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

大學生心理健康

心理學術語
2012年5月25日,是第13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日,北京在5月25日-5月27日為大學生開通“系一條綠絲帶”精神健康就診綠色通道,并邀請國内知名精神疾病專家開展大學生新健康講座,為大學生朋友帶來一次心理瑜伽的洗禮。大學生的普遍年齡一般在18—25歲之間,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正處于青年中期。大學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許多特點,但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大學生又不能完全等同與社會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測量,其标準不是固定不變的。心理健康标準随着時代變遷、文化背景變化而變化。[1]
    中文名:大學生心理健康 外文名: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适用領域: 所屬學科: 類别:術語 對象:大學生 類型:心理學

健康标準

心理學家将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标準描述為以下幾點:

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的成就有價值感;

适度地自我批評,不過分誇耀自己也不過分苛責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動性,不為環境所左右;

理智,現實,客觀,與現實有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無過度的幻想;

适度地接受個人的需要,并具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

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動機和目的,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客觀的估計;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适應社會的标準,對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标;

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能适應環境的需要改變自己;

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有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在不違背社會标準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既不過分阿谀,也不過分尋求社會贊許,有個人獨立的意見,有判斷是非的标準。

健康觀

理論研究與實踐證明,人是生理、心理與社會層面的統一。人不僅僅是一個生物體,而且是有着複雜的心理活動、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的完整的人。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健康是一種生理、心理與社會适應都臻于完滿的狀态,而不僅是沒有疾病和擺脫虛弱的狀态。

進一步指出健康的新概念: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勞和緊張;二是積極樂觀,勇于承擔責任,心胸開闊;三是精神飽滿,情緒穩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是自我控制能力強,善于排除幹擾;五是應變能力強,能适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六是體重得當,身材勻稱;七是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無出血現象;八是頭發有光澤,無頭屑;九是反應敏銳,眼睛明亮,眼睑不發炎;十是肌肉和皮膚富有彈性,步伐輕松自如。

因此,健康是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的統一,二者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當人的生理産生疾病時,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響,會産生情緒低落、煩躁不安、容易發怒,從而導緻心理不适;同樣,長期的心情抑郁、精神負擔重、焦慮的人也易産生身體不适。因此,健全的心理與健康的身體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

國外學者标準

美國學者坎布斯

一個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應有四種特質:(1)積極的自我觀;(2)恰當地認同他人;(3)面對和接受現實;(4)主觀經驗豐富,可供取用。

馬斯洛和心理學家密特爾曼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2)是否對自己有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當地評價自己的能力;(3)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是否切合實際;(4)能否與周圍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與和諧;(6)是否具備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7)能否保持适當和良好的人際關系;(8)能否适度地表達與控制自己的情緒;(9)能否在集體允許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個性;(10)能否在社會規範的範圍内,适度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美國人格心理學家奧爾波特

(1)自我意識廣延;(2)良好的人際關系;(3)情緒上的安全性;(4)知覺客觀;(5)具有各種技能,并專注于工作;(6)現實的自我形象;(7)内在統一的人生觀。

Havingurst(1952)綜合許多心理學家的意見

(1)幸福感,這是最有價值的特質;(2)和諧,包括内在和諧及與環境的和諧;(3)自尊感;(4)個人的成長,即潛能的發揮;(5)個人的成熟;(6)人格的統整;(7)與環境保持良好接觸;(8)在環境中保持有效的适應;(9)在環境中保持相對獨立。

Scott

(1)一般的适應能力:靈活性,把握環境的能力,适應和對付變化多端的世界的能力,闡明目的并完成目的的能力,成功的行為,順利地改變行為的能力;

(2)自我滿足的能力:生殖欲(獲得性高潮的能力),适度滿足個人需要、對日常生活感到樂趣,行為的自然性,放松片刻的感覺;

(3)人際間各種角色的扮演:完成個人社會角色,行為與角色一緻,社會關系适應、行為受社會的贊同,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參與社會活動,利用切合實際的幫助,托付他人,社會責任,穩定的職業,工作和愛的能力;

(4)智慧能力:知覺的準确性,心理功能的有效性,認知的适當,機智,合理性,接觸現實,解決問題的能力,智力,對人類經驗的廣泛了解和深刻理解;

(5)對他人的積極态度:利他主義,關心他人,信任,喜歡他人,待人熱情,與人親密的能力,情感移入;

(6)創造性:對社會的貢獻、主動精神;

(7)自主性:情感的獨立性,同一性,自力更生,一定的超然;

(8)完全成熟:自我實現,個人成長,人生哲學的形成,在相反力量之間得以平衡,成熟的而不自相矛盾的動機,自我利用,具有把握沖動、能量和沖突的綜合能力,保持一緻性,完整的複雜層次,成熟;

(9)對自己有利的态度:控制感,任務完成的滿足,自我接受,自我認可,自尊,面對困難、充滿解決問題的信心,積極的自我形象,自由和自決感,擺脫了自卑感,幸福感;

(10)情緒與動機的控制:對挫折的耐受性,把握焦慮的能力,道德,勇氣,自制力,對緊張的抵抗,道義,良心,自我的力量、誠實、率直。

國内許多學者的标準

嚴和锓(1980)

(1)有積極向上、面對現實和環境的能力;(2)能避免由于過度緊張或焦慮而産生病态症狀;(3)與人相處時,能保持發展融洽互助的能力;(4)能将其精力轉化為創造性和建設性活動的能力;(5)有能力進行工作;(6)能正常進行戀愛。

王效道(1990)

(1)智力水平在正常範圍以内,并能正确反映事物;(2)心理行為特點與生理年齡基本相符;(3)情緒穩定,積極與情境适應;(4)心理與行為協調一緻;(5)社會适應,主要是人際關系的心理适應協調;(6)行為反應适度,不過敏,不遲鈍,與刺激情景相應;(7)不背離社會規範,在一定程度上能實現個人動機,并結合生理要求得到滿足;(8)自我要求與自我實際基本相符。

他還認為心理水平可從适應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識水平、社會交往能力、康複力、道德愉快甚至于道德痛苦等七個方面加以評量。

王極盛等

(1)智力正常;(2)情緒健康:情緒穩定與心情愉快是情緒健康的重要标志;(3)意志健康:行動的自覺性和果斷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4)統一協調的行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為是一緻的、統一的,思想與行動是統一的、協調的,他的行為有條不紊,做起事來按部就班;(5)人際關系的适應。

樊富珉

(1)能保持對學習較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望;(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識,接納自我;(3)能協調與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4)能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樂于交往;(5)能保持完整統一的人格品質;(6)能保持良好的環境适應能力;(7)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征。

王希永等

(1)智力正常,思維方式正确,能唯物辯證地看待社會,看待自己,看待一切事物;(2)具有高尚的情感體驗,能控制自己的情緒;(3)正确對待困難和挫折,不苛求環境,不推卸責任,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勇氣、毅力,有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順利時不驕傲自滿;(4)需要是合理的,動機是可行的,有理想、有追求、有社會責任感,精神生活充實;(5)具有自覺的社會公德,具有社會所贊許的道德品質,能恰當地處理好人際關系;(6)經常處于内心平衡的滿足狀态,出現心理不平衡時,自己可以及時地、成功地進行調整。

李百珍

(1)心理健康者了解自我、接納自我,能體驗自我存在的價值;(2)心理健康者正視現實、接納他人;(3)心理健康者能協調、控制情緒,心境良好;(4)心理健康者有積極向上的、現實的人生目标;(5)心理健康者對社會有責任心;(6)心理健康者心地善良,對他人有愛心;(7)心理健康者有獨立、自主的意識。

黃珉珉

(1)能進行正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2)能與他人和睦相處,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3)具有健全的人格;(4)具有良好的情緒體驗;(5)具有正常的行為;(6)有正常的心理意向;(7)有良好的适應能力及對緊急事件的适應能力;(8)有一定的安全感,有信心和自立性。

鄭日昌

(1)正視現實;(2)了解自己;(3)善與人處;(4)情緒樂觀;(5)自尊自制;(6)樂于工作。

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一種持續高效而滿意的心理狀态;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知、情、意、行的統一,是人格完善協調,社會适應良好。迄今為止,關于心理健康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國内外學者一般認同心理健康标準的複雜性,既有文化差異,也有個體差異。

一般而言,判斷個體心理健康與否,主要源于四個方面:

1、經驗标準。即當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觀感受來判斷自己的健康,研究者憑借自己的經驗對當事人的心理健康進行判定;重在關注當事人的主觀心理感受,由于個體先天的遺傳及後天的環境不同,經驗标準更強調其個别差異。同樣的生活事件,當事雙方由于自我認知不同,自我體驗不同,自我評價也不盡相同。

2、社會适應标準。以社會中大多數人的常态為參照标準,觀察當事人是否适應常态而進行其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斷。例如:大學生根據生理、心理與社會發展應當具有獨立生活與處理生活中面臨的事務的能力,而如果有的大學生生活能力低下不能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這便需要引起重視。

3、統計學标準。依據對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測量取得一個常模,把當事人的心理與常模進行比較。這個标準更多的應用于心理學研究之中,一般而言,我們都要将個體的心理測驗結果與常模對照,來判斷其心理健康狀況。

4、自身行為标準。每個人在以往生活中形成的穩定的行為模式,即正常标準。事實上,心理健康與否其界限是相對的,企圖找到絕對标準是不現實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标準的掌握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如何把握标準?我們認為應掌握三個标準,即相對性、整體協調性和發展性。

我們在研究大學生整體心理健康時,應将目光投向發展的健康觀,即更多的大學生在發展中面臨的許多人生課題,心理危機與心理困難也都是在發展的大背景下産生的。有的心理困惑屬于某一群體所特有的,比如多重壓力之于大學生,他們的人生期望、職業抱負、學業期待引發的學業壓力、就業壓力、情感壓力等都需要應付。有些心理問題具有階段性,當個體心理成熟後會自愈。

人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的、積極的心理狀态。個體在這種狀态下,能夠與環境有良好的适應,其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發揮其身心潛能,就可被視為心理健康。

據此,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體可分為三個等級:一是一般常态心理,表現為心情經常愉快,适應能力強,善于與别人相處,能較好的完成與同齡人發展水平相适應的活動,具有調節情緒的能力;二是輕度失調心理,表現出不具有同齡人所應有的愉快,與他人相處略感困難,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經主動調節或通過專業人員幫助後可恢複常态;三是嚴重病态心理,表現為嚴重的适應失調,不能維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惡化成為精神病患者。

心理障礙

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際交往的大敵。自卑的人悲觀、憂郁、孤僻、不敢與人交往,認為自己處處不如别人,性格内向,總覺得别人瞧不起自己。這類人主要是由以下幾種原因引起:過多的自我否定、消極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響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像有的學生身材矮小、相貌醜陋、出身低微、學習差等等。

這種同學在學校中為數不少,這就加大了學生管理的難度和學校教育的管理力度。怎麼樣才能讓學生改正這種心理呢?首先,要教育學生采用積極的态度來面對,讓他們正确的認識自己,提高自我評價,自卑心理的形成主要來源于社交中不能正确認識自己和對待自己。其次,要引導學生采用“阿Q”精神勝利法,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學會積極與人交往,增強自信,任何一個交際高手都不是天生的。

孤獨心理

孤獨是一種感到與世隔絕、無人與之進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單寂寞的心理狀态。孤獨者往往表現出萎靡不振,并産生不合群的悲哀,從而影響正常的學習、交際和生活。這類學生主要由以下幾種原因引起:性格、過于自負和自尊、挫折。有句話說的好: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自尊、自負、自傲都會引起孤獨的産生;還有一種人比較容易孤獨,那就是“喜歡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矮子的人!”怎麼樣才能夠改變這種心理呢?首先要把自己融與集體中,馬克思說過:隻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的機會!一個拒絕把自己融入集體的人,孤獨肯定格外垂青他!其次要克服自負、自尊和自傲的心态,積極參加交往。當一個人真正的感到與他人心理相融、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時,就容易擺脫這種孤獨誤區了!

嫉妒心理

嫉妒是在人際交往中,因與他人比較發現自己在才能、學習、名譽等方面不如對方而産生的一種不悅、自慚、怨恨甚至帶有破壞性的行為。

特點是:對他人的長處、成績心懷不滿,抱以嫉妒;看到别人冒尖、出頭不甘心,總希望别人落後于自己,嫉妒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沒有競争的勇氣,往往采取挖苦、譏諷、打擊甚至采取不合法的行動給他人造成危害。這種情況嚴重阻礙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交際能力,給大學生成人和成才帶來了莫大的困難,因為嫉妒會吞噬人的理智和靈魂,影響正常思維,造成人格扭曲!

有嫉妒心的人應多從提高自身修養方面上下工夫,多轉移注意力,積極升華自己的劣勢為優勢,采取正當、合法和理智的手段來消除這一心理。

報複心理

所謂報複,是在人際交往中,以攻擊方法發洩那些曾給自己帶來挫折的人的一種不滿的、怨恨的方式。它極富有攻擊性和情緒性。報複心理和報複行為常發生在心胸狹窄、個性品質不良者遭到挫折的時候。

據社會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報複心理的産生不僅同個性特點有關,而且與挫折的歸因和環境有關,報複常常以隐蔽的形式進行。因為報複者常常以弱者的身份出現,他們沒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公開的反擊能力,所以隻有采取隐蔽的方式來進行報複!這種心理給報複者的人際交往帶來了莫大的阻力和壓力。想改變這種心理,需要提高報複者自身的自制力,要反思報複結果的危害性,學會寬容。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嘛!

交往困惑

異性交往本來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動。同時也是一個一直令大學生棘手的社交障礙。有一些學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與異性交往時總感到要比與同性交往困難的多,以至于不敢、不願、甚至不能和異性交往。

這些大學生主要因為不能正确區别和處理友誼與愛情的關系,部分大學生劃不清友情與愛情的界限,從而把友情幻成愛情。大學生的年齡本來就是一個情愫迸發的年齡,對異性的渴望本是正常的事。但由于一些大學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特别是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的文化傳統,認為男女之間除了愛情就沒有其它什麼了,使得他們還沒有樹立起正确“異性朋友觀”。

這必然會對大學生異性間交往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再一個是輿論的影響,有的學校、老師、家長對男女同學之間交往橫加幹涉,這勢必加重了異性之間交往的困難。要擺脫異性交往的困惑,首先要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因為集體活動有利于男女同學建立自然、和諧和純真的人際關系,其次要講究分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還有社交恐懼、猜忌等方面。在此隻淺談以上五個方面。

原因及措施

據有關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有相當數量的大學生存在負面心理情緒;大學生因心理疾病退學的,達到退學總人數的50%以上,心理危機已成為影響大學生個體發展和學校穩定的重要因素。如何應對心理危機是高校無法回避的緊迫問題。

誘因及影響因素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産生除了受重大生活事件影響、人際交往障礙等誘因影響外,還受以下四方面因素的影響。

其一,個體對事件的知覺。對某一事件的認知和主觀感受在個體決定應付行為的性質和程度中起着重要作用。認知方式限制了人們探索壓力條件的信念,極大地影響了人們對他人的知覺、人際關系及對采取不同類型的精神治療手段的反應。如果個體對事件的知覺是客觀的、合乎邏輯的,則問題解決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

其二,社會心理支持。人的本質是社會化的,他依賴周圍的人提供的内在、外在的評價而存在。對個體而言,獲得确定的評價的意義比其他任何事都更為重要。這是人們應付大量壓力的重要的社會心理支持資源。這種重要的支持資源一旦喪失或沒能發揮或支持失當,面對壓力的個體将變得無比脆弱、失衡并進一步産生危機。

其三,應付機制的形成。人們通過日常生活,學會了運用各種手段去應付焦慮和減少緊張,并逐步形成了應付壓力的模式。那些被人們運用過的有效的應付辦法會成為人們日常解決壓力的一部分而被納入他們的生活模式中,并逐漸形成了人們解決壓力的一套有效的應付機制。相反,如果沒有恰當的、有效的應付機制,個體的壓力或緊張持續存在,危機便會随之産生。

其四,個體的人格特征。危機人格理論認為,心理危機還受個體的人格特征的影響,容易陷入危機狀态的個體在人格上具有的特異性有:注意力明顯缺乏,看問題隻看表面看不到本質;社會傾向性過分内傾,這種人格特征使個體遇到危機時往往瞻前顧後,總聯想不良後果;在情緒情感上具有不穩定性,自信心低,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極差;解決問題時缺乏嘗試性,行為沖動欠理性,經常會有毫無效果的反應行為。

幹預

心理危機幹預是指在心理學理論指導下對有心理危機的個體或群體的一種短期的幫助行為,其目的是及時對經曆個人危機、處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發生危險的對象提供支持和幫助,使之恢複心理平衡。它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詢和治療,最突出的特點是及時性、迅速性,其有效的行動是成功的關鍵。

大學生心理危機幹預的一般原則主要有四條:

其一、幫助當事人接受你的幫助。面臨危機心緒不佳、郁悶、痛苦是正常的,幫助當事人接受你的幫助,在你的幫助下經曆、體驗并開始擺脫痛苦,有助于當事人最終走出危機;

其二、幫助當事人有所作為地正視和處理危機。對當事人的處境表示同情和關注并有所準備地給當事人指明解決危機的辦法,使其明白自己該做些什麼、怎麼做;

其三、為當事人提供有關的信息。陷入危機的當事人往往因不了解真相而産生錯覺,誇大危機的情境,對結果的想象遠比事實更糟。因此,危機幹預必須運用适當的方式、手段和語言,适當幫助當事人發現事實的真相,正視現實,走出困境;

其四、必須避免慫恿當事人責備他人。

大學生心理危機幹預機制的建設和完善,要以大學生的心理危機幹預系統的建設為載體。開展心理健康普查,對有精神病傾向的要及時轉診就醫,對有神經症可能的要約請他們面談,了解情況,建立心理健康檔案,确定危機預警的範圍和對象;建設以學生輔導員、學生幹部、寝室長和學生黨員為骨幹力量的信息員隊伍,及時了解預警對象的相關信息并及時彙報,做到早發現早幹預;成立危機幹預機構,如邀請心理專家建立大學生危機幹預中心,确保危機幹預的專業化;設立信息化的心理危機幹預熱線,讓大學生在身處危機時能及時得到幫助。

預防

構建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培養健全的人格,是預防心理危機的根本途徑。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豐富大學生心理學知識,增強他們心理保健意識,端正他們對心理咨詢的看法,引導他們主動尋求幫助,緩解負性的情緒,避免因心理問題加重而導緻心理危機的發生。

開展心理素質訓練,提升大學生心理調适能力,通過各種途徑鍛煉他們的意志、訓練他們的心理素質,使他們保持心理健康。

開展大學生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工作,通過各種輔導形式,對大學生的獨立生活及社會環境的适應、學習與社會工作關系的處理、人際交往的适應、戀愛問題的處理等多方面進行指導與幫助。

重視并開展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通過語言、文字等媒介,給咨詢對象以幫助、啟發和教育,解決其在學習、工作、生活、疾病、康複等方面出現的心理問題。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改善大學生的社會心理環境,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滿足大學生精神和心理需求,為他們展現天賦和才華、發洩内心的激情、增強競争意識、獲取自信心提供平台。

構建大學生成才服務體系,為大學生心理減負減壓,如加強學習與考研的輔導,幫助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搭建就業平台,開展就業指導等,為處于困境中的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支持,幫助其順利渡過難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