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穴

大椎穴

中醫針灸穴位
大椎穴: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有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有第1肋間後動、靜脈背側支及棘突間靜脈叢;布有第8頸神經後支。大椎穴手足三陽及督脈之會。先用三棱針點刺大椎穴,随即加拔火罐,以出血為度,10分鐘左右起罐。穴義:手足三陽的陽熱之氣由此彙入本穴并與督脈的陽氣上行頭頸。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中文名:大椎穴 别 名:百勞穴 位 置: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疾病:熱病,瘧疾,咳嗽等 功 能:益氣壯陽

取穴方法

首先低頭(當低頭的時候兩個椎骨才能分開,突出的脊凸才能摸得到,頸部最高的點(第七頸椎)下方凹陷處就是大椎穴,就是兩個椎骨之間,上面的是頸椎,下面的是胸椎。

穴性

清熱消炎、祛風解表、通陽散寒、舒經活絡、鎮驚甯神、平喘降壓、防病保健、提高免疫力。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頸橫動脈分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八頸神經後支内側支。

主治疾病

熱病,瘧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肩背痛,腰脊強,角弓反張,小兒驚風,癫狂痫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

穴位配伍

配肺俞、曲池,可宣肺解表,清熱止咳,主治外感咳嗽;配間使、後溪,可通陽截瘧,主治瘧疾;配人中、合谷、太沖,可開竅醒神、熄風解痙,主治熱極生風;配絕骨、後溪,可鎮驚安神、調和陰陽,主治癫癎。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感冒、瘧疾、頸椎病、痤瘡、小兒舞蹈病等。

防病治病方法

防治感冒:在大椎處刮痧(要刮出痧點)或拔火罐(留罐10分鐘,如有咳嗽可在雙側肺俞加拔火罐);淋浴時也可用水柱沖擊大椎處,水溫需要高一些,以能忍受、不燙傷局部皮膚為度。

治落枕及頸肩不适:在大椎處塗上紅花油類具治療跌打損傷作用的按摩油,然後拔罐并留罐10分鐘即可。肩部也可加拔幾隻火罐則效果更好。

治粉刺:采用刺血加罐的方法。先用三棱針點刺大椎穴,随即加拔火罐,以出血為度,10分鐘左右起罐。3-5天進行一次治療,可活血通絡、祛毒養顔。

人體穴位配伍

配肺俞穴治虛損、盜汗、勞熱;配間使穴、乳根穴治脾虛發瘧;配四花穴治百日咳(雙膈俞穴、雙膽俞穴);配曲池穴預防流腦;配合谷穴治白血球減少;配足三裡穴、命門穴提高機體免疫力;配大椎穴、定喘穴、孔最穴治哮喘;配曲池穴、合谷穴瀉熱;配腰奇穴、間使穴治癫痫。

刺灸法

斜刺0.5~1寸;可灸。大椎穴 手足三陽及督脈之會。

其它

别名:百勞穴,上杼穴。穴義:手足三陽的陽熱之氣由此彙入本穴并與督脈的陽氣上行頭頸。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堅實飽滿的陽氣。

運行規律:循督脈上傳頭頸。

功能作用:益氣壯陽。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研究進展

1、感冒取大椎穴,行散刺再拔罐。另可用隔姜灸大椎3~5壯,或艾條灸20分鐘,每日2~3次。

2、荨麻疹取大椎穴,行強刺激,留針5分鐘。

3、痤瘡用三棱針點刺或梅花針叩刺數下,然後拔火罐,以出血為度。

4、灸小白鼠大椎穴,可使免疫功能低下的小白鼠提高其免疫功能。

5、灸小白鼠大椎穴,對實體瘤和腹水癌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可延長小白鼠的存活期,使腫瘤細胞受到抑制。

穴位名解

(1)大椎。大,多也。椎,錘擊之器也,此指穴内的氣血物質為實而非虛也。大椎名意指手足三陽的陽熱之氣由此彙入本穴并與督脈的陽氣上行頭頸。本穴物質一為督脈陶道穴傳來的充足陽氣,二是手足三陽經外散于背部陽面的陽氣,穴内的陽氣充足滿盛如椎般堅實,故名大椎。

(2)百勞。百,數量詞,多之意。勞,勞作也。百勞名意指穴内氣血為人體的各條陽經上行氣血彙聚而成。理同大椎名解。

(3)上杼。上,上行也。杼,織布的梭子,此指穴内氣血為堅實飽滿之狀。上杼名意指穴内的陽氣為堅實飽滿之狀。理同大椎名解。

(4)手足三陽及督脈之會。本穴物質為手足三陽經的陽氣及督脈的陽氣彙合而成,故為手足三陽及督脈之會。

上一篇:防癌

下一篇:發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