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媳婦

娶媳婦

漢語詞彙
qǔ xí fù,ㄑㄩˇㄒㄧˊㄈㄨˋ,娶媳婦(娶媳婦)。謂男子結婚。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二三:“‘二滿洲’整不垮台,還有你窮棒子娶媳婦的份?”媳婦∶兒子的老婆 ∶配偶中的女性小張娶了個媳婦 ∶泛指已婚婦女村裡年青的媳婦 ∶指年輕女子詳細解釋.兒子的妻子。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娶婦》:“凡娶媳婦,先起草帖子,兩家允許,然後起細帖子。[1]
    中文名:娶媳婦 外文名: 别名:男子結婚 英文名:To marry a wife 拼音:qǔ xí fù

簡介

我們活着是為了讓自己快樂,讓身邊的人快樂。我們結婚,是為了讓這份愛完整,豐滿。傳說中女人是男人遺失的肋骨,男人和女人打從一 生下來,就隻有一半的生命,我們一直在尋找着自己的愛人,尋找着屬于自己的另一半。茫茫人海,我們隻有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才能擁有完整的人生,才能讓生 命豐盛、快樂。所以我們不停地尋找,勇敢地戀愛,錯了,傷了,痛了,然後絕望了,迷失了,因為沒有找到真正的愛人,因為真愛是可遇不可求。人這一生可能會 遇到好幾個愛人,也可能隻有一個。你可能會和愛人永遠在一起,直到老死的那一天;也可能幸福就像昙花一現,快樂或者憂傷,都是愛情,都是婚姻。

社會以家庭為組成單元,于是就有了親人與其它人的區别,在當今的這種社會制度下自然會産生信任危機,其它人并不是那麼可信。私有制使人類的私利性得以滋生,高科技的普及無奈地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社會似乎變得越來越冷漠了。于是親人就成為最值得信任,同時能得到最多真誠的愛的對象,尤其是夫妻之間,這種情感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第三者或情人(不是指夫妻)就是不需要共同生活隻要情感關懷的一種社會産物。 于是為愛而結婚的想法成為婚姻思想的主流,至少愛是人們潛意識裡最深的渴望。

年青的時候為之而興奮,為之而追逐,精神戀愛成為愛的核心,所謂“為愛可以不要面包”就是最好的語言诠釋。随着年齡的增長,人的社會屬性增多,個人屬性減少,(有人說:年齡的增大就是精神自由的減少,年齡越大人會越不自由。)所謂人變得現實了,面包是前提,愛是滋養品,前提不能缺少,滋養品是需要的,沒有了日子還得湊合着過。到了一定的年齡必須結婚了就結吧,這是生活的需要,為必須結婚而結婚。

婚姻的意義

據數據統計這種婚姻的比重越來越大,稱之為現實的婚姻。 這種現實的婚姻到底幸福嗎?應該說它可以使人幸福,但為什麼人們總是找不到幸福的感覺呢?什麼是愛呢? 在人們的普遍概念中幸福就是有人愛,主要指有人愛着自己,也包括有人可以讓自己愛。現代人的精神獨立性越來越差,依賴性越來越強,仿佛一個人沒法活了。

事實上人的精神應該始終是獨立自由的,人的靈魂是單獨的,不斷地獨自感悟人生,超越人生,這也隻有自己獨自才能進行。但現代人無法單獨,隻有孤獨,于是得到愛的渴望非常強烈,沒有了它無法生存。在生活中總是在等待,觀望,時時感覺着戀人對自己是不是真愛,夠不夠體貼,能不能走入自己的内心深處去關心自己,懂自己,把這作為最大的精神寄托和幸福指标。有了面包又有了它想當然是可以結婚了,是幸福的婚姻。如果有面包卻沒有這種感覺但結婚了那是不得不結婚,在人們的眼裡是不幸福的。

 既然人的精神是獨立自由的,伴侶是與自己共同生活的時間最長的人,在生活上互相需要,在精神上愛人還是一個外人,他(她)永遠無法走入自己的靈魂深處。所以每個人都得學會與自己相處,唯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真正充盈起來,有信心、有勇氣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才能真正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我覺得這是人成為人的根本,一個人隻有懂得愛自己,才會懂得什麼叫愛。 當一個人精神獨立、内心充盈時,就會去愛别人,影響别人。

與戀人相處時,不會等待、企求對方愛自己,體貼自己,懂自己,美好的心境讓對方感覺到生活的美,會自然地愛着對方,關心着對方,并從中找到幸福的第二感覺:愛着别人,(幸福的第一感覺是自我的成長)自己付出的愛與對方産生了共鳴,對方也用同樣的方式愛着自己,于是得到了幸福的第三感覺:被人愛着。 面包是重要的,但面包可以由兩個人共同創造,于是面包未必是婚姻的前提,隻是婚姻生活的必須。當然結婚前有面包自然是更好的了,如果沒有那就兩個人共同去創造吧。

上一篇:回顧性隊列研究

下一篇:中國能效标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