也束手無策。對此,奧爾夫的教學理念和體系應該能使中們從中得到很多啟示。要學生“動”起來,“綜合式、即興式”學習音樂,這是奧爾夫特别強調的又一個重要原則。

然而,這和中國音樂教學的所謂“綜合課”完全是兩種概念。卡爾·奧爾夫指出:學生在學習中必須動腦、動手、動腳,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現音樂。于是他發明了一套“元素性”的奧爾夫樂器(注),是一組很容易掌握的打擊樂器。同時,他還充分運用人體各部位可能發出的聲音參與演奏,并冠以“人體樂器”的美稱。音樂教師都會有這種體驗,學生在課堂上一“動”起來,氣氛就活躍多了。

學生在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下作音樂性的“動”,必然沉浸在一種遊戲般的歡快之中,他們在不知不覺地接受着音高、節奏、聽辨、協調統一等等綜合音樂能力的訓練。應該指出,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也是完全符合中國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的方針的,對改變中國教育長期以來以知識傳授為主要屬性的落後面貌也是大有裨益的。

教育思想

奧爾夫不滿于當時的音樂創作,受達爾克羅茲體态律動和現代舞表演的影響和啟示,産生了将音樂和舞蹈結合在一起,創造一種具有原始風格、富于表現力和主動精神的新型音樂的想法。随後,他又設計“奧爾夫樂器”和“元素性音樂教育體系”,對其教學法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影響。

基本内容

1、說白。内容取自本民族、本地區的兒歌、童謠等。在實際教學中常把所學歌詞以說白的形式教給學生,并配以音韻、節奏、速度、力度和情緒等。

2、唱歌。對于初學音樂的孩子,奧爾夫教學法并不要求他們必須學會讀譜。它選擇的歌曲多為五聲調式,并采用聽唱法教學,從感知入手使學生擺脫純理論的識譜、視唱、樂理知識等的學習。這種方法對于從幼兒園剛走進小學校門的低年級學生更為合适。

3、聲勢。是以人體為天然樂器通過拍、打,跺、撚、捶、搓等發出不同力度的聲響所具有的姿勢。聲勢通常是和節奏連在一起的。它通過拍手、拍腿、跺腳、撚指等學生易學易做的方法做一些單聲部或多聲部的節奏訓練,并多以“卡農”形式出現。

4、打擊樂器。這裡所指打擊樂器包括兩種。即無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如沙球、三角鐵、雙響筒、手鼓、西斯特等和有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如音條樂器(鐘琴、鋼闆琴、木琴等)、定音鼓等。奧爾夫樂器具有簡單易奏的特點,以五聲音階為主,通常是為主旋律伴奏。以一個低音或一個五度“波爾動”(通常為調式的主音與屬音)或将幾個音按固定節奏型組成“固定音型”反複使用于全曲,是奧爾夫樂器伴奏中常用的方式。

5、舞蹈。這裡指的舞蹈包括律動、表演等。同時,又都不能等同于有關藝術門類的專業概念,而具有“元素性”的含義。奧爾夫教學法所設計的舞蹈對于任何沒有學過舞蹈的人也能學會。它所要求的是按音樂的節奏跳、按音樂的形象去想象,最重要的是即興,學生們可以自由設計,自由編排自己理想的動作。

6、音樂與美術。奧爾夫教學法經常把一首樂曲用美術圖形表示。根據樂曲的旋律、力度、速度、重複等設計幾種不同的符号把樂曲的結構明确地顯示出來,形成一個極易看懂的圖形譜。根據這個圖形譜或說白或運用打擊樂就能極方便而有效地為所學樂曲伴奏了。此方法多用于欣賞音樂。

7、遊戲。奧爾夫教學法要求每一節課都是遊戲。當然這種遊戲不是單純地玩,而是通過遊戲學習音樂知識。它所設計的遊戲都是具有音樂性的,都和音樂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8、創作。奧爾夫教學法讓每個兒童把機器開動起來,積極參與創作。這裡指的是“元素性”的創作,如一個節奏型、一個舞蹈動作、一個簡單的固定音型,雖然總是比較簡單、粗糙,但在孩子們眼裡卻是“中們自己的”。

9、戲劇。奧爾夫教學法把本民族的民謠、童話、民間故事等編成音樂舞蹈劇。也就是中們所說的小歌舞劇。當然,這裡一切都是孩子們自己設計的,他們的創造精神在歡樂和愉悅的課堂氣氛中得到發展。

10、欣賞。奧爾夫教學法欣賞音樂的原則是讓孩子通過自身的活動直接去感受音樂。它有時用不同的節奏樂或不同的聲勢表現音樂中某一特定樂句,有時則采用圖形譜分析出樂曲的結構,讓學生在讀圖形譜的過程中欣賞音樂。它提倡的欣賞是主動地欣賞,而不是被動地聽,然後逐一地分析。

基本原則

三大原則,包括:

A、一切從兒童出發時奧爾夫教學法的首要原則;

B、通過親身實踐,主動學習音樂是奧爾夫教學法的又一個基本原則;

C、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奧爾夫教學法的第三個基本原則,也是奧爾夫教學法的歸結點。

特點

1、節奏,奧爾夫認為兒童音樂才能的發展,應從其自然趨勢出發。如四分音符為走步,八分音符是跑步的節奏等。他還認為音樂構成的第一要素是節奏,不是旋律。節奏可以脫離旋律單獨存在。應當說奧爾夫強調節奏是音樂的生命,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奧爾夫強調從節奏入手進行音樂教育。

并且同時要結合語言節奏,動作的節奏來訓練和培養兒童的節奏感。因此在一開始上課時就要安排一些有節奏的語言朗誦練習。如: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下不來,喵喵喵,貓來了,叽裡咕噜叽裡咕噜,滾下來,就這麼一個小兒歌,你可以把他變成各種節奏來朗誦,然後再結合一定動作或舞蹈去加強節奏,使孩子在邊朗誦邊跳或邊拍掌,跺腳等過程中。培養對節奏的敏感.這種基本節奏練習,應在兒童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穿插着進行。

2、奧爾夫教學第二個重要特點就是打擊樂器。在奧爾夫的教學中一般不用鋼琴,小提琴等這種樂器,而采用精制的打擊樂器。有固定音高能奏出旋律的,和無固定音高而起節奏作用的兩類。如三角鐵,木質音條琴,鼓等等。利用打擊樂器有一些目的性.因為打擊樂器最易奏出節奏,這迎合奧爾夫以節奏為第一的目的。

其次打擊樂器音色鮮明,富于幻想性,這很适合小孩子的好奇心,再者打擊樂器容易掌握,避免演奏者的技術負擔。尤其對于孩子可以使它們盡心的演奏。打擊樂器的運用非常廣泛,他可以排練已經編好的歌曲和器樂曲,在排練過程中,可讓孩子們交換樂器,以便他們能夠掌握各種打擊樂器的使用。在打擊樂器的運用中常與朗誦,表演,舞蹈相結合起來運用。

3、在奧爾夫教學法中即興演奏也是他的一大特點。由于打擊樂器的演奏技術

作用

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本能的唱、奏、舞蹈并不是很難的,甚至可以表現出一定的水平。因為出于本能的唱、奏、舞蹈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沒有擔心“學不會”而挨訓或丢面子的精神負擔,因而都會得到各種不同程度的滿足感。這種自然流露的形式還有助于促進學生即興發揮的創造力的萌發。由于這種創造力的萌發和得到激勵,所以造就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

上一篇:湖南萬通汽修學校

下一篇:紹興花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